万建军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陕西西安710082)
陕西省沙化土地开垦耕地现状调查
万建军
(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陕西西安710082)
陕西沙化土地面积的99.5%集中在榆林。文章通过查阅资料和现地调研,简述陕西防沙治沙成效,介绍榆林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以来荒沙地开垦耕地利用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荒沙地;土地整理;耕地;对策
陕西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严重的省份之一,是阻止我国西北风沙东越南侵的重要防线。陕西沙化土地涉及榆林、延安、渭南3市9县(区),区域土地总面积386.3万hm2,沙化土地面积141.3万hm2,耕地面积92.7万hm2,林地218万hm2,各类草地面积50多万hm2。
多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依托三北、退耕、天保、小流域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陕西省防沙治沙各部门齐心协力、干群持之以恒。沙区造林保存面积累计达到125万hm2,林木覆盖率达到33%。在沙漠腹地建成万亩以上片林165块,其中以樟子松等为主的绿色防风固沙林带近14万hm2,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相结合,布局合理的绿化网络。与2002年比较,沙化土地面积减少2.1万hm2,流动、半固定沙地面积的占比由29.9%下降到15.9%,沙区生态状况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到“整体遏制、局部良性循环”的根本性转变。
自2002年,结合国家实施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我省沙区对滩涂、盐碱地、荒草地、裸土地等未利用的宜农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以增加耕地面积。截至2014年底,榆林沙区共完成土地整治项目530个,总规模26 000 hm2,增加耕地面积23 000 hm2。其中2002—2010年,完成土地整治项目436个,总规模14 200 hm2,增加耕地面积11 800 hm2。2011—2014年,沙区土地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4年间完成土地整治项目94个,总规模12 400 hm2,增加耕地11 400 hm2。
1.1 耕作产量
榆阳区大纪汗村土地整理一期项目153 hm2,全部实行种植、灌溉、收获机械化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项目区种植土豆、玉米和豆类,其中尤以土豆最适宜,产量高,产量可达52 500 kg hm-2,超出当地农民以传统耕作方式产量30 000 kg。但玉米、豆子等作物长势一般,低于当地现有耕地产量。
1.2 产出效益
榆阳区孟家湾村土地开发整治项目开发耕地1 600 hm2,单位成本约22.5~30万元hm-2,开发后由中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营。2014年播种面积仅533 hm2,主要种植土豆,隔年以玉米等作物用于轮作和肥地。土豆种植成本约45 000元hm-2,产量52 500 kg hm-2左右。如按市场价1.4元kg-1计算,产值73 500元hm-2,纯收益约28 500元。由于土豆种一茬后需要换种玉米等其他作物,投入大于产出,将净亏9 000 hm-2元左右,投资回收期为30年左右。
1.3 农民受益
榆阳区大纪汗村一期项目开发整理后的153 hm2耕地由陕西大地种业有限公司承租,每年农民土地租金收入45万元,项目生产过程中当地农民劳力收入近50万元,直接带动当地农民每人每年增收近1 200元。孟家湾村项目区是在开发前已承包给中稷农业开发公司,租期50年,租金17 400元hm-2。这是在土地开发前发生的,土地开发增加的收益跟农民无关。同时,由于全采用机械化作业,用工量很少,当地受益农民有限。
1.4 示范效果
榆林于2009年启动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整合国家、省、市财政涉农资金,将科技、农、林、扶贫、水利建设、土地整理等项目按属性纳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现建成了集培训服务、农业试验、设施农业、生态林果业、产品加工等13个功能区,水、电、田、林、路、通讯、排污齐配套,园区实现了绿化、美化、香化、亮化新景观,已成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2.1 耕地撂荒现象严重
土地开发与群众的实际生产能力严重脱节。沙区人均耕地0.2 hm2,远高于全国人均0.09 hm2、全省0.11 hm2的水平。按照目前生产力水平,现有耕地基本满足当地劳动力需求。据了解,我省沙区县还不同程度存在撂荒现象,撂荒耕地总面积4.7万hm2左右。存在一边投巨资进行土地整理开发,一边是耕地大面积撂荒的问题。同时,由于权属争议、后期资金短缺等原因,一些已经开发整理形成的耕地也处于撂荒状态。
2.2 林地面积流失较大
沙区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大多在宜林地(国土部门认定为未利用土地)中实施。以榆阳区为例,近4年荒沙地开发增加耕地7 730 hm2,用于开发的8 330 hm2土地全部为林业用地,原有植被遭到破坏,开发中需配套的农田防护林网建设不到位。部分企业和项目实施单位受短期利益驱动,以争取项目获取资金。对田、水、路、林、村的配套建设滞后,致使整理后土地无法耕种。另外,已开发整理的土地在秋收后与春耕前5个多月间基本处于裸露状态,这都将成为土地沙化和沙尘天气的新源头,几十年造林治沙成果面临新的挑战。
2.3 农业用水大幅提高
地面平整工作结束后,综合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榆阳区孟家湾乡孟家湾村土地开发总规模2 930 hm2,计划全部采取喷灌,年需地下水2 700万m3,将严重影响距0.5km以外的中营盘水库储水量,与之配套的榆东渠所灌溉的近6 700 hm2农田将难以保证。据测算,如果沙区目前新增的23 280 hm2耕地全部实行喷灌,年需地下水约2.3亿m3。这必然会对本来就严重缺水的榆林地下水系造成严重破坏,将给沙区造成不可挽回的生态灾难。
2.4 土地开发管理粗放
从土地整理项目的建设内容看,土地平整覆土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路桥工程、农田防护和生态环境保护工程等,是一个综合开发项目。涉及国土、交通、水利、林业、农业、环保等多个部门。而目前的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形式上由县区政府和农业、林业、水利、财政、环保等相关部门履行审批职能,但在实际操作中,项目实施、验收、管理整个环节基本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内部运行,其他相关部门不能有效参与。国土部门单一管理模式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有效协调机制,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土地开发管理质量难以保证。
3.1 严守林地生态红线
国土、林业、农业3部门建立土地资源利用会商机制,加强部门联合执法,严守耕地、林地、荒漠植被生态保护红线。把是否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作为立项的前提条件,实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环境评价一票否决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制定相应的评价规程,把土地开发整理对区域植被群落影响和生态环境评价贯穿于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决策、规划设计、项目验收和之后评估全过程。
3.2 严格控制开发规模与总量
榆林沙区人均耕地0.2 hm2多,是全省人均耕地面积的2倍,已能满足当地生产需求。我省沙区应严格控制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同时,荒沙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不宜作为陕西省异地占补平衡的耕地。在执行本区域耕地占补平衡,遵循既能保证机械化作业要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及地下水系造成严重破坏的原则下,开发面积不能太大。拟以67 hm2为单片项目基准,最多不超过133 hm2。
3.3 加大综合整治力度
建立撂荒耕地督查制度和监测体系。科学分析耕地撂荒原因,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加大对撂荒地的综合整治力度,研究制定撂荒耕地综合整治专项规划,充分挖掘现有耕地潜力,加大对利用率和产出率较低的农用地改造归并,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不断提高耕地质量。对整治意义不大的撂荒地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3.4 强化工程项目管理
以国土部门为项目管理主体,加强农、林、水、环保等部门协调配合,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按照规划设计,按标准严格实施。继续完善项目管理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增加可操作性,探索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报告、考核、验收、通报和奖惩制度,用制度规范项目立项、建设、应用全过程管理。
S728.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5.11.031
1005-5215(2015)11-0080-02
2015-08-26
万建军(1972-),男,陕西榆阳人,大学,工程师,现从事防护林工程建设和防沙治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