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盛
尤溪县创新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
文/林盛
2015年以来,福建省尤溪县西滨镇针对以前生态公益林管护不到位、护林员管护工资低、村级监管缺位、补偿制度不完善、毛竹林扩鞭侵占生态公益林等难点问题,做到“五结合抓创新、两统筹促保障、一界定明界线”,运作“联效计酬、综合管护”新模式,创新了尤溪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有效保护了生态公益林,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发挥了生态和经济效益,得到了推广。
——在护林区域上,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管护相结合。西滨镇林地面积31万亩,生态公益林面积9.9万亩。以村为单位1万亩以上为一类村,0.5至1万亩为二类村,0.5万亩以下为三类村;一类村设3个责任区,二类村设2个责任区,三类村设1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确定1名护林员。通过协商,把责任区内商品林以一定的费用委托给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管护,提高护林员收入,降低经营成本。
——在护林员选聘上,民主推荐与组织考核相结合。该镇对护林员招聘设定一定条件,重点解决护林员素质不高问题。每个责任区护林员采取自主报名和村委会推荐的方式,经林业站考核,镇政府审查后,由村民代表大会确定,进行公示并签订管护合同;护林员由镇政府统一管理,聘期与村委会任期同步。并由林业站定期统一培训,明确岗位职责。
——在护林方式上,集中巡山与分散管护相结合。在防火戒严期间,由镇防火指挥部统一调度安排,分成若干个小组按片统一巡护山林,每人每天给予补贴70元;在非防火戒严期,护林员每月巡山不少于15天。
——在管护措施上,人工管护与技术防控相结合。该镇建立视频监控平台,统一为护林员配备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与公安部门联合在重要村口、路口及敏感地带安装高清摄像头,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在护林员计酬上,责任与奖惩相结合。该镇明确了村委会、护林员、监管员等与生态公益林保护相关的主体之间职责。签定了《村委会与护林员管护合同》、《镇政府与村委会监管合同》;护林员工资根据管护责任区的面积确定,面积在0.5万亩以上的月工资不低于1200元,0.3至0.5万亩的月工资不低于800元,0.1至0.3万亩的月工资不低于400元,每季度发放工资总额的60%,40%部分经考核与管护成效挂钩;每年设立6万元的年终考核奖,以激励管护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一是统筹管护公益林。该镇根据生态公益林分布面积大小、管护难易、行政管辖相邻等因素,综合分析、科学区划,形成统筹管护公益林责任区,解决个别村因为公益生态林面积过小或过于分散和护林员待遇低、无人管等问题。
二是统筹管护资金。该镇积极探索地方配套管理的模式,对用于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资金,由林业站负责依据考核结果进行发放,并完善了护林员“一卡通”工资发放制度。管护资金除用于支付护林员管护工资外,全镇统筹一部分资金对护林员进行绩效考核和重点时段的管护补助,促进护林员的管护积极性,并做好资金监管。
为了预防与制止毛竹林经常扩鞭侵占毁坏生态公益林的突出现象,西滨镇通过林业站、生态公益林所有权人和竹林承包者或经营者代表共同现场界定交界线,交界线主要以明显地标地物做为标志,各点坐标采用GPS定位,标明地界物和标号,制作生态公益林与毛竹林边界界定位置图;毛竹林承包户与责任区村委会签订《生态林与毛竹林边界界定书》、《生态林与毛竹林边界监管协议书》等合同,承诺不越界经营,不破坏生态公益林。对交界线毛竹林扩鞭到生态公益林的笋竹,明确管护人员有权及时进行处置,村委会对处置情况进行监督。
尤溪县西滨镇通过创新生态公益林“联效计酬、综合管护”的管护模式,取得了“三多三少”的显著成效。
——力量多了,火灾少了。以前,西滨镇护林员是村聘村管理,基本上是一个村聘请1名护林员并配1名监管员,全镇只有22名护林员、22名监管员。改革后护林员由镇统一管理统一调度,按面积划分责任区,每个责任区配备1名护林员,全镇共有33名护林员,由村书记、主任、场长共同监管,强化了护林员队伍力量,减少了森林火灾的发生,做到2015年零森林火灾。
——巡山多了,毁林少了。以前,西滨镇护林员待遇低、村级监管不到位,一些村护林员巡山次数少或出功不出力,甚至一些村护林员只拿工资不巡山,不出功也不出力,导致大部分的人为毁林时常发生。改革后,护林待遇提高了、监管力度加大了,规定巡山次数变多了。同时,护林员配备安装有GPS卫星定位系统的手机,林业站在监控平台上就可检查护林员巡山情况,督促护林员巡山。2014年盗砍滥伐案件10起,2015年截止目前仅立案1起,盗砍滥伐现象明显减少了。
——青山多了,纠纷少了。通过增强护林员队伍力量,生态公益林的管护力量逐渐增强,责任区巡山力度也在不断加强,在今年实施“联效计酬、综合管护”新模式以来,有效遏制了以往毛竹林扩鞭侵占生态公益林,导致生态公益林减少的现象,使生态公益林边界纠纷明显减少了,维护了村庄的安定稳定,有效保护了生态公益林。
(作者单位:尤溪县林业局)
责任编辑/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