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群 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兽医站 354300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的诊治体会
吴文群福建省武夷山市五夫镇兽医站354300
2014年3~4月,武夷山市五夫镇数家养鹅户所饲养的白鹅突然食欲降低或废食,喜欢饮水,伴随腹泻,站立不稳,消瘦、衰竭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确诊后,给患病鹅服用丙硫苯咪唑,及时改善了患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疗效。
鹅矛形剑带绦虫病诊治
2014年3~4月,我镇有数家养鹅户前往镇兽医站求诊,主诉自家饲养的白鹅,每年到这个季节鹅就出现异常情况,所饲养的白鹅突然食欲降低或废食,喜欢饮水,伴随腹泻,站立不稳,消瘦、衰竭死亡。发现该情况后,畜主曾求诊村动物防疫员,隔离患鹅,对症下药(如腹泻用氟哌酸加入水中饮用,并在饲料中加入喹乙醇进行治疗等),但最终患鹅的症状并未得到改善,特来求诊。笔者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患鹅的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断为鹅矛形剑带绦虫病。确诊后,给患病鹅服用丙硫苯咪唑,及时改善了患鹅的临床症状,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鹅村子里的农户其村庄水沟、水坑和池塘中均有水草,鹅就放在此地饲养;水面中发现有大量剑水蚤。如成年鹅有绦虫寄生,绦虫卵排出体外,被剑水蚤吞食后,迅速蜕变,在剑水蚤体内形成囊尾蚴,鹅误食含有囊尾蚴的剑水蚤而感染发病,如此循环,危害鹅的健康。
雏鹅发病,表现腹泻、精神萎靡、食欲降低、生长停止、迅速消瘦。病情严重的雏鹅,会突然倒去,呈划水样,直至衰竭死亡[1]。成年鹅患病时伴有贫血,放牧时经常离群,出现口渴喜饮,伴随腹泻,发育不良,体重减轻,产蛋量下降,个别停产;病情严重的鹅,羽毛杂乱易掉落、行动迟缓、发呆,头弯到翅膀下面;个别废食,喜饮;先便秘,后腹泻,粪便腥臭,粪便中见有绦虫节片。发病后期出现神经症状,翅膀下垂,行走不稳,食道膨胀,衰竭死亡。
患鹅消瘦、贫血,肝肿大,胰脏有出血点,肠黏膜变厚出血、有黄色黏稠稀便占满肠腔。经剖检10羽成鹅,患鹅的小肠以及直肠部分存在大量绦虫,虫体数量1~10条,最多的可达30多条,而自然死亡鹅体内的绦虫大多寄生在空肠段。虫体形态:乳白色,呈矛形剑状带,长约28~128mm。虫体的头节较小,前段窄细,后面渐渐加宽,最小的蠕虫长36mm、宽4.8mm。整个蠕虫分为头部、颈部、躯体等3个部分。
收集鹅的粪便,检查时发现粪便里存在虫卵,虫体长达28mm。虫体的头部较小,呈梨形,还有四个吸盘,八个钩出现在顶部突出部分,虫体的颈部较短;另外,每一个虫卵都有一套雌雄生殖器官,在稍微靠右的地方是睾丸,呈3个一排的状态分布;卵巢分两半,在卵巢的下方,卵黄腺呈椭圆形;子宫横着陈列;节片的一侧,生殖孔开口;子宫膨胀,挤满了孕卵中部;卵呈椭圆形,外面并没有裹着卵囊[2]。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病理变化,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1)隔离患鹅,迅速处理病死鹅,及时焚烧。
2)清理粪便,堆积发酵,杀灭虫卵。
3)禁止鹅群饮用携带病原的自然水。
4)口服丙硫苯咪唑:(1)对健康鹅按每千克体重20mg,口服一次。(2)患鹅按每千克体重25 mg,口服一次,2周后,再口服一次[3]。
农村现有饲养鹅的方式使得病原大幅度扩散,作为中间宿主的剑水蚤在自然环境中受到感染后大量繁衍,从而使鹅群发病。因此,为了保障人们健康养鹅,促进农村养鹅业的稳定发展,可在每年春季以及秋季,对成年鹅采取驱虫等预防性措施;放养后20 d左右,对雏鹅用药驱虫,随后间隔1~2个月,再进行一次驱虫,降低发病率。同时,要想有效地防治鹅矛形剑带绦虫病,必须对饲养进行科学严格地管理,确保饮水质量。
[1]李启明.鹅剑带绦虫病的诊治[J].中国禽业导刊,2008,25 (6):33.
[2]刘文涛,刘春静,王先进,等.鹅矛形剑状带绦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黑龙江畜牧兽医,2003(8):46.
[3]张齐全,安贵兰,刘文涛.鹅矛形剑状带绦虫病的诊断与治疗[J].畜禽业,2007(10):47.
B
1003-4331(2015)01-00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