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月香 福建省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350009
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护航现代畜牧业发展
陈月香福建省福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350009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福建省政府《六条措施》、福建省政府办《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农业厅具体落实意见,就现代畜牧业发展中如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加强疫病防控护航发展
近年来,畜牧业由低循环、低效益、低产出的传统畜牧业向高消耗、高产出的工业化畜牧业迅速发展,目前正处于向资源循环的生态畜牧业转型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时期。2013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 《条例》),2014年1月1日起施行;近期省政府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养殖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六条措施的通知》(以下简称《六条措施》),省政府办出台了《福建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为规范现代畜牧业提出具体措施。福建省农业厅也就贯彻落实国务院《条例》、省政府《六条措施》及省政府办《管理办法》提出具体落实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应尽职尽责、出谋献策于现代畜牧业发展,全面学习了国务院《条例》、省政府《六条措施》、省政府办《管理办法》和福建省农业厅《意见》,深刻领会其实质与内涵,就如何贯彻落实现代畜牧业发展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思考。《条例》、《六条措施》、《管理办法》和《意见》中不论哪项有关现代畜牧业生产的重点任务,动物疫病防控这项基础性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为此,为全力护航现代畜牧业发展,按照职责分工,务必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现就如何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三点建议,供参考。
1.1加强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健全完善市、县两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动物疫情监测预警能力。二是整合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资源,根据各乡(镇、街)可养区域内动物养殖状况,利用原有乡镇兽医站建设的仪器设备,调整充实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设备,建立具备监测能力、可辐射周边乡镇的动物防疫中心站,确保动物免疫抗体监测和疫病预警覆盖所有乡镇,做到免疫效果评价心中有数和疫病动态了如指掌,促进动物防疫质量提升。三是加强各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手段和设施设备,加快动物检疫申报点建设,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行为。
1.2优化动物防疫队伍建设一是充实完善市、县、乡三级动物防疫队伍,配足配强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消灭"乡镇畜牧兽医站无人站现象,配足官方兽医,规范执法行为。变更村级动物防疫员职能,主要负责辖区畜牧生产统计、畜牧生产新技术和疫病防治知识以及法律法规宣传、动物疫情观察与报告、带队实施强制免疫工作;取缔以行政村为单位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开展强制免疫工作的模式,落实国家执业兽医和乡村兽医制度,择优选聘执业兽医师和乡村兽医,因地制宜地组建乡镇(街道)“动物疫病防治合作社”,由乡镇(街道)政府购买强制免疫服务,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疫病防治工作。二是完善动物疫病应急指挥系统运行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强突发动物疫情应急指挥机构和队伍建设,确保“有病不流行、有疫不成灾”。三是提升动物防疫队伍素质。建立以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为主体的新型兽医制度与兽医机构和队伍评价机制。建立官方兽医和执业兽医培训机制,加强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培训力度,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加强技术培训,充分发挥兽医技术在动物防疫工作中的作用。四是建立动物疫病防治科普教育基地,开展动物疫病防治法规和科普知识宣传、培训工作,通过网络、媒体、培训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创新手段、拓宽渠道、丰富内容、提高实效,提高乡村兽医、养殖者等从业人员的防疫意识和技术水平。建立养殖和交易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形成群防群控和全社会关心、支持动物防疫工作。
1.3规范动物防疫策略协调动物疫病防治、现代畜牧业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实施计划防治、健康促进和风险防范,努力实现重点疫病从有效控制到净化消灭。一是有计划地控制、净化、消灭对养殖业和公共卫生安全危害大的重点动物疫病和主要人畜共患病。二是实施种用动物疫病净化计划,对重点疫病设定净化目标。三是完善养殖场所动物防疫条件审查等监管制度,提高生物安全水平。四是实施养殖动物健康检测,推行无特定病原场(群)和生物安全隔离区评估认证。五是引导养殖从业人员规范防疫、定期检测、加强消毒、严格死亡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综合防治措施,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六是建立健全政府监管、业主负责、社会力量参与的死亡与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推行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按照不同规模推行现代畜牧业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与相关补助政策,确保 “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重大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不发生流域性漂浮死亡动物事件”。
2.1坚持预防为主把动物疫病防治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以科学防治为主题,以养殖业生产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公共卫生安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现代畜牧业发展为契机,全面实施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着力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统筹兼顾开展其他病种的计划免疫,推进重点病种从免疫临床发病向免疫临床无病例过渡,逐步清除动物机体和环境中存在的病原。
2.2强化监测监控一是合理规划对动物疫病的监测监控,做到疫病监测的动物种类全覆盖,所有乡镇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免疫效果评价形成制度化。二是重点动物疫病开展严密的血清学和病原学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结合,提高疫情预警、防疫决策的科学性与准确性。三是严格执行人畜共患病源头管理和综合防治。对布鲁氏菌病,采取牲畜定期监测和强制扑杀相结合的政策;对乳牛结核病,采取监测、检疫扑杀、风险评估、限制移动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对狂犬病,采取全面免疫,扑杀患犬;对血吸虫病,有钉螺区域重点实施农业综合治理,开展家畜血吸虫监测等措施。
2.3彻底消毒灭源充分利用冬春季、夏季消毒灭源和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组织开展对养殖场(户)、屠宰场(点)、活畜禽交易场所全面彻底的消毒灭源工作,不留死角,把动物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建立牢固的防疫屏障。
2.4规范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主要对定点屠宰场、动物养殖场病死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和河道病死亡动物乱丢弃排查监管。引导养殖者规范防疫行为,严格死亡与病害动物及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降低动物疫病发生风险。
2.5加强源头监管一是对动物疫病实行区域化管理,积极推动现代畜牧业标准化养殖场无规定动物疫病生物安全隔离区建设。二是净化种用畜禽重点疫病。引导和支持辖区内条件基本成熟的种畜禽企业开展重点疫病先行先试净化试点,逐步辐射到种用畜禽按照规范程序开展种畜禽重点疫病净化。三是建立无疫企业认证制度,严格执行健康标准,完善检疫监管措施,提高活畜禽市场准入健康标准,提升检疫监管质量水平,降低动物及其产品流通、调运传播疫情的风险。四是防范外来动物疫病风险。加强对境外或省外、市外流行尚未传入的重点动物疫病风险管理,完善入境动物和动物产品风险评估、检疫准入、境外预检、境外企业注册登记、可追溯管理等制度,全面加强外来动物疫病监视监测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3.1完善绩效管理实行政府对辖区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纳入延伸绩效管理的基础上,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绩效管理指标体系,做好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适时开展绩效评估。对在动物防疫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
3.2完善政策机制一是完善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动物疫病防治标准体系建设,及时推广实施动物疫病控制、净化和消灭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范。二是完善疫病处置扑杀补贴机制,对在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扑灭过程中强制扑杀、销毁的动物、动物产品和相关物品及人员经费给予补贴。三是严格执行养殖、屠宰环节病死动物及其无害化处理财政补贴政策,完善强制免疫应激反应死亡动物补贴政策。四是将重点动物疫病纳入畜牧业保险保障范围。引导社会力量投入,积极运用财政、金融、保险、税收等政策手段,支持动物疫病防治社会化服务体系有效运行。五是将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将动物疫病监测、预防、控制、扑灭、动物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残留检测管理、无害化处理、执法监管等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逐步增加经费投入。
B
1003-4331(2015)01-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