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乡钱,肖林榕
(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
客家作为汉民族的一个重要民系,其医药文化是由南移的北方汉人医药文化经过长时期发展与演化,并吸收当地土著医药文化所形成的。本文以福建客家中草药文化为对象,从福建客家中草药文化形成的基础、福建客家中草药的挖掘以及运用等3个方面作一论述。
福建客家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文条件,对于福建客家民系的历史形成及发展演变起到重大的作用,同时也深刻影响其中草药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福建是客家分布范围最大、地位最重要的聚居地之一,亦是客家人的发祥地。目前福建客家总人口已突破500万人[1],分布在全省20多个县市区,主要集中在闽西的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宁化、明溪、清流8个县。福建在历史上属深山荒僻、溪河纵横之地,如闽西一带,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居南岭山脉要冲,从而造就了闽西客家境内山地丘陵广布。据古书有关古汀州府地理记载:“鸡笼山,府北五十里,高十五里,山形圆耸,上凌霄汉”。“翠峰山,在府东北六十里,壁立千仞,烟云出没,惟天色晴齐,亭午方见其顶”。“双峰,府东南二百里,峰恋双耸,插入云霄。”[2]同时,福建客家地区河谷盆地错落,其间流淌着大大小小的许多溪河,它们分布交错呈网状,形成了哺育客家民系的生命之源,如被称为“客家的母亲河”的汀江,其所到之处也大多成为福建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此外,福建客家地区的气候,大体来说都处在寒暖适宜的亚热带,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全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光、热、水三者配合良好。同时,福建客家地区的土壤以红壤和山地黄壤为主,一般自然肥力较高,适种性广[3]。因此,福建客家地区群山重叠,溪河纵横的地理环境,不仅决定福建客家人形成了依山而居、依水而耕的生活生产模式,加上湿润温和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壤,为中草药的大量种植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根据文献记载,秦汉之前居住在福建客家地区的民众,并不是客家民系,而是“百越”族的土著居民。那么,作为福建客家民系是何时形成的呢?谢重光教授[4]研究表明,福建客家民系的形成,与汉人南迁有直接的关系,其有关的南迁时间可追溯到唐中叶。唐中叶以后,因中原地区间歇性的战乱和福建闽西南地区相对安定等显性因素,以及随着社会发展,中原地区出现人多地少矛盾及天灾人祸等隐性因素,迫使大量中原民众分批分次南迁,大部分汉人最终转徙至福建山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南迁的汉人在这些地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与当地土著民众相互交流融合,逐渐形成了福建客家民系。中原汉人在南迁福建的过程中,亦将当时先进的中原科技文化,如中医药文化带入福建,逐步改变了原先当地土著民众落后、朴素的医药知识及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巫与神的陋习,宋代之后促使福建医药领域呈现质的飞跃。因此,福建客家民系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开启该地区的开发与发展进程,而且创造了福建客家中草药文化的行为主体与精神主体。
福建客家人聚居的地区因其气候、地理环境的优势,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这在各历史时期的地方志中都有清晰记载。如明朝黄仲昭编纂的《八闽通志》中《汀州府志》物产篇“药之属”记载:该地区中草药主要有黄精、石菖蒲、地黄、麦冬、苦参、黄芩等25种。乾隆时期的《汀州府志》在前者基础上记载中草药达30多种。民国时期编纂的各地方志所记载的中草药就更加丰富,如民国·王维梁等[5]编纂的《明溪县志》卷三物产志“药属”中记载了茯苓、栀子、山楂、瓜蒌、枳壳、枸杞子、山药、花椒等40多种。《永定县志》记载的有50种,《上杭县志》记载的有63种,《长汀县志》记载的有75种,《连城县志》记载的有87种,《泰宁县志》记载的有90多种。此外,若将各县志物产志中“谷属”、“蔬属”、“花属”以及“草属”等篇章中可入药的物品计入,则福建客家地区中草药数量就更多了。福建客家人不仅对当地所产的历代本草类书籍所记载的中草药进行深入研究与运用,而且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福建客家中草药,进行挖掘与使用,从而丰富了中华传统医药。如乾隆时期《汀州府志》记载:① 剪刀草,性苦辛凉,具有祛风清热、散瘀消肿的功效。② 千里及,性苦凉,可清热解毒、通经活血。民国《上杭县志》记载:① 风藤子,具有祛除风湿、强筋骨、舒筋活络、开胃消食等功效。② 野番椒,可祛风止痛。③ 猪屎草,即鹅不食草,辛温之性,具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止痒等功效。④ 红根子,可壮筋骨、充气力。⑤ 一枝香,化痰止嗽。民国《永定县志》中描述有:① 羊牯梢草,有止咳作用。② 臭屁藤,可行气导滞。③ 甘菊,性微苦而辛,可清热祛湿。民国《建宁县志》记录:①茄根,可治牙风痛。② 黄花鸡子,可在妇人怀孕时炖鸡吃。③ 八蔹麻,可疗外伤。④ 血见愁,清凉可医火眼等。福建客家人在运用当地中草药的实践中,根据其药性,还将这些中草药粗略分为膳用草药和药用草药。膳用草药有地胆草、石豆兰、小号石橄榄、了哥王、溪黄草等;药用草药有三叶鬼针草、马蹄金、千根草、积雪草、桃金娘等。笔者对福建县市地方志及相关本草书籍的查阅,总结出福建客家中草药具有如下特点:① 大部分属于清热解毒除湿类,少数属于温性类药材;② 客家中草药除有学名外,同时还标有客家话的称呼,如“地胆草”的客家名叫“地斩头”,“石豆兰”的客家名为“石橄榄”,“积雪草”的客家名为“钱凿头”等。究其原因,首先是由于福建客家地区特定的气候、地理环境所决定的。历史上福建客家地区因地处深山荒僻,曾经是瘴疠多发地区之一,这在历代文献中有许多关于瘴疠流行的记载。中医药对于瘴疠的治疗,主要采用清热解毒除湿药物治疗,福建客家人在防病治病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与丰富了清热解毒除湿类中草药的认识与使用经验。当然,福建客家中草药标有客家话的称呼,也方便了客家人的使用,形成口口相传的中草药文化内容之一。随着时代发展,福建客家的部分道地中草药逐渐在全国知名,如泽泻、莲子、乌梅、厚朴、穿心莲、海金沙、青黛等。此外,还发现一些在国内独具特色的客家中草药,如宁化的唇柱巨苔为国内新发现,蜈蚣兰为福建省内新发现[6]755。
3.1 临床医疗 在宋代,福建清流、泰宁等县设有“仁寿堂”、“盐惠和局”等药局。明清时期,福建客家境内还涌现出众多名医,如建宁的范良仲、清流的罗显、将乐的徐本炯等,并留下一批如《急救偏方》、《眼科大成》等宝贵的医学著作[7]。明末以后,福建客家地区一些知名中成药及传统方药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明末清初长汀的华严堂“惊风化痰丸”,被誉为“济世之圣晶,育婴之至宝”。清康熙年间长汀三洲黄仪臣疳积散,闻名遐迩,称作“儿科珍品”。清道光年间永定县采善堂制作的“万应茶”,由党参、茯苓、白术、羌活、山楂、藿香、枳壳、木香等30多种中草药和茶叶等组成,可治外感风寒、食积腹痛、中暑、呕吐、泄泻等,饮用方便,疗效显著[8]。福建客家很早就掌握了中草药炒、烫、炮、煅、煨、炙、蒸、煮、炖、酒制、醋制等炮制方法,而且这些中草药的加工方法是于清康熙年间从江西传入的,被称之为“江西派”[9]。福建客家地区医家的涌现及中成药的使用,大大促进了客家中草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运用。福建客家民众在与疾病斗争中,总结了丰富的中草药使用经验,如鸡血藤、月月红根、益母草水煎服,治妇人闭经。千年棕、甘尾草、苦楝根皮、梧桐根水煎服可预防小儿疳积[10-11]。将显齿蛇葡萄鲜草,闷煮捣乱,拍压成饼(俗称“藤茶饼”),可治中暑、风热感冒、咽喉肿痛、失音、风火牙痛,亦可外敷疮疖痈和脚叉皮炎,功效卓著[6]748。
3.2 生活习俗 福建客家人对药食两用物品的凉、热、补、损、毒等药性积累了许多认识,对其与强身健体的关系有着深刻的体会,并总结出相应的养生规律。如认为产妇坐月子时,应常吃姜、糖、酒、鸡和蛋等,这些食物性温可驱寒,有利于其身体恢复,但不能吃萝卜等性凉食物。体弱多病者,不宜吃狗肉、番鸭、南瓜、茄子、四季豆等物品,否则易导致疾病的复发[12]。这些认识充分体现了福建客家人对中草药文化的理解。当然,最能代表福建客家人将中草药文化运用于生活的典范是擂茶、药膳等。客家擂茶作为福建客家特色小吃,根据其食材不同,可分为药食型、保健型及治疗型3类。药食型既可充饥饱腹,又可防病治病。除基本原料外,根据时令随机加入新鲜中草药。保健型主要有盐水擂茶和芝麻擂茶,前者可清热解暑,提神醒脑;后者可抗衰防老、延年益寿。治疗型擂茶主要治疗疾病,由中药组成,这需临床辨证选择用药[13]。为增强体质,抵抗自然界各种毒害侵蚀,福建客家人在生活中将中草药防疾御病与饮食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如流传长汀民间的苦斋梗煮豆腐,具有凉肺、通气、消暑功效。鱼腥草、苦斋、夏枯草煮猪小肠是极好的凉肠汤,可消暑生津、开胃增食欲。用香藤根蒸母鸭可清凉润肺;胡椒炖猪肚可暖胃等[14]。这些食疗方法经当地百姓的延续,深入人心,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养生佳品。还有风味小吃仙人冻,其主要原料仙人草,性甘淡凉,可清热利湿,凉血解暑,解毒。福建客家久负盛名的汀州八干中的明溪肉脯干,其配料中就加入了丁香、大茴香、桂皮等,经通风晾干、微火熏烤等工艺制成风味独特的佐餐佳品。
3.3 岁时风俗 每年3月,惊蛰节气,福建客家人都会煮毛芋子、炒黄豆,以象征煮老鼠、炒虫子的寓意。毛芋子和黄豆具有解毒散结、消炎益胃作用,对人们卫生保健起到一定的作用。端午节,福建客家人有喝少许雄黄酒以辟毒;门楣悬挂石菖蒲、葛藤、艾叶以辟邪、驱虫毒;中午用香藤子、风藤子、墙斑、牡荆叶、山苍子叶等煎汤洗浴,达到解毒除湿、通络强身的疗效。此外,福建客家人有储备“家茶”的千年积习,“家茶”就是节日前后在集市所买的青草药,故该节日又有“端阳药市”之说。在冬季的腊八节,福建客家人则要食用腊八粥。该米粥由五谷杂粮加入花生、栗子、大枣、核桃仁、杏仁、红糖等,在微火中煮熟做成的。因其食材具有养胃、补血、补肾、润肺的作用,故腊八粥也成为福建客家人寒冬腊月的饮食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