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居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

2015-04-17 06:53:00秦刚新付建霆
福建中医药 2015年3期
关键词:金樱子牡丹皮慢性肾炎

秦刚新,付建霆

(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马居里教授是陕西省名老中医,陕西中医学院肾病研究室主任,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在肾病的研究中具有独到见解,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师侍诊,受益良多,现总结马居里教授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经验。

1 病因病机

蛋白尿是慢性肾炎的指标之一,属中医“精气”、“精微”范畴。马老师认为慢性肾炎出现蛋白尿,是尿中的有形成分增多,尿液趋于混浊,亦可属“尿浊”范畴。《格致余论》曰:“主闭藏者肾也,主疏泄者肝也。”说明肝失疏泄,肾不闭藏,精气外泄,可形成蛋白尿。脾主升清,肾主藏精。若肾不藏精、脾不升清,以致清气不升,清浊俱下,精气外泄,形成蛋白尿。马老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的病因病机,以肝脾肾亏损为主,兼以风邪、瘀血、痰浊、湿热。脾不摄精、肾不藏精、肝失疏泄是慢性肾炎蛋白尿的重要病机,风邪、瘀血、痰浊、湿热是慢性肾炎蛋白尿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

2 辨证论治,审证求因

2.1 从虚论治,肝脾肾为主

2.1.1 气阴两虚型 症见尿中泡沫增多,神疲乏力,汗出气短,口干咽痛,午后潮热,手足心热,蛋白尿时轻时重,舌红绛,苔少,脉细数无力。镜下蛋白尿为主,劳累或感冒后蛋白尿加重。治以益气养阴固摄。方用参芪地黄汤合二仙丹加减。药用:黄芪30 g,党参15g,土茯苓15g,山药15g,菟丝子15g,金樱子15g,芡实15 g g,生地黄12,怀牛膝12g,枸杞子12g,陈皮10g,牡丹皮10g。

2.1.2 脾肾阳虚型 症见尿中泡沫增多,气衰神疲,面色晄白,纳食减少,倦怠肢软,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大便溏稀,小便清长,舌质淡胖,脉沉弦或沉细弱。镜下以蛋白尿为主。治以温补肾阳,健脾固摄。方用济生肾气丸合无比山药丸加减。药用:熟地黄10g,山茱萸10g,白术10g,薏苡仁15g,芡实15 g,金樱子15g,山药15g,党参15g,土茯苓15g,菟丝子15g,仙灵脾15 g,肉桂3 g,附子6 g。

2.1.3 肝肾阴虚型 症见尿中泡沫增多,五心烦热,胸胁苦满,口苦咽干,腰腿酸困,舌红少苔,脉弦细。治以柔肝补肾,滋阴降火。方用知柏地黄丸、小柴胡汤合水陆二仙丹加减。药用:知母10g,法半夏10g,生地黄10g,牡丹皮10g,柴胡10g,黄柏10g,黄芩12g,金樱子15g,芡实15g,山药15g,地骨皮15g,黄精15g,土茯苓15g,太子参15g。

2.2 邪实壅结,精微外泄

2.2.1 风邪侵袭型 风热者症见发热恶寒,汗多,咽干,咳嗽,舌尖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查体见咽红,双侧或一侧扁桃体肿大,黄白黏痰,尿中泡沫增多,遇风加重或复发。治以清热祛风解毒。方用银翘散合玉屏风散加减。药用:淡竹叶12g,连翘12 g,牛蒡子12 g,蒲公英15g,鱼腥草15g,白茅根15 g,桔梗10g,金银花10g,荆芥10g,黄芩10g,防风10g,白术10 g。风寒者症见起病较急,发热恶寒,甚至寒战,无汗,鼻塞,流清涕,咳嗽,痰稀色白,头痛,周身酸痛,食欲减退,小便泡沫多,舌苔薄白,脉沉迟。治以祛风散寒固摄。方用麻黄细辛附子汤加减。药用:麻黄12g,细辛12g,附子12g,鱼腥草15g,党参15g,桔梗10g,荆芥10g,黄芩10g,防风10g,白术10 g。

2.2.2 湿热阻滞型 症见尿中泡沫增多,脘腹胀满不适,心胸烦热,口苦口黏,肢体倦怠,腰酸困痛,身重疲乏,阴囊潮湿,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治以清热利湿。方用四妙散合八正散、二仙丹加减。药用:牛膝15g,车前子15g,薏苡仁15g,土茯苓15g,金樱子15g,芡实15g,滑石15 g,黄柏12g,苍术10g,白扁豆10g,瞿麦10g,葛根10 g,当归12g,淡竹叶12g,灯芯草12g,栀子12g,生地黄12g,大黄6 g。

2.2.3 痰浊阻滞型 症见尿中泡沫增多,嗜睡,头重,甚则神识不清,面色昏暗,舌白,苔厚腻,脉弦滑。治以涤痰和胃降浊。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药用:黄连10g,半夏10g,枳实10g,竹茹10g,陈皮10 g,白术10 g,茯苓15g,草果15g,厚朴15g,紫苏15 g,芦根15 g。

2.2.4 瘀血阻滞型 症见面色晦暗不泽,或见鼻衄,舌紫少苔或有瘀斑,舌下静脉紫暗,脉弦或弦细数。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方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药用:当归10g,生地黄10g,赤药10g,川芎10g,红花10g,陈皮10g,牡丹皮10g,桃仁12g,益母草15 g,茯苓15g,党参15g,草果15g,黄芪30g。

3 善用虫类药、温阳药、活血药

3.1 虫类药的应用 马老师认为虫类药具有活血化瘀、搜风通络的特性,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瘀”。凡蛋白尿迁延不愈者,必取活血化瘀药与虫类药同用,收效显著。在治疗上若患者出现舌紫少苔或舌有瘀斑,舌下静脉紫暗,脉弦或弦细数,马老师常用蜈蚣2条配活血化瘀药。张锡纯谓蜈蚣具有“内而脏腑,外而经络、凡气血凝聚之处皆能开”的功效。若患者反复感冒,咽红,一侧或双侧扁桃体大,或者咽峡部淋巴滤泡增多,马老师常给予蝉蜕配僵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蝉蜕有抗凝、抗组织胺、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有消除尿蛋白的功效。

3.2 温阳药物的应用 马老师认为脾不摄精、肾不藏精是导致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主要原因。在治疗上,要重视补肾健脾温阳。马老师强调在补阳的过程中不可滥用峻补之品,以平补为主,常用淫羊藿、菟丝子、肉苁蓉。马老师也常用附子,但强调要从小剂量开始,一般从6 g开始为宜。

3.3 活血药的应用 瘀血是慢性肾炎疾病进程中重要的致病因素,具有阻碍气机,影响津液运行,病位较深难以祛除,易致病情缠绵难愈等致病特点。马老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顽固难消,病程长,病情缠绵,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一般用常法难以获得满意疗效,所谓“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所以,在治疗上活血化瘀可取显著疗效,常用桃仁、红花、丹参、牡丹皮、赤芍等,使瘀血祛,经络通,气机畅,脾气升,浊气降,肾精蒸腾气化输布全身,蛋白尿减轻或消失。活血化瘀药,如丹参可使瘀滞的微循环血流加速,流态改善,微血管口径扩大,开放数增加。

病例介绍

赵某某,男,51岁,干部,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人。2014年1月因感冒发烧,体温38℃,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查尿常规:蛋白(++),潜血(++),尿蛋白定量2762m g/24h,无颜面及双下肢水肿,收入院治疗。给予口服糖皮质激素等西药和中成药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为求进一步诊治,于2014年4月初特来陕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名老中医工作室就诊,门诊查尿常规提示:蛋白(++),潜血(+)。症见腰部酸困,乏力,手心发热,纳差,寐可,舌红,苔黄腻,脉弦细。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夹湿热之证。治以益气养阴,清热祛湿。方用参芪地黄汤合二至丸、水陆二仙丹加减。处方:黄芪30g,太子参15g,生地黄12g,山茱萸10g,牡丹皮10g,茯苓15g,女贞子15g,旱莲草15g,白花蛇舌草15g,芡实20g,金樱子20g,柴胡10g,僵蚕10 g,石韦12g,鬼箭羽10g,益母草15g。14剂,每日1剂,早晚水煎温服。二诊:手心发热,腰部酸困,纳差等症状较前明显改善,小便泡沫仍多,双下肢轻度压陷性水肿,舌质红,苔厚腻,脉细。尿常规提示:蛋白(+),潜血(+),尿蛋白定量1433m g/24h。辨证属气阴亏虚,兼有湿浊。上方去益母草、白花蛇舌草、石韦,加猪苓10g,桂枝10g,苍术10g,木香10 g。三诊:坚持服用二诊方1个月后,尿常规提示:蛋白(—),潜血(+),尿蛋白定量799m g/24h。患者自述乏力较前有明显改善,水肿消失,效不更方,加用丹参20g。四诊:患者查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正常,共服药110余剂,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4 体 会

马老师认为慢性肾炎蛋白尿迁延日久,顽固不消,不仅伤阴,气也暗耗,故临床上以气阴两虚多见。由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因此气阴两虚又可进一步发展为阴阳两虚。慢性肾炎蛋白尿患者并非纯属虚证,在虚证的基础上常兼有风邪、瘀血、痰浊、湿热等。所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常佐以祛风邪、活血化瘀、祛痰化浊、清利湿热等药。对于慢性肾炎蛋白尿,经久不愈,西医常予激素治疗,然激素属阳热之品,有助火生热之弊,易伤精耗气,此时应慎用补阳之药。马老师认为对慢性肾炎蛋白尿的治疗应以平为本,虽有邪实,亦不可攻伐太过,既使有本虚,也应慎用温补,忌用大温大补、大寒大下之品,否则攻甚则伤正,补过则恋邪。

猜你喜欢
金樱子牡丹皮慢性肾炎
金樱子糖
金樱子的叶子落了一地
中国诗歌(2018年3期)2018-11-14 19:09:21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30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中成药(2018年3期)2018-05-07 13:34:29
采金樱子
湖南文学(2016年2期)2016-12-08 08:44:58
综合护理在慢性肾炎合并抑郁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258例
蛋白尿方联合科素亚治疗慢性肾炎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11期)2016-01-04 03:58:47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尿TGF-β1检测在诊断慢性肾炎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