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蔚英
(福建省沙县虬江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365500)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创新思考
——以沙县虬江街道为例
蔡蔚英
(福建省沙县虬江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365500)
阐述沙县虬江街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示范社建设,规范化建设,加快土地股份合作社流转,成立村级担保基金等对策建议。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对策
虬江街道地处城郊,土地流转工作开展较早,土地流转活跃。近年来,随着沙县小吃产业的不断发展,虬江街道各村越来越多的劳动力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业,农业经营主体已由原来家庭经营农户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向现阶段的多种类型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转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在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2014年虬江街道把加快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来抓,结合地处沙县城郊接合部的优势,充分发挥省级“柱源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加大政策引导,争取资金扶持力度,培育了一批以种植业、林业、养殖渔业、农业服务业为主的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本文就沙县虬江街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主要对策浅谈如下。
1.1 专业大户
现有专业大户72户,其中:种粮29户,养鸡鸭16户,养鱼及休闲垂钓等10户,养猪7户,茶叶2户,蔬菜、西瓜、花卉、葡萄等8户。其中的官南村永红果业有限公司为周边种植柑橘农户提供化肥、农药统一购买、技术指导等各种服务,果品仓库达3000 m2,并通过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带动了周边果农种植柑橘的积极性,提高了售价,拓展了销路。
1.2 家庭农(林)场
现有家庭农(林)场22家,其中:花卉苗木6家,蔬菜5家,水果2家,其他农业4家,生态休闲1家,烟草1家,水稻1家,茶及其他饮料作物2家,3家家庭农场被确定为国家监测点。
1.3 专业合作社
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8家,其中:种植业18家,林业2家,畜牧业1家,渔业1家,农机服务2家,其他4家。
1.4 龙头企业
现有农业龙头企业6家。福建省圣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沙县金锋园林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1.33 hm2,2014年投资742万元,主要建设温控大棚2.8 hm2,集约化育苗棚5000 m2。
2014年虬江街道新增家庭农(林)场16家、专业合作社8家、土地股份合作社3家、新申报龙头企业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快速增长,带动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1 规模小、带动能力弱
全街道除了2家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较大外,其余经营规模都不大,2013~2014年注册成立的合作社占46.4%,还处在起步摸索阶段,部分合作社成立后实际运行发展动力不足,或是处于停业状态,大部分合作社没有品牌,市场认知程度低,不能有效带动成员参与市场竞争。
2.2 劳动力素质偏低
据街道家庭农场监测点调查,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经营小吃,留在村里经营农业的年龄普遍偏大,雇佣劳动人员的年龄大多在45~55岁,农场主受教育程度以初中居多,文化程度不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农业技术水平都偏低 。
2.3 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
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不规范,合作经济组织成员合作较松懈,抗市场风险能力弱。
2.4 政府没有制定风险保障制度
由于缺乏风险保障制度,受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影响大。农业保险不健全,目前只承保水稻,险种单一,风险较大的种养殖业政府没有提供风险保障,有时受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的影响,农户经济损失较大。2014年1月20~21日,正是春节花卉上市时机,虬江街道柱源村遭遇10年不遇的寒潮,龙头企业圣洁花卉有限公司种植的香水百合,因大棚内温度达不到要求,含苞欲放的百合全部冻死,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2.5 融资难
据调查显示,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普遍反映贷款难,商业银行贷款条件高,要求提供资产担保,合作社、家庭农场固定资产比重小,需要投入资金却难以获得银行扶持,只能靠民间、朋友借贷,成本高、风险大,制约了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发展。
3.1 参加示范社评选
虬江街道积极组织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省、市、县开展的2014年示范社评选,2014年被评选为省级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社1家,县级示范社2家;被评选为县级示范性家庭农(林)场3家。金荟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省级示范社,茶丰峡绿林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3.2 规范化建设
一是统一票据,使用由县统一监制的《沙县农民合作社专用收款票据》(用于非税收入票据)、《沙县家庭农场财务收支登记簿》、《沙县家庭农场专用收款票据》(用于非税收入票据),规范票据使用、核销行为,形成制度。二是统一软件,指导县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使用合作社专用财务软件,加强财务管理。三是统一培训,2014年5月15~16日,组织县级以上示范社理事长和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内容为新型农民暨农民合作社规范化管理。
3.3 加快土地股份合作社建设,推行整村土地流转
2014年虬江街道在镇头村、曹元村分别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整村土地流转,主要流入种粮、苗木、花卉等,全街道1020 hm2耕地,已流转786.67 hm2,流入合作社的约163.8 hm2(扣除合作社与企业重叠部分,这部分计入企业范围),流入企业的有130.27 hm2,推行整村土地流转规划的村有2个,即柱源村和曹元村,现柱源村耕地已基本流转出去,土地流转90%以上;曹元村耕地流转计划整体推进,对农民自行流转的耕地逐步纳入村整体流转管理范围,提高村耕地流转面积,便于村对耕地改造规划管理。
3.4 成立村级担保基金
现已成立运行的村级担保基金4个,即长红村、官南村、柱源村、曹元村。2014年4个村级担保基金交存保证金224万元,贷款885万元,放贷余额约1858万元。加上2013年放贷部分到期归还,实际放贷周转金额大于放贷余额,目前约20%担保基金贷款投入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缓解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资金问题。
4.1 科学引导逐步形成主导产业
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大力发展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培育发展以果蔬、水稻、花卉苗木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建成一批农民创业示范基地。
4.2 成立发展基金解决借贷难问题
建立现代农业园发展基金,专门为园区内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农业生产贷款提供担保。
4.3 协调保险单位,强化主体风险保障
政府应加快建立风险保障制度,协调保险公司,增加保险品种,简化理赔程序,提供适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保险服务,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责任编辑:刘碧云)
Innovative thinking on developing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body——Taking Qiujiang Sub-district of Shaxian County as an example
CAI Wei-ying
(QiujiangSub-district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ShaxianCounty,FujianProvince365500)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tatus of breeding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body in Qiujiang Sub-district of Shaxian County was elaborated, existing problems were analyzed,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inclu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l community, standardization construction, speeding up the transfer of land stock cooperative, establishment of village guarantee fund, etc. were proposed.
New type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bod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2015-02-25
蔡蔚英,女,1971年生,农业经济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5.06.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