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民
古诗中的假想天体和异常天象
□ 王玉民
中国古代天文学体系中有一种有趣的现象:设置了一些假想天体,用以标示年代和天区,以及解释某些特殊天象,这些天体有太岁、月孛、紫炁、罗、计都等。它们是假想的,当然在实际观测中看不到,只能通过其他手段“推测”到它们的存在,但古人很重视这些奇特的假想天体,它们在诗词中也常常有所表现。另外,中国古代特别关注异常天象的发生,本栏目以前曾多次讲到诗词歌赋里关于异常天象的描写,本文对此再做一些补充。
中国古代把木星称“岁星”,“岁”是“回归年”的意思,因为古人发现木星在星空中是12“岁”运行一周天,而12是个既整齐又好分割的数,于是人们把黄道附近的周天分成12份,称“十二次”,木星每岁经过一次,每“次”都取个特别的名字(如星纪、玄枵等),这样,岁星就可以像12属相那样用来纪年了,即木星运行到某一“次”,就叫“岁在某某”。岁星纪年出现在春秋、战国之时,那时诸侯割据,各国都用本国年号纪年,交往起来不方便,但各国人抬头看到的岁星都是在同一“次”,所以岁星纪年可以便于各国的交往。
但实际上木星不是严格12年运行一周天,而是11.86年运行一周天,这样,木星走着走着就会与十二次错位。人们想,既然岁星纪年就是12年的循环排列,完全可以和真实的天体脱钩,于是天文家又设计了一个假想天体——太岁,它严格12年运行一周天,只是运行方向与岁星相反。用它来纪年,可以更准确方便,这种纪年法称“太岁纪年”,太岁纪年较少用“次”,而是用与“次”对应的“地支”来表示。后来这种纪年演变为“干支纪年法”,沿用至今。
看宋人林泳的《春燕》:
鹊结巢随太岁移,蜂分房占吉时飞。
好将说与青台史,社日只凭燕子归。
诗中的“太岁移”有“流年”(一年一年地过去)的意思,正说明了太岁纪年的痕迹犹存。
宋人真德秀有《春贴子•皇帝阁》:
嘉定无疆历,才开第五春。
金穰端有兆,太岁恰居申。
图1 用岁星和太岁纪年的对照。内圈为岁星纪年的“十二次”,外圈为太岁纪年的十二地支。
看图1,太岁居申,即相当于岁星纪年的“岁在实沈”,也就是现在的“猴年”。“嘉定无疆历,才开第五春”即这年为嘉定五年,“嘉定”是南宋皇帝宋宁宗赵扩的年号,嘉定5年即公元1212年,干支为“壬申”,确为申猴之年。
图2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强暴有力的人。
宋人王禹偁《酬种放徵君一百韵》有句“太岁在辛卯,九月万木落”,说明这年太岁在“卯”位,即“岁在大火”。
清朝张穆有诗句“太岁建作噩,交劝揽秋碧”(《庚子二月喜三兄叔正至》),“建作噩”是什么意思呢?原来“作噩”是“酉”的别称,即“太岁居酉”的意思。这说明诗中说的事是以前发生的,不是作诗的“庚子”年。
在道教文化中,太岁慢慢演变成一种神祇信仰,后来又演化成一种凶神,民间俗语有“不能在太岁头上动土”一说,称太岁所冲之地,不能动土,后来发展到移徙、嫁娶、远行都忌讳了。还传说,太岁运行到哪儿,相应的方位地下会出现一块肉状物,不能动。唐《酉阳杂俎》一书记载,有个叫王丰的人,“于太岁头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牛,蠕蠕而动。”这种东西(实际是一种真菌、黏菌复合体)后来也被叫作“太岁”。
其实这四个天体都是月亮运行的特殊点。“月孛”是月球绕地轨道的近地点,古人认为这是一颗看不见的星体,9天走1度。紫炁,又称“紫气”,它是反映闰周的一个点,在白道上运行,每天运行1/28度。罗是白道过黄道的升交点,全称“罗罗”,意译为“障月”, 古印度人想象这个位置有一个很大的暗星,到望日的时候,月亮过此点时会被罗遮住,于是发生月食。它每年退行19°21',与黄白交点的退行速度相吻合。计都,过去一直认为是白道过黄道的降交点,但据天文史学者钮卫星考证,它是月球绕地轨道远地点。
宋人吴泳有诗《赠星翁郭若水》,其中说:
我生之初函二气,地则五行天五纬。
罗计二宿括半天,太阴一星宅时位。
意为:最初天地只有阴阳二气,地上运行的是五行,天上运行的是五大行星,罗、计都两暗曜互相对冲,各括半边天,太阴即月亮,正在其位。
宋人陆文圭的《赠柯山夏梅月》中有这样的句子:
在星占学中,这些暗曜都有强烈的负面含义,所以诗中以“贪淫”、“凶恶”形容之。
宋人方逢辰的诗《赠星命舒云峰》,全诗如下:
五星聚东井,天下王业开(刘邦立汉)。
五星聚奎宿,天下多贤才(大宋开世)。
蚩尤(彗星)扫彯□(缺字),
搀枪(彗星)卷飞埃。
日月黄道见火罗(黄道宫),
计孛乌能为之灾。
云峰挟术善说命,
穷通贵贱非所问。
敢问何时聚五星,
今年五星聚何分。
圣人在上天下平,
疏食饮水甘曲肱(守清贫)。
整个诗说的都是天象与人间政治的关系,其中的“计孛”,指的就是计都、月孛。
这4个假想天体在星占、道教神祇的意义上比天文上的意义还要大,相关的古诗中有很多描写“月孛星君”、“紫炁星君”等的诗句,这里不再举例。
请看以下诗句写的是什么天象:
“……送菜烦邻船,买鱼熟溪友。儿童报晦冥,正昼见箕斗。吾方废书眠,鼻鼾鞲囊吼。”(【宋】黄庭坚《庚寅乙未犹泊大雷口》)
图3 月食的过程。像不像有一个“暗曜”遮住了月亮?
小孩向诗人来报告:大白天,天突然黑下来了,抬头在天上看到了箕、斗星。这是什么天象?看来,很可能是发生了日全食,不然白天怎么能看到星星呢?
古代民间观测日食(偏食)有一种简易的方法(现在有时也用):用盆盛水,然后观看水里太阳的影像,靠水来吸收太阳光,可以避免刺眼。宋人洪咨夔《天象》诗中写道:“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前四句状写日全食的景象,后两句即写用水盆反射看日食的情景。
有些诗句描写的天象,也需要我们去猜测:
妖星紫暗亘天起,电扫荆襄数千里。(【清】郭柏荫《蔡江门先生墨迹》)
昨夜城头望牛斗,金气横空作龙吼。(【宋】陈德武《归朝欢•送前王通判惟善赴》)
什么样的天象是暗紫色的,而且长到了“亘天”,像闪电那样扫过数千里大地?多半是极光。第二个例子,在牛、斗星宿方向,有金气横空,这是什么?看来也是极光,那么有声音如“龙吼”呢?其实,有很多观测证明,极光有时会发出类似尖啸或轰鸣的声音。
图4 古代民间用盆盛水观测日食。
到19世纪后期,极光的名称、成因已被很多学者所熟知,所以有时有人就直接用“极光”入诗,如晚清道光年间举人李元度,就有“占星不藉南车指,就日曾观北极光。杨柳雪飞新传舍,蓼萧露湛古诗章”(《赠越南贡使阮云麓》)的诗句。
图5 这是古人说的“天眼开”吗?
古诗词中关于彗星、流星的描写很多,前面已经有多篇介绍,这里只介绍一下古代诗文中经常见到的“天眼开”的提法,如唐人李贺的诗句“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赠陈商》)。《水浒》第71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也有这样的描写:“是夜三更时候,只听得天上一声响,如裂帛相似,正是西北乾方天门上。众人看时,直竖金盘,两头尖,中间阔,又唤做‘天门开’,又唤做‘天眼开’;里面毫光,射人眼目,云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如栲栳之形,直滚下虚皇坛来。那团火坛滚了一遭,竟钻入正南地下去了。”
据后人考证,这“天眼开”其实就是流星划过,典型的流星发光遗迹,开始较暗,中间最亮,最后在熄灭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暗,所以在人们视网膜上留下的短暂影像就是一条两头小中间大的“梭子”形,被夸大、想象,再经过文学作品的加工,就成了一只“天眼”,流星划过的瞬间就成了“天眼开”。
当大气中的水汽增多、疏密涨落不定时,我们看到的星星会有闪烁、摇动、变色、亮暗等变化,古人认为这就是星星本身的变化,有重大的星占意义,这在诗词中常有表现,如:
“角怨星芒动,尘愁日色微。”(【唐】张蠙《边将二首》)
角即角宿,“星芒动”即它的光芒闪动,这是空气的疏密变化引起空气的折射造成的;“日色微”这显然是尘霾造成的大气消光现象,古人认为这都是战事的预兆。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唐】李白《塞下曲六首》)
诗写唐朝兵士抗击入侵的胡人,既然已“破天骄”,即击溃了胡人,兵阵已解,所以代表战争的星宿变得暗淡,星芒消尽,代表大漠战争气氛的雾气也不见了。
大星芒鬛张,小星光华开。皇天示兵象,胜地今蒿莱。(【元】王逢《秋夜叹》)
这里说得更明显,大星小星的变亮,都是皇天在预示地上的兵象,兵燹过后,繁华之地也变成荒芜之地了。
“UFO”是英文“不明飞行物”——Unidentified flying object的字头缩写,这是二十世纪中叶从发达国家传出的词,常被人想象为外星人的飞行器。其实它泛指不明来历、不明性质,在空中漂浮或飞行的物体,每年各地都有很多UFO的目击报道。按这个标准,查古代的典籍中,也能查到一些UFO的目击记录,这里仅在古代诗文中举3例说明之。
北宋大诗人苏轼有一首比较著名的诗《游金山寺》,其中就写到了他目击的“不明飞行物”:
……试登绝顶望乡国,
江南江北青山多。
羁愁畏晚寻归楫,
山僧苦留看落日。
微风万顷靴纹细,
断霞半空鱼尾赤。
是时江月初生魄,
二更月落天深黑。
江中似有炬火明,
飞焰照山栖鸟惊。
怅然归卧心莫识,
非鬼非人竟何物?……
这是写苏轼游镇江金山时,寺僧仰慕他的大名,挽留他在寺中住宿,先看落日、卷云、晚霞,再看新月下山。到了二更(晚上10点左右)天已深黑,苏轼还没有入睡,他看到长江中漂浮着一个明亮的物体,像火炬一样闪闪发光,把岸边山坡的栖鸟都惊醒了。他观察了半天,也没有搞清这东西是什么,只好怅然回屋睡觉。怕后人认为他是在发挥诗人的想象,苏轼还特地为诗加了个注:“是夜所见如此”。
图6 1892年前后,南京市民在朱雀桥边正仰看空中的UFO,画家吴友如目睹并画下了这个情景。图上有题记:“九月二十八日晚间八点钟,时金陵地南隅忽见火球一团,自西向东,形如巨卵,色红而无光,飘荡半空,其行甚缓……约一炊许,渐行渐灭”。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有“扬州明珠”篇,说是在嘉佑年间,经常看到一个明亮的火球出现,在沼泽和湖面上飞行。一天夜里,他的一个朋友在湖上近距离目击了这个“明珠”,只见这个明珠忽然像蚌壳一样张开,有半个席子那么大,壳里又现出一颗大如拳头的明珠,光辉灿烂,让人不敢正视,像旭日升起一样照得远近十多里的树木都有影子,连远处的天都被照得红如野火。随后,这明珠“悠然远去,其行如飞,浮于波中,杳杳如日”。沈括还记载,当时一位文人崔伯易还为此作了一篇《明珠赋》,可惜没有流传下来。看沈括的描述,可以肯定这既不是幻觉也不是想象,是一次忠实的UFO记录。
以上两例为大家所熟悉,而同是宋朝的大诗人欧阳修的《鬼车》诗就不大为人所知了,其中写道:
嘉佑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天愁无光月不出。浮云蔽天众星没,举手向空如抹漆。天昏地黑有一物,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乍似玉女调玉笙,众管参差而不齐。既而咿咿呦呦,若轧若抽,又如百辆江州车,回轮转轴声哑呕。鸣机夜织锦江上,群雁惊起芦花洲。吾谓此何声,初莫穷端田。老婢扑灯呼儿曲,云此怪鸟无匹俦。其名为鬼车,夜载百鬼凌空游。……
这个UFO的特点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也就是说,它不发光,于是也就更神秘,老百姓把它传成了一只怪鸟,又叫它“鬼车”,并做出很多神怪、占卜方面的解释,诗随后罗列了不少这方面的描述。但诗人对这些解释是不太相信的,所以诗最后写道:
我思天地何茫茫,百物巨细理莫详。
吉凶在人不在物,一蛇两头反为祥。
却呼老婢炷灯火,卷帘开户清华堂。
须臾云散众星出,夜静皎月流清光。
他对世界上尚不能解释的现象抱一种开放态度,认为“吉凶在人不在物”,即使是两头蛇,都可以解释成吉祥征兆。于是让仆人点灯开门,看到的只是云散星出,明月皎皎,鬼车早已不见了。
既然有那么多耳闻者,看来此鬼车确有其物,不妨归之为“不发光UFO”或“有声UFO”,当时的人称其“夜载百鬼凌空游”,不免让人联想到满载外星人的飞碟。
(责任编辑 张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