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翟万江
创新虹膜识别技术 引领虹膜产业市场
——访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易开军总经理
◎ 本刊记者 翟万江
虹膜识别技术曾是“詹姆斯·邦德”系列电影中的亮点,如今这一技术已走进现实中的安防系统。
常见的虹膜识别体积庞大、功耗大、识别慢、价格高、不适合规模化应用。武汉虹识技术有限公司经过科研团队技术攻关,相继研发出高精度虹膜识别核心算法和核心芯片等,解决了上述瓶颈问题。对此,本刊特别就武汉虹识虹膜识别技术的创新采访了其公司创始人易开军总经理。
武汉虹识有一支国际化的包含工业界、研究所和高校的产学研研发团队,技能涵盖模式识别、并行计算、芯片设计、电子设计和计算机软件,公司核心技术的研发经过了数据建模、算法开发、算法测试、算法硬代码、高速核心板设计、虹膜相机设计、终端产品设计、集群联网解决方案设计等步骤。虹识的核心就是以先进的算法保证虹膜识别的高准确性。
武汉虹识采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算法,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精确性,在规模化方面极具优势。由于运算速度快、精度高,在面对几十万、几百万人的规模时也能够保持极高的识别速度和极低的错误识别率。
在机场、车站安检环节,都少不了拍照,即人脸识别这一环节。人脸识别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识别手段,但识别时间较长,影响安检速度。另外,随着整形技术的普及和成熟,人脸识别也面临严峻的挑战。
虹膜识别在技术上则可以规避这两大问题。人为改变虹膜对技术要求非常高,且医学风险不可估计,因此人为改变虹膜的机率几乎为零。武汉虹识的算法芯片化方案具有速度快、功耗低和成本低等优势。
武汉虹识创始人易开军说,如果用传统的软件方式进行比对识别,要实现大规模高速比对,从成本、功耗、可行性等方面来考虑都不实际。虹识开发的单个芯片的匹配速度达到了每秒上百万次规模,因此几个集成板就可以解决一亿次的规模。这种集成板体积非常小,可以放在任何小型终端设备中。
稳,即指运行环境的安全稳定。易开军说:“坦诚地讲,当前市场上的虹膜识别系统都是以软件加通用处理器的方式来实现,就好比将一个高安全的虹膜识别应用设备放在一个不安全的软件运行环境里面,系统的安全无法得以保障。在虹膜识别中模板保护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虹膜模板都非常珍贵,而且是属于个人的,是非常私密的东西。”
虹识将操作平台放在自己研发的芯片结构中,而非第三方操作系统,其中所管理的虹膜从分割到编码以及整个匹配,都储存在核心芯片中,属于硬代码范畴,完全绝缘了病毒的入侵,从运行环境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因此,虹识的相关技术也受到了有关部委的重视。
据研究预测,全球生物识别技术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35.2%,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美元,全球虹膜识别技术市场未来五年复合增速达81.3%,市场规模将达到82亿美元,中国将占据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份额。虹膜识别技术在所有生物识别技术中增速最快。面对着如此大的“蛋糕”,易开军及虹识稳扎稳打。易开军表示,现在整个行业需要进行技术合作,将蛋糕做大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