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2014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泰兴经济开发区——科技创新促转型 产学研用强特色
◎ 江苏省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改变世界的力量。泰兴经济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始终坚持“引领科技创新、推进绿色崛起,加速惠及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宗旨,以建设创新型、现代化、生态文明的“国际有名、国内一流”专业特色园区为目标,牢牢抓住主导产业战略支点,着力推进具有园区特色的科技创新与进步,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累计实施国家火炬计划12个、科技支撑计划6个,生产国家重点新产品10个、省高新技术产品83个,获得省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资金2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5个,建立院士工作站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6家、市级工程技术中心9家。2012年园区获批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2014年又成功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泰兴经济开发区位于长江之滨,始建于1991年,1993年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先后被评为“全球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基地”、“省重点物流基地”和“省新材料特色产业园”、“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省创新型乡镇”、“化工新材料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省循环化改造试点园区”。2014年年初,泰兴经济开发区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评价为“全国化工园区二十强”列第9位。开发区总面积24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133平方公里,拥有长江黄金岸线24.2公里,已建成核心区面积近3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医药、油脂等产业,同时加快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和行政商务配套功能建设。目前,开发区入驻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家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2家。区内现有年国税开票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80家,其中50亿元以上企业5家。
一直以来,泰兴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融合发展、转型发展为主线,致力于发展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特色的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实现了“基础化工向化工新材料”、“化工产业向非化工产业”的两大转型,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2013年,开发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538.7亿元、销售收入1502.3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9.97亿元,完成协议利用外资3.0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12亿美元,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17.06亿美元。
2014年以来,在深入推进二次创业、突出项目开发实施的同时,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科技工作,成立了以管委会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科技的经济发展局局长为副组长的科技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企业专业科技人员为成员,全方位、多层次建立健全了科技工作组织网络,确保产学研用等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了“园区政府引导扶持,区内企业主导推进,科研机构技术支撑,院士专家指引创新,先进成果批量转化”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一年来,开发区有计划地组织区内相关企业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进行科技合作洽谈和签约、赴南京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浙江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洽谈会,邀请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相关专家来开发区进行科技创新合作交流,并达成相关领域的合作意向,建成产学研联合体3项,签订正式产学研合作协议8项,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3个。开发区还先后与中科院大连物化所、上海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推进园区产业快速发展。开发区在2014中国泰兴第七届银杏节科技洽谈会上签约了5个科技合作项目;在中国泰兴“百企百校(院所)”协同创新启动仪式和“百企百校(院所)”科技合作洽谈活动中共签订科技合作协议11项,征集解决技术难题42个。开发区2014年通过“双创”引才计划、博士柔性进企业、海外博士行等活动,招引各类高层次人才52名,加速人才的集聚力度,进一步夯实企业创新支撑。
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泰兴经济开发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不断激活、扶持、提升、壮大企业创新主体,增强其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区管委会根据国家、省科技项目,引导企业产业目标,提高企业研发投入,增强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技术创新骨干作用。目前园区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实现了全覆盖。已连续三年开展优秀创新企业评选,共有18家企业获评,累计财政投入近1400万元扶持资金,带动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达2.2亿元。2014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民营科技企业5家,截至目前区内共有19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324份,2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建立46个产学研联合体,各企业设立专兼职科技创新管理员245个,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设比例100%,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92%;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81亿元,同比增长36%,占全区总量的43.6%。
加快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开发区中的江苏省泰兴清洁生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依托江苏省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人才和信息资源,整合中丹集团及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的技术研发条件、市环境监测站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施企业清洁生产情报跟踪,环境影响评价、清洁生产审核、成果工程化应用,产品分析监测、环境监测等服务;江苏省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江苏省重大需求和国家学术前沿,开展创新性应用基础研究,致力于解决制约我国过程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瓶颈问题,建成面向精细功能高分子材料高纯度单体合成工艺、遴选、产业化及高标准质量研究平台;无机有机纳米精细高分子杂化材料的设计研究平台;精细荧光材料设计与构筑研究平台。泰兴经济开发区以泰兴市30家骨干为重点,着力培育专利申请大户,实施企业专利“超50件、100件”计划,由园区产学研办公室牵头,为企业派遣“专利特派员”,加大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力度,引导和支持企业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
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提升质量、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需求引领与创新引领、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资源支撑与智力支撑、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一方面组织实施精细与专用化学品产业战略。深入实施企业升级计划,引导企业加大技术装备、创新管理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力。
另一方面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产业规模化、技术高端化、发展集约化方向,密切跟踪对接国家、省关于新兴产业的规划及政策,大力发展高分子聚合物、新型碳、有机氟、电子化学品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以及医药原料药、农药、特殊化学品、塑料助剂、塑料加工及特种化学品等相关产业,并实现与专利联营等知识产权联营机制的战略性结合,有效增强产业市场控制力和盈利能力。2014年,泰兴经济开发区化工新材料特色主导产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销售收入的比重达35%以上。
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科技强区战略,整合资源要素,加大创新投入,壮大创新主体,做优创新平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区域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我市“全面领先苏中、加快融入苏南”的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重点围绕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优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积极跟进国家、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引进一批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高层次创新创业顶尖人才、领军人才、重点产业紧缺急需人才和团队来园区创新创业;努力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更深层次推进科技金融创新,积极探索建立科技企业信用、科技担保、科技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政策保障四大体系,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
着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服务引导,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促使更多企业进入科技型创新型企业范畴;加大对企业建设研发机构的支持奖励力度,高密度组织企业进科研院所、进高校活动,鼓励联合建设研究院、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抢占企业科技创新制高点,确保全部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
着力打造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做好做优中国(泰兴)银杏产业研究院,更好地服务和辐射我市主导产业;做大做强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医药原料药科技产业园、省化工新材料出口示范基地等创新平台,促进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技术优势,以政府为主导,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研发平台,重点攻克一批关键技术、解决一批技术难题、研究一批新产品。
着力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水平。继续组织企业进入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选择好的项目,引进核心技术,促进更多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向开发区集聚;引导重点企业提前介入高校院所早期研发活动,与高校院所科研人员一起,围绕企业需求共同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开发一批具有行业标志性意义的重大战略产品;充分发挥“科技镇长团”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快推动企业与专家、园区与学院、政府与大学开展全面合作,加快构建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机制。(本文系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经发科蒋鸿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