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梓娟,周 晨
(湖南农业大学 园艺园林学院,湖南 长沙410128)
快速城市化以及大量机动车的无限扩张,给城市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与破坏。城市慢行出行方式的倡导和缓慢回归使得城市慢行系统也逐渐进入到各城市的规划编制当中。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较机动车而言具有更加显著的短距离出行优势,因此,在满足可达性的前提下,人们可以优先选择更为健康、安全的自行车和步行出行方式,这不仅缓解了交通和环境压力,同时还提高了人的身心健康。这不仅实现了“以人为本”的交通理念,提供给城市中的主体——人,一个舒适安全的慢行空间,更改变了以往以机动车交通为主的观念,促进了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道路绿地的产生是伴随道路而产生的,它是整个城市绿地的骨架,它不仅过滤着整个城市所产生的大量污染空气、噪音、辐射等,并改善了城市的小气候,将城市的点状绿地与块状绿地有效结合起来,组成了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和绿色生态空间,对生态绿色城市空间的构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良好的慢行系统绿地景观也是城市慢行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城市绿地景观的质量,创造舒适、和谐、安全的出行环境,对于完善城市慢行系统与营造城市生态、绿色的道路空间来说十分重要。
自20世纪末以来,伴随交通工具的迅速膨胀,道路交通的类型和网络也逐渐复杂,“行道树”的内涵也开始被“道路绿地”所取代。尽管如此,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并没有受到重视,慢行系统绿地景观的设计更是简单甚至于被忽视。而长沙市慢行系统发展较晚并且发展缓慢,慢行系统景观与其他城市相比更是较少且缺乏优秀的案例,基于现在城市发展的现状,我们需要完善的理论研究来指导实践,通过对其系统规划、景观设计、交通分析等大量的分析与研究,逐渐改善慢行空间绿地景观从而提高整个慢行系统质量,建立符合城市慢行生活为主题的绿地景观。因此,对于如何通过提高慢行空间质量需要全面地分析和解决城市慢行系统绿地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建设安全、舒适、人性化的慢行系统绿地景观。
Slow Mode Transportation,通常由步行、自行车和助力车三种交通方式组成。慢行交通一般所指的是步行或自行车骑行等以人力为动力的交通方式,其平均出行速度一般不超过15km/h。它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中主要为行人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提供服务的空间场所都可以被称为慢行空间。慢行空间通常包括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与非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交通通勤性的慢行空间指的是为满足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要求而规划建造的设施,包括自行车道、人行道、地下通道和非机动车道等;而非交通通勤行的慢行空间通常是满足休闲、健身、游憩、娱乐和商业需求的空间场所,如林间步道、滨水道、商业步行街等。
其基本含义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景观”一词开始出现在地理系统中。目前来说,景观设计主要包含整体规划和具体空间设计。其中规划指的是大规模、大尺度上对整体景观的把握。
是指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附属绿地,通常包括道路绿地中的步行道与自行车道的附属绿地及街旁绿地等。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在景观生态论中属于绿色的景观廊道,城市慢行系统绿地景观又属于城市道路绿地景观,因此,在对城市慢行系统绿地景观进行设计时,应遵循景观生态学原理。
环境:包括对场地以及周边环境资料的收集与分析,了解现场、把握现场是设计的第一步。
气温:日照、温度、小气候对场地的影响,基地通风状况分析。
植物:分析现状植被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研究与基地有关的植物群落的生长情况,了解冬季主风向,划分挡风区。
土壤:了解主要的土壤特征,如pH值、土壤承载极限、土壤类型、肥沃程度、含水量等。
地形:地形对小气候的影响,对场地自然排水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场地的自然排水类型。
人工设施:建筑和构筑物、道路、广场、各种管线等。
视觉质量:基地内的现状景观、基地外的可视景观。
基地范围及环境因子:①基地范围;②交通和用地知觉环境;③知觉环境;④城市发展规划。外部因素还包括使用者的需求、地域文化的体现、环境本身的限制因素等。
本绿地位于星沙大道与滨湖路交界处的西南角,为滨湖林荫广场(图1)。其东面为城市主干道,南面和西面为居住区,人流量、车流量较大,属于慢行系统附属绿地。
使用人群——场地周边均有部分居住区,所以使用者大部分为周边居民,也有附近学校的学生,使用者多为年轻人。
空间营造——在景观设计中地形可以构成场地的空间骨架,同时也可以组织和引导游人的游览路线和引导游人视线。场地中以灵动柔和的曲线划分成不同的小空间,有缓和的微地形、有开阔的草坪,也有比较私密的空间,从而创造一个恬静自然的街头游园(图2、图3)。
植物配置——将中央嵌草砖地带整改为池杉林,林下种植二月兰创造特色纯林植物景观;纯净的草坪空间与水杉林下空间形成对比,从而为人们营造静谧生态的休闲环境。
附属设施——场地内设施以坐凳为主,但其他设施比较缺乏,如路灯、垃圾箱、指示牌、景观构筑物等等。
作为城市景观重要的一部分,慢行系统景观同样具备美化环境、传承文化、调节城市小气候的作用,同时,它也能愉悦使用者的心情、改善城市交通等。该场地虽然设计理念新颖,设计方式合理,但其功能性和景观性未达到完整的统一,并且文化元素少有地深入到设计当中,因此在设计中应将视觉景观、功能需求、绿色生态、大众行为心理等有机地结合,并将城市自身特色的文化风貌与肌理留存,加强管理与维护,营造出人性化的慢行景观。
慢行系统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城市的风向标。安全、舒适的慢行系统绿地景观建设将会是我国建设生态型、环保型社会的一个发展反向,它的建设也将会改革城市出行方式的选择,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增加慢行出行的吸引力。自2013年12月长沙宣布启动三年造绿大行动以来,城市绿道建设将加快实施,打造极具地域特征的绿地景观,以更好地体现慢行系统景观的多元化从而全面推进“绿色城市”的建设,让市民最大限度地亲近绿色、回归自然。
[1]周志翔.景观生态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3.
[2][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16.
[3]安亚宁.景观设计学:快城市,慢生活——城市慢行景观[J].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总第15辑:142.
[4]赖 韬.探索城市道路绿地景观设计[D].重庆:重庆大学,2006.
[5]张文军.浅谈城市道路绿化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5):20~21.
[6]俞孔坚,段铁武,李迪华,等.景观可达性作为衡量城市绿地系统功能指标的评价方法与案例[J].城市规划,1999(8):9~11.
[7]曾 伟.浅析城市街旁绿地细部的“人性化”设计[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
[8]卢 薇.城市街旁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长沙市为例[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0.
[9]马 岩.现代城市街道环境中的小型休憩绿地设计探讨[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