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静
冷战初期,两大阵营处于对峙状态,美国的策略是在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菲律宾和泰国等地建设海空基地,把太平洋变成美国的“内海”。这些基地组成了遏制共产主义的防线,其中有堵塞和包围苏联远东地区和太平洋舰队之意。苏联随之展开了反区域封锁、反海洋绞杀战略。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始,苏联不断加强远洋战略力量建设,竭力开拓海上通道,力图开辟从黑海到地中海、红海、印度洋、太平洋到日本的弧形航线,在美国的岛链“防御圈”冲出一条道路,打破美国的制海权。*М. Монаков.Главком.Жизнь 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ь Адмирала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С.Г.Горшкова.Кучково поле, 2008, C.571.随着时局的演变,苏联为控制马六甲海峡积极发展与马来西亚等国的关系,在远东一些处于近海咽喉要地的国家,尤其是在越南建设了海军基地和供应站,其主要目的是对抗美国海上力量,进行海上势力扩张,并遏制中国的发展。苏联的行为遭到海峡沿岸国、美、中等国的反对,其在南海地区的扩张行动遭到挫折。
为配合其全球海军作战战略,加强远东地区的部署,苏联不断加强海上力量建设,但苏联海军在远东地区面对多种不利因素:北方港口大部分位于狭窄的海峡,战时易受到对手的封锁;海参崴是苏联远东舰队的重要基地,舰艇出动只能经由日韩之间的对马海峡,日本的津轻海峡,沿台湾海峡南下,战略上处于不利地位。苏联远东军屡次作南下演习,即为考验舰队如何远越数个不利作战的海峡,而进入印度洋与其欧洲舰队会师,结果中途补给便成了问题,这迫使苏联不得不寻求解决办法。
在取得越南的基地以前,苏联曾在东盟各国谋取战略基地,以解决上述问题。它以修船为名,试图把新加坡作为其军舰在印太两洋活动的中转站,但新加坡外交部长辛纳坦比·拉贾拉南(Sinnathamby Raja-ratnam)1972年11月指出:“新加坡不可能欢迎苏联在这个地区派驻军事力量”。*《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编写组:《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80页。新加坡政府从1973年起就拒绝为苏联建立船舶加油站和军舰提供补给。泰国总理克立·巴莫(Khukrit Pramoch)也明确表示,苏联“是争夺霸权的另一超级大国。我们已要求美国人撤出这些军事基地,但是我们无意让俄国人来填补‘真空’,而是由我们自己来填补。”菲律宾代理外交部长曼努埃尔·科兰蒂斯(Manuel Korantis)在答复是否允许苏联使用菲律宾基地的问题时明确指出:“让另外一个国家使用这些基地,是不符合菲律宾的利益的。”*《亚洲国家和人民反霸斗争不断发展》,《新华月报》1975年第12期,第207—208页。1975年印尼曾3次采取措施,扣留了闯入其领海的苏联船只,印尼还宣布禁止苏联船只和船员在印尼小巽他群岛(又名努沙登加拉群岛 Nusa Tenggara)的港口登陆,不让苏联利用这些港口作为活动的基地。*龚惠平:《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苏联的东南亚政策》,第121页。另有消息说,苏联为谋求在澎湖岛上建立一个供油库以作为舰队的加油基地,曾派人探询台湾当局的意见,“目的显然是在填补一旦美国断绝同台湾当局的关系时肯定会造成的实力真空。苏企图在华盛顿和北京的关系实现正常化之后在离中国不远的这个战略前哨岛屿上建立这个海军基地。”*《参考资料》1978年8月2日(下),第9页。这种说法为台湾当局坚决否认,“但由此隐约见到苏联抱有这么一种企图”。*《参考资料》1978年7月5日(下),第93页。
苏联的上述企图遭到东南亚国家或台湾当局的拒绝,但并不灰心,而此时美国退出印支半岛,为苏联出现制造了良机。在阿富汗事件发生后,美国的海空权力由地中海与太平洋向印度洋西部集中,而苏联趁西太平洋实力薄弱的机会,为加大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布局。苏联与越南建立起巩固的盟友关系,使越南成为它推行南下战略的一个“前哨”,其海空力量进入南中国海,并取得金兰湾海空基地。*《台报刊载陶希圣文章:〈伊朗伊拉克战争与东南亚危机〉》,《参考消息》1980年10月19日,第4版。金兰湾(Cam Ranh Bay)被称为“世界四大天然良港”之一,濒临西太平洋,同马六甲海峡近在咫尺。1979年5月,苏联同越南签订协议,无偿租用金兰湾25年,用作太平洋舰队的保障基地。从地缘战略角度看,金兰湾逐渐变成苏联和它在印度洋海军活动联系的关键环节。苏联在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以及南中国海等地,不断发展“客户”和沿海国家盟友。*Bob Catley and Keliat Makmur, Spratlys, 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s Sea,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p.123.香港《星岛日报》指出:“金兰湾在远东海军战略地位,颇为重要,由于港口可容巨型舰艇驻屯,海军活动范围既可威胁菲律宾的美国海军基地,又可南操马来西亚、印尼、新加坡的马六甲海狭。”*《参考资料》1978年7月7日(上),第87页。苏军还在基地内建起了电子跟踪站*1979年5月17日,来自美国政府的消息说,苏联在金兰湾建成电子监听站,对美国军舰的行动进行监听。云南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综合研究处编译:《越南》1981年11月,第41页。越南退伍老兵阮杜德(Nguyen Duc De)回忆说,1979年后金兰湾成了苏联本土以外最重要的监听站之一。Twist of fate sees old foes as allies in power tussle,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39122/ce.[2014-04-24]、功率强大的中继站及装备优良的维修厂,并驻扎大批反舰战机和侦察机群,使整个南太平洋及印度洋都纳入金兰湾基地的监控范围。*李金明:《冷战后东南亚国家在南海的军事活动》,李一平、庄国土主编:《冷战以来的东南亚国际关系》,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89页。
金兰湾形势图
资料来源:特安:《苏联推进“哑铃战略”的一个步骤》,《人民日报》1980年9月2日第7版。
进入80年代后,苏联对基地的设施进行了现代化改造。1982年8月至1983年2月苏联海空军加速在这些地区(金兰湾和岘港)的发展,1982年底在该基地部署了9架苏联图-16中程轰炸机,以及核攻击潜艇和巡航导弹潜艇。据一名美国专家估计,从金兰湾出发的海军巡逻活动已从1975年的7000船小时增加到1981年的11500船小时。据1982年9月《远东经济评论》载文指出,苏联往返于印度洋的舰艇以金兰湾为加油站和停靠码头,在南中国海游弋。据卫星侦察到的情况表明,苏联人还在金兰湾建造了供核潜艇和电子窃听站等使用的码头和掩蔽所。*《苏联加强使用越南金兰湾军事基地》,《新华社新闻稿》1982年9月14日(第4612期),第40页。至1984年金兰湾已扩大,修建了武器弹药库和浮船坞,扩建了码头和防波堤,还修了2条飞机跑道。此外,苏联在金兰湾还有可装备原子弹、空对地导弹和空对舰导弹的“獾”式轰炸机,电子监视系统则可以监视美国在菲律宾的舰只和飞机的活动,并可截获在菲美基地的无线电通讯。*Ian Storey and Carlyle A. Thayer, “Cam Ranh Bay: Past Imperfect, Future Conditional,”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3, No. 3, December 2001, p. 455.
经过不断的建设,金兰湾成为苏联在国外最大的现代化永久性军事基地,具有作战指挥、侦察情报、通信联络、装备维修,后勤补给等综合能力。苏常驻金兰湾兵力通常为潜艇2—4艘,大中型作战舰艇3—4艘,小型作战舰艇3—4艘,两栖作战舰艇l艘,支援舰艇9—12艘,*朱意达主编:《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手册》(海军分册),青岛:青岛出版社,1991年,第765页。驻有苏军事人员约2000名。该地的空军力量比较强,计有28架米格-23“鞭挞者”B/D歼击机、16架图-16“獾”C/G中程轰炸机、12架图-95“熊”D电子侦察机。*张昱琨:《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分析》,《西伯利亚与远东》1987年2期,第46页。苏联清楚地知道越南仰仗它的援助,如它向越提供100%的石油,90%的化肥,80%的冶金产品等,“所以他们很快就使人感到了他们的权威的份量”。据报道,越南人员不允许进入这个基地,越南人只负责周围的安全,实际上苏联享有治外法权。马六甲海峡是进入南海的通道,由于苏联可以自由地出入金兰湾和利用越南的其他海军设施,“南海已成了共产党的内湖”。*Развин П., Смирно С.Азиатско-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регион и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потенциал России, Морской соборник, 2002, №10.
苏联舰队由海参崴经马六甲海峡而驶出印度洋,中途的补给理想地即为越南金兰湾。苏联通过获取金兰湾战略海港,可以起到把越南同克里姆林宫的战略总框架联结在一起的作用,并逐渐形成了越南海防(Hai Phong)、头顿(Vung Tau)、胡志明新港(Ho Chi Minh New Port)、柬埔寨磅逊港(Sihanuk Ville)等基地网络体系。它们使苏联在远东的战略部署向南推进了许多,并可以获得了某种战略优势。80年代中期,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总司令罗纳德·海斯(Ronald J. Hays)说,苏联在金兰湾的军事集结是这个战区近几年来意义最重大的事态发展。据该司令部官员说,金兰湾的变化是苏联在远东全面加强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因该基地使其军事力量扩张到美国长期控制的对西方具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地区。*《苏在远东全面加强军事力量》,《参考消息》1986年8月11日,第4版。
首先,把亚太地区、中东和欧洲从战略上连接起来,加强了苏联两线作战的部署,这对改善它在西太平洋和全球的战略态势具有重要意义。*贺志忠:《近年来苏联调整亚太政策的新做法》,《研究与借鉴》1987年第2期,第87页。正如联大上中国代表团指出:“苏联南下印度洋和太平洋,同它在红海和非洲之角的扩张活动相配合,目的就是要在西起红海和阿拉伯半岛、中经马六甲海峡,东到南中国海这一大片极其重要的地区,抢占战略要地,包围海湾油田,控制重要的国际海上通道;就是要迂回包抄西欧,同时进一步威胁整个亚洲—太平洋地区,就是要为建立世界霸权加速完成它的全球战略部署。”*《黄华团长在一般辩论中的发言》(1980年9月24日),《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有关会议文件集》(1980.7—12),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2年,第4页。通过部署在越南等地的军事舰船,苏联太平洋舰队可以缩短在危机时期加强印度洋中队所需要的反应时间,“它们的航程可缩短——只需要13天,它们在那个活动区域的可用率也能增加1/4—1/3。”*《金兰湾:苏海军机动战略的枢纽》,《参考消息》1986年10月9日第4版。
其次,苏联军事力量部署在连接两洋的海上主要运输线上,威胁着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依赖中东石油的海上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海上航运,提高了它在东南亚地区行使军事力量的能力。*[美]A·D.洛乌:《龙与熊——中苏争端始末》,南生等译,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1989年,第199页。苏联在认为必要时控制和封锁马六甲海峡,能够形成对东南亚地区的直接威胁。*荣久:《谁在威胁东南亚》,《人民日报》1980年9月18日第7版。苏联海军力量驻在东盟国家附近,对于推行它在东南亚的外交政策目标是有用处的,“克里姆林宫是想通过把威逼(海军力量)和利诱(贸易)谨慎地结合起来的办法,促使东盟国家接受苏联的大国资格”,这可能使日、中和西欧国家同东盟国家的经济与政治关系发生混乱。*1983年苏联进行世界规模的海军演习时,其太平洋舰队把重点放在封锁南支那海(南海)的通信网和船队航行的战略上。此举旨在封锁海上交通线的潜在行动,可能使东南亚的均势产生戏剧性的变化。
再次,苏联占据了金兰湾的行动,使得苏联太平洋舰队从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向南推进到了南中国海,它利用在中国南北两侧的空海军基地对中国形成了一个包围圈,使得该舰队在必要时能进一步收紧中国周围的包围圈。苏联还使用多种手段来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全力支持这个地区某些国家的领土要求,尤其是怂恿越南对中国西沙、南沙群岛的主权要求与侵占行为;另一方面,寻找机会加强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其目的在于向它们表示,苏联可以给予比中国的更为有效的援助。*Paul Kelemen, “Soviet Strategy in Southeast Asia: The Vietnam Factor,” Asian Survey, Vol.24, No.3, March 1984, p.340.《法〈世界报〉文章:〈莫斯科在东南亚的把戏〉》,《参考消息》1976年6月20日第4版。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在80年代初依然指出,苏联从南、北、西三面对我进行包围,我国人民要加强戒备,防止苏联的突然袭击。从当前的形势看,重点放在防苏是完全正确的*《论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84年),《万里论文选》,香港:香港新风出版社,2002年,第42页。。
最后,苏联利用基地从根本上提高了苏军在亚太地区的机动力量和作战能力,这严重威胁了美国在西太平洋的战略防线。*[美]A·D.洛乌:《龙与熊——中苏争端始末》,第199页。日本媒体分析说,在短期内从金兰湾基地出发并参与作战行动的苏联飞机、舰艇和潜艇,在不需要补充燃料和不需要通过日本海的情况下,就能攻击菲美基地以及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军事设施。*《日〈正论〉杂志文章〈苏联在东南亚的最大军事基地——金兰湾的实际状况〉》,成都军区政治部联络部、云南省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编:《越南问题资料选编 1975—1986》(下册),第133页。苏联的重型轰炸机由金兰湾起飞,“它的轰炸半径可延伸至澳大利亚,印度洋及美国西部海岸,包括日本和东南亚各国。”*《让外国使用金兰湾作军事基地是一件罪恶》(1983年1月),《黄文欢文选 1979—198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148页。苏联在越南发展实力在某种程度上抵销了美国在菲律宾苏比克湾海军基地和克拉克空军基地的驻军,*《米德尔顿军事分析:苏在远东加强军事力量引起美国担心》,《参考消息》1984年2月3日第4版。并成为“与美国对话的战略筹码”,*Ian Storey and Carlyle A. Thayer, “Cam Ranh Bay: Past Imperfect, Future Conditional,”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 23, No. 3, December 2001, p. 456.为此美国海军加紧对苏联在越南金兰湾和岘港基地的监视,并逐渐增强第七舰队的力量。
冷战时期金兰湾基地对于苏联来说,主要起到战略威慑和情报搜集工作,伴随着苏联的衰落,苏联对海外驻军进行裁减,金兰湾也在裁减之列。戈尔巴乔夫1986年在海参崴、1988年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krasnoyarsk)两次讲话,都提出美苏相互降低在亚太地区的军备水平,“无论从任何意义上说,讲话标志南中国海对苏联的战略重要性已经降低”,*Bob Catley and Keliat Makmur, Spratlys:The Dispute in the South China Sea,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p.125.苏联提出停止使用金兰湾以换取美国停止使用菲律宾军事基地等建议。1988年4月,苏联海军撤出了在南海值勤的导弹巡洋舰,此后基本上停止了派驻大型水面作战舰,海军在南海只担负值勤任务。1989年10月,苏联撤出了驻金兰湾的通信指挥舰,并撤走了海军陆战营的部分人员和装备。1988年至1991年上半年,苏联海军在金兰湾只保持了10—15艘舰船。1991年下半年,太平洋舰队又从金兰湾撤走约3/4的军舰和飞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金兰湾基地的使用权,双方在金兰湾基地使用问题上的分歧加大。越南计划将金兰湾转为民用,于是不断向俄罗斯施压,试图迫使其撤军。在俄罗斯看来,随着其军事战略的收缩,金兰湾基地的军事价值也明显降低,加之俄罗斯国内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每年3亿美元的昂贵费用。在此情况下,俄罗斯加快了从金兰湾基地撤军的步伐。2002年5月提前两年放弃金兰湾,签署了向越南政府移交基地的协议,并陆续将军事力量撤出金兰湾。*《失落的霸权——金兰湾见证苏联兴衰》,中国军事网,http://military.china.com/zh_cn/history4/62/20080417/14790540_1.html.[2014-05-20]然而苏联与越南所形成的政治、军事外交传统,为后来俄罗斯所继承,目前俄越外交、军事合作的不断升级可见其端倪。*Вьетнам строит современный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http://topwar.ru/14624-vetnamstroit-sovremennyy-voenno-morskoy-flot.html;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 РФ и Вьетнама в сфере ВТС выходит на новый уровень, http://www.arms-expo.ru/049051124049057048057053.html.[2014-05-20]
冷战时期东南亚是苏联加紧南下扩张的一个重要方向,马六甲海峡是苏联太平洋舰队出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苏联太平洋舰队(Тихоокеанский флот ВМФ России)正式成立于1932年4月,二战结束时该舰队拥有大小舰船430余艘,但大都是吨位不大的旧船,远洋活动能力很差。直到60年代中期,舰队的活动范围仍只限于靠近苏联本土的鄂霍次克海(Охо тскоемо ре)和日本海(Nihonkai)。从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以来,太平洋舰队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变化。*舒山:《日益崛起的苏联太平洋舰队》,《世界知识》1983年第15期,第8页。1968年苏联太平洋舰队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参加它的四支舰队的军事演习。随后,以该舰队派出的兵力为主成立印度洋分舰队,一般保持舰艇20艘,部分由黑海舰队(ЧерноморскийФлот)派出。1973年11月,苏联的1艘巡洋舰和1艘导弹驱逐舰没有得到有关国家的同意,就进入马六甲海峡,去印度洋进行“长期巡弋”,此后苏联的军舰、商船、渔船、捕鲸船等通过马六甲海峡的数量不断增加。*Костев Г.Г.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траны (1945-1995). Взгляды и падения.СПб., 1999, C.248.1985年菲律宾《今日公报》载文说,苏联在马六甲海峡附近海域的大量商船和军舰威胁着东盟国家的经济活力,它在这一地区的商船和军舰已超过1308艘,该年最后一个季度至少还要增加300艘。*李文瑞主编:《世界军事年鉴 1985》,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第352页。
苏联太平洋舰队活动示意图
资料来源:解放军报编辑部编:《苏联全球战略初探》,北京:长征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苏联太平洋舰队在6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地加强了日常的活动。70年代,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活动已扩大至中太平洋夏威夷群岛(Hawaiian Islands)的水域和美国西海岸,它举行的演习在从日本海到环绕阿拉斯加(Alaska)、夏威夷群岛(Hawaiian Islands)和菲律宾的海域进行,越来越接近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1970年4月,苏联海军进行了首次全球性规模的舰队作战演习。在太平洋出动了20艘水面舰艇和12艘潜艇进行反潜、防空演习。一个机动部队被派往到菲律宾东部海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还进行了登陆演习,演习表明苏联的战略是在战时切断美国到日本的海上航线和交通。*[美]A·D.洛乌:《龙与熊——中苏争端始末》,第199页。1978年5月29日,日本防卫厅报告,4艘携带了弹道导弹的苏联军舰自5月28日起一直在台湾与吕宋岛之间的巴士海峡(Bashi Channel)进行演习,其中包括2艘“克列斯塔”Ⅱ级导弹巡洋舰,1艘“卡辛”级驱逐舰和1艘“克里瓦克”级护卫舰。*《参考资料》1978年5月29日(下),第15页。6月16日,菲律宾国防部长胡安·庞赛·恩里莱(Juan Ponce Enrile)向临时国民大会提出的一份报告说,苏联舰队5月29日在菲律宾海进行了演习,苏联对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军事兴趣越来越浓,苏美在太平洋日趋激烈的争夺是菲律宾安全的主要威协*《参考资料》1978年6月19日(下),第80页。。苏联还对美国的海军行动实施海上跟踪。1972年春夏,美国海军在北部湾(Beibu Gulf)布雷,并加强了空军的活动。针对美国的行动,苏联太平洋舰队也随即派出“克列斯塔”Ⅰ级巡洋舰一艘和另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组成机动部队,停泊在岘港以东海面上。*[美]巴利·M.布莱克曼、罗伯特·P.巴曼:《西太平洋苏美海军力量对比》,谭美华摘译(原载日本《世界周报》1979年3月号增刊);《苏联问题译丛》编辑部编译:《苏联问题译丛》(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9年,第306—307页。
苏联通过同越南订立友好合作条约,使用越南的金兰湾和岘港,使苏联太平洋舰队由海参崴出发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增强了战略活动空间和机动余地。美国学者指出:“在1968年以前,太平洋舰队的活动仅限于靠近日本海的苏联领海内。在1968年,苏联舰艇的舰日在太平洋仅800天左右;在印度洋却有1200天,而且在印度洋的舰日中,作战舰只几乎没有参加。但是到1977年,苏联舰队前出太平洋的舰日达5800天,增加了6倍以上;在同一时期(1968—1977年),在印度洋的行动增加了4倍,达6200个舰日。”*[美]巴利·M.布莱克曼、罗伯特·P.巴曼:《西太平洋苏美海军力量对比》,谭美华摘译,第305页。苏联海军在海面上的活动日数到1973年就超过美国的活动日数,出没在从日本海到南海的广大海面上的苏联舰队的行动次数已经超过了美国第七舰队。*Костев Г.Г.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Флот страны (1945-1995). Взгляды и падения.СПб., 1999, C.232.《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苏联海军的目的有着如下的分析:(1)“苏联海军现在的阵势,是要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切断美国与贸易伙伴、盟国的关系”;(2)“俄国人正在印度洋和东地中海沿着日本和欧洲的主要石油供应线建立强大的力量。”*《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七月号刊载署名文章:〈苏联海军在亚洲〉》(完),《参考消息》1973年7月13日,第3版。但上述分析没有考虑到中国因素对苏联海军的影响。
关于苏联海军的活动其目的何在,日本学者也对此进行了分析,这比美国学者的研究要全面:首先,苏联认为“太平洋不光是美国的海洋”,故苏联“战略海军”的海上军事力量要同美国的战略海军进行抗衡和竞争,然而它是以“美苏不战”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战略。*《日本现代研究社〈军事问题〉月刊文章:〈苏联扩充军备及其影响〉》,《参考消息》1973年4月17日,第2版。如果基于尼克松的“关岛主义”的设想,美国从亚洲后撤,那么苏联将以其海军力量称霸于从西太平洋经过马六甲海峡直到印度洋,进而排除美国第七舰队的势力,“甚至到了威胁美国海军的程度”。*[日]竹中重寿:《以强大军事力量为后盾的苏联对外政策》,《苏联问题译丛》编辑部编译:《苏联问题译丛》(第三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255页。其次,为了对付正在成为新的战略目标的中国。1969年日本一刊物分析:苏联的太平洋舰队“负有进入黄海和中国海,从背后牵制中国的任务”;这个舰队的“演习区”已从日本海扩大到从千岛群岛至台湾以东的太平洋海域。*《菲律宾〈华侨商报〉载文揭露:苏修企图控制马六甲海峡从海上包围中国》,《参考消息》1969年10月14日第2版。日本学者小山内宏认为,苏联“从东、南两面开辟了两条海上战线,再加上从北、西两面进行陆地作战的两条战线,那么,对苏军来说,就大体上完成了对中国的全面包围。甚至连美军也没有实现过这种全面包围,因而苏联在战略部署上处于极其有利的地位。”*《苏军的“南方”大演习》,《军事问题研究》月刊,1979年7月号;[日]小山内宏:《中苏战争》,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16—118页。
苏联对中国战略形势图
资料来源:[日]小山内宏:《中苏战争》,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年,第117页。
苏联太平洋舰队当然也企图取得日本海到太平洋的一个或多个海峡的控制权,否则苏联海军进出海洋时会面临诸多困境。这与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远东海军基地布置有关,该舰队在远东有三个海军基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 Владивосток)军港、滨海边疆区的苏维埃港(Сове тскаяГа вань)、堪察加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Петропа′вловск-Камча′тский)。这些军港的缺点是冬季都不可能或极难采取大规模的作战行动。苏联太平洋舰队从海参崴基地驶出之后,有三条线路可以到达太平洋:第一条是向北转东,穿过苏联库页岛(Сахалин)和日本北海道(Hokkaido)之间的宗谷海峡(Soya-Kaikyo);第二条是直接东驶,穿过日本北海道与本州岛(Honshu)之间的津轻海峡;第三条则是直接南驶,穿过上述的对马海峡,到达东海。在这三条水路中,第一条是进入北太平洋的航线,第二条则要穿过日本本身海域,进入西北太平洋;这两者都不能直接到达中国海,只有这第三条路线,才是南下的捷径。*《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七月号刊载署名文章:〈苏联海军在亚洲〉》(四),《参考消息》1973年7月12日第3版。苏联建立越南等军事基地有助于其海军解决只限于日本海的问题,即苏联海军在日本海有可能受到美国军舰或日本军舰的围困。*Richard H.Solomon, “East Asia and the Great Power Coalitions,”Foreign Affairs, Special Issue, Vol.60, Issue 3, 1981.《苏联加强太平洋军力进入重要阶段》,《参考消息》1985年6月17日,第1版。
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太平洋舰队在南海的活动日趋增多,经常派出一支活动于南海的舰艇编队和海军航空兵远程侦察机。进入80年代,当苏联海军处于辉煌时代,它的太平洋舰队在南海地区的活动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在进行。*Военно-мораская Академия.Основы военно-морской науки: Военно-теоретический труд, Воениздат,2008, C:137.苏联开始向金兰湾长期派驻远程侦察机和一支由10多艘舰船组成的海军编队,即南中国海舰队编队(简称南海编队)在南海一带进行侦察巡逻。苏联不断加强以金兰湾为主体的东南亚基地体系,拓展舰队活动空间,增强其战士配合能力。这支舰队发展至鼎盛时期,共拥有海员和职员13万人以上,其中约有6万人属于舰只和潜艇人员,6万人属于岸上操作人员,约有12000人是海军航空部队人员。截止1986年底,太平洋舰队共拥有13.4万人,占苏联海军总数的29.1%,814艘各类战舰艇和辅助船只,计178万吨,约占海军总数的35.3%,440架各种型号的海军飞机,约占海军总数的30.7%,均居苏联四大主力舰队的首位。*张昱琨:《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实力分析》,《西伯利亚与远东》1987年2期,第46页。泰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巴颂·顺西里(Prasong Soonsiri)对此分析说,从长远观点来看,苏联的战略是要“削弱美国的影响,阻止中国的影响并控制南中国海”,从东面进入印度洋和波斯湾的通道。*《美报说苏大大加强了它在东南亚的军事实力》,《参考消息》1983年12月31日第4版。
西方分析家对苏联在该地区的行动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这是对西方的优势地位做出的随意反应,有些人认为这是抱有侵略目的、经过周密策划的行动。据美国防部1984年的《苏联军事力量》报告说,苏联1983年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1975年以来的第一次海上演习期间,太平洋舰队利用它在金兰湾的基地着重采用了这样的战略:切断交通,为在这个地区和南中国海进行的军事演习进行护航。这次军事演习是苏联海军在太平洋举行的阵容最庞大的一次演习,动用了太平洋舰队70%以上的水面舰只和潜艇,其中包括由9艘舰艇组成的特遣队。在正常情况下,苏联海军元帅每次只安排10%—15%的海军力量参加演习。*《苏联加强太平洋军力进入重要阶段》,《参考消息》1985年6月17日第1版。1988年12月,日防卫厅在总结苏联海军的活动情况时指出,它的太平洋舰队依然在质量和数量上有明显的增强,其配备的舰艇如下:“现代”号导弹驱逐舰(排水量为7300吨)、“无畏者”号导弹驱逐舰(8000吨)、“克里瓦克”Ⅱ级护卫舰(3100吨)、2艘“比西尼亚”(音译)号情报收集舰(3800吨)、6个3万吨型的活动船坞。另外,还有一种情报说,舰队还增加了“鲨鱼”级攻击型核潜艇(SSN)、“基罗”级普通攻击潜艇(SS)、DⅡ级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C级巡洋导弹核潜艇(SSGN)等各一艘。*《日报述评:苏联依然在增强太平洋舰队》,《参考消息》1988年12月30日第1版。
此时苏联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几乎都是最新式的舰艇,但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苏联从1986年以后突然放慢了增强这支力量的速度;*《日报文章:苏太平洋舰队发生“异常变化”》,《参考消息》1987年3月11日第4版。近几年来每年都进行的多艘大型舰艇参加的远洋训练也在1988年停止了。苏联1991年裁减驻远东军事力量,苏联太平洋舰队的16艘舰艇被拆除和销毁,其中有7艘潜水艇和3艘大型水面军舰。多数人认为,“苏联太平洋舰队的削减只是象征性的,主要是削减老朽的舰船。”*《日报报道:苏远东部队和太平洋舰队都在裁军之列》,《参考消息》1989年1月30日第1版。苏联解体后,太平洋舰队的发展进入低潮,主要水面作战舰艇、潜艇均减少一半,没有了航空母舰。自1992年起,随着俄军的全面裁减,太平洋舰队也开始精简人员和装备,由于军费短缺,部分舰艇不得不提前退役或转卖他国。俄罗斯海军与美国Tecnogrid公司签订了一项重要的贸易协定。该公司将从太平洋舰队购买超过130艘的舰船和潜艇,这些旧舰艇将被整修后出售,或改为民用或拆除。“明斯克”号航母和“勇敢”级导弹驱逐舰“扎科洛夫海军上将”号在遭到严重的破坏之后已报废。*《原苏联太平洋舰队实力锐减》(译自“Naval Forces”3/1992期),《现代舰船》1992年第11期,第40页。俄太平洋舰队总兵力已减至5.98万人。由于舰艇维修能力下降和材料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太平洋舰艇的在航期限减少了1/2左右,俄太平洋舰队已无航母兵力。
自20世纪60年代末,相对于苏联在亚太地区的海上扩张,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力量一段时间内呈现出衰退之势。70年代初,美国海军“服现役的船只数量降到珍珠港事件以前的最低水平。同时,大量经费被移用于进行越南战争,海军难以发展。然而,就在美国海军遭到减缩之时,苏联海军却由一支沿海防御力量建设成为一支远洋舰队”。*[美]内森·米勒:《美国海军史》,卢如春译,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年,第317页。到1974年6月,美海军力量从86万多人骤减为16.1万人。例如菲律宾形势变化很明显,苏联人感觉如果美军撤退,他们的机会就不断增加,“虽然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仍然不确定,苏联有能力影响的结果也仅仅是边际的”。*Harry Gelman, “Continuity Versus Changes in Soviet Policy in Asia, ”East Asia, Vol.4, No.2, 1985, p.11.美军的撤退引起了它的盟友的担心,新加坡等国强烈要求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存在,以抑制苏联在该地区的扩张。当李光耀1973年4月到华盛顿与尼克松总统会谈时,美联社电讯说,“李强烈要求美国继续在亚洲保持军事力量,这样,将不会打乱大国的均势,不会留下一个真空给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美联社华盛顿4月10日电。《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七月号刊载署名文章:〈苏联海军在亚洲〉》(三),《参考消息》1973年7月11日,第3版。。新加坡外长同年5月21日在访问印尼时说,苏联确实正在世界各地扩充其海上力量,“小国制止不了它的这种做法。这是事实。让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西欧去对付它吧。”*路透社雅加达5月21日电。《香港〈七十年代〉月刊七月号刊载署名文章:〈苏联海军在亚洲〉》(三),《参考消息》1973年7月11日,第3版。
为抵消苏联海军在东南亚的影响,美国对其盟友进行了“安慰”。美国防部长哈罗德·布朗(Harold Brown)1978年2月20日指出,“……担心一种只能说是对我们的政策的误解的思想——那就是有时在国内有时在国外表示出来的认为美国正在从亚洲撤走的想法。干脆地说,那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仍然是亚洲的一支主要力量。”*《英中了解协会〈会刊〉载文:〈中国和东南亚〉》,《参考消息》1978年11月23日第3版。美国同意把它每年支付给菲律宾的基地租金增加将近一倍,从5亿美元增加到9亿美元,同时东盟五国的部队在美国指导下从军事上逐步充实火力和提高作战水平。美国为对付苏联远东海军的增强,70年代末确定了要对以第七舰队为主力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予以实质性增强的方针,具体内容为:(1)在80年代初将一艘最新型的核动力航空母舰配备给太平洋舰队;(2)增配新式战斗舰艇、核动力潜艇;(3)将航空母舰上的主力舰载机由F-4“鬼怪”式飞机改换为F-14“雄猫”式飞机等。美国防部首脑在1978年的夏威夷会谈中表明了如下的意向:“随着苏联远东海军的打击力的增加,美国今后将继续增强美国太平洋舰队。”*《〈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美为对抗苏准备加强太平洋舰队〉》,《参考消息》1978年2月8日第2版。1979年下半年美国先后为第七舰队配备了新型的驱逐舰和潜艇,在太平洋地区增加驻军人数,派驻F-16战斗机和新的机载预誓与控制系统,加强英国的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
为遏制苏联海上力量,美第七舰队在太平洋水域的活动趋于频繁,不断进行针对苏联的大规模演习,重点演习反潜、防空、海上攻击和对海峡封锁与反封锁等科目。演习区选在非律宾、冲绳岛附近海域以及一些重要的海峡通道上。美国将军事部署的重点逐渐放在西北太平洋地区,把该地区作为实行前沿部署的关键,这主要是为了对付苏联向亚太地区的扩张。但对于美苏的对抗形势,美国有些人士表示了忧虑。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托马斯·比布·海沃德(Thomas Bibb Hayward)1979年2月2日说:“在夏威夷以西的太平洋上,美国海军能在多大程度上确保海上交通,是个疑问。”这暗示连接日本和美国的海上交通,容易受到苏联的威胁。美国防部长唐纳德·亨利·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Henry Rumsfeld)曾在国防报告中指出:“由于海军力量不足,很难保护西太平洋的海上交通。”*《日〈国防〉杂志署名文章:〈美苏海洋战略的新动向〉》,《参考消息》1979年2月20日第2版。他对夏威夷以西的海上交通容易受到苏联海上力量的攻击提出了警告。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政策在向太平洋倾斜,这主要是因为随着太平洋地区经济重要性的不断提高,使该地区不落入不友好的国家之手对美战略利害关系越来越大。1980年至1986年,美国同欧共体的贸易额下降了7%,而与太平洋地区的贸易额则上升了21%。自1981年起,美国与太平洋地区的贸易额(西太平洋占大部分)就超过了与大西洋地区的贸易额。美国同亚洲和南太平洋国家的贸易总额已上升到1360亿美元,大约比美国同欧洲传统贸易伙伴的来往贸易多260亿美元。1983年日本从美国的进口相当于法国、西德和意大利进口的总和。*黄椿、胡阳:《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美国研究》1990年第4期。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乔治·德克梅吉恩(George Deukmejian)有句话很贴切,“从经济上说,太阳正在从西边升起。”但是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受到苏联的威胁,美太平洋美军司令威廉·克劳(William Crowe)海军上将说,苏联轰炸机连同潜艇一起还构成对南海和马六甲海峡的海上交通的威胁,运输自由世界使用的很大一部分石油的油船要经过这一海峡和海域。五角大楼说,美国防务的第一线当然还在日本、南朝鲜和东南亚,更不用提加勒比(Caribbean)地区了。*《美国向太平洋倾斜》,《参考消息》1984年8月26日第1版。为确保海上战略利益,美国着手加强它在太平洋的海上实力,至80年代末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拥有7个航空母舰战斗群(第7舰队2个,第3舰队5个),107艘主要水面舰艇和51艘潜艇,其实力超过苏联太平洋舰队,若再加上日本海军,则占有明显的优势。*黄椿、胡阳:《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透视》,《美国研究》1990年第4期。
日美等国不断加强军事演习来彰显其存在。1986年5月18日起,美国及其盟国在太平洋中部等地区进行“环太平洋86联合演习”,参加演习的国家有日、美、加、英海军。由于苏联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和苏联太平洋舰队力量的增强,这些国家感到要加强“对付苏联的联合舰队”,所以演习的规模似乎很大。*《英海军首次参加太平洋联合演习》,《参考消息》1986年5月18日第1版。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同意开辟印尼的纳土纳群岛为海、空军联合演习的场所,并对这一地区加强设防,以对付“可能来自越南方面的任何威胁”。两国在纳土纳地区还进行了联合防御演习,以监视日益增多的苏联活动,并“对付俄国人可能在将来通过其代理人越南在这地区构成的威胁”。*《印尼马来西亚在纳土纳群岛建新防线——为对付越苏潜在军事威胁》,《参考消息》1986年10月6日第1版。
美国西太平洋地区战略的基本前提是苏联的军事威胁,其战略的目标就是遏制苏联势力东出亚太地区,故寻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和在西太平洋地区部署的军事力量,都是基于这一考虑。美海军部长约翰·莱曼(John Lehman)谈到,美中作为朋友而不是盟国进行合作有利于维持亚太地区和平,美采取了同中国海军方面的三项合作措施:(1)从他在1984年访问中国开始,两国就进行着高级对话;(2)美中正在进行各种军事活动交流,两国海军部队还在南中国海进行了编队活动;(3)两国正在讨论技术上的合作以提高中国在其沿海水域抵御外来威胁的能力,特别是一些加强中国水面舰只的反潜战能力的措施。用里根总统的话来说,“美中军事关系,在不对该地区的其他美国朋友和盟国构成威胁的情况下,有助于使中国现在和今后都成为一支维护该地区及全世界的和平和稳定的力量。”*《美海军部长莱曼谈美太平洋战略》,《参考消息》1986年7月2日第1版。
南海诸岛是南中国海上的交通要冲,对中国来说,南海诸岛对于防止苏联从海上遏制中国具有重要价值。为恢复西沙群岛主权,1974年中国通过海战驱逐了南越海上力量,这也是中国对中国南海进行战略经营之始。日本《读卖新闻》对中国此举进行了评析,认为中国在东南亚显示如此规模的军事力量尚属首次,其战略目的之一是对于在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带横行霸道的苏联远东舰队进行牵制的这一个侧面。这是中国对苏联发出的警告,即“去年春天,让苏联舰队通过了台湾海峡,但,以后再不允许了”。*《〈读卖新闻〉自华盛盛顿报道:〈中国的意图是重新确认「原则」〉》,《参考消息》1974年1月23日第1版。日本东京大学中岛岭雄认为,苏联强调恢复苏伊士运河交通和开放马六甲海峡,根据苏联的这种意向,在1973年5月12日,苏联三艘舰只在同蒋介石政权进行事前协商以后竟通过了台湾海峡。苏联舰队通过台湾东部是常规,而通过台湾海峡则是1949年以来的第一次。据说,苏联潜艇通过台湾附近时浮上海面,明示国籍而过(据料,这是为防备被误认为中共的潜艇而遇到攻击)。尽管中国收复了西沙群岛,但是苏联太平洋舰队在经过日本海、东中国海、南中国海、越南海、婆罗海,直到横跨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的印度洋的广大海面部署占绝对优势的战力,把中国置于从海上大包围之下。*《日刊登载管野博文章:〈围绕日本的军事形势动向〉》,《参考消息》1973年12月11日第1版。为打破苏联的包围圈,中国决定对越南在东南亚地区的扩张决定予以严惩。1979年1月底到2月初,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会谈的重点之一是越南侵柬问题。邓小平对美国总统卡特说,越南建立印支联邦的野心由来已久,从战略全局考虑,有必要对越南的这种狂妄野心给以教训。只要步骤适当并有限度,我们估计苏联将难以做出很大的反应。就是从最坏的方面考虑,中国也顶得住。对此卡特总统表示,这是个很严肃的问题,他想同自己的顾问们研讨后再说。*宫力:《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年,第24—25页。邓小平还分析说:这是苏联战略部署的一部分。苏联在这一带的做法犹如一个哑铃,一头通过越南搞印支联邦,推行亚安体系,一头是通过控制阿富汗、伊朗、印度,南下波斯湾,连接两者的马六甲海峡,苏联也正设法加以控制。这样,苏联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扩张就将连成一体。对苏联的这种战略部署,如不加以破坏,就会造成更大的麻烦。
据美国学者说,邓小平与卡特举行私下会谈,结束了关于越南问题的讨论。卡特交给邓小平一份说明,列出他建议中越不要开战的理由。邓小平再次重申给越南教训的必要性,他说,不久阿富汗将遭遇同样的命运。*[美]傅高义:《邓小平与中国的对外开放——1977—1979年的中美关系》,黄语声译,《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 第6期。1979年12月,苏联入侵阿富汗,这证明了邓小平的警告是正确的。两国领导人于1979年2月1日发表了《联合新闻公报》。公报中有关反对谋求“霸权”或“支配”别国的字眼引起了各方的关注。有人问将“霸权—支配”合在一起使用是否不仅仅是指苏联,而且还适用于其军队侵入柬埔寨的越南时,美国白宫官员巧妙地答道:“我要说,这只鞋子谁穿着合适,指的就是谁”。又有人问起莫斯科是否可能对邓小平的访问做出不利的反应时,白宫官员斩钉截铁地说:“不能让对俄国反应的担心来支配对外政策。如果情况是那种样子,那么其结果保险是灾难性的。”*宫力:《峰谷间的震荡:1979年以来的中美关系》,第22—23页。中国军队进行自卫反击战,“攻进越南一些重要城镇,又迅即撤回,打破了越南不可战胜的神舌,又给苏联主子一记耳光,迫越南从柬撤军。”*[美]A·D.洛乌:《龙与熊——中苏争端始末》,第204页。美国学者沃尔特·拉费伯尔(Walter LaFeber)分析说:“中国实力派领导人副主席邓小平在1979年初问美国。他返回中国后,就对苏联在东南亚的盟国越南发起进攻。邓小平选取的时间,使得美国似乎成为了这次入侵的沉默的合作者。至少,莫斯科一定认为这是苏联的两个首要敌人的共谋。”*[美]沃尔特·拉费伯尔:《美国、俄国和冷战 1945—2006》,牛可等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第238页。
随着目前越军对柬埔寨发动的攻势,中国同越南之间紧张局势日益加剧,苏联采取了某种支持动作,1984年3月下旬,苏联“明斯克”号在“卡辛”级导弹驱逐舰、“克里巴库”级导弹驱逐舰和一艘补给舰的伴随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穿过对马海峡南下进入了金兰湾,其行动包括了从马六甲海峡近海到中国海南岛附近和靠近中国边境附近的北部湾等,“这一行动也包含有向中国施加压力的目的”。*《日报报道:〈苏联把金兰湾变为作战基地〉》,《参考消息》1984年4月19日第1版。中国对苏联的海上行动,采取了监视态度。据1985年12月日本《产经新闻》报道说,中国监视苏联核动力巡洋舰“伏龙芝”号在东海和南海的行动。有关人士分析说,由于“伏龙芝”号北上的航线同以往苏联大型舰只经冲绳与宫古岛之间的航线相比,大大接近中国大陆,因而引起中国的警惕,中国派出了2架轰炸机和4艘舰艇采取了牵制行动,中国此举表明它开始对苏联对太平洋以至东海的威胁做出敏感反应,这也是正在实行现代化的中国海军的一种示威行动。中国对在东海和南海行动的苏联舰艇采取的监视活动,从1984年以来逐渐严密。*《日本〈产经新闻〉报道:中国监视苏舰艇在东海和南海的行动》,《参考消息》1985年12月3日第1版。该报后来还分析到,针对苏联太平洋舰队实力的增强,中国的海洋战略发生了变化,一方面提出要加强军队现代化的支柱潜艇队,另一方面又积极地促进同美国等西方海军之间的交流,并且积极地向远洋发展,相继采取了这样一些具体做法,其中包括举行旨在突破海上航路封锁的大规模演习,在东中国海、南中国海上监视苏联舰艇等行动。*《日本〈产经新闻〉认为:中国海军在太平洋演习是划时代事件》,《参考消息》1986年6月4日第1版。如1986年5月下旬,中国海军在西太平洋进行了大规模的舰队演习。中国海军以前只是在沿岸区域行动,在远洋进行正式的舰队演习这还是第一次。
20世纪70年代,苏联试图在亚太南部地区实行重点突破的扩张战略。当时的条件似乎有利于苏联:美国由于内部纷争,新孤立主义抬头,尽管基本上不想退出东南亚地区,但至少在这一期间内对该地区作为较少。苏联趁机向该地区扩张,但除取得战略威慑效果外,所获实际战略利益并不多。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分析说:“东盟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大体稳定,对苏联来说,还缺乏施加影响的唯一手段,即施加军事力量和军事援助影响的余地,同时由于中苏严重对立,中苏双方的影响已相互抵销,而且还有东盟国家在心理上对苏联的反感,也大大地妨碍了苏联对这个地区的扩张,估计这种状况今后还会继续下去。”*[日]远藤哲也:《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展望八十年代的苏联》,《苏联问题译丛》编辑部编译:《苏联问题译丛》(第四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第351页。80年代,苏联放弃了上述战略,力图收缩实力,其标志除了从阿富汗撤出军队之外,在其战略考虑中,越南的战略作用大大降低。苏联对东盟政治立场进行了重新评价,不再僵硬地把东盟视为美国集团的成员。苏联对东盟国家提出的使东南亚成为中立区的设想极为赞赏,积极鼓动使其变为现实,而且在苏联的影响下,1986年下半年以后,印支三国纷纷要求改善与东盟各国的关系,努力在东南亚创造良好的政治气氛。*《1980年代苏联亚太改变战略:从包围中国到缓和关系》,中国军事网,http://military.china.com/history4/62/20140519/18509226_3.html.[2014-07-25]
印度支那、南海地区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地缘政治区。苏联在上述地区活动的展开,即进入南海、马六甲海峡和其他战略海峡,而“这些海峡是苏联海军从苏联远东基地进入印度洋和更远的地方必经之路”。*[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寻求》,柯雄、贾宗谊、张胜平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这使苏联摆脱了美日的以往海上封锁,为其向西南太平洋和印度洋推进提供了支撑点。尤其是苏越结盟,使得苏联在战略上获得了巨大的优势,原本困顿在日本海以北的太平洋舰队,因为越南的敞开怀抱可以没有顾忌地将活动范围延伸到了中国南海。苏联势力在东南亚、南海地区的存在,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首先,苏联对南海、东南亚地区政治、军事渗透力度加大,这迫使东盟国家在马六甲海峡航运、柬埔寨等问题上不断协调立场,尤其是东盟五国积极发展各自的国防力量,同时也加强了五国之间以及五国同美、英、澳等国家之间的军事合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防止‘外来侵略’,特别是防止苏联在背后策划某些国家对东南亚的威胁。泰国总理克立·巴莫(Kukrit Pramoj)提出‘反对地区霸权’,说‘如果我们不注意防止出现地区霸权,那么跟着就会出现世界霸权’。”*《东盟五国积极发展国防力量加强区域内外的军事合作》,《参考资料》1975年11月24日(上),第19页。戈尔巴乔夫执政之时,积极促使与美、中的缓和,并在保持与印支国家亲密关系的同时努力发展同东盟国家的关系。80年代后期以来,苏联从阿富汗、蒙古撤军,削减在亚洲的驻军、特别是减少在金兰湾的军事存在等行动。苏联东南亚政策的调整,促使东盟逐渐改变对其态度和立场,加强政治对话,希望苏联在东南亚地区发挥平衡作用。泰国外交部常务秘书阿沙·沙拉逊说:“无论我们愿意与否,苏联是一个我们必须认真对付的大国,我们想告诉莫斯科,东盟各国政府并不希望把苏联从这个地区赶走。”*俞亚克:《苏越结盟以来东盟各国对苏联的看法和立场》,《世界经济与政治》1988年第8期,第43页。
其次,上述问题的另一方面是,东南亚某些国家运用大国平衡战略来达到本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企图借助苏联力量来制约其他国家。1985年6月,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Datuk Seri Mahathir Bin Mohamad)说:“苏联在该地区大规模部署军力是为了保持与美国在全球的军力平衡,对付中国的威胁,恐吓日本,确保西伯利亚的安全,向其盟友和敌手显示它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可靠性。它不仅是个欧洲国家,而且也是个亚太国家,所以它在亚太部署军力是很自然的事。”这些国家的态度和立场就为苏联继续在南海地区活动、留驻东南亚减少了阻力。苏联乃至于后来的俄罗斯,作为东南亚某些国家加强政治、军事和经济联系的对象,这对中国解决南海争端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最后,苏联的南海政策为俄罗斯的南海政策奠定了基础,两者之间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冷战时期苏联在南海地区有切身的战略利益,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它最终放弃了越南的金兰湾基地,从东南亚抽身而退,但南海重要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使苏联决不甘心做旁观者。据路透社马尼拉1991年9月26日电,苏联有关人士称即使因为冷战结束,美国撤走它在菲律宾的基地,苏联仍必须保留在越南的某个军事基地,“我们在越南驻军是双方商定的。我们在从黑海海滨的敖德萨到苏联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沿途需要某个港口”。所以,尽管解体前夕的苏联有从东南亚及南中国海地区收缩之意,但不是完全退出,仍具有牵制中国的含义。*郑泽民:《亚太格局下的南中国海争端》,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第80页。但此阶段所形成的苏联海军对世界海洋的影响,尤其是对太平洋地区介入所形成的传统,依然影响到现在俄罗斯的海洋战略,例如俄罗斯领导人曾认为,“无论从其疆域和地理特点来看,还是从其在全球和地区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俄罗斯始终是世界海洋强国”。*Морская доктрина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 http://www.scrf.gov.ru/documents/34.html.[2014-08-22]
如今俄罗斯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关系固然有其开展正常外交的一面,即谋求正当、合理的国家利益,但不能忽视的是,俄罗斯在东南亚及南海地区对苏联对外政策和外交所具有的继承性。正如前俄罗斯外长伊戈尔·谢尔盖耶维奇·伊万诺夫(Сергей Викторович Лавров)在谈到俄外交传统时所说的:“当代俄罗斯为外交政策做了最基本的、首先是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导向的选择。这在客观上造就了对外政策历史继承性的特点。”他又说:“深入研究和重新思考历史遗产对我们来说具有现实意义,它可以在确立当代俄罗斯外交的战略基础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非常自然而合理的现象。”*[俄]伊·伊万诺夫:《俄罗斯的外交传统》([俄]《国际生活》2002年第6期,“戈尔恰科夫研讨”专栏),徐向梅译,《俄罗斯研究》2003年第2期,第36页。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俄罗斯通过开采南海石油、武器销售与军事技术合作,就成为其开展东南亚外交获取政治、经济与战略利益的主要手段,这不能不对南海局势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