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2015-04-16 19:32黄哲明
建材与装饰 2015年14期
关键词:宜居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黄哲明

(南安市建筑设计院福建南安362300)

我市建设“宜居城市”的几点建议

黄哲明

(南安市建筑设计院福建南安362300)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居民对城市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了。但放眼当前社会,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公共安全保障性不高等问题,这便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在这个前提下,便要不就我国及时开展“宜居城市”的建设。但是,如何有效建设“宜居城市”,如何让其满足当前人们的需求,这还需要我们给予进一步思考。

城市建设;宜居城市;建议对策

近年来,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市建设步伐有序推进,使得城市功能不断完善,人居环境不断好转,市容市貌焕然一新。但对照“宜居城市”标准仍存在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人文生态环境特色不突出、公共安全系统不完备等问题,这便使得我市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建设“宜居城市”尚有一段的差距。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分析如何利用我我市特有自然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提出构建宜居城市的三点建议。

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优质服务

生活便利是宜居城市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宜居城市应该为市民生活提供各种高质量服务并创造生活便利。生活便利主要体现在道路交通顺畅、市政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便利、住房条件适宜、公共安全保障。近几年来,我市加大了城市路网建设,撑大了城市框架,推进了城市化进程,但城市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道路结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市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还不够完善,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分布还不均衡。针对上述存在不足:①要加快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建设与厦门新机场、泉州火车站、石井港口码头等重要对外交通枢纽的连接线,主动接收泉州、厦门等中心城市幅射;加快市区与沿海及周边乡镇交通道路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增强城市集聚力;加快城北、城南组团主次干道建设,特别是城市支路建设步伐,加强城市道路路网密度,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结构,这样既方便群众出行,又可提高土地价值。②要进一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黄线”规划,严格控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提供城市公交、供水、排水、供气、供电、排涝、消防、环卫等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确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城市供水管网、天然气管网、污水管网以及垃圾收集系统建设步伐,提高城市承载能力。要结合城市绿地等公共空间或地下空间,尽可能多建设停车场,解决停车难问题。③要均衡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在推进城北组团、城东片区等新区建设的同时,要按服务半径配套建设学校、医院、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要提高银行、超市、邮政等商业网点密度,将公共服务设施组团化、社区化,让人民群众能就近享用服务。同时预留文化设施如图书馆、音乐厅、博物馆建设用地,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2 加强自然环境保护,创建山水生态环境

环境优美是城市是否宜居的主要因素之一,环境优美主要包括生态环境、人工环境、人文环境等。①要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我市城区有一江(西溪)两湖(柳湖、凤凰湖)三山(南山、凤凰山、龟山)等重要自然生态资源,具有营造环境优美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要充分保护开发利用好10多公里的西溪滨水岸线沿线土地资源,形成集酒店、商贸、高级住宅于一体的城市沿岸景观。同时还要引水入城,将兰溪、西溪水分别引入城南、城北组团内河水系,做“活”水体景观,加强山体植被的保护,营造“以水为魂,以山为脊”的特色生态环境。②要加大绿化建设力度营造良好城市景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载体,按照“规划建绿、生态建绿、立体建绿”的原则,从平面绿化向立体转变,点、线、面、网相结合,多元化增加绿化面积,提高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均衡分布城市绿地,彰显绿地系统纵横通透,努力打造“绿在城中、城在绿中”的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全面提高城市景观水平。③要加强南安历史文化营造,我市市区建城时间较短,历史遗存不多,人文资源较为匮乏,但是南安的历史文化底蕴十分深厚,要在城市的标志、节点、通道、边界等创建有鲜明特色城市人文景观,构建鲜明的人文环境,同时做好城市色彩规划,凸显城市风貌,体现文化内涵。

3 完善公共安全保障,共建文明和谐城市

城市公共安全是宜居城市的前提条件,社会文明是宜居城市保障。目前我市要进一步加强生命线工程建设,强化社区管理功能,增强城市资源载承力,全面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

(1)保障生命线工程建设。城市供水、供气、供电以及通信、道路交通都是城市生命线工程,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直接影响着城市公共安全。要进一步制度化保障生命线工程建设管理,积极筹划第二自来水厂规划建设,实现城市东溪、西溪双水源供水,保障城市供水安全;要结合绿地建设,增加城市紧急避难疏散场所,确保遇险或自然灾害时有足够避难空间。要完善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城市市政设施道路、桥梁、排水、供水、供气应急预案,建立完备的预防措施和应对预案,提高政府应急抢险能力。

(2)加快数字化管理系统建设。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城市管理手段,建立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中心、指挥中心,创新城市管理模式,以城市管理信息库为基础,通过信息技术的集成应用构成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对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实现精确定位、快速反应、高效处置和全时段监控,构建城市数字化减灾系统,促进信息可视化和决策科学化,完善公共安全信息通报制度,适时适度的警情发布和社会公示,增强化公民公共安全意识,提高突发事件反应、处理速度。要坚持把加强社会管理、提高公共安全度作为现代宜居城市建设的着力点,抓好平安创建,维护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为居民提供安全的居住和生活环境的城市。

(3)增强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社区直接贴进市民、服务市民,要加快推进社区建设,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实现政府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机衔接,不断夯实基层管理基础。要加强社区文明教育,提高市民整体素质,鼓励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营造城市建设管理文明环境。

(4)加大城市资源保护力度。城市资源是一个城市的自然承载能力,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必要条件。要高效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土地开发,建设紧凑型城市。要加强兰溪、东溪、西溪、檀溪等自然水体污染源治理,保护生态资源,节能减排,建设低碳城市。要严格控制山体保护线,切实保护山体生态资源。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是与人们生活、与社会发展有着必然联系的存在,其功能质量的高低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发展脚步。所以,如何有效提高城市功能,如何让人们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生活的环境感到满意,这便需要城市管理者开展深刻的研究了。而在这个背景下,“宜居城市”作为当前我国城市发展的生要环节,承断的实践和应用,使得其也成为了提高我国城市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其中,“宜居城市”的建设不仅可以加大城市资源保护的力度,加快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还可以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利国利民。所以,这便要求我们在日后的管理建设当中加大力度,及时找到更好的发展对策,从而为建设“宜居城市”作出重要的贡献。

TU984

A

1673-0038(2015)14-0012-02

2015-3-21

猜你喜欢
宜居城市公共安全建设
在公共安全面前别任性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脸识别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中的应用
大数据背景下的城市公共安全应对机制
Три самых благоустроенных города Китая
--Циндао,Куньмин и Санья
社会组织介入公共安全管理的策略
宜居城市道路横断面布置形式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