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磊
填补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底气的“标杆”之作
——读《建筑院士访谈录》有感
金磊
2013年11月,当我还在策划《建筑师的童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5月第一版)时,便登门向张锦秋院士约稿,她便讲到建工社正在做类似口述建筑师历史的编撰。未曾料到2014年一套“建筑院士访谈录”丛书,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陆续公开出版,我特意在2014年12月从沈元勤社长那寻到这套书的其中四部,它们是:《张锦秋》(2014年6月第一版)、《程泰宁》(2014年7月第一版)、《郑时龄》(2014年7月第一版)、《戴复东》(2014年10月第一版)。通读至今,之所以让我愿斗胆写出读书笔记及感言是基于如下真实的读书感受:这是一套让建筑界内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阅读的书,因为它记载下的是一位位楷模般的建筑大家;这是一套可让建筑界外的社会同仁走近的书,因为它用事件与情感讲出人生包容着建筑的故事;这是一套可读、可品、可记忆的书,因为这些大师级的建筑巨匠,用作品及思想擎着中国建筑文化“底气”之明灯。所以,我愿以阅读后的真诚与理性感悟,向业界内外推荐这套补中国当代建筑文化底气的力作系列。
从为建筑院士出版著作的角度讲,我是自2005年便动员张锦秋院士出版并积极参与策划主编《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系列(七卷本)的,同时还担当七卷本两个不同版本“编著的话”的主笔。恰恰是她特有的文化气质与追求,使她的书能将作品与思想融为一体,不仅让业界感受其对作品简称其行、和谐其境、高尚其志,也竖立起建筑界内的思想家之主张、文化大家的跋涉、行动者收获的楷模。对《长安意匠——张锦秋作品集》的书评“和谐造物——建构设计美学”的书评曾刊发于《中国建筑文化遗产》总第11辑(2013年 9月)。从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视角出发,我以为“建筑院士访谈录”系列自筹划到出版是大气恢弘的、是生动耐读的、是可走进业内外公众视野的。对此恰如沈元勤社长在编者的话中所言“……这是国内首次以访谈录形式展示建筑学院士创作与思想的丛书,它力图通过人物肖像摹写的方式向读者展示院士们真实的工作和生活,真实地表现院士们的喜怒哀乐,原原本本地展示院士们的真性情,以及他们最富于启迪性的一面。”以下先概述我读“四书”的基本感受:
张锦秋——一个建筑师与一座城市。在《张锦秋》一书的九章中,感人的不仅有“流动的家”“在大师身旁”“城市客厅的争议”,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个建筑师与一座城市”一节。这里讲了张院士与西安城市的情缘,她讲了对西安这座古城“沃土”的两层理解:一是西安乃千年古都,其历史文化特别丰厚,致使创作的题材非常丰富,吸收到营养也有用武之地;二是她感慨陕西的各级领导及百姓的关爱,这是她创作离不开这片热土的原因所在。张院士是用作品实践城市、建筑、人三者和谐关系的设计家,恰恰通过文化复兴的力量,使凝聚西安城市、再造文化主题成为可能。张锦秋的丈夫、规划大师韩骥在谈及此话题时说,西安作为一个文化古都,有它极度的热情和自信,同时也有极度的封闭和自卑,而张锦秋的设计,恰恰是张扬了古都的热情和自信。陕西历史博物馆建成后,许多国家元首到西安,登堂入室都要看陕西历史博物馆,确实“张锦秋给西安带来了自信,给我带来了骄傲……我看锦秋的作品,都是艺术品……大师解决建筑艺术、建筑形象,建筑中在要给一个地区特别的精神作用。现在许多建筑师没有这个意识,或者说他们有这个意识,但没有像张锦秋那样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在《张锦秋》一书中,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评价道,她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建筑师,她把中国的美学意识与现代建筑结合起来,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富有诗意的丰碑。是的,张锦秋院士秉持中国文化的自觉和自信,坚持自己的理论体系,系统而持续地走有特色的建筑创作之路,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记得张院士在一篇论文中曾表示,城市文化孕育特色建筑,建筑精品彰显城市特色。因此我们有理由说,古城西安给了张院士表现的舞台,张院士赋予西安城市以灵魂,她和这座城市简直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如同巴塞罗那的高迪一样,西安即“张锦秋院士的长安城”。
程泰宁——呼唤中国话语权与当代建筑的人。我与程院士是“忘年交”,近几年程院士给中国建筑界的最大贡献应归功于,他主持完成的中国工程院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现状与发展”课题,当2013年11月南京会议时,他的主题报告不仅令行业震惊,更给行业发展助力。程院士不仅是位思辨力极强、对行业富有社会责任、力推行业管理发展、解惑并发现难题的人,更是一位用作品、丰富的作品表现创作态度与创作实践的设计家。早在1986年他就鲜明地提出“立足此时,立足此地,立足自己”的“三个立足”的建筑创作态度,用他自己的陈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建筑面向西方的窗户刚打开一点点,当时的情况是缺少外来文化,中国现代建筑要取得突破绝无可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长期以占主导地位的仿古之风,已经为仿洋之风所替代,根本问题表现在中国文化的缺失,强调“三个立足”意义很大;21世纪的当下,建筑界出现了“泛西方化”的倾向,严重地偏离了本土建筑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对此他的“三个立足”观,更坚持了“文明求同,文化扬异”的思想。在谈到“现代”绝不等于“西方”时,我们可以查到程院士先后发表过的一系列文章“面向未来,走自己的路”(1997年)、“建筑的社会性与文化性”(1999年)、“折射与导向——从欧式建筑的流行谈起”(1999年)、“东西方文化比较与建筑创作”(2005年)、“中国建筑师走在自主创新的路上”(2007年)。他认为,简单地将“现代”与“西方”画上等号,已蔓延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行为。要充分意识到,长期以来,中国文化破旧未能立新,一直处于“边缘化”状态,人们习惯性地接受西方强势文化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将西方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当做我们的取向和标准。对于建筑设计,他深刻剖析,将西方奉为“经典”已成为惯性思维,西方流行什么,中国就流行什么,这种西方情调不仅是浮躁心态的体现,更是城市与建筑价值观出了问题,其矛盾重重,积弊甚深。已经透析出中国建筑界要思考中国文化精神并强调作品的“中国气质”,旨在要“厘清”与西方文化精神的区别。程院士用作品及理念在发问:难道中国建筑师不能传承中国文化精神,创造出有自身特色的建筑作品吗?何需非要将西方看作我们的方向呢?建筑不是纯艺术,不可过度强调“视觉冲击”,建筑创作只能从建筑的本体出发,才会不失去它的魅力与价值。
郑时龄——读书问道与中国建筑批评学的开路人。《建筑师的童年》一书收录了郑时龄院士的“童年拾忆”的文章,尽管他说过这些往事太过平铺直叙,没什么惊天动地之举,但它确让人读来启蒙、怀念和感恩,似真似幻的童年,讲述了太多温故知新的家史教育珍贵的往事。结识中科院院士郑时龄有两件大事,一是他于2001年出版的《建筑批评学》,正是从他著作中汲取的营养,时任《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的我于2003年3月创办了随主刊奉送的“建筑师茶座”刊,截至2011年6月,已出版了120期。“建筑师茶座”如“同一首歌”走进了全国至少百余个设计与建设单位,参加者也从建筑界、城市界扩展到文博、文化、图书馆界;2012年10月在“建筑师茶座”休刊基础上,《建筑评论》创刊,不能说不是得益于郑院士《建筑批评学》的启迪。二是郑院士与“上海世博会”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对世博会的贡献至少表现在“六个方面”,即参加世博会的申办工作参加世博会各项规划的审查与评议、世博会主题演绎工作、世博会和世博会建筑研究、宣传和宣讲世博会、与世博会有关的城市规划工作等。事实上,论及郑院士的诸方面建筑学术贡献,他对中国建筑文化的最大贡献是开启了“建筑批评学”的理论与实践框架。2014年5月他的新版《建筑批评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推出,它向业界阐述的不是建筑批评的规则和标准,而是拓展了建筑批评的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再次提升了建筑批评的方法论。郑院士提出,建筑批评的模式就是建筑批评的类型,他归纳了“社会批评模式”“文化批评模式”“心理批评模式”“形式批评模式”“类型学批评模式”“现象学批评模式”等。具体讲,郑院士在分析了建筑师与文化的命题后,尖锐地指出,文化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核心问题。当我们笼统地将一切商业化的东西都贴上文化标签,在潜移默化之间,文化已经渐渐成为弱势领域,成为经济的陪衬,文化沦为经济指挥棒下“唱戏”的角色。所以,我们必须呼吁要从国民文化上提升层次,学术界的失语和建筑院校实验性和先锋性的落后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不然的话,中国建筑文化与话语权乃至竞争力会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潮流之中。
戴复东——一位唱响国家情怀的建筑智慧大家。家与国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是我们的精神根基,更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寄托,戴复东院士从其父——抗战名将戴安澜将军(1904-1942)那葆有的爱国铮铮骨气和崇高气节中,获得的家国情怀,可以想见他一生奋斗的不凡。为此,毛泽东在悼词中说“浴血东瓜守,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壮志也无违。”周恩来也题词道“黄浦之英、民族之雄”。读《戴复东》一书,不仅感受到戴院士建筑创作的深度书写,情思深邃且诗意广阔,更不时能体味到一种被生活的感动及安静之力量。这真是一个国家,一位英雄、一段呼吸,一片持续再造的“风景”。读《戴复东》一书更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化与启蒙的作用,戴院士何以成为实践中国建筑创作的“立言人”之一,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建筑的“领航者”之一,与他的父辈家教、与他受到专业化的建筑先师教育是分不开的。谈“父爱深厚的刘敦桢”,他说“刘敦桢的建筑史讲述非常精彩,他总是能将建筑、历史和重大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联系在一起……且鼓励我们要将古今中外结合起来,不能故步自封”;谈“功力全面的杨廷宝”时,他说“杨廷宝如同刘敦桢一样的国宝级建筑大家,但他从未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的态度,他强调要尊重民间的老匠师,要放下身段向他们求教来获得自己不懂的知识……他说他曾承担过一些中国古建筑的修复设计,为了不画虎类犬,他诚心诚意地向一些有经验的老匠师学习……”;谈“哲人气质的童寯”时,他说,童寯的笔头功夫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讲课深入细致,学生们很佩服和惊异童寯对建筑使用功能的丰富知识和见解。2000年戴院士回东南大学特写诗赞扬先师童寯:“……虽具鲲鹏志,难辞野老身,道德文采在,傲骨溢清芬”。
“建筑院士访谈录”的组织编撰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次极有文化深度的探索与实践,正如沈元勤社长所说“首次选取了中国10位从事建筑学研究及建筑创作的院士,见缝插针地安排了面对面的采访,通过问答形式,配以同期录音和录影,完成了资料的采集工作。”应该看到,近些年来,由于建筑出版的繁荣,由于国际化传媒门窗的开启,介绍世界著名建筑大师的各类图书很多,但细细考量后会发现,真正对中国建筑师、尤其是20世纪中国建筑师写就的图书并不多;如果有,它们基本上大多是千篇一律的作品集,对中国建筑文化仅仅停滞在“圈子”里的小范围,对中国当代建筑的认知更多的是业内人士“立竿见影”的需要。2014年,中央领导同志在一系列场合下批评中国“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强调中国建筑要尊重传统文化,恰恰表明,中国建筑文化的审美及评论要走公众化之路,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在国民中树立中国优秀建筑师的地位,要告诫公众中国自古至今就不乏卓越的建筑思想及当代建筑大家,任何对中国建筑的“误读”不仅是城市管理者失当,是欠缺公众建筑文化宣教的“恶果”。据此,我认为策划出版“建筑院士访谈录”至少体现如下意义和价值,当赞扬并推荐。
其一,“访谈录”让我们看到文化是真正的中国创新动力。近20年,每到10月,都是中国科技届乃至思想界很纠结的时刻,因为我们太瞩目中国人是否有人荣获“诺贝尔奖”。尽管2012年上半年两院院士吴良镛院士获中国科学技术最高贡献奖,王澍获有建筑“诺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奖,刷新了中国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记录,但并未真正消除中国在创新上尴尬的局面,因为迄今中国有太多的国家级项目或代表国家文化精神的作品要“洋人”去设计。就中国建筑创作与文化的因果分析而论,必须找寻它的运行失灵过程的主因。我认为,从宏观层面上看,中国的创新“饥渴症”表现在创新贫血上,究其根源在于缺乏长期对文化基础条件的建设,补上文化之气是中国创新赢得未来的关键命题。大量事例说明,建筑师文化的载体,一个国度文化之繁荣,必须用建筑作为表征。中国传统的代表文化包括当代文化,在这方面要努力思辨,为什么在文化建筑上只相信可见的有形收益,而不屑于无形的远见与新视野召唤,在不少“新奇特”建筑面前,文化的贫乏已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对此,笔者建言:中国急需一个城市与建筑进步的国家规划或称文化纲领,它对于落实创新有实质意义,因为它是客观而扎实的补中国建筑文化底气的路径。
其二,“访谈录”揭示了中国应启动20世纪建筑师文化的“抢救工程”。纵观“访谈录”笔者已阅的“四书”,可以发现:张锦秋院士崇拜恩师梁思成、莫宗江,同时感念中建西北院洪青建筑师新中国初创期的作品贡献;程泰宁院士的中国语境与跨文化发展,离不开他对严星华大师、戴念慈院士的敬重;郑时龄院士尽管对外国著名建筑师诺曼·福斯特,黑川纪章肯定有加,但他还是十分瞩目开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研究先河的罗小未教授的贡献;戴复东院士在忆及恩师时令人感动,他在讲述“英雄父亲殉国刻骨铭心”后,列举了刘敦桢、杨廷宝、童寯、张镛森、刘光华、徐中、巫敬桓等先师。由此让我联想到:中国当代建筑界不仅要记住熟知的一代建筑宗师,更要思考如何为20世纪中国建筑师留史,特别要珍视那些或已仙逝、或还奋斗在城市与建筑一线的研究者与创作者,为此应建言,于2014年组建的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要带头肩负起如下职责:开展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的认定与评估;开展中国20世纪建筑师代表人物的评定;开展中国20世纪建筑思想及其设计方法的研究及归纳等,重在要讲述鲜为人知的人和事,根据归纳并发现的建筑精神去寻找建筑先贤的灵魂,还原中国建筑师人品、作品皆佳的形象。
其三,“访谈录”立足业内更呼吁普及公众建筑文化。建筑实质上是社会的产物,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一门社会性极为明显的艺术。一方面建筑塑造人和社会,同时建筑也是社会的创造。建筑的复杂性和重要性都说明,建筑实现单靠建筑师个人的力量难以决定,建筑的任务必须有建筑师和社会共同承担。公众作为城市的主人,公众更是城市建筑的最终业主,提升公众对建筑的鉴赏力及体验评论是极其必要的。郑时龄院士在论及建筑批评的公众参与时举例,在1999年上海评选新中国50周年经典建筑时,专业选举与市民(或称专业人士)的评选结果有较大差异,这里不仅有中国现代建筑史普及不够的问题,也有对建筑艺术及中国传统建筑精神缺乏领会的问题,总之,反映了建筑文化的普及必要性及紧迫性。据此,笔者建言:国家应从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入手,将建筑文化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体系,扎实地规划并推进中小学如何纳入建筑文化普及教育,旨在从根本上为提升全民族建筑文化素质而努力。
其四,“访谈录”也提示我们要更加系统而周密的规划“中国建筑文化传播的话语体系及读物”。应该看到,近年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及国内相关专业出版机构已出版了一批关于中国建筑文化及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主题的好读物,但无论从学术影响及公众普及度都无法满足国际发展需求,与中国建筑文化走出去的目标都有差距。为此希望在建筑前辈与公众间架设桥梁,将中国建筑师大家的“故事”,通过文化科普读物介绍给普通读者。要看到中国建筑,尤其是20世纪建筑遗产,从对当下建筑文化传承看出了仰慕、向往和感动,以及真正撼人心肺的不仅仅是作品精湛,更在于建筑师本人的好学、勤勉、严谨、热情、坚韧、智慧与敬业……他们作为建筑生涯的成功者及产生的卓越风范之影响力,要求我们的所有活动及其出版工作都是做着一项建筑文化挖掘与抢救工程,都力求是开创中国建筑界口述历史先河的壮举。
(金磊:北京市人民政府顾问,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文化遗产》、《建筑评论》“两刊”总编辑。)
10.3969/j.issn.1673-1093.2015.0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