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国主义教育促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思考

2015-04-16 15:27何建芬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信仰

何建芬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以爱国主义教育促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思考

何建芬

(广州工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50)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信仰。一个民族是否有科学信仰关系到这个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代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我国的长治久安。为此,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爱国主义;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

一、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1、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爱国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着共同精神实质,那就是——集体主义。马克思在分析二月革命和六月革命的斗争时就强调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农民和小资产者,才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共产党宣言》最后还号召:“全世界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实行的“公有制”、“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都蕴含着集体主义理念,爱国主义也是如此。“国”其实就是一个集体的概念,“爱国”实际上也是爱集体,是集体主义深刻体现。在我国,爱国主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主旋律,如“党的基本路线”,“五爱”、“八荣八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都突显了这一主旋律。不仅如此,爱国主义提倡的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的集体至上原则已然成为价值标尺。其实,爱国主义的精神实质就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着思想上的共鸣,从这个意义上看,爱国主义教育促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有着现实可能性。

2、爱国主义能促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由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马克思主义与当前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它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爱社会主义国家就应爱马克思主义政党及其指导思想。这种热爱不是爱屋及乌的盲目热爱,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马列主义原著可谓卷帙浩繁,仅《马克思主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斯大林全集》就有一百多卷、五千万字,如果没有一定的激情和毅力是很难学完学精的。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恰恰能为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点燃激情、提供毅力,克服功利与浮躁,去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论。

二、爱国主义教育是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重要力量

爱国主义的力量十分强大,它的特质决定了它能够点燃大众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激情,成为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重要力量。

1、爱国主义最具凝聚力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精神核心,爱国主义植根于中华大地,深深地烙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爱国主义的凝聚力十分强大。在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我国,几十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一直能稳定地团结起来共同传承中华文明,这种超强的凝聚力其实就是来自于爱国主义。凝聚力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前,爱国主义的凝聚力精神表现为:引领着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用13亿多人的智慧和力量掀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

2、爱国主义最具道德力

爱国主义是团结、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美德之集结。一位哲人说过:“爱国心是人类最高的道德”。在中国,无数的仁人志士们充分体现了为争取民族独立而不惜赴汤蹈火的献身精神;抵御外侮而寻求富国强民之路的理性精神;为促进中华民族之崛起,奋然推翻腐朽落后封建王朝的革命精神,等等。他们之所以如此之义无反顾,主要是基于爱国主义的崇高道德性。其实这种道德,不是仁人志士的专属,它也蕴含在普通大众的心中。

3、爱国主义最具号召力

爱国主义兼具真理、正义和荣誉的化身,它体现了每一个中华儿女对祖国的责任,这种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每个人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中国革命最艰难时期,爱国主义让中国人民团结一致,战胜了一切困难,取得了神话般的奇迹;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也是凭着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突破了美帝国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封锁,开创了独立自主、自立更生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之后,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努力奋斗,使我国经济建设实现了持续的高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奇迹。在今天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征途中,爱国主义仍将持续发挥作用。

三、以爱国主义教育促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之着力点

1、加大文化爱国力度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这一文化来自于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反之,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也有助于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同时,文化又是意识形态的基础,意识形态的信服力根源于文化。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其中结合了中国的文化,即实现了文化的本土化。大学生只有热爱本国的优良传统文化,才会认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乃至马克思主义原理本身,从而有力地促进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优良传统文化筑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儿女当视之如珍宝、努力传承。当前大学生思维敏捷,情感丰富,容易接受新事物,但他们反叛反传统的一面却妨碍了对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让大学生真正认识到优良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结果可能会反转。因此,唯有加大对传统文化的熏陶教育,大学生才有机会去发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体验其价值。

2、紧跟世情和学情的变化

经济全球化是当前爱国主义的最大考验。爱国主义教育应主动迎击当前新形势下多元化思潮的侵袭,创新与多元化思潮的斗争策略技巧。经济全球化的爱国主义教育紧跟世情和学情的变化。当前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爱国主义面临着新的挑战。爱国主义与消费全球化之间的关系不容易扯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或重大事件为契机,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让大学生懂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技兴国、文化强国的重要意义,以此找理性爱国的方向和正确方法。因此,在高校,应结合国内外形势的变化适时举办爱国主义系列活动,尽可能创造条件营造爱国主义氛围、增强对祖国感情。

大数据时代里,大学生获取的海量信息鱼龙混杂,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欠缺,容易导致思想困惑迷茫,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加之“90”后的大学生反传统、反权威的叛逆个性十足。教育贵在“因材施教”,对当前大学生的教育应以疏导为主、正面教育为辅,坚持因势利导的方法,顺势而为,从当前所处的经济全球化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变化形势入手,抓住要害,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加强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是爱国主义要素,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意思是,每个人只有在真实的集体里才能获得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共产主义也是追求全面自由地发展。可见,集体主义思想与共产主义是相通的。加强对大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十分必要。集体主义能使大学生热爱集体、乐于奉献、克服极端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等不良思潮的侵袭。

4、发挥高校党组织宣传教育作用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的党建中发挥着中流低砥柱作用,同时也肩负着对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持续培育的使命。高校党建一方面负责党员和预备党员思想政治建设等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加强非党员学生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高校党组织的宣传教育往往更具权威性,感召性和说服力,它不仅能使党员学生的党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也使非党员学生的思想觉悟得到提高。当然,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党组织起点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公办院校的党委组织侧重创新工作方法,追求工作实效,开创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民办高校的党委组织利用有限的经费,把党的组织生活规范化、把思想宣传常态化、把党员群众鱼水化,把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化。

总之,爱国主义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它蕴含集体主义精神,容易深入人心,凝聚力量。实践证明,用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之以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与时俱进的内容相结合,可行性强,效果显著。尽管如此,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仍任重道远,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的培育要积极开拓新思路、寻求新方法。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G641

B

1008-7508(2015)12-0035-02

本研究为广东省高校党建研究会2015年年度课题:“中国梦”视域下民办高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持续培育的实践困境和对策创新研究”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5MBYB14。负责人:何建芬,参与人盘浩,朱宇华,王素芳。

2015-08-28

何建芬(1982-),女,广东韶关人,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信仰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论信仰
铁的信仰
The inhibition effect of Chlorpromazine against theβ-lactam resistance of MRSA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当代集体主义的现实困境及其主体性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