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云全
(辽宁省实验林场,辽宁 抚顺113311)
辽宁省实验林场位于辽宁省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湾甸子镇境内,场部所在地地理坐标为124°59′—125°18′E,41°51′—42°00′N。
林场地处长白山脉龙岗支脉。境内最高峰二顶子海拔1 001m,一般山峰海拔600~900m,相对高度200~500m,属辽宁东部中低山地。
林场所在地的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2℃,≥5℃积温为3 005.7~3 203.6℃,无霜期120~125d。年降水量714.2~1 025.3mm,年蒸发量925~1 284.1mm。
辽宁省实验林场属长白植物区系,经营面积9 169.7hm2,森林蓄积量110万m3,森林覆盖率90.4%,针阔比6∶4。
1956年建场初期,林场森林类型以低产、低质的天然次生林为主,未曾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建场后开始大面积营造落叶松、红松人工林,1973年开始发现红松落针病、红松疱锈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危害。1983年,红松落针病、红松疱锈病大面积发生,造成一定损失,到1987年基本控制了红松疱锈病的发生危害;1995年“729”特大洪水灾害后,1996—1998年,连续3年胡桃楸扁叶甲造成危害,1999年危害有所缓解。
1988—1993年通过对林场森林病虫害普查,发现森林病虫害自控能力较强。天然次生林病虫害较轻,基本上有虫(病)不成灾;人工针叶林病害以红松落针病、红松疱锈病、红松根朽病、落叶松枯梢病、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等为主,虫害以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球果花蝇、落叶松八齿小蠹、中穴星坑小蠹等为主,危害较重,造成一定危害。
1980年,冰湖沟作业区林龄20年左右的红松人工林出现受病原菌侵害症状,远视枯黄似火烧一片,针叶落地后,树木枝梢光秃,直接影响红松林木的生长。经鉴定,病原菌为盘菌纲星裂盘菌目的大散 斑 壳 菌(GymnopilusaurantiobrunnousBi sp.nov.)。
该病原菌主要侵染红松苗木和幼龄林林木的针叶。1981年,全场人工红松林受害面积达547hm2,其中受害严重的有冰湖沟红松林,感染株率达98%,感病指数达80%;地车沟大文字号南山的红松感病株率达94%,感病指数达79%。1986年,全场发病面积786.6hm2,红松基本全部感染,平均感染指数59%。林龄在12~25a期间,感病后林木生长势明显减弱。
1982年开始,林场与省森保站和省森林经营研究所联合对红松落针病进行了防治技术的研究,探索出红松落针病药剂防治的方法。1986年7月,利用硫黄烟剂防治233hm2,防治效果达52%。1993年,利用代森铵、代森锌500倍液喷雾防治林龄15年左右树高3m以下的林分,防治效果达78.6%。1984—1989年,利用百菌清烟剂、多菌灵烟剂、硫黄烟剂、五氯酚烟剂7.5~15kghm-2量防治,平均每年防治面积208.5hm2,防治效果达70%。
锈病对红松的危害。1976年,红松疱锈病感染面积占红松总面积的19.4%,成为对红松林构成威胁的主要病害。病原菌为冬胞菌纲锈菌目的茶藨柱锈菌(Cronartiumribicola),该菌已被列为国内植物检疫对象。
该病原菌在本地区主要寄主为红松,转寄主为东北茶藨子和返顾马先蒿。主要危害红松幼苗和20年生幼树枝干的皮部。感染红松当年松针长度减少30%,变灰绿色无光泽,主梢生长量减少82%~94%,病树梢部的高生长显著降低,且逐年递减使树冠变圆形,树高仅为健康树木的3/5左右,3~5a后干枯,严重影响红松的生长。
1976—1983年,对严重病株,主要采取伐掉掩埋的办法,对轻微病株采取在病干上涂抹托布津、二硝散、松焦油、203乳剂、五氯酚钠、赛力散、焦化蜡等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试验。通过对比试验和观察,焦化蜡柴油溶液防治效果好,但药剂防治成本高,大面积施用,经济和技术上都难以承受。1983年开始,主要采用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状况防治红松疱锈病,取得了较明显的防治效果。一是伐除病株、修枝割灌,适时间伐,通风透光,降低林内湿度,消除病原滋生环境,创造有利于树木生长,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生态环境;二是对疱锈病发生比较集中,呈条状或蔟状分布,面积又不大的林地,采用树干涂抹焦化蜡柴油乳剂进行化学药剂防治。
1984年5月,在发现发病的林内进行大清理,感病重的伐除,轻的应用焦化蜡在病部涂干,全年防治500hm2。1993年,在砍椽沟作业区发现零星植株被感染,用焦化蜡涂干进行防治。1994年以来,未发现红松疱锈病。
红松根朽病病原菌为担子菌纲伞菌目的小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即其子实体为可以食用的“榛蘑”。该病原菌可以侵染几乎所有针、阔叶树种和灌木,在本地区每年群众采集量很大。1989年,在大文字号作业区21年生红松人工林中首次发现该病原菌危害红松,当年感病率达25%,死亡率20%。同时,在马达沟、大阳沟等作业区发现对樟子松、红松的危害。
根据观察,受蜜环菌侵染的林木多为树势衰弱的植株,健康木很少被浸染。1989年,在大文字号作业区,红松林木被该病原菌侵染后,中穴星坑小蠹严重侵害,加快了林木死亡。10~20年生的幼树被侵染后,2~3年林木就死亡;树势健康的大树感病后,林木未见死亡。
1990年,采取伐除病株,在伐根上喷涂抑菌剂、挖沟隔离病区的办法进行防治,效果不明显。1993年,林场加大红松人工林透光抚育力度,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后,再未发现根腐病严重危害。
胡桃楸扁 叶 甲(GastrolinadepressathoracicaBaly)属鞘翅目叶甲科,是胡桃楸林的主要食叶害虫。1995年前,在森林昆虫调查中未见危害,甚至没有采集到胡桃楸扁叶甲个体。1995年“729”特大洪水灾害后,1996—1998年连续3年胡桃楸扁叶甲造成危害,在人工落叶松林中的散生木和成片胡桃楸林中,许多植株叶片被食光,影响树木生长与结实量,危害严重的胡桃楸侧枝枯死,而且由此引起天牛等次期害虫侵入,致使大树枯死。林场未对该害虫采取化学防治措施,虫口密度的变化主要依靠森林的自控能力调节,实践证明是可行的。1999年危害有所缓解,2002年后危害基本消除。
落叶松鞘蛾(CloeophoradahuricaFlkv.)属鳞翅目鞘蛾科,其幼虫专食落叶松针叶,受害部分呈枯黄色,发生严重时,树冠如火烧状。1988—1993年,林场受落叶松鞘蛾危害的落叶松人工林每年约300 hm2。主要集中于立地条件较差的阳坡纯林边缘,其发生危害与环境有密切关系。
1986年5月,林场在成林内施放敌敌畏插管烟剂杀成虫。每隔1~2d放1次,计放4次。防治效果一般。1990年后,林场加大了落叶松抚育间伐的力度,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后,再未发现严重危害。
落叶松八齿小蠹(IpssubelongatusMotsch.)属鞘翅目小蠹科,是危害落叶松原木的主要蛀干害虫,造成落叶松原木掉皮,影响木材质量。当林地卫生条件不良,尤其过夏的原木、原条,易遭受该虫害。林场没有危害活立木的记载。
林场对该害虫的防治主要用敌百虫、氧化乐果混合粉喷洒原木。1999年后,林场采伐后的落叶松木材及时运出、销售,杜绝落叶松木材过夏,至今基本看不到该害虫为害。
松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piniperdaLinnaeus)属鞘翅目小蠹科,主要危害樟子松、松、油松等的松梢和衰弱立木。
1992年8月在储木场原木上大量繁殖的松纵坑切梢小蠹侵害距离1 000m的油松、樟子松人工林,造成面积0.19hm2的油松人工林一片枯黄。
1993年3月,林场利用成虫在树干根际越冬的习性,用乐果、敌百虫等粉剂往根际撒药取得一定控制效果。同时,在储木场用上述药剂喷洒原木也取得一定效果。1999年后,林场采伐后的樟子松、红松、油松等人工林木材及时运出、销售,杜绝人工林木材过夏,至今基本看不到该害虫为害。
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superans)属鳞翅目枯叶蛾科,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和油松,取食叶片,使树木生长势变弱,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在林场,落叶松毛虫有虫不成灾。个别年份有局部危害的情况。
林场未对该害虫采取化学防治措施,主要是种群数量不大,虫口密度的变化主要依靠森林的自控能力调节。
根据林场病虫害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主要采用生态学的方法管控病虫害,通过营造培育混交林,合理抚育,适时采伐,及时运出木材,改善林分的卫生状况等森林经营措施,提高了森林的生态功能,增强了森林对病虫害的调控能力。1999年后,林场至今未发现严重病虫害危害。
防止过量使用化学药剂,保护蜜源植物,提高天敌昆虫对森林害虫的控制能力。林场有近百种蜜源植物。蜜源植物是吸引种类繁多天敌的媒介。1996年林场大范围发生胡桃楸扁叶甲危害也未使用化学药剂防治,到1998年,天敌昆虫基本控制了该害虫的危害。达到化学防治措施为辅,有虫(病)不成灾的目的。
对引进的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不论是否列入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产品名单在调运之前,都必须经过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传入。
通过合理的营林技术手段,避免同一时期营造大面积的单一树种,实行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期坚持“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方针,适时进行更新、抚育和改造,改善其生长条件和周边环境,达到森林环境与综合经营的和谐管理,防止森林病虫害的发生。
林场每年都对护林员进行森林保护方面的培训,35名护林员全年兼负病虫害发生的预防预报工作,监测覆盖率100%,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