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立辉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得到了快速发展,工程建设项目也越来越多,在各地得到了蓬勃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施工技术虽然得到了广泛运用,但也暴露出了较多的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和研究。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中总是希望能以最小的施工成本来实现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安全功能,以获取最大的成本价值。在建筑工程中要实现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应满足3个条件:一是模板加工安装的尺寸和规格在规范的允许偏差内,且应与图纸相同;二是设计模板所需要的强度与稳定度应能够承受上部荷载量,有效地将上部荷载传递给下部架体;三是模板的拆装是建筑施工技术中必须要重视的环节,其首要原则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简化设计,以便于模板的拆装。
对于模板配置,应按照施工图纸上的尺寸的具体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尤其是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构件,可以直接按照图纸的相关要求进行配置。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构件,为保障顺利施工,应根据施工图纸的设计在地面位置画出相应的形状,并在此基础上精确计算,以确定工程模板的尺寸。
特殊部位模板的安装是工程模板安装的重要保证环节,在安装过程中应利用施工图放样来控制尺寸偏差。通常特殊部位模板主要包括:飘窗板、楼梯间、阳台、阳台柱、空调板等模板。在安装施工中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步骤:第一步,严格前期施工建筑部位的偏差要求;第二步,是在此基础上安装造型模板,安装时要合理控制支撑底板平整,同时下方支撑要牢固;第三步,在特殊部位模板的处理中,为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牢固性,应将模板予以捆绑处理。此外,尤其要重视对捆绑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检测,在检测达标之后方可投入下一道工作中。
在模板施工中,竖向模板安装先于水平模板,先进行加固处理。竖向模板的加固及细部处理应从3个方面入手:一是对整体模板大块必须进行加固;二是对所有竖向的门窗洞口处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变形松动等状况;三是根据设计情况制定工程标准,对建筑外墙进行加固并确保其垂直。
模板工程是混凝土结构工程一个重要的分部工程,是指在施工过程中运用架体及平面高强材料按建筑形状尺寸拼装结合成为建筑模板。为了保证建筑构件结构尺寸和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模板体系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并能可靠地承载上部重力、侧压力以及建筑施工荷载,尤其是能够在一定温度、湿度以及现场条件影响下仍保持足够的稳定可靠性。在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中主要以现浇混凝土结构为主,其优势在于模板工程量相对较小,但是其工程造价较高,占到工程总造价的30%左右。因此,合理选择工程模板对于施工质量和成本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予以重视。
目前,在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的运用上,还有诸多环节需要进行研究和改进。一是模板承载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把控上不足,其原因在于诸多的施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检测不严格、谋取私利等,致使材料质量不过关。平面承载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模板搭设的稳定性,其质量必须符合工程实际的需要。二是对施工过程中加载的考量。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模板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对模板上加置的各类荷载进行安全计算,使其符合安全施工的需要。综合考虑,既要满足工程设计的施工要求,又有利于提高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并保障整体施工安全,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工期与施工安全。
此外,对模板工程施工技术进行必要的改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模板工程是一项比较综合的分部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模板工程质量的降低。为了保障工程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隐患,必须要在工程设计环节和施工阶段提高重视,对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处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事故的发生。
随着我国模板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条件下工程的实际需求,现已开发应用了圆形柱模板施工技术、组拼式大钢模板施工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施工技术、高大模板施工技术、塑料模板施工技术、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等,以适应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需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根据所选用的模板类型,合理选择模板材料、制定结构、确定安装流程等。
对于一般的建筑模板施工,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其顺序通常为:垫层模板施工、基础模板施工、构造柱模板施工、结构柱模板施工、结构墙模板施工、结构顶板模板与圈梁模板施工、飘窗模板施工、楼梯模板施工以及其他特殊部位的模板施工。因此,必须要根据工程设计合理地设计模板以及安装顺序,以保障工程模板的质量符合实际需求,尤其是要注意对相关安装施工工序中的冲突的处理,使之相互配合。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技术人员是工程顺利施工和质量达标的基础和保障,是促进工程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应加强内部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提升整体施工技术水平;其次,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工程中各个重要环节的施工技术的讲解和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
工程进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并严格执行,以达到工程质量达标且成本适宜的目的。在具体的施工中,施工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工程施工技术和要点,更要对施工设计图纸仔细研究,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规定设计模板。具体来讲,要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做好基础性的测量放线工作,根据测量资料,如标高、轴线、预埋件的位置以及截面尺寸等,将楼层各道轴线分别弹线,并引测好标高线。按照工程的柱、剪力墙、梁板进行模板配套,明确其刚度和稳定性。在安装模板前,必须将模板清理干净,刷好脱模剂,防止污染钢筋及与混凝土接触,脱模剂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在安装过程中,应边支撑边测量校正,使模板准确就位,待校正准确后方可进行固定。模板支设前,须对墙内杂物进行清理,弹出墙的边线和模板就为线,外墙大角应标出轴线,并做好砂浆找平层,或通过在模板下口粘贴海绵条以防止漏浆。模板安装前,先放置好门窗模板及预埋件,并按照墙体厚度焊好限位钢筋,地下室外墙限位钢筋内外禁止联通。剪力墙模板采用散支散拆方式,模板采用胶合板,根据主控制线放出各梁的轴线及标高控制线。楼板模板支架搭设与梁模板支架搭设相同,与梁模板支架统一布置。
模板应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必须要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模板构造应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钢筋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对预埋管线和预埋件,应在模板的相应部位做好标记,然后按照设计位置进行装配,并予以固定。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对于具有梁板结构的模板,在拆除过程中要注意先后顺序,先梁侧板模板后地板和支柱。另外,为保障工程质量要制定质量检查制度,尤其是模板安装中必须要保障各个构件尺寸达标,模板间接缝严密、不漏浆。
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模板施工技术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施工质量,更关系到工程施工的整体成本。科学合理地使用模板施工技术,既能够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也能够提升工程效益。因此,应继续加强对建筑模板施工技术的研究和运用,以不断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黄亮.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0(9):27-28.
[2]徐顺财.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6):218.
[3]许春峰.某工程大截面框架柱模板的设计验算[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1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