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立
(身份证号:130534197311308718)
绿色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初探
刘宏立
(身份证号:130534197311308718)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道路通行能力与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本文介绍了道路设计中的绿色理念,分析了城市道路设计现状,并提出了绿色理念在道路设计中几种应用方式。
绿色理念;道路设计;绿色交通
道路设计的基本概念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近年来被逐步重视的改善城市交通的方法和技术。以实现绿色交通系统为目标的道路设计需要实现两个功能:①保证车辆通行的连续及顺畅,以降低车辆待速行驶引起的污染;②将道路景观设计融合到交通设计中,在实现道路景观需求的同时为交通出行提供必要的隔离。在上述功能约束下,道路设计将主要从网络设计以及主干路设计两个层面展开。传统的道路网络规划较多地专注于道路连通性,因此将过多的次干路支路等低等级道路连接到主干路上,导致主干路交叉口密集,通行效率降低,次干路运行速度过快,交通安全度低,在绿色交通新理念的影响下,在保证主干路、次干路、支路所承担的交通功能明确的前提下,结合土地利用性质与规模,以优化城市区域内的交通网络组成,充分利用道路资源,为目的的城市道路绿色设计理念正在逐步完善。
2.1路网规划
①当前的路网规划中较少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影响,或仅在评价系统中涉及环境指标;②路线确定上主要采取定性方法。在整个规划过程中,除客流预测时用到定量技术外,在线路确定上大多依据城市普通道路规划的经验和感性认识进行轨道定线。随着时间推移,再由新的主客流方向形成新的路线,这样形成的路网零乱、缺乏系统性。
2.2线网评价
①指标权重的确定缺乏依据,评价指标数目繁多,指标的权重没有统一的依据;②评价的指标虽然很多,但有些指标之间相互关联;③指标的定性分析缺乏客观性,规划者在分析时常常融入个人的主观意识,这样往往会降低评价的科学性;④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往往缺乏对轨道交通的“绿色性”评价,如缺乏人的舒适度、安全度、环境、噪声、振动、大气污染等项指标,不符合“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可见,目前国内的城市绿色交通规划并不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更没有完整的反映“绿色交通”的理念。
3.1车道宽度设计
机动车车道的宽度主要取决于设计车辆车身的宽度、横向安全距离(车身边缘与相邻部分边缘之间横向净距)以及车速行驶时的摆动宽度。在制订车道宽度标准规范时,规划师更多的考虑对象是机动车,包括机动车行驶速度、安全性、行驶流畅等,而缺少对行人、非机动车的充分关注。机动车车道宽度减小一方面节约城市道路建设用地,使街道空间连续性增强;另一方面缩短了行人、非机动车横穿道路距离,创造以步行为尺度的街道出行尺寸。另外,车道宽度设计规范标准限制了街道设计的个性化,甚至出现了与应具备功能不相匹配的错误线形和尺寸,特别是对于居住区道路宽度的刻板规定限制了居住区道路宽度本应该具有的多样化。居住区道路应适合居民散步、休闲娱乐,满足宁静、宜居的小区环境,同时必须考虑消防车、救护车的安全通道。
3.2有辅助路道路的断面规划设计
辅助路有多种,广意的说,配合主干道完成交通任务的道路都可称辅助路。为了将长距离交通和城市的地方车流科学处理,很多地方采用了辅助路的形式,这种将长距离的交通组织在专用行车道上,并与相邻平行的地方道路有可靠的隔离是合理的,它即可保证长距离交通的车辆能以其固有的高速度行驶,又对地方交通干扰最小,对沿线城市居民生活的有害影响减到最小。但由于辅助路全线贯通用地太多,在没有交通流的地段设置也没有意义,因此应在交叉口一定范围内设置。此处要讨论的是,主道与辅道之间绿地宽度的确定。
3.3道路绿地设计
城市道路绿地要与城市道路的性质、功能相适应。城市道路绿地设计要符合用路者的行为规律与视觉特性道路空间是供人们生活、工作、休息、相互往来与货物流通的通道。在交通空间有各种不同出行目的的人群。为了研究道路空间的视觉环境,需要对道路交通空间活动人群,根据其不同的出行目的与乘坐(或驾驶、骑坐)不同交通工具所产生的行为特性与视觉特性加以研究,并从中找出规律,作为道路景观与环境设计的一种依据。
城市道路绿地应与街道上的交通、建筑、附属设施、管理设施和地下管线、沟道等配合起来为了交通安全,道路绿地中的植物不应遮挡汽车司机在一定距离内的视线,不应遮蔽交通管理标志,要留出公共站台的必要范围以及保证乔木有适当高的分枝点,不致刮到大轿车的车顶。在可能的情况下利用绿篱或灌木遮挡汽车灯的眩光。要对沿街各种建筑对绿地的个别要求和全街的统一要求进行协调,其中对重要公共建筑的美化和对居住建筑的防护尤为重要。
[1]杨晓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构筑城市绿色交通系统[J].中国市长,2001(4).
[2]王燕.城市绿色交通规划理论与实施措施研究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3]陆化普,黄海军.交通规划理论研究前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U412.37
A
1673-0038(2015)25-0286-01
2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