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伟斌封玉琳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2.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指导:王霞芳
王霞芳运用“和法”治疗儿科疾病经验
——附验案4则
陈伟斌1封玉琳2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200437;2.上海市中医医院,上海200071)
指导:王霞芳
“和法”起源于《内经》,是中医八法之一。王霞芳教授认为“和法”是通过药物和解缓和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上下、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至于平的一种疗法,应扶正祛邪并行,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临证时可灵活运用调和营卫、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的法则,并加以护卫中气之品,以此“和法”治疗小儿疾病,屡获佳效。
儿科疾病 和法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验案
王霞芳教授是第三批、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她师承中医儿科泰斗董廷瑶教授,博览群书熟谙经典,针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证中一贯重视“以和为贵,以平为期”,擅用“和法”治疗小儿多种疾病,屡屡获效,现将老师经验总结如下。
“和法”起源于《内经》,是中医八法之一。《灵枢·本脏》曰:“血和则经脉流行……”,“卫气和……腠理致密矣”,“志意和……则五藏不受邪矣”,“寒温和则六府化谷,风痹不作,经脉通利,肢节得安矣”。阐明了人体气血、寒温充和则内脏功能健全,卫外机制加强,能御邪而不病。调和人体气血阴阳、表里寒热,则能防病治病。金·成无己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和法”。清·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指出虽有清而和者、温而和者、消而和者、补而和者、燥而和者、润而和者,以及兼表而和者、兼攻而和者等不同,但“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清·戴天章完善了“和法”的概念,阐释“和法”有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平其亢厉。
王霞芳教授指出,“和”者,平也,缓也,是通过药物和解缓和与调和疏解而达到气机调畅,使表里、上下、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及脏腑、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归至于平的一种方法,应扶正祛邪并行,从而达到祛除病邪、恢复健康的目的。临床主要应用于邪在半表半里、脏腑气血不和、寒热错杂、虚实并见的病证。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选用方药应根据儿童体质特点,过于苦寒能削伐生发之气,过于辛热则耗损真阴精血,攻伐之剂用之不当则导致气血亏耗。王师在近六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常采用“和法”的经典方剂治疗儿科各类疾病,和其不和,以缓济急,以巧取胜。
2.1 调和营卫——桂枝汤 桂枝汤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之剂,凡营卫不和病证皆可适用,决非局限于太阳中风证。王师常以桂枝汤及其类方治疗小儿汗证、厌食、心悸怔忡、小儿疝气等。
案1.陈某,男,7岁。2007年3月5日初诊。
发热1月余。平素易感冒,1月前因“间质性肺炎”于外院住院13d。现高热虽降而低热起伏,体温在37.5~38.1℃之间,午后热升,入夜自退,微咳少痰,汗多,纳可,便调,寐安,舌红苔微黄,脉细滑。诊断:热病。证属营卫不和,汗出感邪。治当调和营卫,宜桂枝汤加味,处方:
桂枝3g,炒白芍10g,炙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g,黄芩9g,青蒿10g,桔梗5g,太子参9g,南沙参10g,滑石(包煎)12g。7剂。
2007年3月12日二诊:服上方5剂后低热平,咳嗽偶作,盗汗,舌红苔薄白,脉细。药中病所,守方加减。初诊方去黄芩、青蒿、桔梗、滑石,加麻黄根10g、浮小麦15g、煅龙骨30g(先煎)、煅牡蛎30g(先煎)。7剂。
此后调理数月,患儿汗出减少,体质增强,生长发育良好。
按:平素卫气不固,易汗感邪,卫气与邪抗争则发热,卫气浮于外,营阴不能内守而汗出,病情反复,虚象已露。王师选用桂枝汤,乃《伤寒论》开篇第一方,药仅五味,却发中有补,散中有收,外能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内有调和脏腑气血阴阳之用,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投于小儿热病后高热已降,低热起伏缠绵不退,寝汗,乃因营卫已耗而邪热未彻,加青蒿、黄芩之类,解肌退热。二诊患儿身热已退,盗汗明显,为邪去表解,腠理疏松,营卫不和,选麻黄根、煅龙牡之类收敛止汗,调和营卫。清代王子接于《绛雪园古方选注》云:“桂枝汤,和方之祖……桂枝甘草辛甘化阳,助太阳融会肌气,芍药甘草酸甘化阴,启少阴奠安营血……一表一里,一阴一阳,故谓之和。”王师认为,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此方调和营卫,亦即调和气血、表里、阴阳。
2.2 和解少阳法——小柴胡汤 小儿脏腑娇嫩,感邪之后传变迅速,往往处在半表半里之间,或太阳少阳、少阳阳明,甚或三阳病证同时并见。少阳为三阳之枢,故和解少阳最为重要。小柴胡汤以调和气机为法,升降有序,枢机运转,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王师常以小柴胡汤治疗小儿发热、腮腺炎、淋巴结炎、中耳炎等。
案2.王某,女,5岁。2012年4月25日初诊。
反复鼻塞耳胀痛1年余。他院诊断为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已行耳道引流术及腺样体手术,但症情仍反复引发。喷嚏少涕,或咳,鼻塞夜鼾,纳少恶心,二便调,寐中盗汗,唇红赤,舌红苔薄润,脉细沉。诊断:耳闭(邪袭少阳)。证属病在少阳,气机不利。拟和解少阳,方取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6g,黄芩10g,半夏10g,桔梗6g,南沙参10g,太子参10g,辛夷10g,蝉衣6g,石菖蒲10g,白芷10g,杏仁9g,苡仁10g,炙甘草5g。7剂。
2012年5月14日二诊:药后咽痛缓解,大便干结2日未解,耳胀不适仍有发作但程度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再拟前法治之。上方去南沙参,加银翘(各)10g、丹参10g、远志10g。7剂。
2012年5月21日三诊:耳胀鼻塞明显缓解,纳可便调,舌淡红、苔薄白,脉细。续予调理,处方:柴胡6g,黄芩10g,半夏6g,南沙参10g,辛夷10g,蝉衣6g,石菖蒲10g,远志10g,大枣10g,杏仁9g,苡仁10g,炙甘草5g,丹参10g。14剂。
2012年6月9日四诊:患儿鼻塞大减,偶有单声咳,感风则喷嚏流涕,纳可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予五苓散加减善后,处方:桂枝6g,白术10g,泽泻10g,猪茯苓(各)10g,川芎10g,柴胡 10g,黄芩10g,石菖蒲10g,蝉衣6g,辛夷10g。14剂。
按:王师认为中耳炎发病为风热邪毒侵及足少阳胆经,循经上犯,停聚耳窍,气机不利,则见耳胀痛不适等症。其病在少阳经,肝胆相连,肝郁乘脾,脾胃不和则恶心不欲食。王师选用小柴胡汤为主方和解少阳,调和气机。以黄芩清热泻火,柴胡循经入肝胆以解郁疏肝,两味合用清泄少阳之火,升降配合,则清升浊降而上清耳窍;南沙参、太子参益气和中,助柴胡升发之力;石菖蒲、远志芳香开窍;薏苡仁渗湿利水,同时予石菖蒲、白芷等上行祛风通络,消肿排脓。耳闭日久,气机不和,气滞血凝,故加丹参清热养阴、活血化瘀。服药后患儿症情大减,故以五苓散温阳化气利水,实为化饮健脾以防再发。
2.3 调和肝脾——四逆散 《伤寒论》第318条云:“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四逆者,四肢不温也。本证四肢厥逆,是因为传经热邪深陷于里,阳气内郁不能达于阴经与阳经相交的四末,手足失于阳气的温煦所致。腹痛、泄痢下重均因肝脾失调,肝气郁滞,木乘脾土。全方四药合用达到肝脾调和,气机条达,郁阳得伸,厥逆自复。王师针对临床上小儿胃脘痛、小儿抽动症、厌食、疳证属肝脾不和证型,治疗上以调和肝脾为法,或治肝之时,同时调理脾胃之气,或补脾胃之气于疏肝之先。
案3.朱某,女,9岁。2012年8月19日初诊。
形体瘦弱6年余。患儿自幼胃纳不振,口有异味,厌五谷,嗜油炸食物、巧克力、饮料等。胃脘胀满,嗳气则舒,入睡难,夜寐宁,咬指磨牙,烦躁易怒,大便偏干2天1次,肛周红痛,面色萎黄,形瘦矮小,身高体重均不达标,舌红苔薄黄腻,脉细。诊断:疳证。证属肝木乘脾,脾失健运,积滞内停,壅滞气机。治以疏肝理气,消疳健脾,方选四逆散加减,处方:
柴胡6g,炒白芍9g,炒枳实壳(各)6g,炒黄芩6g,炙鸡内金10g,谷芽15g,焦山楂10g,佛手6g,炒莱菔子10g,连翘10g。14剂。
2012年9月2日二诊:纳谷渐增,腹胀渐消,大便日行,夜眠转安。舌红、苔薄腻。上方去黄芩加胡黄连3g,14剂。
2012年9月18日三诊。纳谷渐增,口无异味,面色转润,夜眠安稳,心情舒畅,大便畅行。舌红胖、苔薄白腻,脉细。唯形矮长慢,继予健脾消积,兼以补肾壮骨,处方:苍术6g,胡黄连3g,煨三棱10g,煨莪术10g,青皮6g,陈皮6g,山楂10g,连翘10g,炒莱菔子10g,炙鸡金10g,杜仲10g,桑寄生10g。14剂。
2012年10月10日四诊:胃纳已开,知饥索食,夜眠转安,寝汗大减,面色淡白,青筋细蓝,寐时流涎,舌质淡红、苔化薄润根薄白,脉濡细。予桂枝汤加减善后,处方:桂枝3g,炒白芍9g,生龙牡(各)30g,太子参9g,生白术9g,香谷芽9g,砂仁 3g,生山楂 9g,生姜 6g,大枣 6g,炙甘草3g。14剂。
按:本案患者家长溺爱过度,小儿一旦情志不遂,所求不得,即恼怒伤肝,肝失疏泄,肝病及脾,气机壅滞,积滞内停,而厌食口臭;病久脾损津亡,导致生长迟缓,形体羸瘦矮小。王师以四逆散出入,以柴胡疏肝理气,芍药养血和营,两药合用以疏理肝之气血;枳实、甘草下气降逆以调和肝胃之气;加胡黄连为治疳主药抑木除烦;黄芩清胸膈蕴热以除烦满;佛手芳香理气,健胃止呕。四逆散为治疗肝脾不和的祖方,药后气机升降有序,郁滞得畅,运化复常,胃气转和,则纳谷自馨,酌加滋肾壮骨之品,助其生长发育。四诊时,患儿胃纳已开,知饥索食,诸症向愈,再予桂枝汤加味调和营卫,燮理阴阳,既能健脾开胃,又能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巩固后效。
2.4 调和寒热——乌梅丸 《伤寒论》第338条云:“蛔厥者,其人当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此方本用治上热下寒之蛔厥证,辛开苦降,清上温下,共奏温脏祛寒以制蛔、清热通降以定痛、调和肝胃以安中之效。王师指示:本方苦酸辛寒温并用,酸涩固脱,温中散寒,又有补气和血之功,所以亦能治久利不止。临床用治久治不愈的慢性结肠炎,疗效颇佳。
案4.张某,男,4岁。2000年5月3日初诊。
泄利持续2年余。患儿泄利反复不止,每日三四次,便下黏冻甚多,少腹疼痛,食入常发恶心呕吐,双足不温,口舌常溃破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断:黏液性结肠炎。中医诊断:泄泻。辨证为泻久耗气伤阴,上热下寒证。治拟益气敛阴,清上温下,仿乌梅丸,处方:
乌梅 6g,川椒目 3g,干姜3g,肉桂 1.5g,当归10g,附子3g,木香6g,细辛3g,党参10g,川连3g。7剂。
2000年5月10日二诊:泻利减轻,黏冻少,日2次,偶有腹痛,呕吐已止,舌苔白。上方去细辛,加山药10g,14剂。
2000年5月25日三诊:大便成形,每日1~2次,腹痛不作,纳食亦佳,舌淡苔薄。邪热已去,尚需温扶。予:党参10g,白芍10g,乌梅6g,川椒目3g,干姜3g,肉桂1.5g,当归10g,附子3g,木香6g,炙甘草6g。14剂。
2000年6月9日四诊:患儿胃纳佳,大便调和每日一解,唯夜寐欠安,舌淡、苔薄白,脉细。上方去木香加莲子10g。14剂。
按:柯琴云:“久利则虚,调其寒热,挟其正气,酸以收之,其利即止。”乌梅丸为仲景治疗厥阴病之主方。少腹为足厥阴肝经所循部位,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藏,邪至其经,从阴则化寒,从阳则化热。患儿久利,便下黏冻甚多,少腹作痛兼见口舌碎痛,为厥阴病的证候,阴阳错杂、寒热虚实互见。王师选用乌梅丸治疗,乌梅大酸,急泄厥阴,平肝柔木;桂、附、辛、姜、椒等辛温之品,温脾暖肾通启阳气;黄连苦寒,清热坚阴;合木香理气止痛和泻;党参、当归甘温补气和血。全方和其阴阳寒热,兼调气血。二诊后热象已去,中焦虚寒象露,必用温下扶正而收功。乌梅丸是寒温并用,邪正兼顾,气血双调之方,乃“和法”衍变之活用也。四诊患儿诸症已调,再以上方加莲子健脾养心,巩固善后。
“和法”主要用于具有对立统一关系的矛盾双方,在病理因素作用下处于一种不和谐、不平衡或异常的状态,可以通过“和法”,使之恢复平衡协调的生理功能。王师治疗儿科各类疾病,视其枢机不利、阴阳气血失调之状,通过综合调整,协同并治,恢复气机的和谐有序运行,组方用药体现出“和”的法度。王师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在病理状态下的阴阳、寒热、气机升降失调必然会损伤中土,影响脾胃的纳运功能,所以在“和法”中不论寒热虚实,营卫气血,多加以护卫中气之品。
R272
A
1672-397X(2015)07-0021-03
陈伟斌(1965—),女,本科学历,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脾系、肺系病中医诊疗。cwban386@ hotmail.com
2015-03-25
编辑:韦 杭 吴 宁
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海派中医流派传承工程)董氏儿科中医流派传承研究基地(ZYSNXDCC-HPGC-JD-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