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力
(北京龙安华诚建筑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李力
(北京龙安华诚建筑有限公司昆明分公司云南昆明650000)
城市建筑设计以商业元素为主体,使之在城市中形成以商业功能为主的建筑集合体,从而提升城市的经济水平。结合商圈理论,分析商业建筑设计的策略,最后进行简单的总结与思考。
商圈理论;商业建筑;设计;策略;分析
商业建筑设计必须与城市的消费习惯、消费文化以及消费水平相结合,并与城市建筑整体风格相协调。商圈理论与地方文化特点相融合,从而使商业建筑设计的本身能够具有更多的地方文化特色,对于城市商业中心知名度的提升具有重大作用。结合云南地区的建筑特点,以此为基点分析其区域内的商业建筑设计特色。
1.1商圈理论的基本概念
商圈是在城市中的特定范围,由企业的销售辐射能力与消费者的购买向心力之间相互交合而形成的独特商业场合[1]。通俗来讲,商圈即是企业吸引顾客前来消费的区域范围,是企业的业务活动空间,是消费者选择消费行为的空间。商圈由四个基本要素构成,分别是环境、主体、客体以及载体所组成,即是点、线、面、流的重组与融合。
1.2商圈理论的基本内容
1.2.1商圈的限度分析
在商圈理论中,常会运用“零售引力法则”进行相关的分析与论证。该法则通过实证研究,主要证实了当一个城市人口处于增长状态,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商业活跃度越强,那么这座城市对于顾客的吸引力就越强。
1.2.2商圈的饱和度分析
商圈的饱和度所影响到的是商业网点的建设,根据对饱和度的分析,判定城市某一区域内的商业网点是否处于饱和状态,从而使企业以及商家的决策更具科学性。在商圈理论中,一般运用如下公式进行饱和度的判定:
IRS=C×RE/RF
式中:城市特定区域内的饱和度用IRS表示;C、RE以及RF分别用来表示潜在顾客人数、平均购买额以及商店经营面积。
1.2.3商圈的主要构成分析
零售商业圈以商店为商圈的中心,通过其销售能力所形成一定程度上的辐射范围。一般来讲,零售商圈可以将其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异地商圈、边缘商圈、次级商圈以及核心商圈。随着商圈等级的不断提升,其所吸引的客户群也不断扩大。因此,大型的商业中心吸引更多的客户群,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注意的是,商圈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圆,通常以椭圆以及多边近圆形的形态出现。
1.2.4商圈的影响因素
影响商圈的因素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大体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种类型:①商店的区位选择;②商品种类;③商店规模;④商店的经营模式。
2.1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点
城市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要紧紧围绕着商业功能的合理与科学表达。将商业建筑的外部空间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将其划分为商业步行街、屋顶花园、庭院以及商圈入口广场[2]。根据云南山水特点,可以在商业街添加更多的自然元素,使环境更加细腻,摆脱单纯依靠建筑而造成的与顾客之间的心理距离感。同时,在商业建筑的外部将文化、景观、交通等多种元素进行功能上的整合。
2.2商业建筑外部空间设计理念分析
2.2.1文化性与功能性上的统一
云南所具有的自然文化要素是其鲜明的特点,也因此带来的了旅游业的兴盛。在商业建筑设计上注重文化上的表达尤为重要,同时将其与自然元素相结合,形成建筑本身鲜明的自然文化特点。将地域文化与建筑的功能相结合,实现地域文化在功能上的表达与体现,使消费者能够在享受到浓郁的地域文化的同时,体验到商圈自身的独特魅力。
2.2.2整体性与局部性可达性的结合
商业建筑的整体与局部之间具有足够的可达性,通过对交通网络的设计,使顾客能够自由选择出行方式,实现在商业建筑中自由穿行。对客运、货运等运行系统进行合理、科学划分,使交通网络更具人性化与便捷性。商圈的局部性体现出整体商圈特点,商圈整体性与局部性相结合,提升整个商圈内涵特点。局部的道路规划在商圈起到连接的作用,促进商圈“点”、“线”、“面”的充分结合。
2.2.3商业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商业建筑的功能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不仅仅是单纯的购物消费,更加注重顾客的娱乐、休闲体验,主题性休闲元素要尤其突出。开放性的商业格局,配合人性化的设计,并将以区域文化为载体的商业建筑模式,能够为顾客提供更多的消费体验。人文特点是商圈的特色之一,消费者能够对商圈产生足够好感的很大部分来源于商圈的人文性。注重消费者的人文体验,注重商业性与人文性上的整体统一,对于商圈的知名度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2.3商业建筑外部空间外观设计分析
云南地区以少数民族文化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多样化的文化特性,给商业建筑赋予独特的区域文化,使建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因此,在进行外观上的设计时,可以充分借鉴区域内的文化元素。在外观的设计上,满足视觉冲击的同时,注重符合城市的建筑风格,不能脱离顾客的审美水平,更不能在建筑群中力求标新立异,忽视商圈的整体建筑艺术表达。建筑外观是城市商圈的活广告,对商家的品牌文化也具有重要的提升作用,对顾客的消费欲望也有刺激作用。消费者在进行消费时,注重文化消费与物质消费的统一。因此,建筑外观的设计即是将商店文化品位以及顾客消费体验相结合,从而促进商业建筑的艺术表达。商圈的外部空间设计,需与城市的整体风格相搭配,实现自身风格与城市人文气质的融合。商圈不应该在城市中独立的存在,而应该作为城市建筑群之间的融合剂,实现优势互补与整合。
3.1商业建筑内部空间功能设计
3.1.1购物空间设计
购物空间设计是商业建筑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商业建筑内部的核心。购物空间具有较大的客流量,充足的货运量,建筑公共性十分明显。因此,在设计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几点:①遵循“双三角”规律,在有限的空间面积中,实现经济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提升商店的品牌文化。在建筑内部空间有着严格的要求时,零售店的面积最好不要超过12m2,在建筑内部的商店形状的设计上,应该以正方形以及扁长形为主;②对内部空间的装饰上,要综合运用各种文化元素,例如前文所叙述到的“竹”文化。内部购物空间关键一点在于舒适度上,在建筑内部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空间绿色植被覆盖,从而使建筑内部的自然元素更加突出;③注重对交通网络的人性化设计。在建筑内部的设计中,为乘客提供合理的购物路线,避免人流与货流之间出现交叉现象。同时,注意在交通沿线上的商家位置,通过路线合理控制人流,避免因设计方面的原因造成某区域商家的人力匮乏,影响建筑整体的经济效益。
3.1.2餐饮、娱乐空间设计
娱乐空间与餐饮空间在建筑中要相互协调,优势互补,避免在建筑内部空间上相互冲突。可以与普通商业建筑一样,将娱乐空间设计在餐饮空间之上,在内部空间上充分利用彼此的优势,产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同时,将娱乐空间与餐饮空间相互包含,控制好两者之间的面积比例与协调搭配,从而使建筑内部具有更深的层次性,提升商业建筑的整体内涵。
3.1.3仓储、设备空间设计
设备空间是商业建筑中必不可少的,可以根据商业建筑整体的规模、价值进行设计。采用多种措施减少设备空间的同时,尽量将仓储空间移至到建筑主体外部,从而提升建筑内部空间的经济价值。在大型商业建筑中,一般不会设计大量的库房,更多的是作为建筑本身所需要的物资中转站。
3.1.4办公空间设计
办公空间上的设计与仓储空间具有一定的类似性,只需要对产业建筑内部的经济价值进行考察后,选择价值最低的内部空间进行设计即可。一般讲办公空间与客服中心相毗邻,使建筑整体功能更加有利于实现。
3.2商业建筑中公共空间设计
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将建筑内部与外部完美结合起来,衔接的设计工作要具有充分的吸引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舒适、方便的人文环境。公共空间的设计要将建筑的整体主题性进行初步表达。顾客在进入商业建筑中时,所看到的第一眼就会具有十分深刻的印象。因此,公共空间的设计要与外部空间的设计充分结合,同时避免脱离建筑内部空间的功能实现。建筑公共空间的关键点在于营造氛围,需要对科技、文化等元素的应用,从而使建筑内部的空间表达更具特色。公共空间的设计追求艺术与功能的极致化,充分利用艺术元素,集合新科技、新理念,能够在消费者进入建筑中时,产生对建筑整体的好感。商业建筑整体设计具有较强的层次性,公共空间正是起到不同层次性之间的结合。公共空间恰到好处与整体建筑的结合,对于建筑整体功能的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商业建筑能够给顾客提供的绝不仅仅是商品,更多的是一种购物体验。建筑主题性的表达,对于建筑的整体文化内涵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使建筑更具有人文性,将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到商业建筑中的方方面面,从整体上提升建筑的文化内涵。
[1]张涛.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J].房地产导刊,2014(14):98.
[2]李国清.浅析基于商圈理论的商业建筑设计策略[J].江西建材,2014 (14):21.
TU247
A
1673-0038(2015)27-0016-02
2015-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