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内部审计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作用与实践体会

2015-04-16 05:36翟晓玲陈玉荣刘烨斌杨澍钰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15年2期
关键词:招标部门医疗

吴 玲 翟晓玲* 陈玉荣 刘烨斌 杨澍钰

当前形势下,公立医院将面对来自民营医院、外资医院以及市场的全面挑战[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大型医疗设备的科学决策、规范采购、妥善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是公立医院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保障。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应当通过开展医疗设备投资经营决策审计,综合考虑反映医院经济效益的各项指标,对经济效益做出总结和概括。以数据指标为依据,为公立医院管理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随着我国新医改各项政策的实施,医院的医疗设备,特别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日益增加,医疗设备在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中的地位也愈加突出。参与医疗设备全程管理、控制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提高医疗设备的综合使用效益是当前内部审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医院内部审计在参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院内部审计在参与医疗设备的管理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率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1.1 加强医疗设备购建控制 提高购置前的可行性论证效果 建立医疗设备购建论证制度,医院在医疗设备立项、购置前期对设备的用途、使用效率、预期收益、回收年限等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和决策分析,目的是为了降低医疗设备投资中的盲目性,控制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防范投资风险,杜绝因购置不适合医院实际需要而发生的设备闲置或重复购置现象,确保医疗设备投入使用后能够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医疗设备购置前期的可行性论证环节,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使用部门是否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提出立项申请,立项的手续是否符合规定;使用部门前期使用的同类设备的使用年限及状况;使用情况是否通过专家委员会进行项目论证和技术评估,专家组的论证过程是否严谨,充分考虑医院发展规划、临床应用前景、科研、医疗市场的需求和医改政策的新要求;设备是否有利于提高医院现有的诊疗和治疗水平;设备是否符合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医疗技术准入要求;采购资金来源是否落实,财务是否具有支付能力;是否进行设备运行成本效益分析,充分论证设备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1.2 建立招标投标制度 确保购建过程公开透明降低购建成本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按照准入规定履行报批手续。招投标是医疗设备采购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部门应积极配合职能部门,监督医疗设备招投标全过程,保证购置过程严格执行招标投标法及政府采购法,确保医疗设备购置的经济性,防止违纪情况发生。凡是符合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管理办法规定的采购项目,要按规定通过政府集中招标采购形式进行招标采购;属于政府采购目录外或采购金额在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下的采购项目,可由医院自行委托有资质的招标机构,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进行采购。在医疗设备招投标环节,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招标文件是否完整、合规;资格要求是否清楚,确定的标准和方法是否公平、公正、可行、科学、合理,是否含有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的内容;参与投标供应商或生产企业的数量是否在3家及以上,并提供用户名单和项目建议书;招标参数制定是否带有歧视或倾向性元素。歧视性不仅会影响医疗设备招标工作的顺利进行,还可能导致售后成本的增加;而倾向性则直接导致中标可能性较大的医疗设备高价投标,从而增加购置成本、非通用设备的后续消耗费用。在医疗设备的开标、评标、定标过程中,审计部门还应关注:投标人是否具备投标资格;是否当场检查投标文件的密封情况;是否按程序公开唱标;评标委员会的产生及组成是否符合要求;评标过程是否公正、保密;评标委员会是否严格按照文件确定的标准和方法评标;开标、评标、定标程序是否符合规定等。

2 细化、优化固定资产购置管理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

2.1 从细节入手 加强采购合同签订管理 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签订是医疗设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重要的审计抓手。在医疗设备采购合同签订环节,应建立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财务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及专业人员等各部门会签制度,审计部门应重点关注:采购合同是否合法、合规;是否根据招标文件和中标的投标文件签订;合同条款是否完善,标的是否与中标物资相符;意思表达是否清楚,文字表述是否严密,特别是售后服务条款是否正确、具体;对保修期内和保修期外的各项费用是否细化;合同的价款是否明确合理,价款支付条件是否规范,以及质量保证金是否明确等。

2.2 加强固定资产验收控制 医疗设备的验收管理是设备购置后对其进行科学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检验合同的执行水平的重要环节。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在医疗设备开箱验收、安装、调试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验收标准和验收程序,对照投标文件、招标文件、采购合同的条款等文件,由验收部门或指定的专人对所购医疗设备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质量等内容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在医疗设备验收环节,审计部门通过查看验收报告和入库单,重点关注:设备的品牌、名称、产地、规格型号、技术参数、配件等是否符合合同条款要求;随机赠送的物品、设备附件、辅助设备、软件、专用工具、零配件以及高值包装物等是否严格按发票、装箱单、合同明细清单进行清点验收、逐项核对编号、登记入账,妥善保管;验收完毕后是否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单应包括设备的名称、规格型号、合同金额、供应商、采购日期、设备编号和主要附件编号、售后服务联系电话、设备配件清点情况、文字资料齐全情况及使用科室意见等;供货单位提供的发票内容是否与合同内容、合同价格相符,收款单位是否与合同签订单位一致。在验收过程中,若发现供应商合同中要约的货品未全部到达,则需要及时要求供应商处理,并将质保期延迟至全部货品到达并技术验收合格后。这样既保证了合同的执行,又为医院争取了更长的质保期,同时也对供应商进行了相应的约束。

2.3 仔细核对各项条件后付款结算 在医疗设备付款结算环节,审计部门应对请购单、采购合同、验收报告、入库单、购货发票等结算凭证进行审核,确定其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重点关注:货款结算是否按采购合同约定进行;付款方式、付款时间、付款内容、支付金额以及收款人是否与合同相符;是否预留质量保证金;是否超过起点以现金支付设备价款,有无提前支付设备款,财务处理是否恰当等。

2.4 已购置医疗设备的绩效评价 审计部门通过对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进行绩效分析、评价,向管理层准确、及时地反映当前医疗设备的实际运行状况、效益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为院领导决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同时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设备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重要保证。审计部门在对医疗设备进行运行成本和使用效益的分析评价过程中,需科学、合理运用分析方法和评价指标[2]。对医疗设备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地对医疗设备购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审计评价。

3 加强已购置医疗设备的后续管理

3.1 建立医疗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归口管理部门应当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查、维修和保养,并作好详细记录。内审部门根据管理部门台账,严格控制核对医疗设备维修保养费用。

3.2 加强医疗设备使用变动控制 医疗设备的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必须按照医疗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进行可行性论证,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批后执行。内审部门定期跟踪对外投资、出租、出借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3.3 加强医疗设备处置管理制度 明确医疗设备处置(包括出售、出让、转让、对外捐赠、报损、报废等)的标准和程序,按照管理权限逐级审核报批后执行。内审部门监督医疗设备处置程序及处置价格确立的合规性。

3.4 建立医疗设备清查盘点制度 明确清查盘点的范围、组织程序和期限,年度终了前,需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保证账、卡、物相符。内审部门全程参与盘点,并对盘点结果整理成书面文件向各业务科室通报。

1 周子君.医院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9-171.

2 吴明.卫生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2:2-142.

猜你喜欢
招标部门医疗
联合监督让纪检部门不再单打独斗
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集中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统计分析在工程招标中的应用
工程招标采购中的投诉预防与处理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什么是医疗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