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教育与规划的人文思想

2015-04-16 04:43:13
建材与装饰 2015年50期
关键词:规划师城市规划关怀

周 蓉

(贵阳市棚户区域中村改造办公室贵州贵阳 551000)

城市规划教育与规划的人文思想

周蓉

(贵阳市棚户区域中村改造办公室贵州贵阳551000)

城市规划学科要求在考虑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同时,协调处理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遭遇的种种社会问题。所以,城市的规划教育应当导入人文社会科学思想,借助城市社会实际和城市规划工程实践,培养学生根治社会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城市规划教育,以及其中人文思想的发扬进行了简要探讨。

城市规划;教育;人文思想

1 引言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一大亮点。推进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以人为本,关键是提升质量,难点是体制机制改革。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主要面临的困境与根源,必须从人文关怀的视角,进行重新思考,明确城市规划的作用与功能,发挥城市规划的本质作用,协调社会关系,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分工合作。在此基础上,以人文关怀为导向,从道德、形神、教学等各个方面提出城市规划教育对策,促进城市规划的健康发展。

2 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指的是人类社会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科学、人文景观等,同时也可指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利益的一种思想观念。在城市规划中,人文思想强调的主体是人,以及人的活动、人的利益等,并以此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基础,体现了现代城市规划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强调着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处,要求城市规划必须与各方面的利益群体协调配合。

城市规划设计,将建筑艺术、人居环境与社会经济技术、政治变化等方面联系到一起,利用其具有的大尺度和长期性特点,承载市民的全部生活基础体系,因此应当积极重视人文关怀的体现。城市规划建设应当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以人为本,推动城市设计与发展。注重城市地方特色和地域文化,不仅是个性建设的理论基础,更是人文关怀的重要表现。

人文关怀所包含的,既有对公众利益的负责,又有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既需要满足居民日常工作、生活、娱乐方便快捷、舒适度等需求,又应当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和心理需求,以及对完美和谐的追求,同时还包含了以人为尺度,从人的感受作为出发点的规划思想。

3 人文关怀缺失下城市规划的困境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新型社会关系以及人口迁移等变化,致使旧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体系逐渐被打破,而新的价值观念与文化体系尚未形成,城市社会缺乏整体文化认同,公共权力与社会成员行为缺乏整体规范,从而出现了大量的社会失范和越轨行为,并导致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与公共危机。具体如下:①当前不断上涨的房价,虽然为地方政府、银行、开发商获得了利益,却让市民变成了房奴,普通百姓甚至只能望楼兴叹,被挡在城市化门槛之外;②出行难,从表面上看是车辆日益拥堵,车道数不断增加,人行道、自行车道与公交系统不断地被排挤与边缘化,但其实质在于部门利益争夺与社会强势集团的话语权垄断;③城市广场、绿地、雕塑愈建愈多,但与此同时,城市“毁容”事件,如公共设施被盗、被毁等愈演愈烈,“弱势群体”转“黑恶势力”现象时有抬头;④轰轰烈烈的城市更新在拆除大批质量低、租金也低的住房,改善环境、提高地价、获取政绩的同时,却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与无家可归者;⑤单位制社区逐渐解体与消亡,私人社区不断涌现,与此同时,围绕着停车、环卫、采光以及社区公共设施的运行维护与收益等问题,居民之间、居民与开发商或物管之间的纠纷争端却日益增多;⑥公共卫生事件、饮用水危机与生态环境灾害频频发生,但区域恶性竞争与城市发展短期行为却依然如故。

当前,尤其要处理好四个问题:①落实差别化落户政策;②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③注重城乡统筹发展;④严格规范新城新区建设。

4 城市规划教育与人文思想分析

4.1人文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的有机结合

人文科学与城市规划学科的有机结合,为人类构建理想精神家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使人们能够创造出更适于人类的心灵安顿与归依的生存空间,给予人们人性化的关怀。面对世界文化传播的冲击,保护地方传统文化特色和精华,避免地域文化的丧失,已成为规划师思考的核心问题之一。规划师不仅要求具备一般的文化常识,更要求有丰富的文化修养,能够看到长远利益,了解当前动向和未来发展,从而结合当地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发展。

4.2城市规划教育中的人文发展

4.2.1将道与德并重

所谓道,指的是事物的原理,在城市规划专业中则特指城市发展与城市规划基本理论;所谓德,则指的是做人准则,在城市规划从业者方面,特指规划师的职业道德。城市规划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发展必须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道路。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途径,把传授知识与传递人类文化价值和伦理道德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充分挖掘教育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因素,努力将知识与方法、科学观与自然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在一起,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促进城市规划专业健康、和谐发展。

规划师价值观念的培养非常重要,城市规划首先应该是协调和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科。城市规划中的土地与空间资源安排,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寻求公共资源配置的公平性方式,推进公众参与的制度安排,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需要和福利。这种职业道德教育不应是作为一种虚化口号或形式摆设,而应真正贯彻于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教育计划、课程教学大纲及教材、教学管理制度等整个教育体系及执业制度设计中,并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始终。

4.2.2将形与神相结合

规划师的思想观念,主要取决于他对于自身所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人文环境的感知与把握程度,规划设计的价值及其受众状况从表面上看是取决于规划师的形态设计水平,但更深层次的因素则在于规划师的人文素养。规划师应该从这些人文科学中汲取并培养人文关怀精神,致力于从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和作为人的内在精神之客观表达的文化传统、文化体系的统一中,去体认、把握人的价值和理想追求,并通过自己的专业语言或图纸表达出来。

4.2.3积极进行学术互动

城市规划的专业教育对于城市规划“学”与“术”关系的理解非常重要。设计说到底,就是建立起思与行、理论与现实、科学与人文、技术与人性、工业与艺术、设计与广泛的社会实践、高新技术与人民的日常生活、世界和人类整体命运之间有机联系的中介和桥梁;为了保持设计的生命力,一方面必须以人类文明的知识积累为阶梯,另一方面又必须让设计扎根于生活之中而不是成为个人的专属工作。基于理论的设计为人的生活品质的完善起促进作用,而生活本身又为设计理论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素材和机会。因此,在城市规划的理论教育中,应该将“学”与“术”很好地加以结合互动。

另外,对一个城市规划从业者而言,在不同阶段对“学”与“术”的侧重点亦不同,大学阶段的城市规划教育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城市规划理论素养水平。你可以做不出一个具有专业水平的规划——那更多的是工作以后的锻炼积累,但绝不能不知道判断一个规划优劣的准则。城市规划的学习应该是生涯的,大学教育只是提供一个知识框架和判断准则,而不可能传授近乎无穷尽的城市规划知识和技能的全部。

4.2.4发扬教学相长

城市规划专业高度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使得专业教师的教纲与讲义、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必须时刻加以更新优化;与此同时,学生参与课外社会调查研究的相关成果,也必须通过课堂汇报交流的形式不断反馈给教师,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调整。惟有如此,才能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师生面对多元化社会的挑战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为此,应该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及充分认识规划专业知识教育的多学科性的基础上,持续改革规划专业传统的灌注式教学方法,优化规划专业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更多地以排解困难者、调解斡旋者、解释者和综合协调者的身份参与社会调查分析与规划的决策判断,使学生对规划过程的理解从单纯的技术领域转向对社会问题本质与原因的探寻,转向更多关注于为各社会群体面对制度变化和社会环境的挑战提供功能性支撑。规划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产品是最好的,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通过合理的费用支付过程而挑选到最合适的产品。这样一种教学理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完全不同的专业能力,即与社区的生活方式相融合的、一种新型的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基本能力。

5 结语

面对城市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城市规划应当构建自己的价值目标,注重人文城市思想建设,以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心态涵养、文化价值建设、文化素质提升为重点,强调对社会各个群体利益和需求的关注程度,从而实现城市规划的技术目标。城市规划应当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在空间层面上寻求解释,通过公平协商和谈判,建构起协同的行动纲领。

[1]张健健.后现代城市规划的人文转向[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3(3):6~11.

[2]张修铖.试析儒家思想对我国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4~35.

[3]林俊.浅析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人文属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6~57.

TU984

A

1673-0038(2015)50-0071-02

2015-12-1

猜你喜欢
规划师城市规划关怀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Why I'll never switch to Google Calendar 生活的“规划师”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中华建设(2019年4期)2019-07-10 11:50:58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城市规划师告诉你,路权的定义
中国自行车(2017年1期)2017-04-16 02:53:49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老区建设(2016年7期)2016-12-06 11:16:54
青年规划师眼中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珍惜信任 传递关怀
声屏世界(2014年1期)2014-02-28 15:17:28
浅析城市规划中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应用
河南科技(2014年10期)2014-02-27 14: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