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4-16 04:23:50杨荣和
建材与装饰 2015年37期
关键词:建筑机械配件机械设备

杨荣和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45350)

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杨荣和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第一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845350)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类机械设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建筑机械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成为了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及成本的关键所在。对此,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的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以及延长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从当前我国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来看,还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何加强管理,提高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建筑机械;维修管理;问题;对策

1 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宏观市场存在的问题

对比国内其他维修市场,我国建筑机械维修行业市场起步相对较晚,加上专业技术人员普遍缺乏,维修设备和维修工艺落后,同时由于生产厂家与维修企业之间的衔接不合理,导致新产品以及新技术的发展和维修技术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建筑机械维修效果的进一步提升。通常情况下,将建筑机械维修工作与汽修工作合并在一起,缺乏对建筑机械维修特殊性的重视。全国针对建筑机械维修的服务网点总体较少且各个地区网点分布差异较大,很多地方难以享受应有的售后服务[1]。建筑机械维修行业收费标准不统一,维修质量参差不齐,并未制定专门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导致大量不公平的竞争,对整个建筑机械维修市场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1.2 建筑机械维修制度不健全

我国现行的建筑机械维修制度主要以定期强制保养结合计划预防维修为主,具体可以理解为对机械的日常保养、定期保养、大修以及临时维修四个部分。这样的维修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①对部分由于机械疲劳、人为失误或者老化的配件所造成的机械故障无法认定,容易产生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②对机械工作的记录的依赖性过大,一旦机械工作记录中的数据出现差错,就会对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导致预期检修制度失效;③制度导致储备配件占用的资金增加;④对特殊的大型建筑机械设备未进行专门的分类管理,计划预期检修制度成为了一种盲目的保修制度,缺乏具体的保修目标,而且与实际工作不符,最终导致机械维修成本大幅增加,维修效率大大降低。

1.3 维修保养意识淡薄

在管理理念方面,许多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施行了专机专人、单机单车核算制度,但是没有长远计划,短期行为十分突出。只注重产值与效益挂钩,忽视了消耗对产值带来的影响,因此,为了抢进度,讲效益,不惜设备的过度损耗,造成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设备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很多机械设备在这种条件下带病作业,或者修理不彻底,凑合使用,不仅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还加快了建筑机械的磨损,得不偿失。

1.4 购置不合理

部分建筑施工企业缺乏对设备发展规划和购置计划的合理制定,有关设备的管理人员对机械设备当前的技术动态和发展现状缺乏了解,无法有效地完成对设备的动态管理,导致所采购的设备难以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应用。比如[2]某施工企业耗资数万元购置一台日产UH14反铲,在投入运行3d之后,维修费用已超过10万元,最后被迫停机;某企业花费数万元购置的上等磨床,由于场地和操作人员问题停机数年,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还有部分施工企业不按实际需要购置配件,导致配件长期积压在仓库中,而急需的配件经常无法及时提供。过多的配件库存,占用了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对企业资金的有效周转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

1.5 建筑机械维修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①维修技术相对落后,各类先进的计算机检测技术无法广泛应用,对于制造精度高、结构复杂以及控制技术先进的现代机械设备,很多企业由于管理人员技术水平缺乏,仅凭经验以及传统的技术对设备进行维修管理,难以满足机械设备的实际维修需求。②建筑机械维修技术人员综合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相关的专业维修技术培训工作开展较少,难以跟上建筑机械设备发展的速度,部分建筑机械在施工现场发生故障,而工地维修的技术力量薄弱,无法及时解决机械设备故障,导致设备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③建筑工地流动性较大,机械设备在发生故障后,通常在原地进行拆修,但是由于施工现场通常条件较为恶劣,难以有效保证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

2 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对策

2.1 建立现代化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市场

由于建筑机械维修行业起步相对较晚,需要建立现代化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市场,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支持。建立支持各类建筑机械的专业维修网点,各个建筑机械设备生产企业应该建立联合机制,对维修网点的维修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和指导。同时,国建管理部分,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保护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市场秩序,同时提供一定的政策保护,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化建筑机械维修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向建筑行业提供机械维修服务。另外,还可以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应用,向建筑施工企业提供远程服务,比如网上咨询、建筑机械设备的在线实时监测以及网上故障诊断等,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为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提供一个完整的平台,提高维修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2.2 加强建筑机械维修管理计划的制定工作

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建筑机械设备维修阶段的管理,还是在建筑机械设备的规划、设计阶段就开始的,这种机制有利于保证建筑机械设计与维修计划的同步进行,使建筑机械从规划、生产到后期的使用和维修全过程始终保持最高的经济效益。在规划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建筑机械的可靠性及维修保障性进行全面的规划,因为机械可靠性越高,则故障率越低,企业的总体维护费用就会大大降低;而机械维修性好,则能够在机械发生故障后,快速进行修理,有效缩短维修时间,避免长时间停机带来的经济损失。

2.3 制定合理的设备购置计划

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设备购置方面,不根据实际施工需求,盲目采购设备,导致库存积压,占用企业流动资金,为企业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机械设备维修管理工作,保证各类机械设备能够长时间处于正常、稳定的运行状态,需要掌握相关配件的供应原则,结合机械设备的实际作业情况,制定合理的配件供应计划。同时,对配件来源进行严格控制,对仓库的管理及各个方面相关工作进行严格的保障。通常,材料及配件的供应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保证重点的同时兼顾、结合实际需要制定合理的材料配件采购计划、对库存进行合理控制。通过这些方面,能够有效避免配件过多积压,在满足配件供应需求的同时,避免过多的库存占用企业流动资金,有效提高企业维护管理工作的效率。

2.4 加强对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建筑机械在投入运行的过程中,通常需要配备专门的维修人员,而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这些维修人员的专业水平相对偏低,很多时候难以有效处理机械故障。对此,企业在优化人才结构,引进技术人才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维修人员专业技术水平的培训工作,提高其技术水平,并加强对维修人员维修意识的培养,提高维修人员对建筑机械维修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加强与工作实际的结合,根据实际维护管理工作需要,有计划地进行一些新技术的培训,从而满足实际维护管理工作需求。不解体保养技术及现场快速维修技术是提高建筑机械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3],建议企业在这方面加强培训,扩大这项技术的应用。建筑机械大部分属于露天作业,而且作业地点经常变动,在这一过程中,外界温度、湿度、天气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建筑机械的正常运行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很多企业忽视了环境对机械设备的影响,导致设备故障频发,这也是需要进一步重视的方面,企业也需要在该方面加强对维修保养人员的培训工作。

3 结束语

建筑机械设备是衡量施工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决定企业资质的重要因素,同时也体现了施工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从目前国内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企业在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方面还存在较大的问题,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对此,施工企业应该建立健全的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制度,严格执行设备的保养工作。同时,加强设备维修计划的制定,并加强人员专业技术的培训工作,建立强大的机械设备管理团队,全面促进施工企业建筑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1]贾志方.建筑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4(08):106.

[2]李春江.浅谈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8):133.

[3]潘妹.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实践探讨[J].科技风,2012(06):186.

TU607

A

1673-0038(2015)37-0285-02

2015-8-27

猜你喜欢
建筑机械配件机械设备
原材配件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建筑机械节能技术分析
南京通用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中国酿造(2019年9期)2019-10-08 05:44:28
广州钰铂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针对现场建筑机械管理的研究
智能城市(2018年8期)2018-07-06 01:11:58
建筑机械节能技术研究
做好机械设备维护与保养的措施
妆发与配件缺一不可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00:52:20
原材配件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