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凤,朱军(如皋市下原医院内科,江苏226543)
Barbecue翻滚法联合Gufoni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1例
刘海凤,朱军
(如皋市下原医院内科,江苏226543)
目的:评估Barbecue翻滚法联合Gufoni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效果。方法:水平半规管BPPV的诊断依据体位变动,诱发短暂眩晕的临床特点结合仰卧转头试验,再根据诱发眼震的方向分为眼震向地型或眼震背地型。眼震向地型采用Barbecue翻滚法和(或)Gufoni法治疗。眼震背地型先采用Gufoni法,转化为眼震向地型后再采用Barbecue翻滚法或Gufoni法治疗。结果:水平半规管BPPV41例中,累及左侧16例,累及右侧21例,不能辨别侧别4例。眼震向地型32例(78.0%)中,行Barbecue翻滚法13例,行Gufoni法10例,先后行两种方法治疗9例,平均接受2.1±0.9次复位,初诊治疗成功28例(87.5%),3天复位成功3例,7天复位成功1例,7天复诊时1例复发,再次复位成功,7天时治疗成功率100%。5例眼震背地型治疗成功3例。眼震不明显或方向不能明确4例,分别先后行两侧复位治疗,均在初诊治疗成功。结论:眼震向地型可经Barbecue翻滚法联合Gufoni法有效治疗。眼震背地型治疗较难,应辨别其类型,探索合适疗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水平半规管;管石复位法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眩晕的最常见病因。BPPV累及后半规管较多,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相对简单,治愈率较高。既往认为BPPV较少累及水平半规管,但近年研究显示其发病率被低估,临床表现较复杂,手法复位治疗也相对较困难[1-2]。总结本院内科门诊2008年9月—2014年12月连续就诊半规管BPPV41例患者临床特点,联合使用Barbecue翻滚法和Gufoni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1.1一般资料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41例,男16例(39.0%),女25例(61.0%),年龄34~86岁,平均57.7±13.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h~26d。诊断标准:头位改变诱发眩晕,持续时间短暂不超过60s;仰卧转头试验诱发眩晕和特征性眼震。根据诱发眼震的方向分为眼震向地型或眼震背地型,再根据眼震强度确定受累侧别。Dix-Hallpike试验排除前、后半规管BPPV。
1.2方法(1)治疗方法:眼震向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采用Barbecue翻滚法和(或)Gufoni法治疗。Barbecue翻滚法操作如下:患者由坐位变成仰卧位,头和躯体同时向健侧转90°成健侧卧位;头向同方向继续转90°向地,躯体变成俯卧位。头继续同方向转90°,躯体呈患侧卧位。头和躯体继续同方向转90°并坐起,以上每步均维持1~2分钟。眼震向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的Gufoni复位方法:嘱患者坐于床边,向健侧快速躺下,侧卧1~2分钟,直到眼震消失。然后迅速将头部向地旋转45°~60°,保持2分钟后立即扶患者侧身坐起。眼震背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先采用Gufoni法:嘱患者由坐位快速向患侧卧位,保持姿势1~2分钟,直到患者眼震消失或明显减弱。然后迅速将头部向上旋转45°~60°,保持2分钟后让患者缓慢坐起。该手法旨在使水平半规管前臂壶腹帽处的耳石转移到更后的位置,转化为眼震向地型后再采用Barbecue翻滚法或Gufoni法治疗。两侧水平半规管同时受累的BPPV,分别采用以上方法两侧先后治疗。治疗后如果变位试验眩晕和眼震未消失,重复以上治疗或更换另一种方法。(2)疗效判断:患者分别于治疗后即时,第3d和第7d复诊,如无特征性发作性短暂眩晕和仰卧转头试验阴性,认为治疗成功。如随访中变位试验仍阳性,则再次行手法复位治疗。
2.1临床特征共纳入水平半规管BPPV41例,累及左侧水平半规管16例,累及右侧水平半规管21例,不能辨别侧别4例。眼震向地型32例(78.0%)、眼震背地型5例(12.2%)、眼震不明显或方向不能明确4例(9.8%)。
2.2治疗效果眼震向地型32例中,行Barbecue翻滚法13例,行Gufoni法10例,先后行两种方法治疗9例,平均接受2.1±0.9次复位,初诊治疗成功28例(87.5%),3天复位成功3例,7天复位成功1例,7天复诊时1例复发,再次复位成功。眼震背地型5例,行Gufoni法复位转变成眼震向地型1例,再行Barbecue法治疗,初诊治疗成功,3天复诊时自行转变为眼震向地型,行Barbecue法治疗成功1例,行Gufoni法复位转变成眼震向地型1例,再行Barbecue法治疗成功,经3次就诊治疗均未成功2例。眼震不明显或方向不能明确者4例,分别先后行两侧复位治疗,均在初诊治疗成功。
2.3不良反应复位治疗中5例(12.2%)因发生严重眩晕和呕吐而延迟治疗。3例(7.3%)转换为后半规管型BPPV,给予相应的手法复位治疗。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水平半规管BPPV以眼震向地型占78.0%,根据临床表现和仰卧转头试验可作出诊断。但部分患者眼震不明显或不能确定受累侧别,部分患者可能累及两侧。通过Barbecue翻滚法和(或)Gufoni法手法复位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眼震向地型初诊治疗成功率87.5%,经3次就诊总成功率100%,眼震背地型治疗效果较差。另外眼震不明显或方向不明确者,分别先后行两侧复位治疗,均在初诊治疗成功。
诊断水平半规管BPPV一般采用仰卧转头试验,即让患者仰卧,将患者头部分别向两侧快速旋转90°,如诱发出变向性水平眼震即可诊断。根据眼震方向不同将其分成两类:眼震向地型或眼震背地型。前者产生的原因是耳石悬浮在水平半规管内淋巴液中,后者是由于壶腹嵴帽处附有耳石,或耳石悬浮在壶腹帽附近的水平半规管前臂中。明确患侧是正确治疗水平半规管BPPV的基础,一般根据转头时诱发眼震的强度来判定患侧,向地性眼震者诱发较强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背地性眼震者诱发较弱眼震的转头侧为患侧。但仍有部分患者仰卧转头试验时,诱发的两侧眼震强度差异不显著而无法区分患侧,这时,需要结合低头仰头位试验或坐-卧位试验来加以鉴别。
手法复位是治疗BPPV的有效方法。Kim等[3]比较Barbecue法和Gufoni法治疗眼震向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的效果,治疗后1小时评估有效率相当,分别为69.1%和60.9%,显著优于假手法组。他们还比较了Gufoni法和摇头法,治疗眼震背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的效果。治疗后1小时评估的有效率分别为73.1%和62.3%,显著优于假手法组,但两种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Casani等[5]比较了Barbecue法加强迫持续卧位与Gufoni法治疗眼震向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的效果,早期有效率分别为61%和86%,Gufoni法较好,30天时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和93%),但是Casani等更推崇Gufoni法,因为其更简便易行,且患者也较能耐受。根据我们经验,Gufoni法操作简单,不需要过多搬动,患者耐受性好,Barbecue法成功率较高,但患者往往有显著的不适和呕吐。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一种方法治疗不成功,换另一种方法可能有效。
对于眼震背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或不能辨别侧别的患者,治疗比较困难。眼震背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机制复杂,可能是由于水平半规管前臂结石或嵴帽结石。所以其复位方法一般包括两步,先使耳石从水平半规管前臂或壶腹嵴帽转变为半规管耳石,然后再使耳石返回到椭圆囊。如果耳石附着在椭圆囊侧,耳石脱落后较易返回椭圆囊,如果耳石附着在半规管侧,则转变为眼震向地型,再行Barbecue翻滚法或Gufoni法治疗,可使耳石返回椭圆囊。Riga M等[6]总结眼震背地型水平半规管BPPV的发病机制有5类复位治疗方法。本文采用Gufoni法复位转变成眼震向地型,再行Barbecue法治疗,5例中3例治疗成功,但2例未能成功,因病例数较少,仍需进一步研究和总结。通过仰卧转头试验结合低头仰头位试验或坐-卧位试验,可确定大部分患者受累侧别,但仍有一部分患者不能明确。对于这部分患者分别先后行两侧复位治疗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4例均初诊治疗成功。
[1]Kim JS,Zee DS.Clinical practice.Benign paroxysmal posi
tional vertigo[J].N Engl J Med,2014,370(12):1138-1147.
[2]周永,李胜利,郭啸鸣,等.管石复位法治疗良性发作性位
置性眩晕的短期和长期效果[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3,30(9):827-830.
[3]Kim JS,Oh SY,Lee SH,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or geotropic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Neurology,2012,79(7):700-707.
[4]Kim JS,Oh SY,Lee SH,et al.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or apogeotropic horizontal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Neurology,2012,78(3):159-166.
[5]Casani AP,Nacci A,Dallan I,et al.Horizont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effectiveness of two different methods of treatment[J].Audiol Neurootol,2011,16(3):175-184.
[6]Riga M,Korres S,Korres G,et al.Apogeotropic variant of lateral semicircular canal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is there a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al findings,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s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repositioning maneuvers[J]?Otol Neurotol,2013,34(6):1155-1164.
R441.2
B
1006-2440(2015)02-0181-03
201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