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研究

2015-04-16 09:19陈小娟陈磊胡静龚箭付琼鸽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4期
关键词:流质入境浙江省

陈小娟,陈磊,胡静,龚箭,付琼鸽

(华中师范大学a.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b.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c.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武汉430079)

0 引言

广义的入境旅游流是指流向中国大陆的旅游客流、信息流、资金流、物质流、能量流、文化流的集合系统,是促进区域与区域之间交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旅游活动实质的外在体现[1]。因为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游客,因此,狭义入境旅游流又指入境旅游客流及其所带来的资金流,具体分为流量和流质2个方面。2013年,中国是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目的地,相比2012年有所下降,中国国际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全球排名第4位[2]。深入研究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有助于提升一个区域内国际旅游的发展,从而整体提升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影响力。

国内外对于入境旅游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流的时间分布特征[1,3-5]、空间结构[6-9]、时空演化[4-5,10]、影响因素[11-13]、动力机制[14-15]和规模预测[16-17]等方面。但是,从流量和流质这2个切入点研究入境旅游流的较少。李振亭等分析了1990—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时间变化[18]和2009—2010年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空间错位状况[19];张岩君等以山东省为例研究了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时间变化[20]。前期的研究缺乏对中观尺度区域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的长期的比较性研究,尤其缺乏对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时间演化以及匹配情况的分析。

伴随中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浙江省入境旅游也呈现快速发展的势头,2008—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接待收入全国排名第5位,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全国排名第2位[21]。因此,以浙江省为例进行入境旅游流量和流质研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对其他地区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数据来源与数据整合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基础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6—2013)和《浙江省旅游统计便览》(2003—2013)。

1.1 入境旅游流流量

旅游流流量是旅游研究中考察旅游流特征的维度之一,目前国内学者一般以旅游接待人数或人次数市场份额衡量流量。本研究将各地级市的每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数占浙江省当年入境旅游接待人数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旅游流流量的指标。

1.2 入境旅游流流质

流质主要用于评价旅游流质量的优劣程度,与流量一起用来评价旅游流,2个指标将旅游流分为4种:大规模高效益、大规模低效益、小规模高效益、小规模低效益。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Qi表示第i个地级市的入境旅游流质量;ai表示第i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收入占市场份额;bi表示第i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占市场份额;Xi表示第i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收入;Yi表示第i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接待人次数。Q值越大,表示旅游流的流质越高,相应规模的旅游流带来的经济效益越高。一般地,若Q>1,属于高质旅游流;若Q<1,属于低质旅游流。由此计算得出浙江省1995—2012年各地级市旅游流流质(表1)。

表1 1995—2012年浙江省各地级市旅游流流质Tab.1 The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the 11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rom 1995 to 2012 in Zhejiang Province

2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

1995—2012年间,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和流质表现为反向变化的特征。在流量方面,入境旅游流流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由1995年的1.45%上升到2012年的6.54%,平均每年接待入境游客335.55万人次,平均增速为17.09%,涨幅较大;在流质方面,入境旅游流流质均值虽为1.99,属于高质旅游流,但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

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演化可分为2个阶段,2003年是其重要拐点。2003年前,入境旅游流流量呈稳步缓慢上升的趋势,流质呈整体上升趋势;2003年后,流量飞速增长,但流质却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图1)。

图1 1995—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流质变化Fig.1 The change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3 各地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演化

3.1 旅游流流量演化分析

1995—2012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变化呈现3种态势:逐渐降低型,稳步上升型,起伏不定型。其中,杭州、舟山属于入境旅游流流量稳步降低型城市,1995—2012年间,杭州的入境旅游流流量一直保持在首位,但却在急剧下降,降幅达到27.36%,舟山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下降了2.74%;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衢州、台州、丽水的入境旅游流流量属于稳步上升型,其中金华的入境旅游流流量增幅最大,18年间增长了6.18%;嘉兴的入境旅游流流量起伏较大,方差为0.142 5,在1995—2000年间浮动较小,在2000—2008年间却增长了7.2%(图2)。

图2 1995—2012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变化Fig.2 The change of the quant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3.2 旅游流流质演化分析

1995—2012年间,丽水入境旅游流流质稳居第1位,且高于3.00,其他各市流质均在0.50~2.00之间波动起伏(图3)。但从波动程度大小来看,旅游流流质变化比较明显的是丽水、台州、嘉兴,丽水18年间流质均值虽为4.21,但波动程度最大,台州的旅游流流质经历2001,2002年的转折点后缓慢下跌,2012年下降至0.61,嘉兴的旅游流流质经历2000年的转折点后一直小于1.00。旅游流流质波动次之的是温州、湖州、绍兴、衢州,2000年是这4个地级市流质的转折点,2000年之前流质普遍高于1.00,属于高质旅游流,2000年之后流质普遍小于1.00,是低质旅游流,且呈逐渐下降的趋势。流质波动相对较小的是杭州、宁波、金华和舟山,2003年是杭州和宁波旅游流流质的重要转折点,2003年前杭州和宁波的流质一直趋近于1.00,2003年后,流质大于1.00,成长为高质旅游流,金华和舟山的旅游流流质1995—2010年间一直在1.00上下波动,2011,2012年均小于1.00,属于低质旅游流。

图3 1995—2012年浙江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质变化Fig.3 Change of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the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4 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匹配度演化

流量和流质是2个紧密相关的要素,匹配度在其他学科中多用来研究2个相关要素之间的偏离关系,本研究用匹配度来分析浙江省各地级市的旅游流流量和旅游流效益(流质)是否同步。一般而言,旅游流量大的地区,旅游效益也较高,如果旅游流量大的地区,旅游效益(流质)较低,或者旅游流量小的地方,旅游效益(流质)较大,就会形成匹配偏离。一定规模的旅游流流量带来相应规模的旅游效益(流质)是一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二维组合矩阵模型在数学上表示为一个二维数表,将其转化为表示浙江省各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分布的一种相位图,以此进行匹配度分析。其中,横轴表示流质,将其分为X1,X2,…,Xn的n个层级,纵轴表示各地级市旅游流流量(%),将其分为Y1,Y2,…,Yn的n个层级,横轴与纵轴交错变成一个二维数表,在表格内填入相应的地区。在二维矩阵里利用对角线可明确地看出匹配情况,对角线位置上的城市为同步,其右上方为正向偏离,左下方为反向偏离。

由于2003,2008年为入境旅游发展的2个关键点或者波动点,因此,以2003,2008年为分界点,将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质和流量划分为3个时段:1995—2002,2003—2007,2008—2012年,在这3个时段中分别计算各地级市流量和流质的均值,代替该市在这一时间段的流量和流质。在二维组合矩阵模型分析中,将3个时段内的流质平均值作为横轴,等级分类如下:较高(>1.20),高(1.05~1.20),中等(0.80~1.05),低(0.65~0.80),较低(<0.65);3个时段的各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平均值作为纵坐标,等级分类如下:较大(>50%),大(10%~50%),中等(5%~10%),小(1%~5%),较小(<1%),利用流量与流质的关系,分别得到3个时段的流量与流质的相位关系(表2,表3,表4)。

1995—2002年间,流量和流质处于正向偏离的有杭州和宁波,处于反向偏离的有舟山、温州、嘉兴、金华、湖州、绍兴、台州,没有处于同步发展的城市;2003—2007年间,流量与流质发展处于正向偏离的有杭州、嘉兴、绍兴,处于反向偏离的有金华、台州、丽水、舟山和衢州,处于同步发展的有宁波、温州和湖州;2008—2012年期间,流量与流质处于正向偏离的有嘉兴和绍兴,处于反向偏离的有丽水、衢州、舟山和台州,处于同步发展的有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和湖州。

表2 1995—2002年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二维组合矩阵分析Tab.2 The two-dimensional matrix analysi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from 1995 to 2002

表3 2003—2007年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二维组合矩阵分析Tab.3 The two-dimensional matrix analysi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from 2003 to 2007

表4 2008—2012年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二维组合矩阵分析Tab.4 The two-dimensional matrix analysis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from 2008 to 2012

为了直观地表示流量与流质的匹配度,将匹配结果分为5个类型:同步双高型,流量与流质都较高;同步中间型,流量与流质处于中等;同步双低型,流量与流质都较低;正向偏离型,流量较大,流质相对较低;反向偏离型,流量较低,流质相对较高;根据3个时间段内各地级市流量和流质的匹配情况(表2,表3,表4)得到各匹配类型的城市(表5),并利用GIS表达其空间演化(图4)。

表5 1995—2012年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匹配度演化Tab.5 The matching degree evolution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from 1995 to 2012

图4 1995—2012年浙江省旅游流流量与流质匹配度空间演化Fig.4 The matching degree evolution of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bound tourism flow in Zhejiang Province from 1995 to 2012

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匹配结构正在变佳,同步双高型城市、同步中间型城市数量增加,偏离型城市数量逐渐减少。18年间,同步双高型城市数量由0个增长到2个,同步中间型城市由第1阶段的0个增长到2个,正向偏离型城市和反向偏离型城市数量减少。

从各地级市发展进步程度来说,宁波和杭州入境旅游流量和流质匹配持续变佳,由第1阶段的正向偏离型城市过渡到了第3阶段的同步双高型城市,杭州在第1,2阶段的旅游流属于大规模、低效益的旅游流,在第3阶段的旅游流发展成为大规模、高效益的旅游流。宁波的旅游流流量一直较高,在第1阶段旅游流属于大规模、低效益的旅游流,但在第2,3连续2个阶段内,一直处于同步双高型的发展状态。在同步中间型城市中,温州在第1阶段处于反向偏离,流量较小,流质较高,在第2,3阶段发展成为同步中间型,流量与流质达到同步发展,金华在第1,2阶段2个时段内连续处于反向偏离,在第3阶段发展为同步中间型。湖州在第1阶段处于反向偏离,一定的旅游流量未能带来同步的经济效益,在后来连续的2个时段内,旅游流流量与流质一直处于较低的层面。衢州、舟山、台州、丽水4个城市的流量与流质连续3个阶段处于反向偏离。

5 结论

1995—2012年浙江省入境旅游流量和流质呈现出反向变化的特征。浙江省入境旅游流流量呈稳步上升的趋势;流质虽然属于高质旅游流,但却呈逐步降低的趋势。浙江省流量和流质演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是其重要拐点。

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呈现3种态势:逐渐降低型,稳步上升型,起伏不定型。杭州、舟山属于入境旅游流流量逐渐降低型城市,宁波、温州、金华、绍兴、湖州、衢州、台州、丽水的入境旅游流流量属于稳步上升型,嘉兴的入境旅游流流量起伏较大;在流质方面,18年间丽水入境旅游流流质稳居第1位且高于3.00,其他各市流质均在0.50~2.00之间波动起伏。

浙江省11个地级市入境旅游流流量和流质匹配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同步双高型城市、同步中间型城市数量增加,偏离型城市数量减少。

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匹配度演化是长期发展的结果,并不仅仅只是用来反映收入与人次的关系,流量与流质高低之间并无必然的决定关系,流量大的地区流质也可以同步双高,而流量小的地区流质也可以较高,出现流量与流质的匹配偏离。浙江省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匹配度正在朝合理结构演化,整体呈现出良性发展趋势。

[1]马耀峰,李天顺.中国入境旅游流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2]World Tourism Organation.UNWTO Tourism Highlights[M].Madrid:World Tourism Organation,2014:6.

[3]Hui T K,Yuen C C.A Study i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Japanese Tourist Arrivals in Singapore[J].Tourism Management,2002,23(2):127-131.

[4]马晓龙.西安旅游区入境旅游时空演变及系统调控[J].人文地理,2006,21(4):88-93.

[5]赵伟.福建省入境旅游流时空演变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6):85-88.

[6]Pearce D G.Tourism Today:A Geographical Analysis[M].2nd ed.Hong Kong:Longman Scientific&Technical,1995.

[7]马耀峰,李永军.中国入境后旅游流的空间分布研究[J].人文地理,2001,16(6):44-46.

[8]刘宏盈.长三角入境旅游流西向扩散效应分析——以向陕西扩散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4):93-98.

[9]任瑞萍,吴晋峰,王奕琪,等.旅华美国旅游流地理分布和网络结构特征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5):144-150.

[10]Lim C.The Major Determinants of Korean Outbound Trvavel to Australia[J].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in Simulation,2004,64(3):477-485.

[11]Prideaux B.Factors Affecting Bilateral Tourism Flows[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5,32(3):780-801.

[12]王洁洁,孙根年.20年来大陆—香港关系及重大事件对两岸旅游互动的影响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2):317-323.

[13]董亚娟,马耀峰,李振亭,等.西安入境旅游流与城市旅游环境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32(1):98-101.

[14]郑鹏,马耀峰,王洁洁,等.基于“推-拉”理论的美国旅游者旅华流动影响因素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112-117.

[15]高军,吴必虎,马耀峰.旅华英国游客O→D旅游客流动力机制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2):35-40.

[16]Song H,Witt S F.Forcasting International Tourist Flows to Macau[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2):214-224.

[17]雷可为,陈瑛.基于BP神经网络和ARIMA组合模型的中国入境游客量预测[J].旅游学刊,2007,22(4):20-25.

[18]李振亭,马耀峰,李创新,等.近20年来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变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94-99.

[19]李振亭,张晓芳.中国入境旅游流流量与流质的空间错位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29(7):758-761.

[20]张岩君,马耀峰,胡巧娟.基于流量与流质变化的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成长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河南科学,2012,30(12):1806-1811.

[21]胡静.2013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244-245.

猜你喜欢
流质入境浙江省
《初心》
买卖型担保中流质条款效力的证成与强化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论流质契约的解禁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论我国流质条款的重构
非法入境
学《易》当像老子、孔子那样入境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