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维维
(广东省对外科技交流中心,广东 广州 510033)
步入21世纪以来,纳米科学和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以及认知科学迅猛发展,四大领域交互作用并有机融合,推动了整个科技领域的革命性变革。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流动和技术创新的作用日趋重要,加强技术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特别是促进研究成果的技术转移,已成为各国和地区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
在国外,科技服务业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达国家注重科技服务业的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专业机构为企业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和技术服务。例如,作为欧洲技术咨询服务领域顶尖企业的意大利INNOVA集团,采取的是技术转移全流程服务的模式,为技术供应方及技术接收方提供专业化的匹配与对接服务,在促进技术转移的同时,达到了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三链融合。这种服务模式能够对需要转移的技术进行准确定位,充分考虑供需双方的要求,进行精准匹配,但是前期依靠专业团队对技术进行评估运作,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仅通过公共服务很难完成整套流程,还需要与市场行为相结合,整合公共资源与市场资源,并通过商业辅导、产业孵化等其它渠道进行支撑。除了相关中介机构的线下专业化服务之外,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线上对接服务系统逐步兴起并完善。目前国外的技术对接系统主要依托于相关国际会议,根据国际会议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关技术供给与需求的展示和匹配。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线上技术对接系统建设的经验,规避现有系统所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对促进我省科技服务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以2012年意大利博洛尼亚能源展在前期对接活动组织安排时所使用的R2B在线预对接系统(www.b2match.eu/r2b2012/pages/home)为例,该系统主要用于参会机构的相互了解,并完成交互式的合作意向匹配。系统主要功能分为三大类:一是机构信息的展示:参会机构在系统中注册之后,即可发布本单位资料及技术供需信息,并浏览/搜索其它参会机构的信息;二是合作意向的匹配:参会机构可以向其它参会机构提出对接意向进行预约,在线系统将根据双方意向表达进行匹配与调整,协调并确定双方的对接日程安排;三是参会机构在会后可在系统内对对接洽谈的效果进行评价。该系统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根据用户选定的时间进行对接场次的安排与调整,极大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相应地,这一系统主要用于展会的预对接,其所收集的技术及机构信息不具有可持续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图1 意大利博洛尼亚能源展线上对接系统——可对接企业情况概览
图2 意大利博洛尼亚能源展线上对接系统——预对接意向概览
技术转移既是技术获取的主要方式,也是技术成果商业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技术转移活动在我国日益活跃,技术对接系统的建设亦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在国内,技术提供方与潜在接收方的匹配主要是通过各级科技部门及科技服务机构以会议、研讨会等形式来完成。目前较为完善、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线上对接系统有以下三个:
以科技部及北京市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承办的(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为例,会议每年可以吸引来自海外近4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30个省市的科技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3000余人,会上按国别及领域设置不同专场,除介绍双边科技合作情况、推介科技合作项目之外,还安排有技术对接活动。大会在官网上设置了技术对接平台,将线上对接与线下对接相结合,报名参加大会的机构可以登陆线上对接平台,根据会议日程安排及自身对技术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场次及对接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以中意技术对接平台为例,其系统功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发布机构供给与需求信息,包括项目需求的发布,技术售让信息的发布,以及第三方服务的提供;二是为机构提供对接意向匹配服务,可以根据项目供需,向意向企业提出对接请求,通过线上视频/电话会议或线下活动/自行联系等形式进行沟通。该系统界面简洁明了,方便操作,但功能较为单一。这种依托于会议的对接模式能够促成大批企业在短时间内互相了解,接触范围广泛,可以发展合作的空间较大。并且由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的公众服务平台能够为对接活动起到支撑作用。其不足之处在于会议同期安排较多,对接作为其中一部分,在企业交流之后很少有机构对对接效果及后续进展进行跟踪反馈,实际促成的合作情况难以评估。
图3 中意技术对接平台——项目需求发布
作为“中国—东盟科技伙伴计划”的重要建设内容,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是中国唯一一家面向东盟的国家级技术转移机构,由广西科技厅牵头建设并负责日常运行管理。
作为国家级平台,该系统功能相对完善,具有中英文双语系统,可以进行需求、对接、委托和专题活动等几个环节的管理,包括发起、回应与反馈。系统内即可完成相关会议的报名与预对接,极大地提高了会务安排的效率,优化了对接洽谈的效果。该系统长期向注册用户开放,并与各相关会议、活动进行配合,能够进行常态化工作。就使用体验而言,目前的不足主要是系统推广度不够高,系统内项目较少,且缺乏合作情况的跟踪反馈。
图4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对接资源信息平台——可对接项目情况概览
图5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对接资源信息平台——专题活动列表
该系统是江苏企业与境外参会机构进行前期有效对接交流的网络互动平台,汇集了境内外参会机构的基本信息,对境内外参会机构开放使用,方便前期在线对接,寻找合作伙伴,预约洽谈会晤时间。这一系统的使用,促进了境内外参会代表的相互了解,提高大会活动期间项目对接的成效。但是,该系统仅在每年江苏省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期间开放,时间较短,在一定程度上为对接活动的持续开展及对接信息的回顾反思带来了困难。
综合上述情况,国内现有在线技术对接系统主要满足了潜在合作机构技术供需展示及查询的需要,在进一步匹配对接方面仍需人工介入协助安排,无法达到国外系统自动根据需求安排对接时间表的程度,另外在后续对接效果跟踪反馈方面仍有所欠缺。具体情况参见表1:
表1 各系统综合对比情况
本文从在线技术对接系统发展出发,结合技术转移的需求,分析了国内外技术对接系统发展的现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系统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比较,对比总结出各系统的突出特点及不足之处。综上所述,在线技术对接系统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实现技术从提供方到需求方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技术供需的对接匹配。对于技术提供方而言,一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耗费了大量投入,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接收方进行产业化,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其它新技术的出现,研发的技术成果将面临价值逐步降低的局面。对于技术接收方而言,既然对某一技术存在需求,说明其在此技术领域有所欠缺,受自身能力或条件制约,若引进相关技术并进行消化吸收,将承担一定程度的风险。随着互联网思维与传统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在线对接系统将发展成为一种服务于技术供求双方的新模式,通过有针对性的技术匹配,引导有需求的企业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
作为科技服务的提供者,政府及科技中介机构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起到了联系技术提供方与技术需求方的作用。因此,借助技术对接系统对供需双方进行高效准确的匹配,将有助于促进科技研究成果的有效转移。技术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及应用,能够有效地整合现有技术成果与技术需求,满足地区行业共性的科技服务需求,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广东省作为经济与科技发达省份,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未来几年内,广东将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机遇,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扬长补短、创新集聚、三链融合、贴近前沿,努力增创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新优势。在这种战略条件下,对接系统与技术信息共享服务的国际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与未来趋势。
[1]吴汉荣.技术转移服务创新模式研究——以意大利Innova集团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14,6(3):117-120.
[2]胡新恺.对中小企业技术转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0(31):178-180.
[3]谢富纪.技术转移过程中的供需双方合作[J].科技管理研究,1999,1:31-32.
[4]高子涵,吕华侨,李娟.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9(3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