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闽南文化在东南亚传播的海外文物

2015-04-16 17:20黄明珍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年2期
关键词:展示中心天公妈祖

黄明珍

在举办2013年第二届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为了给世界闽南文化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忆,泉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举办世界闽南文化节期间建成“世界闽南文化展示中心”。该展示中心设立于泉州市博物馆内,总面积为4200平方米,分为“方言古韵、美在乡音”“文化源流、美在底蕴”“慎终追远、美在亲缘”“多元信仰、美在和谐”“遗产绚烂、美在传承”五部分,通过300多张照片、2000多件实物,从闽南方言、闽南历史、闽南宗族、闽南宗教、文化遗产五方面,讲述闽南人从历史走向未来的故事(见图1)。在该展示中心的文物陈列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闽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繁衍,特委托新加坡华侨、文物收藏家吕世聪先生从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马六甲等国家和地区征集到相关文物43件,包含有刺绣、瓷器、木雕神像、文化典籍、文献刻版、钱币等类型。这些海外征集来的文物讲述闽南人从历史走向未来,见证闽南文化“来自中原,航向四方”,并且在东南亚得到广泛传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闽南文化对东南亚华侨及当地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影响。展示中心所展示从海外征集的文物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文化典籍

展示中心展示由海外征集到的文化典籍有以下类型:

1.新加坡出版、峇峇翻译中国古代小说《一枝梅平山贼》《平闽十八洞》(见图2),马来西亚土生华人(峇峇)翻译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走马春秋》(见图3)。这类小说文学作品在闽台地区及南洋华人社会流传甚广。

2.新加坡佛教居士林出版、园瑛法师题的《地藏菩萨本愿经》(见图4),新加坡古友轩英记印刷出版的《高王观音救苦经》(民国时期)、闽南语《金刚经》。这类经书均为修佛的闽南人带到新加坡,在当地发行、流传开来。新加坡古友轩是由金门移民到新加坡的林衡南约于1870年所创立。

3.厦门会文堂出版的闽南歌册《益春告御状》《安人哭子,马俊娶亲》。

4.新加坡出版的《李载鸾拳术》(见图5)。

5.永春广云楼出版的《四书》《吴氏族谱》(见图6)。

展示的文化典籍一共有12类,其中《吴氏族谱》记载了吴氏族人移居南洋的史料,《李载鸾拳术》体现了李载鸾师傅自永春到马六甲开设武馆授艺,将闽南武术在海外发扬光大。

闽南人在“过台湾”“下南洋”时,为了适应新环境,满足精神生活等需求,将源于故土的精神文化传播到侨居国。这些闽南精神文化在闽南地区与东南亚社会的交流中影响广泛,如峇峇马来文学在19世纪的马来西亚非常有影响力。这个早期闽南人移民与当地马来人结合的华人亚族群——峇峇,将中国古典通俗小说翻译成马来文,其中使用大量的闽南方言。例如,《走马春秋》封面上的字眼“CHAU MAH CHOON CHIU”,懂得闽南语的人若拼一下,就会发现它是“走马春秋”四字的闽南语发音。这些文化典籍在当地的发行、传播,成为当时东南亚华侨的精神食粮,至今被各方藏家争相收藏。

二、瓷器

1.泰国华人定烧德化窑五彩小盘(见图7):泰国华人定烧彩瓷在当地被称为“宾乍隆”(Benjarong),其意就是由红、白、黑、青或蓝五色构成的彩瓷。该盘内壁所绘小儿,头发卷曲,梳有双辫,辫子上翘,盘膝而坐,双手合十,神情庄重。该形象海外人物特征明显,应是海外华人定烧的瓷器。这类彩绘瓷色泽浓艳,纹饰习见的是突出佛教艺术色彩。此盘是德化窑18世纪的产品。

2.民国青花泰文罐(见图8):东南亚地区的华人经常向闽南地区的瓷窑定烧瓷器,销售给当地百姓。该瓷罐周围饰以青花泰文。以外国文字为瓷器的纹饰,除了有欧洲地区的荷、英、法等洋文,还有阿拉伯地区的回文,但中南半岛的泰文尚不多见。

3.民国漳州窑双狮娘惹瓷罐(见图9):“娘惹”一词来自于马来语,是指明朝或以前移民到东南亚的中国人与当地的马来族或其他民族的妇女通婚所生的子嗣,女性称“娘惹”,男性称“峇峇”。娘惹瓷是一种专门定制的外销瓷,其特点是色彩艳丽,有如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新娘,深受东南亚国家人民的喜爱。此件娘惹瓷罐器身装饰华丽,体态丰满,器身前后各绘一只脚踩绫带、昂首阔步的狮子,狮子造型威武雄壮,周边云彩错落有致,形制粗犷而有震撼力。

移居东南亚的闽南人回国定制瓷器,带到移居国使用,不仅丰富了侨居国的物质文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当地社会的进步。在菲律宾部分比较闭塞地方的土著居民,把拥有中国陶瓷当作估量个人财富和社会地位的主要准绳和象征。瓷器传到菲律宾,启迪并带动当地制陶业的发展,推进当地社会文明的进程。

三、民间信仰类

1.漆线雕番面妈祖坐像(见图10):该尊坐像从马来西亚征集而来。妈祖信仰遍及泉州、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及台湾地区、东南亚诸国。此尊妈祖坐像有一张“番仔脸”,冕冠后面缀有一撮玫瑰红发髻,使妈祖番客韵味十足,这在妈祖形象中堪称奇葩。

2.香火盒(见图11、图12):闽南重要的神明—开漳圣王、保生大帝、法主公、广泽尊王的香火盒。闽南人出外总会带着自己家乡神明的香火(香灰),祈求家乡神明佑护在异地顺利平安。此次展示从马来西亚征集来的清代凤山寺“广泽尊王”香火盒,清代龙湖境“张公圣君、吴公真仙、陈公圣侯”香火盒。

3.印版(见图13~图16):此次展出的有民国福德壇“福德正神”木印版(新加坡征集)、清代“慈云阁双面签诗”木印版(马来西亚征集)、民国顺义坛“大元帅符咒”铜印版(新加坡征集)、民国“陈马泰”店号天公金木印版(新加坡征集)、新加坡四排埔(地名俗称)“顺义坛符咒”印刷电版、“天公金(神祃)”木刻印版6种印版,皆为民间信仰中所需要使用的器具。旧时庙宇里提供的符咒,皆以木刻印版印制。电版技术发明后,古老的符咒文化也依赖机器印刷传承。闽南人过春节时,在正月初九这一天都会祭拜天公,希望天公保佑人寿年丰、四季平安。闽南人到东南亚后,仍延续祭拜天公的习俗,天公金木刻印版就是印制祭拜天公所用纸钱的印版。

共同的信仰不仅是海外闽南人和祖籍地密切联系的纽带,也是团结世界闽南人的载体。闽南人外出到东南亚一带后,把祖籍的信仰也一起带了出去。而这些信仰又影响到了当地人,以至于妈祖到了海外后,就有了当地人的新面孔,变异成番脸妈祖,菲律宾不少天主教堂中供奉的妈祖神像是全身天主教服饰的神像。1954年,全世界天主教在菲律宾举行祈祷大会,教皇特封妈祖为天主教七圣母之一,并隆重为妈祖加冠。[1]这说明不仅菲律宾华人信仰妈祖,一些菲律宾人也用他们的传统方式来信仰妈祖。妈祖信仰已渗透到当地民俗中,成为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四、其他类

1.东南亚华人铸币(见图17、图18):展示中心展示三枚印尼华人铸造于18世纪的锡币—“列港公司”“玛瑙公司”“中和公正”,出水于苏门答腊(印度尼西亚)邦加岛(Pulau Bangka)等地。从18世纪开始,华人在东南亚的开发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华人或是成为当地有影响力的一方势力,或是成为一地的统治者。这些华人很多模仿当时中国通用的铜钱样式,取材于当地常见的铅锡,制作发行了各类华人的钱币。

2.金丝绣龙凤纹戏服(见图19):戏服上以金丝绣工艺绣有云龙、飞凤、八宝、蝙蝠、蝴蝶等吉祥纹饰。此件戏服征集自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东岸。印度尼西亚东岸有大量的闽南移民,此闽南戏服是当地华人老戏班(19世纪)所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

3.新加坡源崇美茶行茶具(见图20):闽南人赴东南亚谋生,从事的职业多种多样。他们除了把各自的技艺带到侨居国,甚至还有很多生活用具都要回国定制。如这次展出的源崇美茶行茶具,就是其原主人为了促销茶叶,从宜兴定制了茶壶,从潮州定做了锡制茶罐,从香港定制了锡制茶盘,在紫砂壶壶身打上其店的logo“源崇美茶行”等款识,组成了整套茶具赠送给买茶的人。随着其茶叶生意的兴盛,闽南功夫茶文化也在当地得以传播。

人是文化的最忠实、最活跃的传播者。闽南人在世界各地以血缘、亲缘、乡缘、业缘等为纽带,组织的社团组织数以万计,他们团结互助、齐心协力。寺庙建筑往往与血缘关系的宗祠、乡缘关系的同乡组织合而为一,成为华侨公众议事、集会、处理公益事务、调解处理纠纷争执的场所,成为海外闽南人的社区中心和传播中华文化的媒介。由于中国人的海外迁徙是一种被迫的移民行为,他们不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心理上,都需要与自己的祖国保持一种身份上的认同,以使自己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都有一种精神上的归属感。所以闽南华侨在移居海外过程中,几乎将他们在故乡的生活方式完整地移植到侨居国。在侨居国,华侨通过举办各种迎神、祭神庆典活动,创办华文学校、华文报刊等方式来强化华侨的民族意识,传播闽南文化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完整的华人华侨史就是一部中华文明传播史。

注释:

[1]转引自李天锡:《闽南民间信仰在华侨华人中的传播及作用》,文载《闽南文化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9月。

猜你喜欢
展示中心天公妈祖
2014年第22届APEC会议展示中心:国际会都 辉煌印记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湄洲妈祖已分灵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
天公也有伤心时
深秋到新加坡
腊月雪
高清视频监控在烟草行业散烟收购应用中的关键技术实现
拜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