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有效树立宪法权威

2015-04-15 21:39胡旗保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11期
关键词:权威依法治国宪法

胡旗保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试论如何有效树立宪法权威

胡旗保

(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依法治国中具有根本意义和突出地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我国要进一步加强法治社会建设,按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领会中央精神,牢固树立宪法意识,明晰宪法的重要意义,弘扬法治精神,以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完善我国的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机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建设法治化国家。

宪法;宪法权威;法治国家;依法治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权威能不能树立起来,首要看宪法有没有权威”。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领导人将依法治国贯穿于治国理念之中,所以,要想国家兴旺发达,就要牢固树立宪法权威,在宪法的实施、监督、保障上下功夫,这是新形势下我国的重要任务和必然要求。我国要坚持走依法治国的道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将此作为推动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从而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现阶段,我国宪法还未树立应有的权威,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我国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进程,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一、宪法权威的内涵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具有最高威望,如习总书记所言,法治的权威要依靠宪法权威来树立,因为宪法是最根本的法,宪法中规定了我国的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组织形式,以及人民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我国最根本的原则和制度。宪法具有最高权威,这体现在我国所有的法律都要以宪法为根本,是其他法律、法规的依据,如果其他普通法内容与宪法的内容不相符,那么则此法无效。宪法具有至上的权威,任何人、国家机关、社会组织、社会团体都不能够凌驾于宪法之上,要服从宪法。因为宪法体现着人民的意志,代表着人民的根本利益,保障和尊重人权,关注民生,贴近民众,人民的利益不可侵犯,是宪法权威题中应有之义。宪法是一种法律信仰,广大人民群众应当树立这种信仰意识,只有人民自觉维护和遵守宪法,宪法的权威型才能得到真正体现。总之,宪法的内涵中包含了至上性、至真性、至信性,一个国家能否实施宪政制度,关键在于宪法的权威能够体现,俗话说:制宪易、行宪难。有宪法并不等于有宪政,其根本原因也在于在社会生活中,如果宪法的权威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贯彻,那么即使有宪法,也绝对不是宪政。

二、树立宪法权威的重要意义

1、建设法治社会的必然要求

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我国将依法治国作为此次全会的聚焦点,这是史无前例的,在我国党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违法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依法治国”一直贯穿于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理念之中,无论是治贪反腐,还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都是在法治的框架内进行。这充分体现了我党对法治的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以及我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坚定决心。而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树立宪法权威对建设法治社会、法治中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宪法高于一切”,就是要树立起宪法至上权威,进而推进我国法治建设。

2、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社会性质要求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要求人民当家做主,而人民当家做主,需要依法治国来实现,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明确了人民的权利和地位,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通过制度,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来实现人民的权利,并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宪法的实施。

共产党作为我国执政党,必须要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来办事,从根本上说,尊重宪法和法律,就是尊重人民的根本利益,要真心诚意为人民办事,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只有满足人民的需求,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才有可能实现法治社会,也只有尊重宪法权威,才能真正的保障人民的利益。

三、树立宪法权威的有效途径

1、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培养宪政意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指出:“宪法意识构成宪法秩序内在的精神力量,发挥着重塑社会规范性判断与价值基础的‘文化软实力’的作用”。2014年底,张德江同志在《求实》杂志上刊登了《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牢固树立宪法法律权威》的文章,提出要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为重要契机,提高人民的宪法意识,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深入开展宪法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宪法的氛围,建立实施宪法的思想基础。要深入学习宪法文本,立足原文,加深理解。同时,将宪法宣传教育与中国近代的历史巨变,与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和将来的重要举措联系起来,弘扬宪法精神,讲好宪法故事。要加强宪法的宣传教育,将宪法实施与伟大复兴中国梦联系起来,明晰宪法发展的历史,明确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正确把握我国的根本任务、前进道路、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推动我国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更要强化自身的法治素养,树立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为人民群众办事。目前,我国出现的贪腐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部分党员干部缺乏对宪法权威的敬畏,将法律法规作为摆设,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滥用职权、知法犯法,法制观念薄弱,归根结底是因为违反了宪法精神。这就必须要求在党内加大宪法宣传教育,真正树立起宪法权威,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学习贯彻。作为我国公民,也要加大对宪法的学习,才能够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争取自身的权利。

2、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我国正面临改革深水期和攻坚期,要想保证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就要坚持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我国任何法律法规的出台都要以宪法为依据,不能违背宪法的精神和准则,一切要以宪法为最高权威。要树立宪法权威,也要进一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我国的法律体系,通过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来加强宪法的实施。这是由于,宪法本身具有不直接适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宪法的权威性,所以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有助于推动宪法的实施应用,从而提高宪法的权威性。在立法过程中,要坚持宪法的核心地位,将宪法作为一切法律法规的总依据,而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根本原则、要求准则、各项政策都需要有完整的、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来落实和贯彻,具体而言主要需要注意两点:一是要遵从宪法确定的制度和原则,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性,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开展活动。二是要有相关的配套文件,确保每项立法都能够有效进行落实,以体现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为目的,让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纳入法治的轨道,建立全社会忠于、信仰法律的制度,将落实贯彻宪法提高更高水平。

3、健全宪法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

要想使宪法落到实处,就要建立宪法的实施、监督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措施,如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的宪法监督机制、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进一步完善备案制度,对规范性文件进行严格审查,严格按照宪法要求,撤销违反宪法精神的文件。严格立法性文件的管理,地方不得印发带有立法性文件,相关部门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大对立法问题的监督,加强监察,强化责任意识。,国务院、地方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法机关,要严格贯彻实施宪法和法律,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规范政府行为,提升政府形象。针对司法机关,要确保司法公正,让公平正义像太阳一样普照人民,使人人享有人权,提升司法公信力。地方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行使职权,加大对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行使的监督,对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行为要坚决进行纠正,确保我国建设法治社会、法治中国。另外,加强要加强宪法的保障机制,要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要依靠各级机关、各部门的共同努力,要依靠社会团体和组织的共同努力,共同维护宪法权威,自觉遵守宪法规定,将宪法践行好、推动好。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号角已经吹响了,伟大中国梦的圆梦之旅也开始了,法治中国的建设是为圆梦之旅保驾护航,我们要进一步极大法治建设力度,于我国权力机关而言,要加大依法行政;于广大党员而言,要树立宪法意识和法治思维;于人民群众而言,要加强运用宪法和法律保障自我权利的能力。总之,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树立宪法权威,在宪法精神的指引下,推进依法治国,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朱福惠.宪法至上——法治之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刘海年。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J].中国法学,1998,(1).

[3]韩大元。论宪法权威[J].法学,2013,(5).

D921

A

1008-7508(2015)11-0060-02

投稿日期:2015-07-09

胡旗保(1970-),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宪法学、行政法学。

猜你喜欢
权威依法治国宪法
宪法伴我们成长
《宪法伴我们成长》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尊崇宪法 维护宪法 恪守宪法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