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海龙,张忠虎,闫文虎,刘志洁
(甘肃省永昌县喇叭泉林场,甘肃 永昌 737200)
永昌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与建议
蒲海龙,张忠虎,闫文虎,刘志洁
(甘肃省永昌县喇叭泉林场,甘肃永昌737200)
摘要:总结了永昌县生态林业建设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加大宣传,努力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依靠科技,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科学规划,逐步探索生态林业模式;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强立法,协调保障林业建设进程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态林业;现状;建议;永昌县
永昌县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东邻武威市,北接金川区、西迎山丹县,南与肃南接壤。位于东经101°04′~102°43′,北纬37°47′~38°39′。东西最长距离144.80 km,南北最宽距离144.55 km,总面积7 439.27 km2,总人口24.3万人,辖于中国镍都—甘肃省金昌市。下辖6镇4乡,111个行政村,917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境内地势以山地、平原为主,与戈壁沙漠东西展开,南北山岭夹峙,相间排列,山地平川交错,绿洲荒漠绵延。最低海拔1 452 m,最高海拔4 442 m,平均海拔2 000 m,耕地海拔1 452~2 400 m。永昌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4.8℃,平均降水量185.1 mm,无霜期134 d。年平均日照2 884.2 h,日照率65%。年蒸发量2 000.6 mm[1]。
生态林业,是指以现代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通过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在促进森林产品发展的同时,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创造最佳环境的一种现代林业模式,它追求的核心是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持续不断地提供最优的生态服务和经济贡献[2 -3]。生态林业理念是在生态系统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和利用,实现经济收益与生态收益的双丰收[4]。在资源不断匮乏,环境污染愈发严重的情况下,生态林业建设已经成为了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按照建设“绿色永昌、平安林区、和谐林业”的总体目标,永昌县林业事业呈现提速、升级、惠民、增效的良好发展态势。
近几年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城市化进程中环境问题日渐突出,做好西部地区城市的园林绿化,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极为重要[5]。在甘肃省林业厅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永昌县确立了“生态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向人居集中的市区和村镇转移”的思路,经过30多年的努力,在西北风沙前线树起一道绿色的屏障,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品位日益提高。永昌县加大生态建设力度,着力改善县域生态环境,紧紧围绕“大地增绿、林农增收、生态增效”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南保青龙、中建绿龙、北锁黄龙”发展战略,以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重点公益林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百里生态、死亡沙枣林改造、武当山水云山狮伏山绿化、金永高速公路绿化“十大工程”为依托,着力构筑绿色生态屏障。2014年全县完成人工造林1 028 hm2、四旁义务植树82万株;完成森林抚育337 hm2,示范推广实用技术近333 hm2,综合防治有害生物14 000 hm2,有效保护水源涵养林15 867 hm2、重点公益林109 333 hm2,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27.43%,植林面积和森林覆盖率实现了“双赢”[6],使得林业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2014年,永昌县坚持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按照基地化发展、品牌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新建育苗基地27 hm2,在喇叭泉林场新建枸杞基地197 hm2;建成以皂角为主的中药材基地340 hm2,栽植各类绿化苗木3.84万株,建成基地绿化带17 km,栽植皂角、麦冬药用苗木52万多株(墩),播种桔梗、白术、板蓝根等药材种子1.24万kg,累计完成投资2 000万多元[7]。以朱王堡、水源、六坝、东寨、焦家庄5个乡镇和喇叭泉林场为重点,新建成以葡萄为主的日光温室120座。在南坝乡新建成枣树基地20 hm2。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培育林下经济示范点3处,带动发展林下经济示范户20户,新建优质林草基地近133 hm2,发展林下生态鸡1万多只,形成了以林木种苗业、中药材产业、设施林果业、枸杞产业、林下经济产业为主的五大特色林业产业体系。林业对县域经济社会的生态保障作用进一步显现。
2.1机遇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把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作为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为甘肃生态林业建设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以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生态林业建设全面展开,标志着西部大开发在甘肃省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也标志着生态林业建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8]。目前,生态文明建设共识日益广泛,造林绿化科技支撑日益坚实,依法治林制度保障日益完善,已经进入加快林业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现代林业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9]。永昌县应抓住国家启动实施六大林业工程的有利机遇,组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造林补贴试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生态项目,全力推进生态林业建设。
2.2挑战
永昌县深居内陆腹地,紧邻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干旱少雨,缺林少树,森林覆盖率低,生态环境脆弱,人居环境差是基本县情之一,也是制约永昌县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10]。由于造林绿化整体水平不高,林分质量差,生态公益林体系比较薄弱,森林生态功能不能适应优化环境的需要,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在推进实施生态林业工程中还面临诸多的挑战,一是人为破坏与滥伐林木现象严重,火灾隐患十分突出,森林资源安全、生态保护压力日益加剧。二是科技人才缺乏,森林抚育、管护技术滞后,苗木保存率低,农林用水矛盾突出、病虫害突发致使管护难度加大。三是环境污染、沙漠化土地面积逐年扩大,自然生态系统退化明显,荒漠化治理、生态植被修复形势严峻。四是经济林产业规模小,质量差,效益不高,与生态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差距较大。五是体制机制尚不健全,林业、林权改革还需逐步深入,依法兴林,依法治林任重道远。
3.1加大宣传,努力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建设祖国秀美山川战略目标的确立,赋予了林业比任何时候都重要的特殊地位。2011年12月,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建设生态文明林业重任在肩,而生态林建设更是重中之重。2013年4月,习近平同志在海南考察时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并多次强调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林业已成为生态建设的主体、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安全意识。加大宣传力度,更新林农经营观念,激发他们植树造林、治山治水的热情,才能使永昌县生态林业建设充满希望和活力。
3.2依靠科技,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
科技支撑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内在动力,而依靠科技是振兴生态林业的根本出路,也是搞好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保证。目前永昌县林业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高新实用技术的应用、示范、推广滞后,林业科技对生态林业建设的贡献率不高;林业生产经营科技含量偏低,真正的名、优、新、特品种较少;缺少林业高新技术拔尖人才,林果产品加工转化商品率较低,发展林业的收益不高,影响了群众的积极性。因此,一要通过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稳定科技推广队伍,认真抓好各个层次的技术培训、科技信息传递与应用。二要实施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投身生产第一线,努力提高科技兴林水平。三要组织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组织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研究的攻关项目,坚持技术标准,强化技术管理,提高质量意识。四要把高新实用技术推广纳入全县各项生态工程建设计划中,科学规范林地的管护、灌水、防虫等技术环节,达到栽一棵,活一棵,保一棵,提高绿化成效,巩固绿化成果。
3.3科学规划,逐步探索生态林业模式
生态林业模式有着鲜明的地域差异性,不能随便套用,必须根据地域分异规律和该地域最适宜的主体森林类型为基础,以森林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为手段,进行生态林业区划,相近(同)发展方向的地域组织为一个生态林业区,因地制宜地设计出不同的生态林业模式[11]。由于历史原因,不同时期林业建设重点不同,加之缺乏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意识不强。永昌县天然林、防护林、经济林等建设布局与当地相关产业规划重叠现象突出,不利于整体推进生态环境建设工作,因而使之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应依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条件,因地制宜搞好最佳林种、树种结构配置,从而选择最适合本地发展的生态林业模式,努力构建永昌生态屏障体系和产业体系,进一步对县域生态环境进行科学区划、总体布局、分区建设,加强封山育林和林分改造。凡是划定的生态林,如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自然保护区等,一定要严格管护,不得随意开禁采伐。对于天然次生的幼中龄林、疏林和灌木林,实行全封、轮封相结合。对低产林应根据其类型和特点,分别选择适宜的改造措施,以尽快提高林分的生产力。
3.4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拓宽融资渠道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且社会影响深远的工程,改革作为促进林业生产的动力,贯穿在林业工作始终。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对生态林业建设加强了政策扶植力度,制订了对林业的优惠政策,金融、财政、国土资源等有关部门在资金投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上进行全力支持。根据“谁投入、谁经营、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积极鼓励社会各类人群参与生态林业建设投资,走市场化、产业化的道路。首先应进一步深化重点林区和国有林业场圃改革,在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下,挖掘生产和增收潜力,解决经济危困,提高发展后劲,为生态林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二是形成多形式,多主体,多投入的多元化绿化机制和体制,推动生态林业快速发展。三是充分调动经营者造林和管护的积极性,切实落实造林、管护各项工作,在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中寻求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提高政府财政资金投资生态林业建设的效率。四是坚持多林种多功能的经营方向,林、工、商综合经营,给经营承包者以真正实惠,把生态林业与发展农村商品生产、群众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满足群众的愿望。
3.5加强立法,协调保障林业建设进程
生态林业建设是一件造福当代,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依法治林”是我国生态林业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建立比较健全的法律体系,使得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有法可依,促进生态林业建设步入法制轨道。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实行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以及林木种苗管理、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征占用林地管理,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征占用林地行为,对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加快生态林业建设步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要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打击乱砍乱伐、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征滥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建设生态林业体系,必须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体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切实加强相关立法,加大对林业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在重大林业工程实施过程中各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坚持林、农、牧等各业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确保全面完成各项林业建设任务。
参考文献:
[1]永昌县国土资源局.永昌县情概况[EB/OL].(2010-11-23)[2015-07-14]. http://www.gsdlr.gov.cn/jcycx/content.aspx?id=ARTI89.
[2]张建国,吴静和.现代林业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6.
[3]谭世明.论生态林业的理论与实践途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0(2):18-20.
[4]蒋迎娟.生态林业建设及生态林业的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5(7):209.
[5]张忠虎,闫文虎,蒲海龙,等.园林地被植物在金昌市的应用及建议[J].甘肃农业科技,2014(12):57-59.
[6]永昌县林业局.永昌县生态林业建设情况[EB/OL]. (2012-05-19)[2015-07-16]. http://www.yongchang. gov.cn/Item/9667.aspx.
[7]李明芮.金昌市永昌县持续加快林业产业发展步伐[N].金昌日报,2015-01-06(002).
[8]田志勇.生态林业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永恒主题[N].甘肃经济日报,2000-12-22(001).
[9]王巧斓,李美鸥,乔建,等.太原市清徐地区生态林业发展现状分析研究[J].吉林农业,2012(10):193.
[10]冉生国.永昌六大林业工程着力改善生态环境[N].金昌日报,2008-07-16(001).
[11]王怀科.对我国生态林业未来发展方向的分析[J].山西农经,2014(5):15;23.
(本文责编:陈伟)
作者简介:蒲海龙(1981—),男,甘肃永昌人,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生态保护,林木繁育与防护林恢复治理研究工作。联系电话:(0)13399483855。
收稿日期:2015-08-04
doi:10.3969/j.issn.1001-1463.2015.09.031
中图分类号:S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63(2015)09-008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