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2015-04-15 19:07:46黄旺志余亚平王昌薇蒋中平李楠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阳市种养林业

黄旺志,余亚平,王昌薇,蒋中平,李楠

(1.河南省信阳市林业工作站,河南信阳 464000;2.河南省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信阳 464031;3.河南省固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固始 465200)

信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黄旺志1,余亚平1,王昌薇2,蒋中平3,李楠1

(1.河南省信阳市林业工作站,河南信阳 464000;2.河南省信阳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河南信阳 464031;3.河南省固始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河南固始 465200)

介绍了信阳市林下经济发展现状,指出林下经济发展存在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管理水平差,科技含量低;林下种养规模小、场点分散;资金筹措、信息收集渠道不畅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如政府引导,做好宣传;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建议;信阳市

林下经济是指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1~2]。近年来,信阳市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农村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坚持以科技为支撑,以林为主、种养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已初步探索出适合信阳地方特色的林下种养殖模式,形成了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林农牧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1.1 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增加了农民收入

信阳市是林业大市,有发展林下经济的传统习惯,但早期发展的林下经济品类较单一,效益较低,直到近几年,林下经济才有了长足发展。信阳市发展林下经济的主要模式有林菌模式、林禽模式、林畜模式、林茶模式、林菜模式、林药模式、林农模式、林草模式等。经初步统计,目前全市发展各种林下经济1.69万hm2,年产值4.36亿元,品类涉及食用菌、禽类、畜类、蔬菜、茶叶、药材、牧草、花生、小麦、油菜等。林下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又增加了农民收入。如近年来,油茶等经济林下套种桔梗、麦冬和金银花等中药材,每年可增加经济纯收入1.5万元/hm2以上。

1.2 优化了农业结构,调动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由传统单一的营林模式向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多种林农牧高效复合经营模式发展转变,使广大农民看到了新型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效益,发展林下经济已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林下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全市牛、羊、鸡、鸭、鹅等畜禽饲养量和中药材、农作物等经济植物产量的明显增加。发展林下经济带来的显著效益,增加了林地经济收入,激发了农民植树造林的积极性,促进了信阳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1.3 提高了林分质量,巩固了林业生态建设成果

发展林下经济,农民加大了对林地水肥、劳务投入,达到了以耕代抚的目的;有效提高了林木抚育管理质量,促进了林木生长,改善了林分质量,增强了林木抗性,维护了林业生态安全,使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更加协调统一。同等条件下,发展林下经济的树木与未发展林下经济的相比生长速度可提高15%以上。经测算,豫南地区杉木、杨树等速生丰产林造林后的前3年套种花生、中药材等经济作物,累计可增加套种净收入1.0万元/hm2,节约幼林抚育投入1.2万元/hm2和增加木材收入0.5万元/hm2,合计增效达2.7万元/hm2。

1.4 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畜禽养殖、食用菌和中药材等种植带动了产品加工、保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培植了一批龙头企业。发展林下经济,将养殖业由庭院转移到林地,不仅扩大了养殖规模,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改善了庭院卫生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由于发展林下经济带来了良好的效益,激发了更多的农民学科技、学管理、学经营,涌现出了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企业家。

2 存在的问题

虽然信阳市发展林下经济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相对于全市近60万hm2林地资源的充分利用来说,利用率很低[3~5],与先进的地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2.1 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

林下资源的开发广度和深度不够,绝大部分可利用的林下土地仍处于闲置浪费状态,并且已利用起来的土地综合利用率不高、效益较低、模式单一。

2.2 管理水平差,科技含量低

在种养过程中尤其是在养殖方面,大多沿用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科学养殖技术掌握不够,致使饲养成本高、效益差,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发展新模式、新品种、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条等方面创新不足,生产的科技含量较低。

2.3 林下种养规模小、场点分散

目前林下经济在发展规模上一直无法做大、做强,大部分为个体家庭种植、饲养,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和产业优势,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高。

2.4 资金筹措、信息收集渠道不畅

农户缺乏充足的资金和信息,加上种养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农户发展林下经济信心不足,积极性不高。

3 林下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3.1 政府引导,做好宣传

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关联度高,覆盖面广,是一项新型的复合产业,需要依靠政府的强力推动和政策扶持,充分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通过邀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科技示范、参观学习等方式,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3.2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的原则,结合信阳市的林地面积、立地条件、群众传统种养习惯和技术基础,坚持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畜牧业发展、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的发展潜力,确定林菌、林畜(禽)、林药、林茶、林农等5种主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在新县、商城县、罗山县和浉河区山区林地重点发展林畜(禽)、林菌、林药、林茶4种林下经济;在淮滨县、息县、固始县和潢川县平原区重点发展林畜(禽)和林农等林下经济;在光山县、平桥区和罗山县等县丘陵区重点发展林畜(禽)、林农、林药等林下经济。对林下经济发展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布局,以带动全市林下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3.3 培育龙头,示范带动

要将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建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根据信阳市自然条件和资源条件,合理布局种植、养殖和加工基地,同时依托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深加工业,建立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实行专业化、基地化、规模化生产。开发茶叶、食用菌、畜禽、中药材、经济作物等系列加工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形成市场带龙头、龙头连基地、基地连万家的林下经济发展格局。为提高林下经济的产品市场竞争力,信阳市的华英公司、羚锐公司、三高公司、安泰公司、新民公司、五云和文新茶叶公司等一批与林下种植有关的企业,应更进一步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充当农户与市场之间的纽带,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健康有序生产格局,做大做强林下经济。

[1]张洁,张月红,赵占丰,等.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J].天津农业科学,2010,16(5):108-110.

[2]彭国营,周立林.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J].河北林业,2008(6):34.

[3]唐慧芳,谭子幼.泸溪县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湖南林业科技,2012(3):82-84.

[4]孙毅.豫西黄土丘陵地区林下经济发展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1.

[5]罗金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发展林下经济探析——以广西田林县为例[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11(2):19-22.

(本文责编:金苹)

F326.2

A

1001-1463(2015)04-0063-03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4.021

2015-02-27

黄旺志(1964—),男,河南固始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管理和林业技术推广等业务工作。联系电话:(0)13837666469。E-mail:13837666469@163.com。

猜你喜欢
信阳市种养林业
山西灵石:种养专业合作社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花椒树下做文章 生态种养增收入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学(2021年12期)2021-02-12 07:50:32
循环种养 带富乡邻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鄱阳县富大种养专业合作社
信阳市
land produces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7
信阳市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