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建平,李斌杰,梁建元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44400)
羊角形辣椒大棚栽培引种试验初报
于建平,李斌杰,梁建元
(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灵台 44400)
为筛选出适宜灵台县塑料大棚栽培的羊角形辣椒品种,对引进的6个辣椒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了民欣早椒和陇椒3号作为主推品种。
羊角形辣椒;引种;品比试验;大棚
近年来,甘肃日光温室辣椒种植面积不断增大,为辣椒周年供应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1]。羊角形辣椒因其味辣、皮薄、肉厚、腔小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在鲜食辣椒中,羊角形辣椒在西北一直占据着主流市场。陇东是北方羊角形辣椒的主要生产地之一,产品远销西安、兰州、银川等城市,但在生产中由于群众自行盲目引种,种植品种繁多,良莠不齐,菜农承担巨大风险[2~3]。为了优化辣椒品种结构,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筛选出适宜陇东地区塑料大棚栽培的羊角形辣椒品种,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4年开展了6个辣椒品种的塑料大棚栽培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有老陕螺丝王(宝鸡市亚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金棚7号、金棚8号(西安金鹏种苗有限公司),陇椒3号、陇椒5号(甘肃民圣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民欣早椒(兰州农乐蔬菜研究所),以螺椒王(本地常规品种)为对照品种。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在灵台县中台西川钢架塑料大棚内,棚宽8 m,矢高3 m,长50 m,面积400 m2。地块为淤育土,肥力中等,定植前单棚施入腐熟有机肥5 000 kg、尿素15 kg、磷酸二铵15 kg、硫酸钾10 kg[4~5]。
每品种为1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7.6 m2(1.1 m×16.0 m),南北行向种植,大棚两端设保护行。7个品种于2011年1月20日播种,采用穴盘和基质在日光温室内育苗,4月10日定植于大棚,每穴2株,行距50 cm、株距35 cm,每小区定植92穴,采取高垄栽培、膜下暗灌的方式种植,即宽行70 cm、窄行40 cm,宽行起25 cm高垄面,垄面中间开沟10 cm作为暗灌沟,在暗灌沟两侧定植辣椒,每棚栽7垄共14行。其余田间管理与常规管理相同。苗期每个参试品种随机抽取10株调查辣椒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的发生情况;采收盛期各小区随机抽取5株进行植株性状测定,并选取品种特征典型的15个四门斗椒进行果实性状测定。分小区按每次采收量累积计产。
2.1 果实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老陕螺丝王、螺椒王(CK)、民欣早椒果型较大,但老陕螺丝王、螺椒王为深绿色,皱褶多,果面有突起,并且辣味特浓,不是大多数消费者所喜欢的类型;在微辣型的陇椒3号、陇椒5号、民欣早椒3个品种中,以民欣早椒果型最大,外观最佳。
表1 不同辣椒品种单果性状
表2 不同时期辣椒产量表现
2.2 抗病性
疫病、病毒病、炭疽病、白粉病是陇东塑料大棚辣椒栽培中较为常见的病害。经生育期观测记载,参试品种都比较抗病,尤以陇椒3号、民欣早椒、金棚8号抗病性最强,陇椒5号、金棚7号次之,老陕螺丝王、螺椒王(CK)轻感炭疽病。
2.3 上市期与产量
大棚辣椒于6月上旬至7月中旬进入产量高峰,7月中旬至8月中旬由于外界温度太高影响了开花和坐果,形成了一个产量低谷,高温期过后又于8月下旬形成了一个小高峰。大棚辣椒的优势是前期产量,因为5、6月份辣椒市场价位较高,提早上市就能取得较高的收益。从表2可以看出,参试品种中,以老陕螺丝王和民欣早椒上市最早,前期产量较高,陇椒5号后期产量较高。折合总产量以民欣早椒最高,为45 795 kg/hm2,较对照品种螺椒王增产33.4%;其次为陇椒3号,折合总产量为45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螺椒王增产31.1%;对照品种螺椒王折合总产量最低,为34 318 kg/hm2。
1)参与试验的6个品种中,以老陕螺丝王和民欣早椒上市最早,前期产量较高,陇椒5号后期产量较高。折合总产量以民欣早椒最高,为45 795 kg/hm2,较对照品种螺椒王增产33.4%;其次为陇椒3号,折合总产量为45 000 kg/hm2,较对照品种螺椒王增产31.1%.
2)通过对产量、果实性状、抗病性综合分析,认为民欣早椒、陇椒3号最宜在陇东塑料大棚作为春提早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其次陇椒5号后期产量较高,适宜作为露地栽培品种进行推广;金棚7号、金棚8号味辣、果面光滑,可作为辅助品种适当搭配种植。
[1]李元万,张茹,陈灵芝,等.陇椒系列辣椒品比试验[J].甘肃农业科技,2011(6):40-41.
[2]王兰兰,陈灵芝,程鸿,等.辣椒新品种陇椒4号的选育[J].中国蔬菜,2009(6):76-78.
[3]张瑛,李永伟.临夏县北塬灌区高效日光温室辣椒栽培技术[J].甘肃农业科技,2012(12):53-54.
[4]程凤林,尹艳兰,梁更生,等.天水市辣椒配方施肥试验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2(6):45-47.
[5]李怀忠,罗云凤,任灵琴.2009—2010年度灵台县冬小麦引种观察试验结果初报[J].甘肃农业科技,2011(1):33-36.
(本文责编:陈珩)
S641.3
A
1001-1463(2015)04-0046-02
10.3969/j.issn.1001-1463.2015.04.014
2014-12-29
于建平(1974—),男,甘肃灵台人,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3034172982。E-mail:1034508929@163.com
执笔人:李斌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