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君重,梁耀杰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三科,北京 100048)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策略
孙君重,梁耀杰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部三科,北京 100048)
医学研究生是未来医疗、科研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教育、培养是我国医学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结合多年带教研究生的经验与临床实践,提出“教学相长,重视研究生培养工作将为医学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临床需求是研究生培养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和“研究生培养需要跨学科、跨专业,实现学科交叉”三大主线,助力研究生精于专业知识,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收到良好效果,籍此希望能对研究生培养工作有所启发。
临床医学;需求导向;研究生培养;跨学科合作
Hosp Admin J Chin PLA,2015,22(12):1142-1143,1155.
研究生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发展,在构建创新型社会和创新型人才教育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临床医学研究生是我国有计划培养的高层次医学人才,其综合素质的高低将会对我国未来的医学水平以及国民健康水平产生重要影响。长期以来,国家相关教育部门依托素质教育,狠抓质量培养,使研究生培养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2]。然而,着眼于国内医疗大环境下,考虑到医患关系以及民众的健康观念与保健意识空前增长,对医疗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新的期待。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合格的专业医学人才,是我国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需要切实加强的重要方面。
临床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不仅需要个人在临床工作中艰苦探索,更需要集众家之长的学习借鉴[3]。从一名医学本科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师,乃至医学大家,并非一蹴而就之事,需要从良好的学习、工作习惯做起,重视点滴积累,“积跬步以至千里”,方可达到医术精湛的高超境界,熟练地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然而,刚进入研究生学习阶段的学生,不仅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多有欠缺,而且大多数在方法、目标方面也是几近空白。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在医学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要做到在医学领域里游刃有余,特别是有所创新,绝非一己之力可以实现;更何况,培养下一代医师,实现医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民众,也是每个从医者的神圣使命[4]。从长期的实践中体会到,医学研究生尽管经验、水平有限,但精力充沛、思想活跃,只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多数都可以做出一定成绩。同时,由于重视教学工作,也能使导师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更大程度地提升,正所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实为切实有效、实现教、学双赢的好方法,也必将为医学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对于临床医师而言,临床工作无异于源头活水,既是治病救人的主战场,又是提高业务能力的最好课堂。医院作为医疗机构的最主要载体,承担着大量而繁重的诊治任务[5],尤其是教学医院,还有各种层次的科研任务与临床医学生的培养工作[6]。对于研究生培养工作,采取适宜的方法,无疑是事半功倍的法宝和取得成功的利器。临床科研和基础科研最终都将服务于临床,同样,科研工作也只有扎根临床才能更好地服务临床。因此,临床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只有相互结合的好,整体才能进入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不论是科室还是医院才会走向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蓬勃发展道路。
提高临床医学研究生科研的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本质和核心[7]。医学研究的终极目的是有效解决临床问题。在长期的工作中发现,以临床难题为出发点,采取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医学研究生快速进入发掘、探索的良性境界。比如,针对恶性肿瘤治疗中消化道粘膜损伤、免疫力减低尚无有效解决方法的现实难题,要求研究生进行充分调研,了解该领域的最新进展。文献调研显示,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可以促进肠道粘膜修复,改善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然而,肝细胞生长因子半衰期短、在消化道已被破坏等缺陷限制其应用。实现生长因子在消化道粘膜中持续、按需释放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课题组在这种层层启发式思考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前期的研究成果,并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利用减毒沙门氏菌无毒且与肠道粘膜具有强大亲和力的特点,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肝细胞生长因子等基因转染减毒沙门氏菌,后者以“微型药物工厂”方式在损伤的肠道粘膜上持续释放肝细胞生长因子,籍以修复放化疗所致消化道粘膜损伤,动物实验中显示了良好的修复效果。这一思路的提出和实施,很快获得相关专家的一致好评,成功申请并获得201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资助。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生从文献调研、标书撰写到成功获得资助,实现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为科研、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述标书的撰写,是临床教学工作中启发式教育的成功范例,对于解决放化疗后肿瘤患者胃肠道的损伤这一常见而且棘手的疑难问题,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由实践认识到,研究生也要积极主动地深入临床,发现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勤查文献资料,与老师及同学多沟通,多交流。
世界科技、知识的迅猛发展,专业越分越细,多学科交叉与碰撞也日益增多,甚至由此派生出一系列复杂问题,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与思维往往会促进医学领域诊断、治疗方法乃至理念、理论的极大进步[8]。医学虽古老,但同时是一门与时俱进、紧跟前沿的科学。不仅要专注于临床技能经验的传承,更要勇敢地与科技前沿接触,最先进的外科医疗机器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其设计的理念就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以麻省理工学院研发的机器人外科手术技术为基础,多家科技公司和大学联手对该系统进行开发和升级而成功研发,对全世界的微创外科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国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医、工结合的跨校联合培养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加快医工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尝试医工跨学科联合培养,探索系统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式,成为医科院校研究生培养的研究重点[9]。本院肿瘤实验室积极倡导跨学科、跨专业,实现学科交叉与碰撞。实践证明,这种跨学科的合作无论对于研究生的培养,还是学术的进步,常常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针对恶性肿瘤易于转移而难于早发现和早期治疗的难题,本院提出通过通过特异性结合和定向示踪实现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和杀灭的科学问题。前期工作已经初步实现用减毒沙门氏菌携带相关基因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但对于特殊部位没有适当转运载体又是一大难题。
灵感始于跨学科碰撞。在与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深度交流之后,一个新的思路应运而生。采用基因工程方法将磁小体基因转染至减毒沙门氏菌体内,使之产生强磁性,同时通过体外磁导航技术,实现趋磁细菌微机器人精确导引下向预定位置移动,从而实现对早期肿瘤病灶的示踪和早期杀灭,巧妙解决诊断治疗载体的靶向性运动。值得一提的是,又是研究生,成为此次成功合作的主力军。通过详细调研和多次碰撞,已经在多个精细的技术领域实现阶段性进步,获得研究的初步成功。同样,这种启发式教育,激发对于未知、新兴前沿领域探索的热情,培养团队意识,相互借鉴彼此的优势和长处,增强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对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看法是,研究生教育为学生提供探索研究的途径,开发学生的智力,应该把其看成是引导学生去探究的一种教育[10]。我国对研究生培养和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11],要有全局的眼光,要有整体的把握。同时导师是研究生开展创新型研究的引路人。导师的自身素质、言传身教对研究生的成长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12]。
综上所述,研究生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系统的最高层次,尤其是临床医学研究生,承担着科学研究与诊疗疾病的多重使命。“培养什么样的研究生”及“如何培养”等诸多实际问题是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客观上都要有利于研究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在医疗、教学、科研诸多方面都要有实质性的提升。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相信在国家研究生培养战略不断完善的形势下,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也会越来越科学与合理,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合格医学人才。
[1] 马雪菲. 香港高校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启示[J]. 中国冶金教育,2015,24(2):4-5,9.
[2] 陈增堂, 陈旭日.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34(1):115-121.
[3] 唐 娟, 王彦玲. 医学类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3(10):158-160.
[4] 张琳娜, 陶 虹, 余 强, 等. 医学院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的思考[J]. 基础医学教育, 2015,17(1):92-94.
[5] 万 鸣, 张皖瑜, 张曙光. 临床与科研关系的正确处理[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01,8(5):352-353.
[6] 郭进军. 医学专业型研究生临床与科研并重培养模式探讨[J]. 现代医药卫生, 2014,30(1):133-134.
[7] 章 翔.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体验[J].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15,14(1):68-70.
[8] 高 磊, 赵文华. 美国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及启示——以美国研究生教育与科研训练一体化项目为例[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4,31(8):54-60.
[9] 李钰伶, 段志军, 贺高红, 等. 医科与理工科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管理与评估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4,28(12):122,6.
[10]孙绍晖, 赵 科, 孙培勤. 信任成就团队独特造就自我——研究生培养教育的一点儿体会[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7(8):210-211.
[11]侯 林, 胡超华. 提高研究生学习积极性的几点思考[J]. 科技资讯, 2015,13(10):152.
[12]谭 骏. 导师们的研究生教育经验总结[J]. 教育教学论坛, 2015,7(5):104-105.
(2015-07-19收稿 2015-11-20修回)
(本文编辑 戴志鑫)
Clinical Demand-driven Postgraduate Training Policy
SUN Jun-zhong,LIANG Yao-jie
(Department of Division Three for Senior Officers,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048)
Medical students are the main bearer of health care and research work in the future, and thei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s a major issue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three main lines that “teaching benefits teachers as well as students, and the emphasis on postgraduate training will provide inexhaustible power for medical science development”, “clinical needs are the starting point and ultimate goal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and “postgraduate training needs interdisciplinary and multi-disciplinary training” to help students to be proficient i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broaden their horizons, develop ideas, and receive good results in practical work. It is hoped that three main lines are helpful in the work of graduate studentseducation.
clinical Medicine; demand-driven; graduate education;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孙君重,男,博士,主任医师,主任;电话:010-66848731
10.16770/J.cnki.1008-9985.2015.12.016
R 197.32
A
1008-9985(2015)12-1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