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燕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大学软实力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
郭春燕
(济南大学管理学院,山东济南250002)
大学软实力是在国家软实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组织软实力在高校中的运用。大学软实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一般包括:概念及其内涵,构成要素,与硬实力的关系,表现形式,衡量指标,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方法及提升策略等。在分析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进行阐述,初步形成大学软实力的理论框架体系。
大学软实力;理论框架体系;衡量指标;评价体系
“软实力”一词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院长约瑟夫·奈提出的,在我国,复旦大学的王沪宁教授在1993年首次使用软实力一词。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自此,广大学者在我国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对软实力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大学软实力属于组织软实力的范畴,是组织软实力在大学领域的运用。我国学者对大学软实力的研究才刚刚起步,构建大学软实力的理论框架体系对创建一流大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国外对于软实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软实力的范畴,单独研究大学软实力这一层次的成果非常少。大学软实力是从国家软实力衍生而来,被认为是国家软实力的资源之一,故从理论和操作层面研究大学软实力的文献目前尚为空白。但是一些知名大学所流传下来的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办学理念等研究成果较多,为我们研究大学软实力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国内关于大学软实力的研究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概念及内涵的界定、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以及如何提升大学软实力等方面。有的文献称为高校软实力,实际上等同于大学软实力,笔者以下统称为大学软实力。
(一)大学软实力的理论基础
大学软实力是在国家软实力和组织软实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按照约瑟夫·奈的定义,国家软实力指的是不依靠武力,而是通过感召、吸引等诉诸心灵的方式得到他国的认可。组织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向组织层面的辐射,指一个组织以直接诉诸心灵的方式,对外占领利益相关方的心灵,对内依靠运用员工心智能量达到组织目标的能力。大学属于一种社会组织机构,履行一定义务,承担一定社会责任。加强大学软实力的研究,是增强高校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长效机制。
(二)大学软实力的概念及内涵
大学软实力的概念提出较早,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定义,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明确定义。大多数学者从自己研究的角度给出了大学软实力的概念。
第一种定义主要侧重于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使用较多、提出较早的是李化树,他(2005)认为,大学软实力体现的是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是大学的价值理念和内在品质,是大学办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充分展现在大学文化力、大学政治力、大学精神力、大学制度力等方面。[1-2]李培根、王恭南(2006)认为,大学软实力是能表现学校能量、但无明确指标和数据的因素的集合,其构成因素包含内在精神、内部管理、外部(软)资源、领导素养四类。[3]此种类型的定义具有三个共同的特征:第一,都强调了大学软实力的非物质性,这与硬实力的物质性是相对应的;第二,都列举了大学软实力的主要组成要素,这些组成要素是从对大学发展的无形的、软的方面来界定的,但是这种界定可能存在着列举不全的情况,以上两个定义列举要素就不完全一致;第三,此类定义都强调了大学软实力的作用,肯定了大学软实力对大学整体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种定义认为大学软实力等同于大学文化软实力。张伟(2007)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殊的校园文化,是办学精神、治学理念、传统特色、规章制度、校风学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4]李洁(2007)认为,大学软实力是处于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下和竞争态势下的大学,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并在行为规范、意识形态、文化魅力、政治制度等方面起作用的一种可被感知的隐性的精神力量,与外部环境和内部的文化、政治、制度以及大学精神诸要素相互作用中所体现出来的综合文化力量,是一种特殊的大学文化。[5-6]朱光钛(2009)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中由师生员工共同塑造而成的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大学核心价值观以及内在品质,其实质是文化软实力,它是相对大学硬实力而提出的。[7]魏宏聚(2010)认为,大学的软实力等同于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的价值观念和内在品质。它以学术为主线,大学软实力应包括学术精神、学术大师与学术组织三个维度。[8]此种类型的定义主要以文化为主线,认为大学软实力就是大学文化软实力,这里的文化界定于与大学校园有关的一切文化元素。一所大学的影响力,不是看高楼大厦有多少,关键是看对师生的熏陶,对外界的影响力,这最终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的力量。
第三种定义从大学软实力的作用阐述大学软实力的定义。彭省临(2008)认为大学软实力资源包括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制度等,这些资源表现出的对内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对外的感召力、影响力、吸引力等即形成大学的软实力。换句话说,大学软实力是一所大学通过其精神、文化、制度征服、占领内外部心灵以达到其办学目标的能力。[9]这一定义强调了大学软实力的作用。
第四种定义是一种概括性定义。李萍(2007)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内涵、一种文化、一种能力。[10]申小蓉、张翼(2007)认为大学软实力是一所学校特有的核心价值观和内在品质,以及由此所形成的特有文化。[11]这两个定义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定义是概括性而非描述性的;第二,指出大学软实力是一种特有的文化。
目前,我国学者对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四种。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都包括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界定了范围,指出大学软实力属于高校这个社会组织,大学软实力是组织软实力在大学的延伸;第二,指出了大学软实力是各种隐性力量的集合,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构成要素不一,这主要是随着研究时间的推进、研究层次的深入,体现了研究的动态过程,同时说明通过列举的方式进行定义存在抽象不足、以偏概全的情况。第三,充分肯定大学软实力在大学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大学软实力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大学之间的竞争最终是软实力的竞争。尽管目前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统一的概念界定,但是以上研究成果对于高校提升软实力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作用。
(三)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对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目前国内的研究尚没有达成共识,比较有代表性的有:(1)李培根、王恭南(2006)认为,大学软实力包含内在精神、内部管理、外部(软)资源、领导素养等四个方面。[3](2)蔡先金(2006)认为,大学软实力可以分为大学理念、大学品牌、大学形象、大学文化、大学软环境、大学传统与风格等层面。[12-13](3)李化树(2005)认为大学软实力源于大学综合实力,表现为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发展定位、丰厚的教育投入、强大的人力资源、一流的学科专业、完善的经营管理、健全的运行机制等,蕴涵着极其丰富的“隐性资源”。[1-2](4)申小蓉、张翼(2007)认为大学软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精神、办学理念、自身特色、校园文化、管理规范等。[11](5)朱骞(2007)认为大学的软实力应该包括一所大学的大学精神、大学形象(外观标识、品牌)、大学制度。[14](6)何二毛(2008)认为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政治力、育人力、创新力、文化力、服务力、信息力。[15](7)何芳、李健等(2009)认为大学软实力主要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大学文化、大学制度、大学管理、大学品牌、大学形象、大学声誉和大学环境等,广义上的大学软实力还包括大学的人力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等。[16-17](8)胡新谱(2010)认为大学软实力涵盖了大学的吸引力、影响力、文化力、组织力等要素。[18](9)贺志军(2009)从文化角度指出高校软实力包含高校文化精神、高校文化模式、高校文化理念和高校文化载体四个方面。[19]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随着研究的深入,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也逐步地丰富起来,但是至今为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能够对大学的发展产生正能量的一切非物质力量都可以看成是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对大学软实力构成要素完全标准化、制度化、具体化是不可能的。随着大学软实力的发展,高校对软实力建设的重视,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随着高校的发展,其构成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但主要构成要素是不变的。对大学软实力主要构成要素的准确界定,是构建科学实用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前提和基础。
(四)大学软实力和大学硬实力的关系
大学软实力和大学硬实力共同构成了大学的综合竞争力。两者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硬实力是基石,是软实力的有形载体,是人们对某所高校的第一认知,强劲的硬实力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硬实力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促进软实力的增长和丰富,起到“倍增器”的作用。没有硬实力,软实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软实力是硬实力的无形延伸,硬实力发展到一定阶段,软实力的作用才会凸现出来,才会在更高层次上影响一所高校的发展。软实力强大到一定时候,就会成为一种文化资源、一种精神遗产,影响大学建设与发展,推进社会的文明与进步。[13]当软实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反过来也会对硬实力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硬实力强强一时,软实力强强一世。
目前,众多学者从概念、内涵、构成要素、提升路径等方面对大学软实力的研究较多,对大学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研究较少。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提升大学软实力的发展,明确用力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1)郭德等(2007)构建了包括高校文化、高校精神、高校创新、高校管理4个一级指标的高校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西北工业大学部分学院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20](2)战卫、屈庆星(2013)采用高校教职工总数、学科带头人数量、本科专业数量、硕士点专业数量、博士点专业数量、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数量、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省部级重点学科数量、论文发表数量(SCI、EI、ISTP)和院士数量等十项评价指标,分别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学校精神文化和社会服务等方面,采用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高校软实力评估模型对山东省内六所高校软实力建设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21](3)杨金保(2014)构建了包含文化软实力、创新软实力、管理软实力、和谐软实力4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的高校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某高校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评价。[22]
以上研究是近年来对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研究的主要成果,涉及到的文献主要有3篇,针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匮乏,研究者根据选择指标的不同,采用主观或客观的方法对大学软实力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并且对软实力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采用的指标不同,评价结果导致努力的方向有偏差,应该进一步凝练大学软实力的评价指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测度方法,使最终结果具有良好的导向性,有利于扬长避短,凝练特色,发挥优势,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软实力提升路径的选择。
李化树(2005)认为增强经济实力、抓住发展机遇和发展大学文化是构建和增强大学软实力的主要途径。[1-2]魏新刚(2006)认为,要通过塑造良好的公众形象、坚持以人为本实施科学管理、加强高校品牌建设、弘扬特色、张扬个性等方法提升大学软实力等。[23]申小蓉、张翼(2007)认为提升大学软实力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重点建设:(1)科学定位,顶层设计;(2)搭建平台,完善体系;(3)重拳出击,合力推进。[11]彭醒临、湛毅青(2008)认为提升大学软实力应该:(1)挖掘大学精神,扩大认知度;(2)打造文化载体,注重品牌化;(3)完善制度体系,增强执行力;(4)突显文化标识,提高渗透性。[9]罗军飞、彭跃花(2009)认为可通过改善内外部环境提升大学软实力,内部改善包括: (1)重塑大学精神,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凝聚力; (2)培育大学文化,增强大学软实力的感召力; (3)优化大学制度,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内生力; (4)明确大学定位,增强大学软实力的吸引力; (5)加强学科建设,增强大学软实力的生命力。[24]高硕(2010)认为提升大学软实力首先改善内部环境:(1)明确大学使命,重塑校园文化精神;(2)明确办学定位,优化学科专业结构;(3)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人才培养模式;(4)优化管理制度,实施人本管理理念。其次是利用外部环境,提升大学软实力:(1)加强交流合作,提升大学软实力; (2)促进成果转化,培养创新型人才;(3)开发校友资源,提高母校知名度;(4)利用媒体宣传,打造社会形象。[25]
(一)大学软实力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之处
通过以上文献的梳理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大学软实力的概念、内涵、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等理论问题和提升路径等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是对大学软实力的指标体系、测度方法、综合评价等方面研究成果相对较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和行之有效的操作手段。针对以上研究,笔者认为理论研究还需进一步深化,研究维度也需进一步拓宽。总体来说,大学软实力的研究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理论问题的研究目前还处于一种摸索阶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对大学软实力的概念、构成要素、表现形式等理论问题目前虽然拥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是学者们受自身研究方向的限制,大多以各自的研究领域为基础进行探讨,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因此很难达成共识。理论研究方面还需进行深度思考,如何针对我国大学目前的发展现状,在承认大学差异化的情况下寻求软实力的发展,进一步细化理论研究领域,深化理论研究深度,拓展理论研究广度,求同存异,形成完备统一的大学软实力理论框架体系。
2.缺乏对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定量化测度的研究。目前虽有一些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普遍认可的、较权威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和系统结构缺乏分析,指标选取主观性强,或者具有随意性,选取的指标之间往往具有相关性,不同指标体系指标的选取差异较大,虽然选取各有依据,但会导致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同时缺少综合评价和测度方法的研究成果,对测度方法主观决策较多,没有事实依据,测度方法选取不同,评价结果差异较大,不具有现实可操作性。
3.缺乏对大学软实力实证和应用研究。对大学软实力的研究更多是让其发挥能动作用,为大学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无形有质的巨大力量。因此,为了使软实力更多地发挥其应用价值,就必须结合各地区高校特点加强实证研究,真正使软实力在大学发展中发挥其效力。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理论研究的多,实践应用的少,定性研究的多,定量计算的少,规范研究的多,实证分析的少。
(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大学软实力的研究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今后大学软实力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和实用化,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1.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完善理论框架体系。完备的理论框架体系是后续研究的基础,从系统的角度深化研究,综合多学科知识,通过管理学、经济学、组织行为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联系与融合,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大学软实力的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理论体系。
2.加强对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的研究,实现对大学软实力的量化测度和比较分析。将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努力构建符合我国大学特点的大学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加强综合测度方法的定量化研究。通过定量化测度实现对不同大学的软实力建设水平的纵横向比较,找出各大学之间软实力建设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为政府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3.加强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第一,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围绕大学软实力资源的挖掘、培育、开发、利用等问题,重点开展实践问题的对策研究。第二,以规范研究为导向,紧密结合我国各级政府对各区域大学软实力建设路径的分析论证,探讨大学软实力建设路径和适宜模式,进行实证研究,为不同区域大学软实力建设提供引领和导向作用。
4.加强提升大学软实力的对策建议研究。对大学软实力的相关理论和综合测度的研究,最终目的是提升大学软实力,提升我国大学的整体竞争力,大学软实力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须以软实力的提升作为基础动力。因此,寻求大学软实力提升的有效路径,提出有针对性、合理化的和行之有效的建议,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使我国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需花大力气努力的方向。
5.加强与国外大学的比较研究。闭门造车永远无法走到国际前列,国内大学秉承了中国模式,和国外大学相比,尤其在大学软实力的建设上迥然不同,注意国际间的沟通交流,在比较研究的同时求同存异,学习国外大学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治学精神,做到洋为中用,取长补短,有机结合,有利于我国高水平大学向国际一流大学看齐,对我国大学的整体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从大学软实力的内涵出发,研究了大学软实力的相关概念,在此基础上,对大学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硬实力的关系等展开详细研究,重点对大学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测度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大学软实力的定量化测度提供帮助;梳理了大学软实力提升路径的研究成果,并且结合现有研究不足给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以上研究,形成了大学软实力的理论框架体系,为下一步的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
[1]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4): 48-54.
[2]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J].复旦教育论坛,2005,3(4):31 -35.
[3]李培根,王恭南.论大学的软实力[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 (12):6-10.
[4]张伟.如何提升高等院校软实力[N].中国教育报,2007-12 -24.
[5]李洁.浅论大学软实力视野下的大学排名[J].考试周刊,2007,(4).
[6]李洁,杜宇.大学软实力:大学发展的另一维度[J].辽宁教育研究,2007,(7):30-32.
[7]朱光钛.从社会视野论大学软实力建设[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3):142-145.
[8]魏宏聚.论大学软实力的内涵、特征及其生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6):131-135.
[9]彭省临,湛毅青.大学软实力的内涵及提升[J].北京教育(德育),2008,(1):10-13.
[10]李萍,曾青云.当代大学“软实力”建设缺失分析与策略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7,(7):43-45.
[11]申小蓉,张翼.对高校软实力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6):209-211.
[12]蔡先金.认识大学软实力打造大学软实力[J].航海教育研究,2006,(1):11-16.
[13]蔡先金.软实力:大学竞争力提升之道[J].中国高教研究,2006,(3):16-19.
[14]朱骞.浅论大学软实力的构建[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7,7(3):60-61.
[15]何二毛.试论大学软实力的认知与提升[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5):206-208.
[16]何芳.提升大学软实力促进大学又好又快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10):99-100.
[17]李健.一流大学必须有一流软实力[J].评价与管理,2009,7 (1):7-8.
[18]胡新谱.文化管理:大学提升软实力的有效途径[J].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0,30(5):107-108.
[19]贺志军.浅谈大学文化建设与高校软实力提升[J].甘肃高师学报,2009,14(1):87-90.
[20]郭德,叶非,闫丹丹.高校软实力评价体系设计研究[J].教育与人才,2007,(4):41-44.
[21]战卫,屈庆星.高校软实力建设问题的实证分析研究[J].经济师,2013,(10):143-146.
[22]杨金保.基于AHP方法的高校软实力评价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7(3):165-166.
[23]魏新刚.高校发展软实力的内涵及其提升[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08-110.
[24]罗军飞,彭跃花.我国大学软实力建设的可行策略[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Z1).
[25]高硕.提升高校软实力的对策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5):13-16.
责任编辑:贾岩
G640
A
1671-3842(2015)02-0019-05
10.3969/j.issn.1671-3842.2015.02.03
2014-09-10
郭春燕(1976—),女,黑龙江鹤岗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区域软实力、大学软实力、综合评价。
济南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大学软实力测度方法的实证研究——以济南市高校为例”(14DGI14);济南大学科研基金项目“大学软实力指标体系、测度方法及提升对策研究”(X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