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祥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活动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萨特被公认为西方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思潮的最大代表,其哲学的中心思想旨在探索人与世界的关系,或意识与存在的关系。萨特认为马克思主义那里出现了人学空场,试图从人学那里超越马克思,尽管他最终没有超越,但是他的哲学观点,却得到了世人的推崇。在《存在与虚无》中,萨特对“欠缺”含义的使用,让人感到晦涩难懂。美国的作家A·C·丹图在他本人写的《萨特》的序言中就认为萨特本人在《存在与虚无》中有许多重要的论述,“与其说是受害于表达的混乱,不如说是语言技巧的滥用”。虽说是胡言乱语,但仔细思量,它却给人们的生活以启迪。“欠缺”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无法逃避。现在笔者就萨特在文中所涉及到的几个关键词语来探讨一下,并看看萨特对“欠缺”是作何解释以及“欠缺”在生活中有什么属性和深刻的哲学意义。
一般人理解“欠缺”,就是没有,可是在萨特那里要复杂得多。文中对“欠缺”是这样下定义的,“在所有的内在否定中,最深入于存在的否定,在其存在中合成它用以作出否认的那个存在与它所否认的那个存在的否定,就是欠缺。”[1]这句话可以分解为:(1)在存在中属于一种内在性的、最深入的否定,是一种否定而不是肯定;(2)这种否定在相应的存在中合成,并以此来否认这个存在。“欠缺”是没有的东西,“欠缺”简单地说就是不存在。有的将来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的东西。萨特赋予“欠缺”以更深层的含义,他认为“欠缺”“只有在人的世界里才可能有欠缺”。也就是说这世界上只是因为有了人才有“欠缺”,人生存的世界之外是没有欠缺的,所有的欠缺都是人给定的。为了进一步对“欠缺”的含义进行系统的解释,萨特把“欠缺”分成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欠缺物”或“欠缺者”;第二方面是“欠缺物的东西”或“存在者”;第三方面是被“欠缺”分解又被“欠缺者”和“存在者”恢复的整体,即“所欠缺者”。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为了能很好地理解这三方面,可以对“欠缺”作一个简单的描述,取三个方面中每一方面的最后一个术语,这样它的含义就在人们的眼前完整地呈现出来了。即“欠缺者”、“存在者”和“所欠缺者”。
萨特认为“欠缺者”和“存在者”之间,它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之间可以互相超越。在这同一的超越中,“欠缺者”对于“存在者”的综合补充将重新构成“所欠缺者”的综合完整的整体。若当“存在者”变为“欠缺者”的时候,当且只当推翻其中的一种处境,就足以使它变成“欠缺者”欠缺的“存在者”。萨特认为“作为存在者补充的欠缺者在其存在中是被所欠缺者的综合整体所规定的。”从这句话来看,欠缺者是由“所欠缺者”的综合整体规定的。在人的世界中,在直观面前,那些表现为不完全的,作为“欠缺者”的存在者都是“所欠缺者”为之所确立的,是被它“所不是的”东西所确立的,是不是的东西规定是的东西。他举了“满月赋予新月的存在”的例子。甚至也可以这样去理解,“存在者”不断地去填充“欠缺者”,用什么去填充呢?按萨特的理解就是用“所欠缺者”,“欠缺者”被填满以后,“欠缺者”这时就变成了“存在者”。当然这里的“填满”不是象水装满缸那样,因为再怎么填,它们之间都是有空隙的,这里只是作一个简单的形象比喻而已。
为了清楚地论证“欠缺”的含义,萨特列举了“欲望”、“超越”、“否定”和“自由”等概念来对“欠缺”的属性作进一步的说明。
萨特认为人们心中存在的欲望也是一种“欠缺”,欲望是没有达成的目的,从本质上讲欲望是对自我的一种逃避。这种“欠缺”不是一种“对象-欠缺”,它是一种被承受的,是一种被它所不是的超越所创立的“欠缺”。“它必须是对它自身,对……欠缺。”①照萨特的话说,如果某人的欲望是想拥有一栋别墅,是因为这个人现在没有,假如某人想超越现实,欲望对这个人来讲就是一种“欠缺”。这种欲望存在某人的心灵的最深处,并且这种欲望一直在纠缠着这个人。
由于人的实在,不断地向着自己否定的可能性超越时,使自己成为那种可使否定超越进入世界的东西,也正是由于人的实在,“欠缺”以各种形势进入诸事物。这些形势是指“潜能”、“未完成”、“延缓”、“潜在的”等。萨特指出“欠缺”的“存在”在内在性中,它不可能有“出神欠缺”的本性。“自在是其所是,它的存在没有任何出神的离散。”②自在就是事物原初的样子,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完整的。人们常常逃离“是的”无基础的存在,也没有必要向这种存在迈进,因为它是徒劳的,只会让人们白白地虚度一生,而人们选择的只能是按“是的”方式的奠基活动的。“这样,可能就是自为使自己所是的欠缺物”。③做任何事情都要设定可能达到的目标。目标不可行,人们肯定会按其他可行的目标设定。有时人们想躲避某个人或其他某个事物,是因为人们正在“欠缺”这个东西。“欠缺”逃向的那个东西,在它作为“欠缺”的存在中被它“所欠缺”的东西所制约。
“欠缺……”它是一个否定性,也是一切行动的直接条件。“欠缺……”也是人们事先把所考察的事物的状态构成一个独立系统。就如人们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只要人们没有达到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有所“欠缺”。现行的社会就是在对现有的制度下不断地进行变革或者进行革命。变革或者革命就是对自身的一种否定。尽管萨特针对的是个人,对于制度,一个社会也同样适用于这个原则。正如人们如果在谈论一个没有动机的活动,就说明这个活动还存在巨大的“欠缺”。
“存在的东西不可能照亮不存在的东西,只能从它所欠缺的东西出发才能设想为欠缺的。正是目的照亮了存在的东西。”④是的,人们不能用现行的标准来衡量将来可能的标准,只有从存在的东西出发才能被设想为“欠缺”的。用目标来指导人们的行动,目标就是人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地进行自我否定,不断地完善自我,最终达到人与自身的统一。
自由是什么?萨特给自由是这样下定义的,“自由正是通过分泌出他自己的虚无而把他的过去放在越位位置上的人的存在。”⑤也即产生的这种虚无使自己的过去失去作用,他在这里下的定义是属于一种非理性主义的东西,不具有任何的内容,它只是一种表明“存在”的运动,是一种神秘主义的东西。⑥后面自由自由自由在谈到自由时,萨特直接把“欠缺”和自由看成是同一回事,他解释说,自为的存在是永远存在的“欠缺”,即使自为与自在达到某种重合时“欠缺”逐渐消失,但是新的“欠缺”又会逐渐产生。自由是作为“存在欠缺”的内在限制。“虚无化是存在的欠缺,而不能是别的。”⑦如果存在无欠缺,铁板一块,就不会存在虚无,萨特之所以能写出《存在与虚无》这部著作,就是因为“欠缺”与“存在”同在。
在由于与自身完全同一,没有自我的运动,没有自我发展的任何微小源泉,自在没有过去和现在,也没有将来,只是存在着。因此,萨特把主要的笔调放在自为的叙述上。自为与自我也是一对哲学范畴,为了成为自我,它应该与之重合的东西的“在场”所纠缠,这个“在场”,在笔者看来就是自我。正因为自我与自为永远存在“欠缺”,社会才有进步,每个个体都在与自在的完美结合。自为的目标就是自我,自我是自为的某种“欠缺”。“任何意识都为……而欠缺……。”“欠缺”不是新月那样对满月的欠缺,它是从外部来到自为身上的。并且自为存在的欠缺是它“所是的欠缺”,它构成了虚无固有的基础。可能是意识构成的“不在场”。比方说“枯萎”这个含义,“枯萎”永远不足以使自己“枯萎”,按萨特醉汉般的语言来说,因为它是自己造就自己的,它使自己枯萎,它被自我的“在场”或自我-枯萎所纠缠,在其存在中本身就是置于问题之中就像某个“欠缺者”一样,这个价值满足实现“枯萎”的,并且赋予它以价值的存在。自为的这个“欠缺”就是可能。“枯萎”的意识的这种可能就是使其不枯萎的意识。
“‘自为’在自己的愿望、理想、希望和失望中否定了它现在所是的自己,并且通过它现在所不是的不断地规定着自己”。当“所是的”自己实现“所不是的”自己时,此时“欠缺”与自我就达到了真正的重合。生活当中,连续不断失望伴随着人们的一生。如果有人说“不过如此”时,说这句话的人的心里面并不感到十分的快意,反而是追求与自我重合的感觉逐渐消失。当某人想爬到那座高山的山顶,这其中就含有“欠缺”的韵味,可是当他爬到山顶,他和山顶之间构成的近种“欠缺”就消失了;抑或某人想把某个游戏打通关,可通关以后,他就会有“不过如此”的感觉或如释重负的感觉。
自为欠缺的正是“对自我的在场”分离开的东西。自为从一方面来讲它是乌有即“是其所不是”,从另一方面来讲就“是其所是”,是世界上这种存在者的整体。萨特为了进一步解释可能,他说“可能就是自为为了成为自我而欠缺的东西”。当可能变为现实,其实就是自为和自我达到某种重合,“欠缺”逐渐消失的时候。在前面,笔者已经讲过,“可能”是为了成为自我而欠缺的东西,是相距于“我”所是的东西的在场。“可能”是朝着自己的存在逃逸的,这种逃逸是指与所欠缺的东西的偶合将要成为的自我而逃遁的。
总之,萨特的哲学意义在于,世间的每个人及万物都是存在“欠缺”的,正是有了“欠缺”的存在,世间的万物才得以运动和维持,深刻理解萨特“欠缺”的人学空场,人们可以更好地对人自身进行不断地完善,以实现人与自身完美的统一,实现人类社会跨越式的飞跃。
注 释:
①[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131 页
②[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267 页
③[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276 页
④[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637 页
⑤[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60 页
⑥参照王克千,樊莘森.存在主义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5 月第1 版,第123 页
⑦[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第726 页
[1](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 年3 月第1 版.
[3]王克千,樊莘森.存在主义述评[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年5 月第1 版.
[4][苏]戈·雅·斯特烈尔措娃.批判存在主义对辩证法的理解[M].车铭洲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 年1 月第1 版.
[5][波兰]耶日·科萨克.存在主义大师们[M].王念宁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年1 月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