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燕,孙 燕,徐 娟,胡文琳,张伟英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胸心外科,上海200433)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护理技术水平需求不断提高,现代护理专业的发展必须走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已成为国际化的大趋势[1]。国家“十二五”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建立专科护理护士岗位培训制度,以提高护士队伍的专业化水平[2]。我院经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评选和考核,于2009年成为全军胸外科专科护士护理示范培训基地,并已初步形成培训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3-4]。为优化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中的半结构式访谈,采集基地第4期培训班31位学员对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模式的建议,以期为优化专科护士培训模式提供依据。
1.1 研究对象 便利抽样选择我院第4期全军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班全体学员共31名,以N1~N31编号。学员年龄25~38岁,中位年龄29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2~4年5人(16.1%),5~9年20人(64.5%),10年(含)以上6人(19.4%);职称结构:护士9人(29.0%),护师19人(61.3%),主管护师3人(9.7%);学历结构:大专17人(54.8%),本科14人(45.2%);任科室护士长2人(6.5%),带教老师24人(77.5%)。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在文献分析及对质性研究有较深认识的基础上,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经课题组成员讨论预先准备访谈提纲。半结构访谈方法:提出问题并给一些答案线索,让访谈对象在此线索的基础上自由回答。本研究包括4个半开放式问题:即“您如何理解胸外科专科护士?”“您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胸外科专科护士,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您认为培养一名合格的胸外科专科护士需要多长时间?应采用何种培养方式?”,“培训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等。
1.2.2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采用现象学研究中的深度会谈法收集资料。访谈的时间选择在学员报到后、基地培训前1d。访谈在安静、无干扰的环境中进行,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鼓励访谈对象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位受访者访谈30~60min。访谈后进行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访谈当天重新整理现场记录资料。
1.2.3 资料的分析 采用质性研究资料中的现象学研究资料的分析步骤对资料进行分析,即: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寻找可能的主题;将反复出现的观点进行编码,并根据编码纲要进一步提炼主题;进一步提炼主题和类别;反思、描述以反映所研究的现象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将所形成的最终资料返回研究对象进行内容效度的验证;通过研究人员对资料的分析,形成结构化的描述和想象的诠释[5]。
2.1 对胸外科专科护士的认识 在访谈中大部分学员对专科护士认识较为粗浅,对角色功能的认识不全面,对如何开展工作没有具体想法,认为胸外科专科护士应掌握专科疾病知识、护理常规,应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而未提及护理科研、护理管理等方面的要求。N5:“我只听说过专科护士这一名称,但具体该如何开展工作等等从没考虑也未被告知过。”N1:“胸外科专科护士是指在胸外科监护室工作过的,有很强的专科护理经验。”N8:“我觉得专科护士对专科疾病必须掌握得很全面,应变能力一定要强。”N15:“胸外科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对护士的综合素质、病情观察能力、专科知识掌握方面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护理技术也要过硬。”
2.2 胸外科专科护士的准入标准 大部分护理学员认为胸外科专科护士的准入标准应从职称、学历、工作领域及从事工作时间等四方面进行界定,认为胸外科专科护士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职称护师及以上、应从事过胸外科工作,而对于从事工作时间的长短分歧较大。N1:“我认为至少应该在临床工作3年,因为从现在的教育制度来看,护士基本上都是大专学历,在临床工作3年就可以晋升护师了。”N6:“工作领域应是从事胸外科,并且是在普通病房工作2年以上后再进入监护病房工作1年。”N9:“我觉得应该在胸外科工作过,有2年的工作经验。”N13:“年龄、职称、学历都不是问题,临床工作经验比较重要。至少在临床工作过5年,有临床积累,各种技能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过关的。”
2.3 胸外科专科护士的培训方式 访谈中,所有学员都赞同培训方式为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且在具体的方法上都提出了建议或意见,包括培训时间的确定、理论授课与临床实践如何安排方面等。大部分学员认同先集中理论学习后参与临床实践。在培训时间方面,大部分学员赞成培训时间为3个月,但也有少数学员认为培训时间可以适当延长。N11:“理论授课1个月就可以了,因为我们这些参加学习的人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稍微加强或是拓展一下就可以;但临床实践至少3个月以上,如果时间太短,见的疾病种类、突发情况就少。”N14:“学员的个人资质肯定不一样,但不管怎么说理论和实践至少3~6个月。”N15:“培训基地要突出专科护理、护理特色的教学,在理论授课时,我希望是围绕一个病例进行系统的病理生理、诊断、治疗和护理的讲解。”N2:“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教与学的反馈,最好建立一个交流平台,使大家交流。”
2.4 胸外科专科护士的培训内容 胸外科从病情、病种来说,是一个高风险的科室,对护士的要求、对病情观察、对专科知识的掌握要求都高。因此,学员们希望培训班能够提供一个内容较为全面、丰富的培训平台,包含专业理论、专科技能、应急事件的处理、人际沟通等。N9:“首先想学专科护理方面的知识,对病情观察、气道管理、机械通气和感染控制方面想了解得更多一点。我们也是想学习一下先进的管理模式及技术,比如压疮患者的皮肤护理等。”N10:“课程设置应系统化,避免内容重复,可增加监护室护患沟通技巧的学习等等。”N30:“要能体现专科护士的价值,参加培训并获得资格证书的专科护士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上应与普通护士有所不同。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包含临床护理问题的应急处理方法,比如呼吸机、监护仪等仪器突然故障时应该怎样排除等。”
2.5 对胸外科专科护士带教老师的要求 在访谈中所有学员对带教老师接受规范化培训持肯定态度,认为很有必要,但对带教老师的资质存在分歧。N12:“带教老师的资历要高一些,临床经验要丰富些,大专学历、护师、工作5年以上较好。”N22:“对带教老师的学历没什么要求,但必须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护理理念,要有3年以上的临床教学经验,在理论、沟通、技能、操作上要规范。”N15:“带教老师要细心耐心,要给学员尽可能多的动手操作机会,老师做到放手不放眼,要充分相信学员。”
3.1 加强胸外科专科护士相关概念的培训 专科护士是指在某一特殊或者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和专长的专家型临床护士。本研究发现大部分学员对专科护士的概念不清,这是在前期的专家访谈中被忽略的一个内容[6]。作为一名专科护士,首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规范的操作技术,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临床科研的能力随之提高。专科护士还应具备将知识传授给其他护士的能力,这就要求专科护士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因此,在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员专业知识的培训,更要注重科研能力及教学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培训班拟开展护理科研讲座、专科护士讲座、专业工作坊等活动。
3.2 贯彻执行胸外科专科护士的准入标准 专科护士应具备一定的标准,即在学历、职称、工作领域及工作年限等方面应具备一定的要求。前期访谈的专家及各位学员的建议基本是一致的。因此,我们认为作为一名专科护士应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护师及以上职称、现从事胸外科专科护理工作并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在具体工作年限方面专家们及学员们争议都较大,需进一步探讨。
3.3 重视学员实训能力的评估 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方式为理论授课和临床实践两方面。学员们一致认为先理论后临床实践的培训方式较为适宜。大部分学员赞成理论授课为1个月,而临床实践以2个月为宜,但也有部分学员认为2个月的临床实践略显不够。在带教方式上,学员们认为“一对一”带教方式最优,带教老师有时间评估和满足学员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学员也能接受“一带二”的带教方式,其优点是一组两位学员之间可以互相学习。根据目前的临床实际情况,我们在学员报到时对实训学员进行摸底,了解每位学员的知识水平,以便在带教过程中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带教老师。带教采用“一带二”方式,将能力水平相近的两名学员组成一组;如很难平衡两位学员学习能力时,则老师更应注重因材施教,以提高教学效果。
3.4 加强基地师资队伍的建设 师资必须是经过培训并获得社会认可的具备教师资格的人,而我国,对专科护理带教老师的资格认证工作还没有开始。临床带教老师普遍缺乏系统的教学培训,导致教学意识薄弱,对教学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感。通过对培训学员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她们对带教老师存在一定的期望,如个人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年限等方面。对比学员期望,基地的带教老师基本可达到学员要求:理论授课老师大部分为副高以上的护理人员和胸外科教授;临床带教老师具有教学意愿,热心带教工作,并且具备大专学历、护师职称、临床工作5年以上、有带教经验。但由于医疗技术发展迅猛,专科护理工作也在发展中创新,带教老师接受继续教育培训非常必要。
[1]王丽华,毕越英,刘洁.北京市ICU专科护上资格认证培训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09,9(4):20-21.
[2]卫生部.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86-288.
[3]张伟英,倪逸倩,黄燕,等.军队胸外科护理示范基地理论教学的质量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29(2A):73-74.
[4]张伟英,沈美芳,蔡芸菲,等.军队胸外科护理示范基地临床实训的质量管理[J].上海护理,2012,12(4):72-73.
[5]胡雁.质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773-775.
[6]孙燕,王万娟,张伟英.胸心外科专科护士培养模式的初步研究[J].护理研究,2012,26(12B):3290-3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