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森娟
【目标预设】
1.调动多种感官,按从外到里的顺序仔细观察自己喜爱的水果,抓住水果不同的特点,从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滋味等方面进行介绍,连成一个片段。
2.引导学生根据观察体验,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展示水果的特点。
【教学现场】
第一板块:猜谜导入,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玩一个猜谜游戏。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师:身穿绿衣裳,肚里有红瓤,生的籽儿多,个个黑脸膛。猜猜看,是什么?
生:西瓜。
师:你怎么知道的呀?
生:因为西瓜皮是绿色的,像穿了一件绿衣裳。
师:哦,你是从它的颜色猜出来的。
生:西瓜里面有红瓤,还有黑的籽儿。
师:你是根据它的果肉来猜的,真聪明!
(点击课件,出示谜底。)
师:真是一个大西瓜!猜对的小朋友给自己鼓鼓掌。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师:第二条谜语:金铃铛儿圆又黄,包着一群小月牙。放进嘴里尝一尝,酸溜溜里带着甜。
生:橘子。
师:你怎么这么肯定?
生:橘子的果肉像小月牙。
师:哦,你是从果肉的形状猜出来的。
生:橘子的味道酸溜溜里带着甜。
师:你是从它的味道猜出来的。让我们看谜底吧。
(点击课件,出示谜底。)
师:真的是橘子!猜对的小朋友给自己鼓鼓掌。
……
师:小朋友们,看样子你们对水果的了解可真多。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水果展示会,你们呀,就是小小解说员,向客人老师介绍一下你最喜爱的水果,想不想试一试?
(设计意图:利用猜谜唤醒儿童的生活经验,捕捉水果的个性特征。创设一个水果展示会的情境,让学生当一回小小解说员,为下面的口语交际和写话奠定一个言语动力。)
第二板块:有序观察,指导说写
师:那怎么来当好这个解说员呢?下面我们就以可爱的橘子娃娃为例来说一说吧。
(点击课件,出示句子:瞧,这个橘子娃娃多可爱!)
师:现在我们先来看一看,橘子娃娃是什么颜色的?
(板书:颜色)
生:黄色的。
你能把句子说完整吗?
生:橘子娃娃是黄色的。
师: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形容它的颜色呢?
生:橘子娃娃是金黄色的。
生:橘子娃娃是金黄金黄的。
师:一连说了两个“金黄”,可见橘子娃娃多么可爱呀!
生:橘子娃娃穿着一件金黄色的外衣。
师:穿外衣,橘子娃娃活了!和前面一句比一比,你们更喜欢哪一种说法?
生:我喜欢第二句。
师:还有谁喜欢第二句?
(大多数学生举手。)
师:哦,这么多人喜欢,为什么呀?
生:把橘子娃娃当做人来写了。
师:小小解说员们,你们可要记住了,把水果娃娃当作人来介绍,会更生动。
(设计意图:在学生能够说清橘子颜色的基础上,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知道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可以将水果介绍得更加生动形象。)
师:小朋友们,橘子娃娃是什么形状的?
(板书:形状)
生:橘子圆圆的。
师:圆圆的像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 。)
生: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金黄色的小灯笼。
师:老师觉得这个橘子娃娃更可爱了!
生: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小南瓜。
师:是小巧玲珑的南瓜,老师都爱不释手了!
……
师:小小解说员们,把水果娃娃比作其他熟悉、可爱的东西,介绍起来会更生动哦!
(设计意图: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把橘子的形状描述得既准确又形象,为进一步把话说具体、说生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师:现在你能把橘子的颜色和形状连起来说一说吗?
(点击课件,出示:橘子娃娃穿着一件 的外衣。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 。)
师:瞧,这里出现了两次“橘子娃娃”,介绍起来太啰唆了,怎么办?
生:把第二个“橘子娃娃”去掉。
生:把第二个“橘子娃娃”换成“它”。
师:是呀,这样介绍起来就不啰唆了。
师:现在我们来摸一摸,什么感觉?
(板书:摸 手感)
(点击课件,出示:摸一摸,橘子娃娃 。)
生:摸一摸,橘子娃娃麻麻的。
师:怎么会麻呢?
生:它的皮肤很粗糙。
师:“皮肤”用得好!你已经将它当做人来介绍了!
师:轻轻地捏一捏,感觉怎么样?
生:橘子娃娃软软的。
生:橘子娃娃柔柔的。
师:能不能仿照前面的介绍将这种感觉说得更生动?
生:橘子娃娃柔柔的,摸上去像海绵宝宝。
师:真好!看来你已经掌握了说生动的秘诀。我们再来闻一闻它的气味。
(板书:闻 气味)
(点击课件,出示: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 。)
生: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一阵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师:扑鼻而来,好香呀!
生:把橘子娃娃放在鼻子前闻一闻,可香了,不过香中还透出一点点酸酸的味道。
师:你的小鼻子可真灵,竟然嗅出了它的味道!
师:外面的部分观察好了,接下来观察什么?
生:观察里面的果肉。
师:对呀,我们要做到按顺序观察。
(板书:外——里 按顺序)
师:现在老师剥开橘子,里面的果肉是什么样的?
(板书:看 果肉)
生:果肉是黄色的,水汪汪的。
师:水汪汪,真诱人!
生:黄外衣,白内衣,多漂亮的橘子娃娃呀!
师:谁能展开想象把它的样子说得更可爱?
(点击课件,出示: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 。)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小月牙围拢在一起。
师:它们在一起干什么?
生:在说悄悄话呢。
师:我似乎听到了它的窃窃私语。
生:抱在一起做游戏。
师:好亲热!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下吗?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小月牙围拢在一起做游戏呢。
生: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好像许多老师正在头靠头商量事情。
师:说得真好!果肉就在眼前,想不想尝一尝呀?
(板书:尝 滋味)
(学生自由品尝)
(点击课件,出示: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 。)
生: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水流得满嘴都是。
师:好滋润呀!
生: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酸甜可口,好吃极了。
师:真可口呀!
师:现在我们按从外到里的顺序把橘子娃娃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连起来介绍,要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说形象。
(板书:说形象)
(指名介绍。)
(点击课件,出示支架:瞧,这个橘子娃娃多可爱!它穿着 ,圆圆的,就像 。摸一摸,橘子娃娃 。闻一闻,橘子娃娃 。轻轻脱下橘子娃娃的外衣,里面的果肉 。摘下一瓣果肉放进嘴里,轻轻一咬, ,好吃极了!)
(设计意图:课堂上以橘子为例,让每个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使他们全身心投入观察活动中,边观察边说话,整个过程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第三板块:过渡引领,练习写话
1.过渡:小朋友们,刚才他说的这段话就是橘子娃娃的解说词,简单吗?其实大家也可以为自己喜爱的水果娃娃写一段解说词,好向客人介绍自己喜爱的水果。
2.引导:拿出自己最喜爱的水果娃娃,四人一小组,(指板书)按从外到里的顺序边观察边介绍,把水果娃娃的形状、颜色、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这几个方面说明白。注意哦,可以把水果娃娃当作人来介绍,还可以把水果娃娃比作其他熟悉、可爱的东西,这样介绍更生动,更能吸引客人,让他们都喜欢你介绍的水果。
(学生观察说话。)
师:我们边说边把解说词写下来,注意写字姿势,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写话过程中给予学生更宽松的创作情境,允许边观察边交流,允许边说边写,这样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爱写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写话水平。)
第四板块:展示交流,分享成功
师:水果展示会现在开始啦!有请第一位解说员登场!
生:瞧,这个西红柿娃娃真可爱!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圆圆的,像一个节日里挂的小灯笼。摸一摸,西红柿娃娃滑溜溜的。闻一闻,西红柿娃娃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脱下西红柿娃娃红色的外衣,里面的果肉水灵灵的,还有黄中带绿的籽儿。咬一口,甜津津的,好吃极了。
师:他有没有做到按顺序、说形象?
生:做到了。
师:真好!老师给他一颗星。(画星)他写的哪句话最吸引你?
生: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
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句呀?
生:因为这句话把西红柿娃娃当作人来写了,这样写西红柿娃娃很可爱。
师:通红通红的外衣,碧绿的帽子,真形象。
生:我喜欢“圆圆的,像一个节日里挂的小灯笼”这句。
师:为什么选这句?
生:他把西红柿娃娃比作了小灯笼,人见人爱。
师:这样形象生动的句子,谁读谁爱!老师给他一颗星还不够,得几颗?
生:两颗。
(画星,学生鼓掌)
师:有请第二位解说员。
……
师:今天的水果展示会可真热闹,可是时间有限,来不及一一介绍,那该怎么办呢?老师给大家出个主意,我们来办一份《我喜爱的水果》特刊,专门介绍“我喜爱的水果”,好吗?
生(齐):好!
师:你们把解说词誊写端正,老师把它们订成一本书,放在班级书柜里大家轮流看。你喜欢谁介绍的水果娃娃,就在上面画一颗星,我们来比一比谁得的小星星最多。
(设计意图:学生的朗读展示中,教师予以积极的赏识评价,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评价意见,学习别人的优点,分享彼此的独特体验。这样做,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再次得到进步与提升。)
【教学感悟】
低年级是写话教学的起步阶段,而写话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唤起学生写话的激情,使学生乐于写话。李吉林老师曾经说过:“知识是镶嵌在情境中的,我们必须创设一种真实的、本真的情境,让孩子学习的知识有根、有背景。不断引领儿童在情境中思考,在情境中探究,在情境中发展。”我以橘子为例,让学生与水果亲密接触,“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来再看一看”“尝一尝”,调动学生的眼、鼻、舌、手,全方位地观察水果,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一个个的互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感悟到形象生动地介绍水果的方法。
一、调动多种感官参与,以动促说
1.在猜谜中唤醒已有观察经验
课堂一开始,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用关于水果的谜语导入新课,变机械传授为自主探究,以猜促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步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这些谜语都是从水果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进行描述的,能有效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从课堂一开始就把学生的思维激活,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在观察中捕捉水果个性特征
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爱参与、喜欢表现的特点,通过情景会话,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开来再看一看”“尝一尝”,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明白介绍一种水果要从颜色、形状、手感、气味、果肉、滋味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这样能使学生感觉到不是在上课,而是在聊天,能主动参与、乐于参与。这样的教法才是学生喜欢的,也是我要努力达到的。
3.在合作中巩固观察方法
介绍完橘子后,我让学生先仔细观察自己所带的水果,然后四人一小组围在一起把带来的水果给同学介绍一下,要说出它的名称、样子、颜色和味道。这样以小组为单位,面向每一位学生,认真参与,互相交流,听说结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同时养成他们认真听别人说话,乐于与小伙伴进行交流的好习惯。
二、鼓励形象生动的描述,以说促写
1.设置生动的交往情境
课上,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巧妙地设计了富有童趣的教学情境——举办水果展示会,当一回小小解说员,向客人老师介绍喜爱的水果,让客人老师也喜欢这个水果娃娃。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不知不觉开始了学习过程,他们努力地去观察,去想象,去表达,尽情体验学习的乐趣。
2.提供有力的言语支架
低年级写话教学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年级学生写这么长的一段话有点困难,首先我以句子为起点,让学生先说好一句完整的话,再让学生连句成段,为学生的写话搭建一个有效的阶梯。其次是修辞手法的渗透,我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进行准确而生动的描述。“橘子娃娃圆圆的,就像一个金黄色的小灯笼。”“西红柿娃娃真可爱!它穿着一件通红通红的外衣,还戴着一顶碧绿碧绿的帽子。”学生大胆地想象、尽情地表达,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是习作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促使他们的体验生长出更加丰富的维度。同时鼓励学生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让童心和童言飞得更远,飞得更高!这就是低年级写话训练取得成功的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