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燕
【摘 要】 提升中职课堂教学效果,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着手。通过专业引导,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认同感;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享受学习的乐趣;通过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降低专业知识学习的难度;通过教、学、做合一,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意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关键词】 专业引导 项目教学 直观 教、学、做合
1 专业引导,明确学习目的
在模具专业新生入学之初,开展为期一周的模具专业引导教育。使模具专业新生了解模具及模具行业,了解模具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就业方向等,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和对未来职业的憧憬。
专业引导分三个阶段:
(1)模具专业教师在教室里利用多媒体做模具专业介绍。例如首先播放奔驰车的制造过程、中日对决 ——模具制造工艺人的攻防等录像片,通过观看录像让学生意识到模具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知道当前我国模具行业的发展现状、趋势、人才需求以及与模具强国的差距,提起学生的专业兴致。然后采用图文并茂的电子课件介绍专业培养方向、目标,主干课程等,让学生明白学习是为了将来工作的需要,使学生对模具专业的学习充满期待。(2)组织学生参观模具制造和模具使用工厂。请工厂的工程师实地讲解模具的制作和工作过程,以及要具备的知识技能 。学生亲身感受工厂的生产情景,进一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工作岗位及岗位群的能力的要求。(3)实训老师在实训车间指导学生进行钳工技能实习。实训老师演示车、铣、钳、数控加工、线切割等在校期间将要学习的操作技能,并指导学生练习钳工的基本功。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制件,比如启瓶器、小刀等。让学生觉得模具专业技能是很实用的技能,只要认真学习,一定能学会。引导学生爱上模具专业。
2 任务驱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程教学中,采用模块式的项目教学模式。每个模块选用适应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能力的实际案列作为项目。根据项目的实际工作内容,提出若干具体的工作任务。教师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每一个任务的教学步骤分为四个环节。
(1)任务说明,根据实际案例,提出工作任务,明确学习目标。(2)任务分解,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分析工作流程,确定工作任务完成的过程及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结构。(3)专业知识,秉着“适用、适度、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学内容。教师在专业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建知识。(4)任务实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自主探索,完成具体任务。
通过一个个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驱动学生主动学习隐含于任务中的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整合所学知识。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给以适当的启发和引导;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首先应肯定学生的长处,然后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当学生出现分歧时,鼓励学生有理有据的讨论,发表不同见解,然后教师归纳点评给出意见。任务的实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得以巩固提高。使学生感到知识是学得会的,并且是用得上的,从而唤起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直观、形象,降低学习难度
中职模具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模具的生产操作、模具零件的制造和模具的装配、维修等工作。了解模具的制造工艺,读懂模具图纸;分析模具结构是中职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所必备的职业能力。
在专业知识的教学环节,学生读懂模具图,理解模具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教学难点。为了克服这一难题,首先利用多媒体特有优势将复杂的模具结构用简明的立体图形形象展示。通过动画直观的演示工作原理,使学生对模具结构和模具工作原理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利用实物模型对照教材中的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读图、识图,对模糊不清楚的地方边分析(画)边归纳,整合学生的新旧知识,达到理解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如图所示注射模的基本结构时,首先展示注射模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动画,对照实物模型,根据模具设计的内容顺序(制品位置——成型零件——支承零件——浇注系统——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冷却系统),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模具结构图及模具的工作原理,比如制品怎么放置才合适,型芯、型腔如何固定,开模时有什么办法使制品留在型芯上等,激励学生思考、探究,然后教师在黑板上按设计顺序绘制模具结构简图,同时要求学生跟着老师一步一步地徒手绘制注射模具结构草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做到了眼到、心到、手到,对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认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教、学、做合一,提升学习效果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教师要积极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探究,让学生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知识原理。
拆装测绘实训过程如下:
(1)分组,将全班学生分为知识结构大体平衡的若干小组,每组4~5名学生。每组指定一名组长,负责本组的工具、量具的保管及协调本组成员的工作。(2)布置任务,各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一套塑料模具和一套冷冲模的拆装、测绘。每位学生绘制一张所拆模具的装配图并填写实训报告。(3)任务实施,学生们分工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探讨。(4)任务考核,根据上交的图纸,实训过程的表现,小组成员互评+教师评定。
5 结语
中职学校课堂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中职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摈弃传统的灌输知识的方法,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事,为学生的就业以及就业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霞.冷冲压与塑料模具课程创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科技信息,2005(10).
[2]郭国谊.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具专业PRO/E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2013(48) .
[3]马光全,魏炜.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方案改革探索[J].硅谷,2009(9).
[4]许广芳.中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探究--以数控专业为例[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