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系统哲学思想探析
摘要:《黄帝内经》所建立的认识模式是自然——认知系统模式,这是系统哲学本体论的核心。在《黄帝内经》中,自然系统是自然本质——过程的模式,认知系统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是同一而非二元的,并且,双方随着自然本质的发展而共同演化。
关键词:黄帝内经;自然系统;认知系统
中医著作《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以“天人相应”作为理论基础。它认为,人和天(即自然)是统一的,二者统一于相似的行为和功能。因此,《内经》中所说的自然是把人涵盖在内的,并且自然的本质是运动不息的。《内经》作者认为,自然是整体系统,人又是自然整体系统中的整体系统。“系统理论的核心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问题”[1],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系统之间行为和功能的相似性建立起来。在对这种关系坚定的基础上,《内经》所建立起的认识模式就是系统哲学的认识模式,这个模式又是系统哲学本体论的核心,“系统哲学本体论的核心是‘双透视的’自然——认知(或心理——物理)系统。”[2]
1《内经》的自然系统
系统是一个不能进行物理分割的整体,它由其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方式构成。“各组成部分(元素)之间那种相对稳定的本质性的联系称作结构关系,而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整体称为系统。”[3]自然在《内经》的认识模式中,就是一个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系统。自然的天象、气候变化就是这个系统的行为和功能的表现。
在《内经》中,自然系统是决没有把人抛离出去的。天和人通过气贯通起来。气的特点则使得天和人都具有相似的特性。天是运动的,人也是运动的,人的运动就表现为人体的生机;我们可以直观地认为,天的运动通过气而传递到人,而对人发生作用。有生机的人体,也会因为天的异常运动而通过气受到影响。“气”实质上就是运动,同时又是联系,甚至它还可以变为人体。但是形体不是气,形体只是具有气的特征。那么气到底是什么?气实际上就是整个宇宙自然的发生、发展、演化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自然的本质。自然系统则是气的轨迹上被移入了的空间,但是这被移入的空间又是几何外形很不确定的有形实体。
《内经》的人体系统,是《内经》自然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为《内经》的作者对其行为和功能的充分重视,从而使得它的物质实体的空间不同于其表观给人的形象,甚至也不同于以西医理论为基础的高度发展的现代医学所认识的人体实体。在《内经》中,人体系统有形实体的空间是不大受重视的,《内经》作者所关注的是人体系统的行为功能。《内经》对人体系统的行为功能的重视,其实就是把认识的重点放在过程上。相对于人的生命,人体系统有形实体这一物质就是躯壳,而有生命的人体的躯壳本来就是几何外形极难被把握的物质实体。《内经》说:“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黄帝内经·素问·金匮真言》)人身的阴阳之分,是根据其行为功能的特点。三焦为六腑之一,持运行*运行元气和津液。《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之谓;另《素问·五藏别论》亦有“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之说。因解剖学上并没有“三焦”一结构,故在现代语境下解读三焦,其功能应为“运行”。之功能,但是现代对于人的解剖结构的研究,却并未找到这样的器官(一说是网膜)。人体系统的操控,则是根据布于体表的经络。以手足三阴三阳划分的十二条经脉,网罗人体系统内外各部分。十二经脉六条分布在上肢,分手三阴、手三阳;六条分布在下肢,分足三阴、足三阳。手三阴起于胸内,止于手指,手三阳起于手指,止于头部。足三阳起于头部,止于足趾,足三阴起于足趾,止于胸腹之内。每条阴经联属一脏并和一腑相联络,每条阳经联属一腑并和一脏相联络。气血在经脉中运行顺序如下: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而且不同时辰气血流注不同的部位:平旦晨起寅时,流注在肺,卯时在大肠,辰时在胃,巳时在脾,午时在心,未时在小肠,申时在膀胱,酉时在肾,戌时在心包,亥时在三焦,子时在胆,丑时在肝,再流注到肺。此外还有十二别经和奇经八脉。分布在体表的经络系统在特定部位的信息传导点,这样就形成了穴位。在特定的时刻,用长度粗细不一的银针以相应的手法对穴位进行刺探,就会影响相应的行为功能,并会影响相应的脏器。针灸治疗就是这样影响人体系统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从古至今,实践上的成功已是无数并仍将有无数的成功,却同样还未发现相应的解剖结构。或者也可以说,还没有能够把握与过程相对应的物质的空间。
气的本质是过程,该过程的特点是阴阳、五行。这个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表现为变幻无常的天象、气候。过程是本质,过程的模式是系统,整个的过程的模式就是整个自然系统。系统由各组成部分以一定的联系构成,每一部分都行使其相应的功能。放在整个最大的系统中,各组成部分又各自成为一个系统,就是这最大系统的子系统。每一子系统又都有其它的发生、发展的过程,它们共同形成整个最大系统的生生不息。子系统也是生生不息的,它们通过各自生命的新陈代谢以实现这不息之生机。因此,子系统与最大的系统是相似的,而且,在本质上,子系统与最大的系统是同一而非二元的。《内经》中,最大的系统就是自然系统,而认知系统(系统哲学称之为心灵事件系统*认知系统通俗地理解大致就是心理系统,系统哲学称之为心灵事件系统(mental events or mind events)意在强调该系统包含了所有的认识方法,本文沿用该中文翻译。)就是其中的一个子系统,两者是同一而非二元,而且是永恒“生存”的。
2《内经》的认知系统
系统哲学的基本实体是心理——物理系统,拉兹洛认为心理——物理系统是“非二元论的”。这实际上就是系统哲学的本体,而该本体的内容就是心灵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是系统哲学进一步逻辑演绎、研究的前提。拉兹洛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基本概念,即自然——认知系统的概念:非二元论、双透视(biperspective)是它的特点,也就是说,自然系统和认知系统是同一的。“当它‘生存着’,该系统是心灵事件系统,即认知系统。而从另外的观点看,系统是物理事件系统,即自然系统”。[4]这里的同一性来自两种系统的理论的不变性:由事件组成的系统在结构上是同型的,所以,从一类系统转换到另一类系统时,它们各自的理论并不改变。从这个基本概念进一步得出系统的功能和行为方式的相似性,然后,在认识过程中,“从我们人类成员扩展到整个生物界,甚至无机进化领域”。[5]对于“双透视”,钱兆华这样解读:“这就意味着,世界之所以分为物理事件组成的自然系统和精神事件组成的认知系统,仅仅是因为我们对其观察的角度不同。相同的事件或系统,如果从外部观察,它就是物理事件或自然系统,而如果从内部观察,它就是精神事件或认知系统。换句话说,实际上它们只是一种事件或一种系统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2]
整体之为整体,不仅仅在于整体自身如何,更重要的是其周围整体的存在。认识主体处于自然系统之中,自然系统则为最大的整体。它由内部的小整体,包括认识主体,共同构成。其行为和功能离不开这些“构成整体”,各“构成整体”行为和功能的进行亦离不开这个大整体,它们的存在互为条件。同时,“构成整体”之间,也为各自的共同存在而进行着行为和功能,它们共同构成了大的整体。“构成整体”自身也各自为了自身发生着相互的影响。各“构成整体”又有更低一级的“构成整体”,层层递进。而作为整体的系统是独立于实质基质或系统构成的,它能够通过抽象结构、数学及信息论中提到的性质来构建认识模式。站在系统哲学的角度下审视《内经》中的气之过程,该气之过程就是心灵事件系统的本质。《内经》中的气之过程既是运动不息的“流”,又可被看作所形成的一个大的、一元的系统。站在系统哲学的角度下审视它,该气之过程的本质就是心灵事件系统。这个系统向内到认识主体,就是认知系统;向外,到世间万物,则是自然系统。实际上,这样的系统是极难把握的,所以必须在“流”的轨迹上建立起模式,也就是认知系统。随着人们实践的日益丰富,《内经》的认知系统也逐渐庞大起来。在《内经》作者的概念中,世间万物统一于阴阳、五行,因此所构建的这个模式也以阴阳、五行作为基本概念。并且为了增加其确定性,《内经》的作者进一步建立了庞大五运六气理论,使得这个模式往量化的标准迈出了一步。
五运六气分主运、主气,客运、客气;客运又分中运与小运,客气有司天、在泉、左右间气。各以五行相生、阴阳相生的顺序,以木开始,水为终;阴生阳,阳生阴;如此反复。阴阳伴随其中,通过干支甲子与五行相生结合。十干起于甲,终于癸,奇数者为阳,偶数者为阴。十二支起于子,终于亥,也是奇为阳,偶为阴。此外,还有五音,对应于五行,起于角,终于羽。主运主气主一年四季正常的气候,又主东南中西北五方地区的正常气候。客运客气则主每岁往来不定的气候变化。然后,把五运与六气相结合去分析自然的天象、气候。《内经》作者建立此模式的目的在于通过分析自然气候的运气生克顺逆之道来推测这些变化对人体的影响及其与人体发病的关系,从而作为养身治病的依据。我们看到,这样的模式是基于长期的经验事实的,如《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炱者死,赤如胚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五色,当如自然般色正质润,否则当死。没有大量经验的积累是得不出如此肯定的结论的。《周易·系辞上》有云:“圣人设卦观象”,说的就是在已经建立起来的模式中去观察现象。当然,这些模式同样不是凭空捏造的,也是在长期的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的。《内经》的这一模式的使用,除了说明现象之外,还有对将至未发之事的预测作用。《内经》的这一模式,是在天地宇宙这一自然系统内部对其研究而形成的。人体就在这个自然系统的内部,和这个自然系统一样,本原是气,本质是气之过程,因此从对自然系统的研究结果可以推测出人体内部的行为变化。这正是创立这套方法的《内经》的作者的最大初衷。而在客观上,《内经》作者又把包括人体在内的自然系统与认知系统统一起来,并让这个永远地“生存”,这样,整个自然就是五运六气这一模式。它们的本原是气,本质是过程。显然,《内经》所构建的这个五运六气模型并不足以使知识作出实际预见,但足以构成其他知识,然后又产生其他的知识,如此往复,直至最后的知识有效地作出预见。[6]
3自然系统——认知系统共同演化
天人一体、物我一体的观点是中国文化的基本模式,代代相传。然而认识却是实在的运动,而且必须得有认识主体的存在。这样一来,天与人、物与我势必相分。与此同时,天人一体、物我一体又是一种境界,认识主体即便在不得不相分的情况下,也得努力让自身走向与身外之物的融圆。在我们的祖先看来,有超出实物的东西,那才是本质的,才是认识主体所要追求的。而且,这种本质的东西贯通一切。这种本质的东西,又强烈地受认识主体的影响,而且又影响着认识主体。从而形成了自然系统——认知系统的共同演化。
改造世界时,他们和这些方法本身必定会被改变了的世界所改变。”[7]这就是说,认知系统必定会随着自然系统的改变而改变。这一点反映在《内经》通篇的内容之中:从先秦到七篇大论形成的这段时间,这一模式在《内经》中,由起初的阴阳、五行的粗糙使用,逐渐地精巧化为五运六气的趋于精密的推算。
《内经》的作者把整体之间的联系表示为阴阳五行的模式。自然系统这一整体具备阴阳五行特征,又按阴阳五行特征分化为低一级的整体。阴阳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是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双方对峙着。另一方面,阴极而阳、阳极而阴,两者又相互转变。五行,木火土金水之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相持;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相克相抵。在这个基础上,再形成五运六气的更加复杂的关系。从而逐渐达到《内经》作者的“以近知远,以见知所不见”的目的。
《内经》有云:“善言始者,必会不终,善言近者,必知其远。是则至数极而道不惑。”(《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这是《内经》作者在认识上所持的态度,也是其至始至终所持的主张。始善,则会流而不息,无终之期。近远在《内经》中是统一的。“言近”首先得知近,合理地知近方可善言。“近”在中国文化里不仅仅是空间方位的意思,还有理解和心理上感受相对容易之意。知近,就是对于方便理解之物、那些直接作用于我们感官的现象作恰当的分析。知近尽,则言善无疑。近远均在气之过程中,不可捕捉和把握,《内经》的模式使得近即是远,近远一也。《内经》的这一模式是开放的,它随着经验而不断地变化、充实着,乃至现存《内经》一著作中,模式发展到了五运六气,这是当时所能达到的认识气之过程的最高手段。心灵事件系统或者说认知系统——自然系统势必完全符合气之流逝,这就必然要求认识模式的不断演化、完善,同时又与自然的本质并驾齐驱并且逐渐接近。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117.
[2]钱兆华.系统哲学的双透视论述评[J].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17-21.
[3]刘长林.内经的哲学与中医学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0.
[4](美)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M].钱兆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81.
[5](美)拉兹洛.系统哲学演讲集[M].闵家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7.
[6]范冬萍.系统哲学的新探索:“控制论原理研究计划”[J].自然辨证法研究,2003,19(9):80-83.
[7]金观涛.系统的哲学[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169.
Analysis of the System Methodology OfHuangdiInfernalMedicine
WANG Yong-zhe
Socialbrancheducationministry;QuZhouCollegeofTechnology,QuZhou324000,China.
Abstract:The knowing mode which was Set-up in Huangdi Infernal Medicine is the mode of natural-cognitive system, and it is the core of ontology in Systems Philosophy. In Huangdi Infernal Medicine, the natural system is the mode of course, which is the essence of nature, and the cognitive system is one of the subsystems. Natural system and cognitive system are the same and not dual, as more, both are evolving commonly with the essence of nature.
Key words:Huangdi Infernal Medicine; Natural System; Cognitive System
收稿日期:(2014-12-11)编辑:李丛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王永哲*王永哲(1976—),男,讲师,哲学硕士。研究方向:自然哲学。(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社科部浙江 衢州 3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