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2015-04-14 03:26周梅君吕慧兰李浅峰王玉龙
海南医学 2015年18期
关键词:患肢肌力关节

周梅君,吕慧兰,李浅峰,王玉龙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深圳 518121)

系统康复治疗对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

周梅君,吕慧兰,李浅峰,王玉龙

(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人民医院康复科,广东 深圳 518121)

目的 观察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行系统康复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92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普通治疗方法,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热疗等康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结果康复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活动度(ROM)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治疗后日本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和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分分别为(78.64±8.55)分和(39.53±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6±9.86)分和(25.77±2.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肌力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行系统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康复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功能恢复

上肢骨关节损伤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损伤,患者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骨质疏松、疼痛以及关节畸形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1]。石膏外固定、常规抗感染治疗等常规治疗方法可以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治疗时间较长,且关节恢复较慢。系统康复措施可以全面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提高关节活动度(ROM)水平,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本文主要以近年来我院骨科收治的92例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系统康复治疗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上肢骨关节损伤的患者92例。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且≤50岁;②所有患者的骨折经常规处理后X线片检查提示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牢固无松脱;③均为闭合性骨折;④患者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年龄<18岁或>50岁;开放性骨折;有精神疾病。按照入院时间并结合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康复组男性29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35.36±12.86)岁;尺骨骨折12例,肱骨髁上骨折11例,尺桡骨双骨折8例,肱骨干骨折9例,肘关节脱位6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34.28±11.78)岁;尺骨骨折10例,肱骨髁上骨折10例,尺桡骨双骨折11例,肱骨干骨折8例,肘关节脱位7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石膏外固定,进行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治疗。(1)热疗法:关节僵硬患者在行运动疗法之前使用敷蜡或浸蜡对患肢热疗,30 min/次,1~2次/d,有助于软化关节周围组织,改善血液循环,利于关节活动。(2)电疗法:关节肿胀患者,且又无金属内固定物,可以实施超短波电疗,电极对置,无热量或微热量,10~15 min/次,1次/d,有效促进肿胀消失。(3)运动疗法:①手法治疗。患者对受限关节使用关节松动手法与关节被动运动法进行活动。其手法强度为Ⅲ~Ⅳ级,加强关节活动范围,促进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松动。②主动运动。患肢关节复位后使用主动关节活动或运动器材活动,增大关节活动力度,1~2次/d。(4)作业疗法:患肢关节活动逐渐改善后,应进行如穿衣、系扣子、用餐等日常生活训练,提高患肢的使用能力。(5)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向患者介绍康复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提高患者对康复治疗的重视性,增强治疗成功的自信心。

1.3 评定标准 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由两名康复医师进行相关的功能评定。(1)关节活动度(ROM)评定[3]: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功能障碍关节的主动ROM,包括关节屈曲和外展、肘关节屈曲、腕关节掌屈和背伸的ROM。(2)肌力的评定:应用Lovett6级肌力评定标准对肩曲和外展、肘屈曲、腕掌屈和背伸肌群进行徒手肌力检测。(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4]: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中自我照顾的进食、梳洗、洗澡、穿裤子、穿上衣、入厕6个项目评定上肢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分42分。(4)肢体运动功能评定:运用日本上肢功能评定箱(SHEF)为患者进行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评定,首先让患者利用评定器具完成10种规定动作,然后根据其动作完成的速度和准确性进行打分,按照得分的情况对其患肢运动能力的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总分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ROM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RO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ROM均比治疗前有所增加(P<0.05),且康复组患者增加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ROM变化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ROM变化比较(°,±s)

注:a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肩关节 肘关节 腕关节对照组背伸19.88±6.77 37.83±6.35 -13.116<0.05 20.41±9.05a46.82±7.20b-15.489<0.05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康复组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屈曲67.32±12.08 82.56±11.67 -6.154<0.05 65.54±12.44a91.31±10.96b-10.542<0.05外展44.37±11.94 50.48±9.68 -2.696<0.05 45.73±10.85a57.59±9.68b-5.532<0.05 48.68±13.08 77.26±10.62 -11.505<0.05 49.40±12.93a86.72±11.30b-14.74<0.05掌屈24.94±9.83 33.75±10.76 -4.0999<0.05 23.18±10.92a45.71±10.62b-10.032<0.05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SHEF和FIM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SHEF和FI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HEF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康复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SHEF和FIM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SHEF和FIM评分比较(分,±s)

注:a与对照组治疗前比较,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时间SHEF FIM对照组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康复组 治疗前治疗后t值P值24.65±10.22 59.46±9.86 -16.625<0.05 23.89±11.41a78.64±8.55b-26.044<0.05 17.69±4.65 25.77±2.82 -10.077<0.05 18.53±3.65a39.53±5.21b-22.45<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肌力变化 通过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肌力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且康复组肌力恢复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比较(例)

3 讨 论

上肢骨关节损伤是骨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碰撞、外击使得关节过度旋前或旋后而造成的关节韧带、肌肉、血管与筋膜损伤[5]。上肢骨关节损伤时,骨髓、骨膜及周围的组织血管破裂出血,损伤造成软组织缺血坏死,细胞释放大量的炎性因子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浆渗出,形成血肿及组织液外渗导致的水肿,增加皮肤张力,使扭伤部位出现剧烈的疼痛,关节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临床上抬高患肢,并对扭伤部位进行石膏固定、抗感染等常规疗法的治疗时间较长,关节恢复较慢[6]。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关节损伤后患肢恢复措施是骨科临床研究重点。因此,本研究选择了系统康复治疗措施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效果进行分析。

实施系统、合理的康复计划可以使上肢功能障碍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7]。热疗法、电疗法可以有效扩张外周血管,增加患处血流量,改善血流动力学,消除水肿、促进血液循环,从而使大量的炎性因子、组织渗出物被吸收,减少了对关节损伤局部的刺激,从而减轻患肢疼痛[8]。接受康复训练后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优越于常规治疗。运动疗法与作业疗法相结合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肌肉萎缩,促进骨折端紧密接触,改善静脉、淋巴淤滞;有效防止关节与肌肉粘连,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减轻损伤带来的坠积性水肿;最大限度缓解局部充血水肿引发的疼痛,改善局部韧带组织痉挛,松解粘连,有效促进炎性物质吸收与局部水肿,恢复病变组织。心理疏导有助于消除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烦躁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倾听患者心声且及时处理相关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通过讲解系统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重视程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肢康复[9]。本文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康复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肘关节与腕关节RO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SHEF与FI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上肢骨关节损伤的临床治疗中系统康复的治疗效果显著性高于常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肢疼痛,增大关节活动范围,具有更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一致[10]。因此,我们认为,临床上对于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治疗,建议采用系统康复方法,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肢运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系统康复治疗上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全面有效治疗关节损伤,提高关节ROM,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1]何伟华,李 珂,独建库,等.肌肉功能锻炼对慢性外踝关节不稳的治疗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9):1514-1515.

[2]尤 旭.探讨急性踝关节副韧带损伤康复治疗疗效评价[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976-3977.

[3]高东清,吴 华.关节稳定性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4,36(6):459-462.

[4]贾代良,吕 琳,侯桂萍,等.髋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康复训练对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8): 776-778.

[5]刘 欣,王 磊,陈 先,等.早期介入康复治疗对Pilon骨折手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3): 269-271.

[6]李远征,代新年,刘 杰,等.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的早期专科康复治疗[J].中国疗养医学,2014,23 (5):405-406.

[7]丁璟琳,俞力行,缪 睿.中医康复治疗原发性膝关节骨关节炎急性发作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4,23(1):164-165.

[8]董得了.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肩关节的康复治疗效果探讨[J/ CD].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4,2(4):2-3.

[9]刘文志.142例老年骨性关节炎的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4):95-96.

[10]郑光新,赵晓鸥,李 雯,等.双侧与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2,34(9): 681-684.

R684

B

1003—6350(2015)18—2757—03

10.3969/j.issn.1003-6350.2015.18.1003

2014-11-05)

2013年度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03259)

王玉龙。E-mail:ylwang66@126.com

猜你喜欢
患肢肌力关节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