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建设整体系统架构

2015-04-13 00:20姜鸿斌
无线互联科技 2015年3期
关键词:统一性整体设计智慧校园

姜鸿斌

摘 要:文章介绍了数字校园的局限性,如何在现有的网络基础上建成智慧校园,为了达成设计目标整体系统架构方案要包含的组成部分。

关键词:智慧校园;整体设计;统一性

1 前言

目前各高校通过数字校园的建设基本都拥有了完善的网络布局,各部门的办公拥有各自的办公系统,例如教务部门在学籍管理、教务管理、教材管理和考务管理等业务管理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但管理系统在建设初期由于当时整体设计和技术的局限存在诸多问题,较显著的问题是各系统的不兼容。仅是学校内各部门系统之间不能实现数据共享,就是在部门内部也很难实现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这就形成了诸多的信息孤岛,表面上看学校各部门都拥有众多的管理系统,似乎信息化建设完成的很好。但实际情况却是各系统自成体系,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共通。为查询一个学生或教师的全部情况要在全部系统中逐个查询、人工统计,这极大降低了办公效率。随着技术发展智慧校园概念的提出对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曙光。

2 目前学校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校已基本完成校园网工程的建设,建立起了校园骨干网网络和一些应用系统。信息化的建设都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提高了学校许多部处业务工作的效率,提高了管理水平,改善了学校学生、教职员工的学习、教学、工作和生活环境,也为今后数字化校园的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高校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遇到一些困惑。由于建设之初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学校已有的信息资源不能有效整合、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等,比较典型的问题有:

⑴新生数据不能及时同步传输到各部门,导致各部门对新生数据要反复录入。⑵学生处和后勤部门信息不统一,在学生突发状况时很难对学生状况进行精准掌握。⑶ 缺少基于全校多业务系统的全面信息查询、统计和决策分析的数据展示和共享。⑷各业务系统应用繁琐,不能实现统一账号登陆,使用不便。⑸缺少个性化的信息服务。⑹缺少移动终端服务应用手段和数据支持,与时代脱钩。

3 智慧校园建设目标

目前关于智慧校园的定义和解释很多,但一些基本的标准或者说目标应该是相同的。主要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建设统一信息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共享数据中心、高校业务应用系统等数字化校园信息平台,将建立一个统一的、开放的、先进的、安全的、人性化的、承载综合应用的数字化校园系统,实现“网上办公、网上教学、网上管理、网上服务”,对整个教学、科研、服务等各个环节提供高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管理,为全校师生员工提供快捷、共享、全面的信息服务;

建设空中智慧校园平台,以移动通信服务为核心,针对校园信息环境,打造可运营的数字化校园环境,为校园人量身定制便捷的、一站式、全方位、个性化、主动式的服务功能。如图1所示。

4 智慧校园总体规划

智慧校园建设规划以人为本、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实现校园信息服务无线和有线的无缝结合,搭建固网、无线网络终端数字校园一体化的成熟应用,能提供及时、准确、高效、随时随地的校园信息化服务,可帮助学校实现由传统应用系统以管理为核心,转向以服务为核心。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率,使高校信息化应用达到较高水平。智慧校园总体架构如图2所示。

⑴IT基础设施:目前各高校经过前期的数字化建设基本都应有完善的有线校园网、服务器、存储和网络安全等设备,可能在个别学校无线校园网的建设有所欠缺。

⑵基础信息平台:智慧校园与数字校园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差别,数字校园只要求数据在校园网上可以查询即可,智慧校园却要求拥有统一的数据标准、共享数据中心、身份认证平台、信息门户平台和信息的统一展示发布。虽然仅仅多了统一两字却对两种校园模式在应用方面上有了很大的区别,改变了以往各部门自已为中心的局面转而以全校为中心。

⑶平台辅助系统:通过虚拟网络和师生交流平台的建设,让用户不再仅仅和冷冰冰的数据交流,而是和一个个鲜活而具体的人物交流。从而提高交流的意愿和质量。

⑷数字化校园应用:为学生提供从录取到毕业统一、完全保姆式的校园服务,为教工提供从工作到生活完整的信息服务。

⑸管理和决策支持:为领导提供跨部门全覆盖式的管理和决策信息服务,领导一站式获得全校从微观到宏观的所有信息资源,支撑学校的管理决策。

⑹信息标准、安全体系:提供全校统一的信息数据标准和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5 业务系统整合集成

智慧校园的建设并不是把现有的校园信息化完全推倒重来,而是立足现有资源进行整合集成,用最小的投入获得利益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三个层次的集成就显得尤为重要:数据集成、身份集成、应用界面集成,以此完成一站式服务。

⑴数据集成:前面提到各部门都有自己的应用系统,但这些系统相互之间不能共享数据,这就需要从现有系统中提取可以共享的数据。使此数据成为全校统一、权威的数据源,为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综合数据分析服务提供完备、有效、可信的数据基础。

⑵身份集成:该用户身份信息是用户在校园网范围内拥有唯一性,以此用户信息可以完成校园网内所有身份认证。

⑶应用界面集成:用户在查询信息时不再需要在各登陆系统反复登陆,把各应用系统功能集成到学校统一信息门户上,以供师生使用。

6 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应将高校视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容纳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各个领域,所以在建设之就应该站在全局的高度来规划和设计。

[参考文献]

[1]沈洁,黄宇星.智慧校园及其构建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1(6):28-32.

[2]纪佩宇.智慧校园构建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1):56-59.

[3]叶秀兰.企业各软件的数据共享和整合分析浅谈[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4(2):42-46.

[4]毕亿默.一种数据交换整合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3(2):31-34.

猜你喜欢
统一性整体设计智慧校园
建筑设计与室内设计的统一性分析
关于推动绿色建筑设计的思考
通过“同案不同判”浅议司法统一性问题
初中数学自主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