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
生物地层学以地层所含生物化石为主要研究内容,以生物群的交递变化为准划分地层。由于生物演化具有全球的同时性和不可逆性,所以生物地层研究是确立地质时代的最重要的手段。现代地层学扩展了研究范围,深化了地层类型及其时空分布与古环境、古构造的关系,加强了历史的、综合的研究。现代地层学还大量的使用了新的技术方法,开辟了新的领域,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使地层学研究更为深入和准确。地质历史时期的化石是多种多样的,但各类化石的作用是不同的,这是公认的事实。各类化石生物演化速率不同,地层价值不同,应用价值也不同,然而不论从哪一个方面看,牙形刺都堪称化石的精英。没有哪一个化石门类能在演化速率、地层划分、石油地质、生物进化意义等方面,可与牙形刺妣美。王成源教授就把牙形刺化石及地层作为了主要的研究领域。
全身心专注于自热科学研究
王成源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和沈阳师范大学兼职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之后在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所任助研、副研究员、研究员;1979-1982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在德国森肯堡博物馆进修。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等。
王成源教授是中国牙形刺学科开拓者和带头人,被国外专家誉为“世界古生代和三叠纪牙形刺工作者的领导之一”。如今,牙形刺已成为国内外发展最快,最重要的古生物学科之一。这一学科在界线层型、地质填图、找矿和大地构造研究中起重要作用。在地层古生物的研究中,很少有哪类化石像牙形刺那样分类地位倍受争议。牙形刺是一类已灭绝的海生牙形动物头部的骨骼化石,体型很小,一般只有约1毫米,最大的也不过7毫米,但形态却较复杂。牙形刺存在于寒武纪到三叠纪的海相地层中,延续了3亿4000万年,是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主导化石门类。
王成源教授与国内外同行一起,确立了我国寒武纪至三叠纪地层的237个牙形刺化石带,与国际上几位最著名牙形刺专家有多次合作,他参加的一些重大生产和科研项目为中国牙形刺学科跻身世界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王成源教授以牙形刺为主导化石门类,解决了很多我国多年来未解决的地层问题,校正了其他化石门类的时代,对一些地层时代都做了重大修订,改变了相关地层的时代。他还首先引入器官分类的概念,对中国建立的志留纪牙形刺形式属进行了全面的修正。1981年,他首先研究了长兴组的牙形刺,建立了化石带,成为世界性对比的标准。1994年,他首先突破了我国著名学者长期以来将事件地层界线与生物地层界线合一的观点。
王成源教授数十年来刻苦钻研,在牙形刺化石和地层断代的研究上硕果累累,乐平统顶底界线的两个金钉子的点位都是王成源依据牙形刺首先确定的。
科研之路坎坷漫长,探索脚步继续向前
科研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自然科学的奥秘还有很多未知。王成源教授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仍不遗余力,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2013年出版了专著《中国志留纪牙形刺》,《中国泥盆纪牙形刺》专著正在编写中,2015年可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