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亮
摘 要:管理會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工作的两大分支,共同构成了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国内企业一直以来更多关注财务会计及对外提供的财务报告,而管理会计及其形成的内部报告受重视明显不足。本文分析目前管理会计发展情况,并结合战略管理理念,探究满足企业战略管理需要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关键词:战略管理会计;报告体系
一、国内外管理会计的研究状况
1.国外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9世纪80年代起,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企业开始了科学管理的运动。在以罗泰为首的工程师们倡导下,产生了标准成本计算、预算控制、经营分析等管理手段的方法,上述方法被看作是管理会计萌芽阶段;在经历了执行型管理会计阶段及决策型管理会计阶段后,标准成本分析、差异分析、量本利分析、责任会计等用于决策和业绩评价方法也应运而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管理会计进入到了全面战略管理阶段,战略管理会计也相应出现,其关注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提供财务和非财务信息。此时作业成本法、平衡计分卡、质量成本管理、经济增加值计算等管理会计工具纷纷出现并运用到企业管理实践中,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逐步形成。
2.国内管理会计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1978年后,我国进入了改革开放时期,学术界对西方管理会计研究成果进行了大量的引进、消化、吸收,也相继出版了大量的教材,在管理会计学科的引进和拓展上,我国会计学者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量本利分析、责任会计、标准成本、变动成本、转移定价、边际贡献和全面预算等这些管理会计技术在我国企业里得到了应用。但是由于信息获取成本比较高、管理会计工具可操作性相对低,国内管理会计应用很不到位,甚至于很多企业没有建立专门的管理会计岗位,财务人员的工作仍主要集中在记录与核算,仅充当“企业账房先生”的角色,管理会计的职能没有得到发挥。
二、当前国内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存在的问题
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内部管理者,工作成果主要是以管理会计报告的形式呈现。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既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决策效果的需要,也是衡量管理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虽然我国管理会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企业管理中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目前仍然停留在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上,而对报告体系构建的研究较少,管理会计的系统性、可操作性及战略决策支持作用有待提高。具体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管理会计理论与实际结合不紧密
目前国内管理会计研究还主要停留在理论阶段,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案例也是以国外为主,不能有效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管理会计报告也未结合服务对象、考虑报告使用者的实际需要。总体而言,目前国内管理会计可操作性不强,理论研究不能紧密联系实际。
2.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缺乏独立性
从国内企业来看,由于管理会计受重视程度不高,财务工作仍然主要集中在记账、报账、对外提供财务信息的阶段,很多企业都未设立管理会计岗位,相当部分管理会计工作由财务会计或相关岗位代理完成,管理会计工作仍然依附于财务会计工作,尚未形成独立的而有效的报告体系。
3.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未能结合企业战略需要
国内企业在运用管理会计工具时往往未能从战略视角考虑,管理会计方法及其报告体系仍然在较为封闭的静态环境内运行,只着重于服务内部管理,而未涉及顾客及竞争对手等外部相关信息。当企业的竞争处于较低级状态时,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还能发挥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科技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企业管理已全面进入以战略管理为中心的时代。目前企业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显然还不能满足战略管理的需要。
三、战略管理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功能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科技及信息化的进步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也带来了挑战,为了适应市场环境变化和市场竞争,管理会计作为管理工具应当适应战略管理的需要,在战略视角下形成完善的报告体系,并至少具备下述几项功能:
1.控制功能
控制功能实质上是监督功能, 通过管理会计报告系统进行信息反馈,进而实施过程监督来减小企业战略执行偏差,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一方面,可以将战略执行情况与战略目标比对,对产生的差异进行分析,及时采取偏差纠正措施;另一方面,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最初指定的战略目标可能与环境不在适应,通过信息反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并适时调整战略计划。
2.决策功能
管理会计报告系统应具备战略视角,及时向公司管理层提供对战略决策有用的信息。一方面,及时反映市场环境变化,关注顾客需求及竞争对手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挖掘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及价值链关键点,研究其产品或劳务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从长期来观察并预测产品和劳务能给企业带来的总收益,做到知己知彼,在适当的时机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四、基于战略视角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的构建思路
为满足战略管理需要,管理会计报告的内容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反映企业内部信息,也要反映企业的外部环境信息;既要关注企业的自身利益,也要关注客户利益;既要顺应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也要符合短期经营目标。概括而言,战略视角下管理会计报告体系要从顾客利益、财务指标、业务流程及企业发展能力等角度来设计。
1.顾客角度的指标选择
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应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以达到留住原有客户、吸引新客户进而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 最终获得更高的利润。顾客角度的具体指标为:(1)市场份额。统计企业业务规模,并结合政府相关部门或权威中介组织等机构出具的市场规模数据计算市场份额;(2)客户保持率。即上年客户继续选择本企业产品及服务的比例;(3)客户获得率。即新客户的数量占原有客户数量的比例;(4)顾客的满意程度。通过调查问卷及客户回访等方式确定,目的是提高客户对公司的满意度;(5)客户的获利能力。计算企业从某客户获取的利润与其对应的销售收入的比值,进而确定与其交易是否有利可图。
2.企業内部经营过程的指标选择
企业所有与生产经营相关的活动构成了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企业价值链。而价值连的创新过程、经营过程、售后服务过程是完整的整体, 是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1)创新过程是指及时发现客户需求,并通过创新性创造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衡量指标有:新产品销售额占比、新产品开发时间、保本时间;(2)经营过程目标包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产品成本。质量指标通过合格品率和反工率相结合来衡量。时间指标是完成订单的时间周期。成本指标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降低的幅度衡量;(3)售后服务过程目标是指满足客户售后服务需求的程度。可以通过售后服务满意度评价和所耗时间来衡量。
3.企业财务的指标选择
财务指标设计须与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紧密结合,企业在其各阶段财务指标有很大的不同:(1)成长阶段企业发展较快, 资金较紧张, 其重点是销售额的增加,该阶段可以侧重使用销售增长率及市场占有率指标;(2)维持阶段应努力维持市场份额,并提高获利能力,该阶段衡量企业的指标通常有净资产利润率;3、收获阶段需注重现金流量及获利能力的稳定性。此时要关注现金流量及净利润的标准差指标,另外也可以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资金周转率、经济增加值等指标。
4.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选择
企业的发展能力集中体现在技术改进和学习能力方面,其直接关系着企业长期的价值增值。一般而言, 企业的学习和成长能力可以从雇员能力、信息系统的能力和雇员的积极性三个方面衡量。1、对雇员能力的衡量指标包括雇员的满意程度、雇员的保持率、雇员的劳动生产率等指标;2、雇员的积极性目标是调动雇员的积极性,可以用每个雇员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的数量来衡量。
五、结论
科学合理的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是提高企业长期竞争力并维持获利能力的有力工具,其为企业的战略发展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效的支持,但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及发展阶段不同,报告体系会有所差异。在实际管理会计工作中,为确保质量和效率,企业管理层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人员的培训力度,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战略视角下构建自身的管理报告体系。
参考文献:
[1]孙建强,朱妍.基于平衡计分卡和作业管理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模式[J].财会通讯,2006,(2).
[2]崔国萍,冯晓萌.基于战略管理思想的管理会计报告模式[J].现代管理科学,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