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菲
摘 要:随着科技和交通的发展,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也不断加深,婚姻作为女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他们跨文化交流的重要话题。但是,由于两个国家的婚姻观不同,处于不同文化群体的中美女性在进行有关婚姻观的交流时有可能出现跨文化交际失误,产生对其他文化的误解和矛盾。本文旨在探究中美女性婚姻观的不同,并就如何减少在婚姻观方面的交流失误提出一些建议,包括他们选择配偶的不同标准,对维持婚姻因素的不同看法以及对离婚的不同观点,希望本文能为有关婚姻观的跨文化交流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关键词:女性婚姻;中美女性;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C91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8-0091-03
传统上,中国人认为婚姻是家族传宗接代的方式。对于夫妻和谐关系的培养,中国文化倡导夫妻间要互相理解,互相信任;要彼此关心、爱护、体贴、照顾,尊重感情,发生矛盾要互相忍让,切忌伤害揭短,有过激言行;在家中权利与义务平等,大事、要事要共同商量,不要武断、独裁,个人说了算;要共同负担家务劳动,平等对待双方父母与亲友;教育子女的态度要一致;保持性生活和谐;因工作需要两地工作的夫妻要加强书信往来,交流感情,诉衷情,表思念,并过好一年一度的探亲假。
在美国,婚姻则与独立自由、权利平等的思想息息相关,其婚姻家庭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是浪漫爱情家庭模式,这个模式与自由思想紧密相连,强调个人意志的选择,作为美国主流的婚姻家庭模式,其离婚率也是相当高的,因为人们可以根据自我感觉结合,但对家庭的责任意识则比较薄弱。第二种是犹太基督教家庭模式。此类模式和宗教有关,倡导者信奉婚姻是上帝的意志决定,同时,生儿育女也是上帝意志的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对爱情和婚姻持有高尚的信仰,一辈子不离不弃。这种模式中的婚姻关系是一种永久性关系,以爱为基础,双方都要对彼此忠诚。第三种是理性家庭模式,这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婚姻家庭模式,男女理性对待择偶和婚姻,双方在婚姻生活中相互调节,相互依靠,成为稳定的生活伴侣。而当产生矛盾时,双方不是像理性婚姻夫妻一样争吵,而是理性对待,调节关系和相处方式,如果调节失败,就会选择分居或者离婚。在理性婚姻中,法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婚姻的保障,所以,夫妻双方签订婚前协议的在美国是很正常的情况,但是在中国则极为罕见。
一、中美女性婚姻观差异分析
(一)选择婚姻伴侣的标准差异
很多美国女性选择伴侣时,倡导婚姻的绝对自由,大多依靠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如果男女相爱,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性格不冲突,并相互尊重,他们那就可以结婚,组建家庭。但是,在中国,一方面,大多女性则看重男方现下经济状况或者潜力,如金钱、地位和家庭背景。在北京,如果一个男人想要结婚,不吃不喝,他需要存12年以上的钱。在哈尔滨,男人想要迎娶一个中产阶级的女性,他需要700,000人民币。当下,在中国,没有房的男子在选择伴侣中处于劣势。另一方面,自封建社会以来,“门当户对”的观念就一直流行,在大众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在选择婚姻伴侣时,女性很看重双方的经济、权势、家庭背景等的对等,较少会出现丈夫和妻子学历、经济状况相差很大的情况。网络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宁愿坐在宝马里哭泣,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上笑”就很好地反应了当下中国女性的择偶标准和婚姻价值取向。
相比较而言,在美国,女性较少看重金钱和房子。即使没有房子,他们也可以结婚,然后两个一起奋斗买房。家庭背景、经济地位、教育经历,甚至是宗教信仰多不会成为自由恋爱的阻碍,只要双方心心相印,情投意合,就可以作为婚姻伴侣的选择。中国女性根本无法想象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女性会这么不在乎房车。当然,美国女性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中国女性要求男方一定要有房才可以结婚。
(二)维持婚姻的因素差异
当被问及哪些是维持婚姻的重要因素时,中国女性会更多地回答爱、家庭和孩子。尤其是整个大家庭和孩子对于中国女性的婚姻很重要。很多中国女性认为婚姻就是在一起生活过日子,并无他求。除了生理心理需要,他们认为婚姻也是传宗接代,续家族香火的方式。如果一段婚姻能够维持到生命结束,便是圆满的,是为大众所称颂的。过去,男人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女人在经济上依附于男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家庭经济活动中,他们的经济地位逐渐提高,婚姻观念也有些变化,爱对于维持婚姻因素的重要性明显提升,仍然是夫妻和谐关系的重要维系。当然,一手好厨艺仍然被部分女性认为是稳定婚姻的重要因素,正如俗话所说的,要抓住一个男人的心,首先得抓住他的胃。
然而,美国女性把婚姻看做一种契约。只要男女结为夫妇,他们必须对彼此忠诚。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忠诚是维持婚姻最重要的因素。除此之外,他们也强调家庭价值。无论他们的丈夫是做什么的,丈夫一定要记得家庭,记得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与中国女性不同,美国女性认为性是维持婚姻的另一重要因素,他们并不觉得性是一件令人羞耻,难以登大雅之堂的事儿,他们认为性是美好的,对于两性的幸福起重要作用。美国女性同时也认为夫妇共同分担家务也对婚姻的长久起正面作用,而且,女性若参与到丈夫的工作中去,也有利于婚姻的发展。在美国女性眼里,男人也应该分担家务,女人可以做饭、装饰、顾孩子、购物等等,男性可以修车,打扫院子、洗餐碟、照顾小孩等。
(三)离婚观差异
众所周知,美国的离婚率非常高。各种明星或者公众人物离婚常见报端,剩女的数量也在增加,很多美国女性都能接受离婚,并认为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他们无法接受丈夫的不忠诚,当然也有少部分美国女性不会采用离婚来解决感情问题。但多数美国女性觉得如果双方没有爱了,或者一方有婚外恋行为,他们就会终止婚姻。此外,在美国这个人情淡薄的国家,当夫妻双发关系出现不和谐时,其他人极少给予情感疏通,这也是美国离婚率较高的一个原因。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开放,中国女性的经济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在婚姻中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加上西方文化的影响,部分中国女性敢于选择离婚,现在中国的离婚率也成增长趋势。尽管如此,大多数中国女性还是恐惧离婚,因为夫妇双方会有孩子、财产等纠纷。当婚姻出现问题时,他们不会选择采用离婚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这种离婚方式也主要存在于拥有高收入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女性群体中。普通女性即使出现夫妻双方出现婚外恋行为,他们也会继续维持婚姻。当然,中国较为稳定的婚姻关系也来源于中国这个集体主义盛行的社会环境。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注重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也是一个面子观念很强的国家,当中国女性遇到婚姻问题时,他们会找朋友倾诉或者回娘家单独呆一段时间,经过他人的劝解,这种相互关心和照顾的氛围很快会让婚姻的矛盾消散。而且,由于家族和社会的压力,很多中国女性对离婚也很慎重。在中国,剩女往往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智商高,而且拥有较高的经济收入。但不幸地是,这类女性在中国并不是众多男性婚姻的绝佳选择,同时,这类女性对于伴侣的选择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这就导致了中国大量剩女的产生。
二、不同婚姻观的原因分析
中美女性的婚姻观存在着极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传统文化和主流意识不同。这些不同往往会导致中美女性在进行婚姻观的交流中出现误解和矛盾。
(一)传统文化影响
中国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儒家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可否认,中国女性受到儒家思想影响较深。传统上,女性经济地位低,依附于男性。女性必须对丈夫忠诚,孝敬公婆,抚养孩子。不仅要做一个好妻子,还有做一个好母亲和好儿媳。他们必须要把家庭放在第一位,努力维持婚姻。在古代,婚姻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女性根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另一半,结婚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个体的结合,它关乎整个家族,属于家族大事。比如,女性在结婚之前的前一晚,要在娘家告祖,表示已经不再是娘家人,改为夫家姓。进入夫家以后,要行见面礼,同时祭拜祖先。所以,中国女性在选择伴侣时,更多地考虑家庭和父母,重视门当户对,看重男方的背景、财产等经条件,同时父母的意见起到关键性作用。当丈夫背叛他们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忍气吞声,或者其他婚姻策略来维持婚姻,而不会离婚,他们觉得离婚对于家庭是一种破坏,而且中国社会环境对离婚也持否定态度。
相对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言,美国历史短暂,它是一个年轻的国家,并没有经历封建社会的阶段,属于一个多元化社会,社会具有较强的包容性。美国人并没有浓厚的家族意识和群体意识,而是信奉个人自由和独立选择。美国女性信奉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的赐予。婚姻是神圣的,爱情是不可亵渎的。结婚是两个人的事,不关乎第三方。美国女性结婚是为了寻找一个在生理、心理和社交上能够满足他们的生活伴侣,结婚是他们的一种权利,而非义务,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幸福。他们无法忍受男性的背叛。背叛出现时,他们会选择离婚,而不是忍受不忠来维护家庭。而且在婚姻出现裂痕或者生活困难时,美国女性不会像中国女性一样去找亲朋好友哭诉,而是请教婚姻顾问或者自己思考,婚姻顾问也会尊重当事人的权利和自由选择意识,协助分析,不会提出离婚或者继续维持婚姻的具体建议。
(二)主流意识的影响
在中国,集体主义盛行,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个人利益都应该放在集体利益之后。家庭作为一个小集体,生活在其中的丈夫和妻子都有责任维护整个家庭的和谐发展,共度荣辱。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性对家庭赋有重要责任。为了维护整个家庭的利益,比如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者维护丈夫的面子,面对丈夫的婚外恋行为,很多妻子会选择承受或者采取策略维持婚姻,而不是离婚。而在选择丈夫时,大多数妻子也会选择听取父母和媒人的建议,而不是我行我素地凭两方的感觉冒然结为夫妇。
中国女性在婚姻中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表现在妻子在处理俩人关系的态度上,他们会将集体主义精神渗透到情感中去,认为夫妻之间应该不分彼此,不论是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他们都希望丈夫能够和她分享其中点滴,包括秘密。例如,当丈夫在工作上遇到不顺时,与美国夫妇不同,大多数中国夫妇会选择倾诉和分享,共同解决问题。这个时候,中国女性会表现出善解人意的一面,耐心听丈夫讲述他的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麻烦,了解丈夫的情况,并给与安慰和鼓励,帮助丈夫走出困境。如果丈夫回家后不和妻子详述他工作上的不顺,而是藏于心里,沉默寡言,这会让妻子感到不安,认为丈夫把自己当做陌生人,或者已经不再相爱。当然,集体主义也表现在对丈夫的个人隐私的好奇上,大多中国女性认为丈夫在妻子面前应该是坦率“透明”的,不能有隐私,所以,在中国,夫妻互相知道各种社交软件密码的现象实属常见,他们觉得要是不互相分享和坦诚,就是离心离德。妻子也会经常查看丈夫的手机短信和通话记录,以此检验丈夫对自己的忠诚。在经济上,这种集体主义更为明显,中国夫妇很少有AA制,他们不分你我,长期以来,男性在经济上需要承担更多。中国女性很难理解,美国夫妇在餐厅共享浪漫晚餐后,双方各自付钱,更无法理解地是,男性还允许女性付钱,认为这样男性缺乏绅士风度,也会造成夫妻双方关系的不和谐。
美国流行个人主义,美国女性将个人利益放在首位,重视个性的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相对于中国女性的含蓄稳重,美国女性更赋有创新、探索和进取的精神,他们又更强的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个人的思想上。他们大多不愿意做家庭主妇,而是拥有自己的事业,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在经济上并不依附于男性。在思想上,他们会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价值观,而不是为了迎合丈夫而放弃自身的独立思想。在美国,婚姻和个人意志的选择,长期以来的个人主义决定了美国女性在婚姻中,有更多的自主性,他们可以自由选择结婚或者离婚。夫妻关系中,美国女性更强调双方的情感交流,也更关注性生活的和谐;另外,美国女性即使在婚后也非常注重个人形象,这很难让中国女性理解,婚后的中国女性很多将精力放在丈夫和孩子身上,辛劳操持家务,却不爱打理自己,觉得那样子耗费时间和金钱。美国女性认为婚后仍然需要提升自己,注意个人形象的打造。
三、结语
随着中美交流的深入,很多中国女性的婚姻观也逐渐趋于开放,开始按照个人意志选择自己的婚姻,而不是考虑父母和整个家族。但是中美女性在进行婚姻观的交流时,仍然会出现误解和障碍,这就需要双方加强对对方婚姻文化的了解,尊重对方的文化和习俗,避免触犯对方的婚姻文化禁忌,持一种包容和学习的心态进行交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美跨国婚姻也越来越多,对中美女性婚姻观的了解有助于建立和谐的跨国婚姻关系。女性作为婚姻中的弱势群体,加强婚姻观的了解也可以为婚姻家庭的幸福注入智慧,提升家庭生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红,孙秀芬.东西方佳人的爱情婚姻观[J].时代文学,2011(7).
〔2〕王冰,刘萍.“80后”中国女性婚姻观念变动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7(2).
〔3〕王清清.情感的失落:“剩女”与中国的现代性变迁[J].现代妇女(理论版),2010(3).
〔4〕魏章玲.美国家庭模式和社会学[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5〕肖杜娟.中美婚姻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文化商业,2011(1).
〔6〕王玉娟.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跨文化差异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08.
〔7〕蔺学才.试析中美婚姻观念的不同.河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2002(2).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