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 静,沈 雁,沈宇弘,曾雪萍,赵海磊,何文忠*
(1.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437;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建设体会
舒 静1,沈 雁1,沈宇弘1,曾雪萍1,赵海磊2,何文忠2*
(1.上海中医药大学岳阳临床医学院,上海 200437;2.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
目的:通过临床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保证临床医学教育质量;方法:针对医学生毕业实习阶段临床技能方面的薄弱点,在日常科室轮转实习的基础上,设置临床技能实训课程,建立与临床实习轮转计划相适应的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并发放实训教学情况调查表,了解学生对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评价和反馈;结果:学生对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普遍持认同态度,该体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结论: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对于进一步强化临床医学院人才临床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实践教学;临床技能;教学模式
“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的发布[1],使医学教育从单纯的医学知识传授上升为综合能力的培养。而与此相对的是,医学教育规模逐步扩大,致使临床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已经成为保证临床医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2]。为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我院自2009年起,改革临床实习技能教学方法,初步建立了与临床实习轮转计划相配套的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体系,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调研。
(一)完善临床实训管理实施方案。
1.临床技能实训教材和素材库建设。在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支持下,完善教学大纲,编写《中西医临床基本技能实训操作》、《临床常见疾病中西医临床辨证思维》讲义,完成《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案集》、《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教材和素材库》和《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OSCE考核运行方案及实施方法》。
2.中西医临床技能实训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常规教学活动和集体备课、临床医学院培训、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培训三级培训模式,对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鼓励并确保临床实训教学团队每人每年参加两次以上关于临床实训技能培训的学术会议。不断丰富学院“教师工作坊”的组织形式和交流内容,组建跨学科临床实训教学团队。
3.临床技能实训室应用及教学功能开发。临床实训室建立非工作时间学生助管员管理制度,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通过资助《本科生临床技能培训模拟教学方案》、《临床技能实训教学模块化设计与研究》、《情景教学与模拟教学相结合在内科基本技能培训中的作用》等研究项目,鼓励实训室教学功能的再开发。
(二)推进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的改革。
1.临床技能培训的课程化建设。根据学生临床知识认知规律,合理调整和归并临床实习科室,设计与实习轮转计划相配合的实训教学运作方案,每周固定时间开设3个学时的实训课程。即在科室完成日常实习带教、完成相关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通过整个实习期间的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有重点、多循环地强化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辨证思维及医患沟通技巧的培训。
2.临床技能培训的模块化整合。将诊断学、内科学、针灸学及分散在临床各科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整合,形成“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体格检查、X线读片和报告解读,加上与实习科室配套的“中医辨证思维训练”、“中医儿科、中医外科、预防医学及针灸训练”、“内科常用技能实训”、“妇科、外科及急救技能实训”四个模块,形成“1+4”阶段式、递进式临床实训教学体系。
3.临床技能培训的小组式学习。实习学生按照临床实习分组成立学习小组进行模块化技能实训,以三个月(16周)为一个周期,每个周期中第1-2周全体学生统一进行公共模块内容学习,第3-13周分组按照所在实训模块进行相应实训培训,第14-16周全体进行复习、笔试、技能考核。考核过程中的中医辨证思维考试项目也由学习小组通过病例讨论的方式完成。
4.临床技能培训的多元化教学手段。突出实践教学的优势,有效地推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通过建设多媒体教学影像资料案例库,供学生示范观摩,并组织练习与考核;通过开发计算机临床技能辅助操作系统,模拟临床技能操作环境,提高学生应对复杂临床环境的能力和信心;通过引入OSCE考试模式、应用标准化病人等手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与水平。
(三)强化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的考核和反馈。
1.临床实习学分总体设计。根据《学分制实施规定》及《指导性教学计划》相关规定,细化临床实习的学分,为临床技能教学实训课程单独设置6个学分,学生完成相关模块的学习,并通过考核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若学生因各种原因未能达到培训课时数或未能通过考试,需补齐相应的课程、完成补考方能获得学分,切实保证了临床实训课程的顺利开展。
2.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围绕教学大纲综合评估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通过病房床边考核形式的出科考,重点考核学生对每个专科基本理论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掌握;通过计算机模拟病例考试,重点考核学生对于典型病例的处置能力、心肺听诊、检查结果分析能力等;通过客观结构化考试,重点考核学生临床问诊、体格检查、病史书写、疾病诊治以及与病人的沟通能力等多方面的临诊能力。
3.考核与反馈相结合。出科考结束后设置反馈环节,形成教师引导、学生互动的以考促学的格局。带教老师针对考核结果,给予学生相应的反馈,有效帮助学生找到差距,并有的放矢地加强今后实训模块中相应内容的学习。同时,教师也可针对学生考试中的普遍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效果,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有效保障实训教学质量实训体系。
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教学模式经过三年多的实施,涉及两个专业、三个年级共230名学生。每一轮实训开始前、结束时应用世界性医学教育环境测量工具(Dundee ready education environment measure,DREEM)及克里克特量表(Clikert scale)[3]对学生进行座谈和调研。
(一)学生对临床实训教学模式的评价。
学生对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总体持肯定态度。90%以上的学生认为实训提高了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临床动手的能力,81.2%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有所提升。75%的学生肯定了以病例为基础、以学生自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但也有13.3%的学生和9.6%的学生认为集中培训增加了学习负担,影响了科室工作的完成。
(二)学生对组织临床实训的教师评价。
学生对临床实训带教老师的总体满意率较高,五年制学生和七年制学生分别达到98.3%和98.5%。学生对带教老师最满意的选项为知识丰富、备课充分、沟通良好(见表1)。
表1 学生对带教老师最满意的前三项(n=230)
(三)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
学生对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的总体评价较为良好。认为组织实训的教师专业水平高、教学方式新颖、教学安排合理,确实能提升自己的中西医结合临床技能和专业水平,学习积极性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见表2)。
表2 学生对临床实训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n=210)
(四)针对学生评价的探讨和反思。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医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切实的实践机会,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重点,也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中心任务。所以,我们在临床技能模块化实训的方案制定、管理实施、调研反馈的过程中,始终将着眼点和关注点集中在以下三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自主性是否得到了提高?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人才培养设定目标以及社会对医学生的总体要求?教师是否很好地贯彻了教学改革的思想并使学生获益?而学生的反馈也初步证实,在日常实习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临床辨证思维及人性化服务理念的辅导和实训,能够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教学目的,提高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系统、规范的临床技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作风,从而为适应未来的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国际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J].国外医学:医学教育分册,2002(2):1-5.
[2]王慧生,张志国,周桂桐,等.基于PBL的五段式临床实训教学体系[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9(4):210-212.
[3]曾雪萍,舒 静,赵海磊,等.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实训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1):34-35.
G642.0
A
1002-1701(2015)05-0080-02
2013-05
舒 静,女,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基于卓越中医学教育的医学生能力评价要素研究(上海市教委——上海市本科重点教学改革项目)。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5.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