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宾,梁红敏,罗志勇,尹竹萍,吴晓娟,殷小寒,杨维岗,熊瑞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院校管理
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
李红宾,梁红敏*,罗志勇,尹竹萍,吴晓娟,殷小寒,杨维岗,熊瑞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032)
通过建立多层次、多环节、多方位的立体化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教师职称晋升、岗位聘任及科室责任目标有机结合,建立附属医院临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有力促进了临床医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附属医院
教学质量评价是高校教育管理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对于教学进行宏观调控和实现教学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医学高等院校积极开展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从教学的具体环节到评价方法诸方面进行了探索[1-3],但是多数未系统化,我院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制定了系列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建立起适合附属医院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2010年9月至2013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专业、麻醉专业和影像专业学生以及相应的临床课程授课教师;2010年至201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专业实习生、带习科室和首带责任导师。理论课程和见习课评价以学年度划分,实习以年度划分。
(一)评价方法。
采用医院院级领导、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教研室主任、科主任、教师和学生的多层次参与评价,针对理论课、见习课及实习教学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临床技能培训采用不同评价标准的多环节评价,以及学生对实习科室带教质量、专题讲座质量和首带责任导师的多方位评价。
(二)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统一制定的理论课教学评价表、见习评价表、教学查房评价表、病案讨论评价表评价,实习科室带教情况、专题讲座质量和首带责任导师评价按100分为总分评价。
(三)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
(一)2010年至2013年我院完成教学评价情况。
3年评价结果比较,参评人数和被评教师数逐年增加,被评价教师优秀率不断上升,三年优秀率比较的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2011-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教学评价情况及结果
(二)2011-2013年实习生对带习科室实习带教评价结果分析。
实习生对带习科室的综合评分逐年升高,三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各年间两两比较也有差异(P﹤0.05) (见表2)。
表2 2011年-2013年实习生对带习科室实习带教评价结果分析
(三)2012年实习生对首带责任导师的评价。
2012年实习生共评价责任导师制168人。整体评价结果内科、儿科和妇产科教研室无明显差异(P﹥0.05),对外科教研室低于其他教研室(P﹤0.05)(见表3)。
表3 2012年实习生对首带责任导师的评价结果
教学质量评价是教学管理中重要的环节,是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手段。当前高校教学质量评价中仍存在较多的问题[4-5],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科学性不够,评价缺乏引导性和激励性,评价过于强调量化而缺乏质性分析,教学评价的结果应用不到位等,如何改变“为评价而评价”的现状,达到教学评价真正促进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的目的是高等医学教育管理重要的任务。附属医院是特殊的教学单位,不仅肩负救死扶伤的重任,同时必须在卓越医师培养中起到主体作用[6],因此,制定符合附属医院实际的教学评价体系十分必要。针对教学质量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建立了领导、专家、同行及学生多层次,理论课、见习课、实习多环节以及实习科室带教质量、专题讲座和首带责任导师的多方位的立体化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实践与应用获得较好的效果。经过3年的实践,我院参评人员数、被评教师数逐年增加,被评价教师优秀率不断上升,实习生对带习科室的综合评分也逐年升高,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通过实习生对首带责任导师的评价,促进了教研室对首带责任导师的管理,进一步加强了首带责任导师的责任感。
由领导、专家、同行和学生组成的多层次评价,解决了评价主体单一的问题。参加评价的领导包括院级领导和教学相关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和科主任,涵盖了医院大部分职能部门和全部临床科室,加上教研室一线教师的同行评价和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评价,形成全院自上而下积极参与教学评价的局面,与学生评价一起形成“教”和“学”双方共同促进教学的格局。临床医学教学教学环节多,有理论课、见习、实习,在实习教学中又有教学查房、病案讨论、临床技能培训课等,教学的不同环节有着不同的要求,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才能实现教学评价的目地。针对不同教学环节开展的多环节评价与对实习科室带教情况、专题讲座质量和首带责任导师进行的多方位评价的有机结合,有力的加强了对实践教学的评价,对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通过教学评价结果的反馈、在科主任责任目标中的考核、在教师职称晋升和岗位竞聘中的量化,促进了教研室和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和提高,形成了教学管理部、教研室、科室、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质量评价的良好氛围。
[1]彭志行,湛蓝,赵杨,等.医学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62-63.
[2]陈茂伟,程鹏,曾自三,等.临床医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同质性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90-92.
[3]余露山,吴永江,姚彤炜,等.全程教学质量评价和提高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63-65.
[4]李凌艳,李勉.从西方教育评价理论发展的视角看我国学校评估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2):25-29.
[5]岳凤文,刘汉龙,戚红.高校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改革的策略[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6):578-581.
[6]王飞,刘仲祥,王玉柱.综合性大学附属医院在卓越医师培养中的主体作用[J].中国医院管理,32(10):62-63.
G420
A
1002-1701(2015)01-0045-02
2014-01
李红宾,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皮肤性病学,高等医学教育。
2013年昆明医科大学重点教研教改课题(2013JY-Z02);2014年云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BB14004)。
*通讯作者
10.3969/j.issn.1002-1701.2015.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