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恩科
(浙江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2)
6 kV开关柜操作回路的分析与改进
章恩科
(浙江省电力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2)
针对燃煤电厂在建设过程中6 kV开关柜防跳继电器触点拉弧、跳闸监视回路不完善、高压电机就地紧急按钮回馈缺陷等问题,提出改接6 kV开关柜内的控制回路和更换为双触点型就地紧急按钮的解决办法,实现6 kV开关柜的可靠运行。
6 kV开关柜;防跳回路;触点拉弧;跳闸监视;按钮直流回路
6 kV开关柜是厂用电中压系统的重要电气设备,为机组和200 kW及以上高压电动机、6 kV干式变压器等负载提供电源。
本文主要针对燃煤机组6 kV F+C(Fuse+Contactor)开关柜在调试期间出现防跳继电器触点拉弧、跳闸回路监视回路不完善以及高压电动机6 kV真空断路器馈线柜就地紧急按钮回路缺陷等问题进行分析与改进,消除了二次回路存在的隐患,确保电气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1.1 防跳回路工作原理及动作过程
6 kV开关柜正常合闸时,防跳继电器不起作用。当真空断路器合于故障且保护动作信号联通到跳闸回路时,防跳继电器的电流线圈带电使其触点的状态发生转换。接于防跳继电器电压线圈的常开触点转换到常闭,使其触点自保持,此时即使合闸按钮不松开或DCS(集散控制系统)遥控合闸信号一直存在,真空断路器也不会再次合闸。
6 kV F+C开关柜的防跳回路二次接线如图1所示。图中,K11为就地合闸按钮或DCS遥控合闸的重动中间继电器;K13-U为防跳继电器的电压线圈;K21为双位置继电器的触点;Kfx为3TL6真空主接触器的辅助接触器线圈;K1M为3TL6真空主接触器的合闸线圈;R为限流电阻;Sjs为6 kV F+C接触器手车锁定触点(手车在试验或工作位置触点闭合,在摇进、摇出过程中触点打开);Sjw为6 kV F+C接触器手车的位置指示触点(手车在工作位置Sjw的C15和D15常开闭合,在试验位置Sjw的A15和B15常闭闭合)。
在对开关柜二次回路作防跳传动试验时(K11继电器处于励磁状态),发现合闸回路中防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在状态转换时出现拉弧现象,触点有发黑的痕迹。
防跳回路在一次设备故障时的动作过程是:
(1)合闸回路DCS遥控合闸或S11就地合闸按钮发出合闸指令。
(2)回路通过K11常开触点、K13常闭触点、K1M辅助常闭触点。
安长英(1986-),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沂,硕士研究生,注册会计师、税务师、会计师,主要从事国企财务工作等。
(3)Kfx线圈励磁,Kfx的常开触点闭合并将电阻R短接。
(4)K1M合闸线圈带电使真空接触器合闸,合闸成功K1M分闸信号继电器带电。
图1 防跳回路二次接线
(5)使K2S跳闸线圈带电,同时K13电流线圈也带电(回路见图2)。由于K13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和K2S跳闸线圈动作时间欠配合,K2S跳闸线圈带电后,其触点先于K13防跳继电器动作,K1M真空接触器先分闸,接于Kfx线圈的K1M辅助常闭触点返回到闭合状态。
(6)K13常闭触点在转换到常开时需切断通流回路,由于K13常闭触点两端电压降大、触点断流容量小,导致出现拉弧。而K1M真空接触器的动作信号并未发出,说明K1M合闸线圈由励磁到动作滞后于K13常闭触点打开时间,K1M合闸线圈在真空接触器合闸前失电。
1.2 改进措施
由于防跳回路在正常情况下是不动作的,只有在合闸回路上的2副K11中间继电器合闸触点发生故障时才动作。改进措施有:
(1)根据K13,K2S中间继电器触点动作时间的匹配度来选择设备,在设备厂家有合适型号继电器前提下及时选择替换。
本次临时改进措施采用K13防跳继电器的2副常闭触点串联方式。改接后,对6 kV馈线柜进行回路传动试验时,K13防跳继电器的常闭触点在状态转换时没出现拉弧现象,其触点表面没再有烧伤痕迹。要根本解决该问题,可在机组大修期间选用合适的中间继电器作技术改造。
在高压设备故障时,6 kV开关柜通过保护装置的跳闸指令,迅速执行对真空接触器的跳闸。因此必须实时监视6 kV开关柜跳闸回路的完整性和导通性,使跳闸回路处于待命状态,在故障时迅速由接触器切断电源。跳闸回路的监视可分半监视和全监视,半监视是指在合闸状态下对跳闸回路的导通性进行监视,而全监视是在合闸、分闸状态下都对跳闸回路的导通性进行监视。跳闸回路中设有跳闸监视继电器,用以监视6 kV开关柜跳闸回路的导通状态。
2.1 跳闸回路的半监视
6 kV开关柜跳闸监视回路二次接线如图2所示。其中:K17为跳闸监视继电器,由电磁型辅助继电器和提供返回延时的RC回路(电容器电阻器电路)组成;K2S为跳闸线圈;K13-I为防跳继电器的电流线圈;K12为柜面分闸按钮或DCS遥控分闸重动的中间继电器触点;A6和B6,C8和D8为6 kV真空接触器K1M常开辅助触点的端点;A9,B9为6 kV真空接触器K1M常闭辅助触点的端点。
图26 kV开关跳闸监视回路
根据图2,6 kV真空接触器处于合闸状态时,回路跳闸路径为:K12跳闸继电器的触点或高压熔丝变熔断状态的触点Srd或故障联跳6 kV真空接触器的保护触点Blt动作,信号经由K1M常开触点至K2S跳闸线圈,使6 kV真空接触器分闸。所以在6 kV真空接触器合闸状态,半监视回路的电流信号由K17跳闸监视继电器的辅助继电器线圈经K1M接触器辅助常开触点(A6和B6,C8和D8),至K2S跳闸线圈构成回路。当监视回路的元件发生辅助触点拒合、回路断线或直流操作电源消失等情况时,K17跳闸监视继电器失电,其辅助继电器RC回路经延时后返回,并通过辅助继电器的触点给出跳闸回路断线的报警信号,实现对跳闸回路的监视功能。
2.2 跳闸监视回路改进
在6 kV真空接触器处于分闸状态时,原监视回路由跳闸监视继电器的4端子至K1M接触器常闭触点(A9,B9)的端点c,再经端点d通过K1M接触器的常开触点,至K2S跳闸线圈构成回路。但按此跳闸监视回路接线,仅在6 kV真空接触器处于分闸状态时能给出跳闸回路是断线的信号,而在保护动作跳闸后到下次6 kV真空接触器合闸前的时间段,将对跳闸回路失去监视。
将监视回路从端点c到端点d的连线改接到端点f处与K2S跳闸线圈连通,即跳闸监视回路在6 kV真空接触器分闸后,由跳闸监视继电器的4端子经K1M接触器辅助常闭触点(A9,B9)后,至K2S跳闸线圈构成全监视回路。6 kV F+C开关柜跳闸回路的全监视方式在回路各元件异常时能及时报警,确保一次设备故障时跳闸回路处于导通状态。
在高压厂用/备用变压器设有分裂变压器和双圈变压器时,电动给水泵电机电源分别从2台高压变压器低压侧不同绕组的6 kV母线段引接,2台馈线柜作1台运行、另1台热备用方式。为满足高压电机现场巡检需要,在电动给水泵就地设有1只紧急按钮,发现安全隐患时,无论是在哪台6 kV电动给水泵电机馈线柜运行都必须同时切断电源。原回路就地紧急按钮的触点分别与2台6 kV馈线柜的跳闸控制回路相连,而2段不同母线6 kV的直流控制电源是独立的,用同1只紧急按钮势必会产生直流寄生回路。
6 kV电动给水泵电机就地紧急按钮直流回路接线如图3所示,其中:Y11,Y21为断路器跳闸线圈;YS11,YS21为断路器辅助触点;AN为就地紧急按钮;X11,X12,X13为AN按钮与直流回路相连的保护压板。当就地紧急按钮只有1副触点时(编号为h,m及其扩接的h′,m′触点),跳6 kV母线B段电动给水泵电源DL1断路器的紧急按钮直流回路由按钮触点h和m采用实线连接到其跳闸线圈Y11,跳6 kV母线C段电动给水泵电源DL2断路器的紧急按钮直流回路由按钮触点h′和m′采用虚线连接到其跳闸线圈Y21。
图3 紧急按钮回路接线
单只紧急按钮只有1副触点的紧急按钮直流回路,在AN按钮处于动作状态时,虽能确保2台电动给水泵馈线柜的Y11和Y21跳闸线圈回路同时导通,但2组独立110 V直流系统通过AN紧急按钮回路也被连通,存在安全隐患。
为此,对上述回路进行改进:单只就地紧急按钮采用2副有效隔离的触点,即双触点型按钮(h,m和云线部分v,w),跳电源DL1开关的按钮触点为h和m,跳电源DL2开关的按钮触点为v和w。改进后,当就地紧急按钮操作时,发电机组的2组110 V直流系统仍相互独立,确保110 V控制电源的稳定。
本文针对某燃煤电厂在建设过程中6 kV开关柜防跳继电器触点拉弧、跳闸监视回路不完善以及高压电机就地紧急按钮回路缺陷等问题,提出通过并联防跳接点、改接跳闸监视回路和更换双触点型就地紧急按钮的解决办法,可供相关技术部门参考。
[1]弋东方,钟大文.电力工程设计手册∶电气一次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89.
[2]李焕明.电力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3]DL/T 5136-2001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4]熊为群,陶然.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及二次回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5]国家电力调度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用技术问答第2版[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
[6]陈家斌.电力生产安全技术及管理[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7]GB 5015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本文编辑:赵晓明)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Operation Circuit of 6 kV Switch Cabinet
ZHANG Enke
(Zhejiang Electric Power Construction Co.,Ltd.,Ningbo Zhejiang 315012,China)
Aiming at imperfect contact arc of anti-tripping relay and tripping monitoring circuit of 6 kV switch cabinet as well as feedback failure of local emergency button of high voltage motor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fired power plant,the paper presents a solution of rewiring control circuit in 6 kV switch cabinet and adopting double-contact local emergency button to ensure operation reliability of 6 kV switch cabinet.
6 kV switch cabinet;anti-tripping circuit;contact arc;tripping monitoring;button DC circuit
TM591
B
1007-1881(2015)06-0048-04
2015-04-17
章恩科(1978),男,工程师,从事火电厂建设电气技术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