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业务一体化浅谈

2015-04-13 09:09李静
中国科技纵横 2015年3期
关键词:业务人员气象观测

李静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气象局,内蒙古赤峰 024200)

气象服务业务一体化浅谈

李静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气象局,内蒙古赤峰024200)

气象服务业务一体化是气象现代化的重要分支,整合现有的资源,才能更高效的利用资源、发挥优势,早日实现气象梦与中国梦。

现代化一体化整合

综合观测业务是气象现代化的分支,是相互衔接、相互支撑、高效运转,并且适应科技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气象业务。要实现气象现代化,就要进行综合业务一体化。宁城县气象局从2006年3月起就开始了综合业务一体化,是全区的先行者。宁城县气象始建于1958年8月,最早业务分地面观测、生态观测、预报服务、科技服务等。过去的管理方式是各管一段,工作任务分工明确、人员职责分明。但是,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管理职能的介入,气象业务进一步拓宽,气象部门活多人少的问题日渐突显,各股室之间、各业务之间工作任务出现明显差别,业务人员专业单一、能力发挥受到制约。对于气象服务业务一体化,有以下体会和认识:

1 整合现有资源和运行模式

传统的气象部门大多按业务股室分为:地面观测、预报服务、生态与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科技服务等。县级气象机构综合改革后,我们由之前的业务中心转变为气象台。基层台站改革,政事分开,分成管理机构和直属业务单位。直属业务单位包括气象台(地面观测、生态观测、天气预报、气象服务、农业气象观测等)和气象灾害防御中心(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科普宣传等)。综合业务一体化是将县级气象台站整个气象基础业务(地面观测、生态、农业气象、预报服务等)有机地整合在一起,由气象台统一管理,一名业务人员主要完成,副班协助完成。综合业务一体化的思路是整合地面、生态、农业气象、预报服务、技术保障等业务,目的是使观测员的工作向数据质量控制、运行监控、技术保障、服务产品制作方向转变,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提升气象服务质量,以适应气象业务现代化和基层气象台站改革的需要。

1.1人员配置、培训学习方式

宁城局业务人员的学历及年龄结构、业务水平等相差较大,将整个气象业务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每个人不但能适应新的业务岗位,而且各项业务都有所突出,实现平稳有序过渡。我们将每天的值班分为主班和副班,主班以地面和预报服务为主,其它业务由副班协助完成,每项气象业务各配备一名业务骨干把关,保证整体业务质量。第二天的副班为主,依次推进循环。

在“综合业务一体化”实施过程中,将由一个人承担以前几个人同时承担的业务。为使每位业务人员都能进入角色,尽快适应新的业务岗位,宁城局采取多种形式对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选派业务骨干到上级业务部门、旗县局进行业务交流,回局后再培训其它同志;本局业务人员轮流讲课,他们即是老师又是学生,老同志将积累的业务经验传授给新同志,新同志又把新知识反馈给老同志,相互学习、补充。自觉学习、善于积累,单位内部搞好传、帮、带。大家历经了互相跟班、互为师傅的过程,相互学习地面、生态与农气、计算机网络、装备保障维修、预报服务等内容,激发了业务人员的学习兴趣,提升了自学和互学能力。业务人员按照“需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重视知识的更新,自觉地增长知识,不断的创新学习。

1.2工作流程设计及制度制定

综合业务流程化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约束,从而保证各项业务相互衔接、有序开展、杜绝各类责任性事故发生。将各单一的气象业务流程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并按新的业务体制重新制定业务流程。按各业务的性质及工作任务,对业务流程量化和细化,将地面细化到“时”,生态与农业气象细化到“日”,预报服务细化到“月”,并制定较为完善的年月服务大纲。使每位业务人员都知道自己值班时的具体工作。真正做到各项气象观测准时,数据上传、气象信息及预警发布及时,气象服务优质高效。规章制度是气象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法则。为适应新的业务体制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各项业务规章制度,并结合旗县局业务实际进行完善,制定了大业务体制下的值班、守班制度,仪器保障、管理、维护制度,气象信息及预警发布制度和各项岗位责任制(气象台长职责、综合业务人员职责),为做好气象业务提供制度保障。在制度制定过程中兼顾规范性、层次性、适应性和有效性。

1.3业务平台建设、综合业务考核

2013年经过升级改造,建立了硬件设施相对完备,环境整洁的综合业务平台。现有由M ICAPS系统、短时临近预报系统、精细化预报系统构建的预报预测服务平台;由28个雨量自动站、4个小气候观测仪、2个自动土湿站、15个人工雨量监测站构建的气象灾害监测平台;以及手机短信、电话、广播电视、网络、显示屏、大喇叭等组成的气象预报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产品制作,设施农业、服务型业务、手机天气通等服务平台。对我局业务综合一体化形成一定的支撑。考核的目的在于了解综合业务质量情况,促进气象综合业务技术水平和业务质量的提高,通过考核,检验业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可以看到问题所在,提高工作效率。人工观测类主要取决于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自动采集的资料考核准确性、连续性和及时性;技术保障考核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通讯传输考核网络的稳定性;预报考核准确度;气象服务考核服务产品的质量、产品的时效性和用户的满意度等。

2 综合业务一体化取得的成效

2.1促进业务人员职能转变、培养了复合型人才

“综合业务一体化”实施之前,地面测报、生态与农业气象、预报服务三项业务独立单一,按照综合化、自动化的观测业务运行模式,观测业务人员数量总体过剩,而具备综合化观测业务能力的观测员稀缺,这就需要对现有观测员队伍进行调整。综合业务一体化的实施,推进了观测人员由观测到服务的转型,积极推进传统的普通观测员向“天气监测员”、“装备保障员”、“质量控制员”、“资料分析员”、“预报服务员”的转变。

“综合业务一体化”实施前各项业务独立单一,观测员工作枯燥乏味,各业务股室间协作能力较弱。业务一体化调整,突显出观测员素质不足。“一体化”后丰富了工作内容,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有利于培养年轻职工综合素质。

在推进“综合业务一体化”进程中,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了综合业务流程,规章制度,做到人人都是全面手,一人多岗,又各有侧重。遇到应急情况,谁当班谁能独立处置;遇到特殊天气,能独立制作各类服务产品并发送相应部门和用户,服务意识增强,服务思路清晰。新毕业人员在跟班期间内全面学习综合业务,从基础操作到产品制作、从动手安装到保障维修,经过综合业务的锤炼,大大缩短了人才成长的周期。在人才培养上,既要讲求全面,又要突出重点,有所侧重。

2.2提升了对外服务的能力提高了综合业务质量

传统的思想观念认为气象三大业务的轻重缓急为观测、预报、服务。精兵强将集中于观测业务,其他人员搞预报,气象服务由预报员代做,报不报在我,用不用在你。对于气象服务来说,总认为只要预报准确率上去,气象服务质量自然也就上去了。不考虑用户需要什么产品,而是有什么产品就为用户提供什么产品,服务的主动性、针对性不强。“综合业务一体化”运行后,我们转变了思路,坚持以公共气象服务业务为引领,以气象预报预测业务为核心,以综合观测为基础,把气象服务放在首位。针对气象服务,我局做各种调研,深层探讨加工气象服务产品,例如做山洪项目的气象服务产品时,既要考虑点降雨量,还要考虑面雨量及当地的地质条件,了解和掌握成灾的各种因素,才能提出可行可信的防御措施,做出高质量的产品。由此可见综合业务一体化促进了对外服务质量的提升。综合业务一体化之前,各项业务都有负责人,在单项业务上具有相对较高的业务能力,在业务整合后,每项业务各配备一名业务骨干把关,为主班配备副班,遇有重大天气过程时,主班、副班加“把关”,保障了综合业务的顺利进行。

实施综合业务一体化后,综合业务质量在全市处在较高的水平上。地面、农气没有出现任何责任性事故及重大差错,观测、记录和报表预审均达到了零错情。申报的自治区优秀测报员和全国优秀测报员均通过了验收。在预报服务中,选派业务人员到市局气象台交流学习预报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天气预测预报及气象灾害预警能力。

2.3强化了单位凝聚力

加强协调合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才能达到1+1远远大于2的结果。综合业务一体化后,大家即是主角又是配角,主角认真塑造好角色,配角积极配合主角,共同演好“综合业务一体化”这出大戏。结束了业务间互为旁观者的局面,对于每一份服务产品,都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形成了气象服务的更大合力,营造了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单位的凝聚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3 面临的问题

(1)综合业务人员的基础资料分析处理水平有待提高。

(2)各项业务系统都是独立单一的,急需综合业务系统出炉且需要与一体化工作相配套的业务规范及考核标准。

(3)急需来自上级部门综合业务的培训支持,解决本局互相学习的局限性。

[1]矫梅燕.探索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J].浙江气象, 2009(04).

[2]黎健.公共气象服务的认识和思考[J].浙江气象,2009(04).

李静(1983—),女,满族,内蒙赤峰人,学士,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气象局,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

猜你喜欢
业务人员气象观测
观测到恒星死亡瞬间
气象树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大国气象
美丽的气象奇观
90%的奶粉企业要瘦身,谁会被裁掉?
快消品行业业务人员流失的原因与影响浅析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