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人”数学家

2015-04-12 00:00:00吴国和
数学小灵通·3-4年级 2015年10期

在一般人的眼中,数学家都是天资过人、聪明绝顶的人。然而,被称为数学全才的彭加勒,在他成了数学家后,一位心理学家仍通过测试断定他是“笨人”!

彭加勒1854年出生在法国南锡市。童年时,由于得过病,语言不够流畅,写字画图都有困难,还留下了喉头麻痹和身体虚弱的后遗症。

读到这里,小朋友一定会问:“他为什么能成为全能数学家呢?”原因是彭加勒有着非凡的记忆力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彭加勒具有过目不忘的“照相机式”的记忆力,他对事物记忆迅速、持久、准确。由于视力不好,上课时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记笔记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彭加勒索性不记笔记,上课时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听讲、记忆、思考。长期采取这种方式学习,彭加勒养成了在脑子中完成复杂计算的能力,甚至连他的许多论文也是采用这种方式构思的。彭加勒就是以这种独特的方式闯进了数学大世界。

19岁那年,彭加勒的数学才能已经远近闻名。这一年,彭加勒报名参加了巴黎综合工科学校的入学考试。为了试探这位数学奇才的能力,主考官精心安排了两道难题。谁知道彭加勒竟然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令主考官吃惊不已。可是,由于他的作图能力太差,在几何作图的考试中落下马来。

按照学校的规定,彭加勒已与进入这所著名的高等学府无缘,但主考官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数学奇才,在主考官的竭力推荐下,彭加勒被破格录取了。

在巴黎综合工科学校学习两年后,彭加勒又升入了高一级的矿业学院,准备毕业后当一名工程师。但是,数学的魅力深深吸引着彭加勒,他仍花许多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1878年,他向法兰西科学院提交了一篇关于微分方程的论文,这篇论文被科学院的专家评定为优秀论文。第二年,法兰西科学院授予彭加勒数学博士学位。这一年,彭加勒才25岁,33岁时他又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

彭加勒一生共发表过500多篇学术论文和30多卷著作,其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哲学等众多学科,他是一位全能的数学家。

1912年6月26日,彭加勒在病逝前的20天作了最后一次讲演,他说:“人生就是持续斗争o”彭加勒的一生就是斗争的一生。

也许,有的小朋友为自己的高智商而沾沾自喜过,也有的小朋友为自己的低智商而垂头丧气过。从彭加勒的故事中,你至少应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智商不能反映一个人能力的高低;对一个人的成才来说,永不言败的毅力比天生的智商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