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人格特质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评述
马振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 大连 116029
学业上的成功对学生将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智力、先验经验等认知因素是中小学生学业成绩非常重要的预测源,但人格对学业成绩也起着重要作用。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等人格特质对中小学生学业成绩起着促进作用,而神经质等特质起着阻碍作用。学习动机和情绪体验在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着重要作用。人格的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因此,在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中应注重其人格中积极特质的培养,促进他们健全人格的发展,为学业成绩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
人格特质;中小学生;学业成绩;情绪;培养
学业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将来的发展。而中小学是教育的早期阶段,理解哪些因素可以促进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理解学业成绩中的个体差异是至关重要的。
以往研究发现,智力、先验知识[1](P165~176)等认知因素是学业成绩重要的预测源。为了进一步理解学业成绩中的个体差异,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非认知因素的作用,例如:大量研究探讨了学生的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2](P80-90)此外,关于学生人格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是因为:第一,人格是一个重要的个体资源,它不仅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相联系,[3](P138~161)而且在解释学业成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4](P322~338)第二,人格的发展是一个终身过程,[5](P1~25)儿童青少年的学校教育在人格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将探讨中小学生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人格是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的、具有倾向性、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是个体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典型方式。
对人格特质的分类有几种观点。卡特尔采用因素分析法提出了16种根源特质,分别为: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艾森克结合类型与特质的概念,提出了人格的维度理论,将人格特征分为三个基本的维度: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但当前人格研究趋势主要基于五因素人格模型,分别为: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一)人格与学业成绩的关系
De Raad和Schouwenburg综述了人格与学习和教育之间的关系,认为尽责性可能与学业结果成正相关。[6](P303~336)这可能因为尽责性与愿望实现、目标设定和成就管理相关,一个有责任感的学生更可能要求去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Vermetten等人研究指出,宜人性与持续关注学习任务相联系,这可以鼓舞学习进程,进而对学习结果产生积极的影响。[7](P149~170)此外,宜人性高的学生以他们良好的行为改善着班级氛围,因此他们会得到教师和同学更多的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外倾性对学习成绩有积极影响,因为外向的学生有较强的学习愿望。De Raad和Schouwenburg还指出,神经质个体更可能焦虑和低自我效能,从而降低对学业任务的注意力,因此学习成绩会降低。[6](P303~336)而开放性与学业成绩之间成正相关,这是因为开放性个体是机智和有求知欲的,这使得开放性个体有更复杂的批判性思维和更高的学习动机。
这些研究都指出,人格的不同特质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产生着影响,但其中许多研究都是以大学生为被试。下面主要论述中小学生人格特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二)儿童青少年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
Laidra等人以2、3、4、6、8、10和12年级的学生为被试,检验了一般智力和来自五因素模型的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2~4年级的儿童通过自我报告的“大五”问卷来测量人格特质,6~12年级的学生通过NEO五因素问卷来测量人格特质,结果发现,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与每个年级的平均成绩成正相关,而神经质与平均成绩成负相关。[8](P441~451)Poropat对人格的五因素与学业结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被试主要是初中和高中青少年,也有部分小学儿童。结果指出,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与学业结果之间成显著正相关,其中尽责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在小学阶段除尽责性外的其他四个人格特质与平均成绩有较低的正相关,而在初中和高中阶段这种相关更小。[4](P322~338)
也有研究发现,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大五”人格维度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存在科目的特定性。Spinath等人研究发现,尽责性和神经质对数学成绩是重要的,而外倾性对语文成绩是重要的。[9](P481~486)Furnham等人发现神经质特质预测着数学、科学和外语成绩。[10](P28~33)还有研究发现,人格与学习成绩之间的联系存在性别特定性。例如,对于女生来说,尽责性和外倾性对平均成绩起着积极的预测作用,而对于男生来说不存在这种积极作用。[11](P231~245)
可见,五因素人格模型中,尽责性是学业成绩最重要的预测源,尽责性水平较高的学生平均成绩也更高,高尽责性学生在技能训练和团体项目等其他一些学业表现上也要优于低尽责性学生。这可能是因为低尽责性学生缺乏纪律和毅力。
Heaven等人检验了14~16岁青少年人格特质和家庭与自我评价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其中人格是由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同时还测量了青少年的宜人性和尽责性,结果发现,人格特质的作用要大于家庭的作用。其中精神质和尽责性对学业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精神质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而尽责性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这可能因为低精神质学生更可能与同伴、老师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提高他们的整体学习成绩;此外,低精神质个体如果还有较高水平的尽责性,这会更能促进其学业成绩的提高。[12](P453~462)在另一个研究中,研究者采用卡特尔的高中生人格问卷来测量平均年龄为13.4岁的青少年,结果发现,智力、情绪稳定性、一致性和自律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而冲动性与学业成绩呈负相关。
综上可知,关于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关系得到较多研究,但研究结论之间存在差异,原因可能是:首先,研究选取的被试在年龄上存在差异,有研究选取小学生被试,有研究选取初高中被试;其次,测量人格特质和选取的测量工具不同;最后,关于学业成绩采用了不同的测量,例如,有研究测量学生的平均成绩,也有研究测量学生的标准测验成绩。[13](P613~625)
尽管存在差异,但结果之间得出了基本一致的结论,即尽责性、外倾性和宜人性与儿童青少年的学业成绩呈正相关,而神经质呈负相关。下面具体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
(一)学习动机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指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容启动机制。学习动机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而学习积极性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到学习效果。
一些研究讨论了人格与不同学习动机类型之间的关系。Komarraju等人研究发现,开放性和外倾性与学业动机中的承诺动机呈正相关;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与成就动机呈正相关;神经质、外倾性与回避动机成正相关,与尽责性和开放性成负相关。[14](P557~567)Komarraju等人进一步研究了人格五因素和学业动机的关系。结果显示,开放性与内容动机呈正相关,表明好奇心越强的学生越可能享受学习;外倾性与外部动机呈正相关,说明有较强社会需要的学生可能会追求更高的学历;尽责性与无动机呈负相关,表明自律的学生会更少地放纵自己;宜人性与无动机呈负相关,表明低宜人性的学生在班级内更可能表现出不合作或反社会行为;尽责性高的学生,更可能有学习动机。这些结果说明,守纪律、好奇、乐于助人、善交际的学生更可能获得较高的学业成绩,但渴望有优异表现的学生也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焦虑。[15](P47~52)总的来说,尽责性、外倾性和开放性水平高的个体有较高的学习目标定向,而高神经质和低外倾性个体更可能害怕失败并表现出逃避。
因此,应根据学生不同的人格特点,创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二)情绪的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各种情绪体验,不仅包括学生在获悉学业成功或失败后体验到的情绪,也包括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情绪体验,在日常做作业中及在考试期间的情绪体验,例如高兴、厌恶、失望、焦虑、气愤等。研究指出,各种情绪体验对学业成绩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自豪、放松等积极情绪有正向预测作用,而焦虑、无助等消极情绪有负向预测作用。[16](P204~206)
关于人格特质与情绪关系的研究指出,外倾性与大多数积极情绪相关,神经质与多数消极情绪相关,宜人性与消极情绪呈负相关,尽责性、开放性与积极情绪呈中度相关。研究还指出,外向的人经过积极诱导会增加积极情绪,低尽责性的人经历消极诱导后消极情绪会大量增加。[17](P114~120)
综上,学生情绪影响着学业成绩,而人格特质与情绪有密切联系。情绪是一种不稳定、持续时间较短的状态,而人格是较稳定的行为和情感状态。因此,笔者认为,在人格特质与学业成绩关系中,情绪起着重要作用,如外向的人在学习过程中更可能产生积极情绪,从而促进成绩的提高,神经质高的学生面对学习中的压力更可能产生消极情绪,对成绩提高起到阻碍作用。
综上所述,人格对中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尽责性、开放性和外倾性等积极人格特质。积极心理学研究指出,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人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人格优势会渗透于个体的整个生活空间,拥有积极品质的人能更好地体验生活的意义,更好地发挥潜力。
而人格的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在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也会随着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一项跨40年的纵向研究发现,从儿童到成人“大五”人格特质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其中外倾性和责任感特质的稳定性最高。[18](P505~513)因此,在儿童期培养积极人格特质,形成健全的人格是十分必要的。
为此,在中小学的教育过程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精神,做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要求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积极的人格品质。学校需要根据学生的人格发展特点,设置具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课程,并且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具体性、针对性的指导;教师应该将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进行主题明确的游戏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家庭是儿童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家长应该根据儿童的特点,在与孩子的互动过程中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发展,使儿童成长成为积极健康的人。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使儿童成为坚毅勇敢、责任心强、乐于帮助他人的人,并有较强的学习动机,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学业中的困难,达到更高的学业水平,为今后的人生奠定基础。
[1]Baumert,J.,Lüdtke,O.,Trautwein,U.,&Brun⁃ner,M.Large-scale student assessment studies measure the results of processe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Evidence in support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intelligenc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J]. 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09,4(3).
[2]Steinmayr,R.,&Spinath,B.The importance of mo⁃tivation as a predictor of school achievement[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19(1).
[3]Steel,P.,Schmidt,J.,&Shultz,J.Ref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8,134 (1).
[4]Poropat,A.E.A meta-analysis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J].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9,135(2).
[5]Roberts,B.W.,Walton,K.E.,&Viechtbauer, W.Patterns of mean-level change in personality traits across the life course:a meta-analysis of longitudinal studies[J].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6,132(1).
[6]De Raad,B.,&Schouwenburg,H.C.Personality in learning and education:A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10(5).
[7]Vermetten,Y.J.,Lodewijks,H.G.,&Vermunt, J.D.The role of personality traits and goal orien⁃tations in strategy use[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01,26(2).
[8]Laidra,K.,Pullmann,H.,&Allik,J.Personality and intelligence as predictors ofacademic achievement:A cross-sectional study from ele⁃mentary to secondary school[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7,42(3).
[9]Spinath,B.,Harald Freudenthaler,H.,&Neubau⁃er,A.C.Domain-specific school achievement in boys and girls as predicted by intelligence,per⁃sonality and motiva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0,48(4).
[10]Furnham,A.,&Monsen,J.Personality traits and intelligence predict academic school grades [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 19(1).
[11]Freudenthaler,H.H.,Spinath,B.,&Neubauer, A.C.Predicting school achievement in boys and girls[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008,22(3).
[12]Heaven,P.C.,Mak,A.,Barry,J.,&Ciarrochi, J.Personality and family influences on adoles⁃cent attitudes to school and self-rated academic performanc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2,32(3).
[13]Spengler,M.,Lüdtke,O.,Martin,R.,&Brun⁃ner,M.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late adolescence:Evidence from two large-scale achievement studie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13,47(5).
[14]Komarraju,M.,&Karau,S.J.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and aca⁃demic motiva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5,39(3).
[15]Komarraju,M.,Karau,S.J.,&Schmeck,R.R. Role of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traits in predict⁃ing 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motivation and achievement[J].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9,19(1).
[16] 孙芳萍,陈传锋.学业情绪与学业成绩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2010(1).
[17]Letzring,T.D.,&Adamcik,L.A.Personality traits and affective states:Relationships with and without affect induction[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15,75.
[18]Edmonds,G.W.,Goldberg,L.R.,Hampson,S. E.,&Barckley,M.Personality Stability from Childhood to Midlife:Relating Teachers'As⁃sessm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 to Observerand Self-Ratings 40 Years Later[J].J Res Pers, 2013,47(5).
(责任编辑:彭 琳)
马 振(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辽宁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青少年人格、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2015-10-09
G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