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倾听探析

2015-04-11 07:04:47侯艳荣
关键词:师生生命探究

侯艳荣

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倾听与应答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充满了教师“霸权”。而实际上课堂教学中无条件地、全身心地倾听是实现课堂有效沟通的关键。学会倾听,倾听学生们的述说是教师的道德责任。构成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课堂的学习根基的是儿童富有个性的同多种教科书接触与对话,是儿童相互倾听的关系。在合作、探究学习的课堂中,学会倾听与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会专注于“倾听”与“反刍”的教师才是优秀的老师。

一、什么是课堂教学倾听

倾听不等于听,是接收信息、确定其含义并对此进行反应的过程。课堂教学倾听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用倾听的方式并充分发挥倾听的独特魅力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水平的活动。其含义主要有三:首先,课堂教学倾听艺术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交流沟通从而达成精神上的交往的过程,缺乏任何一方的参与都构不成真正的教学,教学中不存在纯粹的“没有述说的倾听”,也不存在“没有倾听的述说”。正是教师与学生的相互述说与相互倾听才构成了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因此,教学倾听既包括教师对学生的倾听,也包括学生对教师和同学的倾听,师生都是课堂教学倾听的主体,教学倾听是二者的共情倾听。其次,课堂教学倾听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教学倾听是师生复杂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过程,是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劳动。“在每个领域中出现的凡是值得被称为艺术性的活动,都必定具有审美意义”。教学倾听本身具有审美性的特点,师生的相互倾听创造的是一个和谐的交往关系和充满情感交融互动以及精神平等相遇的“美”的课堂,这个审美意义使教学倾听焕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再次,课堂教学倾听艺术的目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关心、呼应和理解。教学倾听不是为了倾听而倾听,也不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而倾听。在课堂教学中,师生间通过相互倾听彼此的真实声音,走进彼此的内心世界,产生情感共鸣,思维碰撞,体现了对彼此生命的尊重、关心、呼应和理解,演绎出了彼此生命的精彩,这就是课堂教学倾听艺术的最高境界。

回想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经历,现在我深切感到学会做一个倾听者对我们老师来说真是太重要了。语文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学生。因为“尊重”和“信赖”是教学改革成功的前提。而倾听是深入学习的必然途径:课堂上的倾听既包括师生的互相倾听,也包括生生之间的互相倾听。但是众所周知,要培养稳定的相互倾听是来之不易。

二、如何进行课堂教学倾听

有效的课堂教学倾听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教育教学观念的问题,是教师教学观、学生观、教学观和评价观的综合体现。具体来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践行:

首先,尊重学生,真诚倾听。一旦教师转向学生开始倾听,就意味着一种迎接和承纳:不是把学生作为学生来接纳,而是把学生作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来接纳。这种接纳也表明了一种真诚的平等和尊重,这是生命与生命之间的平等,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尊重。

其次,思想专注,思维警觉。当苏格拉底、苏霍姆林基等教师面对学生的时候,他们全神贯注的神情,使他们具有非同一般的人格魅力,那是真正的教育者的魅力。这种专注是将一个生命的所有能量聚集在另一个生命上,结果是迸出生命的火花。在专注中包含着警觉,对来自学生的每一种声音的方向、特点和隐藏的变化趋势保持敏感。这样的倾听是面向瞬间性的倾听,他希望抓住生命发展中的那些不可重复的瞬间。缺少了专注和警觉,那些瞬间就会永逝。而教育的机会和个体发展的机会就蕴藏在无数个瞬间里。

第三,仔细鉴赏,学习分析。既然倾听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承纳,这种价值对于教师而言,就不是全然无关的。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始终会以鉴赏的态度,欣赏每一个被倾听者声音的独特性。这必然也是一种学习的态度,是教师向学生的学习,是成人向儿童的学习。在儿童那里,保留着人的许多可贵品质,保留着人类智慧的原初状态,它们往往被成年人遗弃了。在倾听中,向学生学习是教师投入倾听时必要的态度。这一学习将会使教师返回自身,充实自身。

第四,持续进行,冷静倾听。所有有意义和有收获的倾听,都是在坚持和冷静中获得的。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声音的无限复杂性和烦扰性,是对教师听觉品质的考验。一个执着冷静的倾听者不会为暂时性的失聪和各种听觉挫折所惧,也不会为学生声音的无序和混乱所扰,他会在深沉的静默中,坚持不懈地进入学生心灵深处去倾听他们的呼喊和吁求。

最后,参与活动,亲身体验。教师应在参与中倾听。他的倾听不是对学生声音的被动的听,而是主动的听,这种主动性在倾听与精神生命的发展之间建立起实质性的联系。这意味着作为倾听者不仅是旁观者,而且是行动者、创造者。他将通过倾听去参与学生的成长、参与创造学生的声音。不过,这种参与的目的不是主宰学生的声音,不是从外部施行的控制和干预,更不是对学生发展的替代,而是一种引导和促动,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已有的单调、混乱和僵化的声音变为复调、有序和充满活力的声音,这种参与因此具有了创造性。

最近几年的教学中,我努力实验郭思乐教授倡导的生本教育理论。在引领学生开展“小组学习”和“小组展示”环节,我退居幕后,虚心做倾听者,尊重所有学生的发言。我采取“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同教科书对话,借助同伙伴的切磋来发展自己的思维”的课堂策略。在学生推进小组合作探究时,我在各小组间巡视,仔细倾听一两个学习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的细节。当看到部分小组存在普遍问题时,我及时点拨。这样各小组就扫清了合作探究的绊脚石,各小组就能更深入的思考、发现和交流。

生本实践初期,上课时喜欢发言的同学很少,学习效果不高。为了改变这个尴尬局面,在平时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中,我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本教育实践。我尝试让某个学习小组来做“小老师”,自己虚心做导演、倾听者和评价者。轮到某小组展示时,每个成员都要发言。刚开始,学习小组展示时,不少成员胆怯,说话支支吾吾,语音低沉。面对台下其他小组的质疑,他们显得手忙脚乱。在我和同学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同学上台互动时有自信,讲解娓娓动听,语音抑扬顿挫。台下各小组踊跃互动。这样坚持下去,稳定的师生相互倾听关系才会潜移默化地形成。

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是有差异的人 ,学生是有个性的人,学生是有能力的人。我们要像沙里淘金一样珍惜每个儿童的发言,让我们先从做合格的倾听者开始。

[1](美)大卫.M.列文,程志民等译.倾听着自我[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2]张华.走向“倾听”教育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0,(10).

[3]李如密,宋立华.课堂教学倾听艺术探微[J].课程·教材·教法,2009,(11).

[4]袁俊强.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倾听策略[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3,(3).

[5]白颖颖.课堂教学中的倾听缺失现象及其原因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5,(12).

猜你喜欢
师生生命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0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麻辣师生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6
珍爱自我,珍爱生命